同是從中國傳入的宗教,為何佛教在日本廣泛流行,道教卻難尋蹤跡

2020-12-04 薑黃色的樹熊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在日本,佛教是非常繁榮的。在日本這個小小的國土上,各種各樣的佛寺就不下於七萬座。唐朝佛教東傳,帶來了日本一波學習唐朝的熱潮。也是從這一時候開始,佛教在日本逐漸興起。

佛寺僧侶在日本也是非常受歡迎的,他們將這當成一種職業。尤其是在江戶、京都這樣一些經濟比較繁榮的地方,經常能看到身兼多職的和尚。

同是從中國傳入的宗教,相較於佛教,道教就顯得默默無聞了些;是怎樣的歷史成因導致佛教廣泛流行,道教卻蹤跡難尋呢?兩教後來又有了怎樣的發展呢?

一、佛教東傳,太子弘佛促繁榮

佛教起源於印度,在漢朝時傳入中原,並在中原立足根基。隨著這一宗教的發展,逐漸影響到了當時的國度;尤其是在相應的某些領域裡面,佛教開始逐漸深入到東亞文化圈裡。

中國南北朝時,佛教從中國傳到了新羅、高句麗等這些國度。公元522年,中國南梁的司馬達就將佛教傳到了日本,但是在幾十年後才受到日本天皇的重視,這被視為佛教東傳日本的開始。隨後真正讓東傳佛教在日本發揚光大的,其實是當時的聖德太子。

日本國家的發展較為緩慢,曾長期處於一個奴隸社會時期。但這一情況之下,部族勢力往往佔據著重要地位,各氏族之間的鬥爭不斷的影響著所謂天皇的權威。這些氏族就如同中國的藩王一般,在爭權奪利的過程中影響到了宗教的盛衰。

在當時的日本,蘇我氏和物部氏是兩個可以影響的天皇的部族勢力。在經過了多年的較量以後,蘇我氏順利掌握了大權、有了左右天皇選擇的權力。

當時的蘇我氏扶持了推崇佛教的推古天皇,同時他們也和當時有著密切聯繫的聖德太子緊密合作。作為一貫尊崇信奉佛教的蘇我氏配合上自幼信奉佛教的聖德太子,由此佛教迎來了在日本的燦爛輝煌時期。

聖德太子自幼信奉佛法,在掌握大權以後也非常推崇佛教。公元604年,日本頒布了《憲法十七條》;這一部憲法明確規定要求百姓要信仰佛教。

日本也是從這一般法令開始,明確將佛教推到了國教的位置。聖德太子在這一場運動的作用可謂是不容小覷。有了領導人的支持,佛教技術性傳教在日本有了更進一步發展空間。

二、技術傳教,佛家有利一統

佛教在日本有了聖德太子這些當權派的支持,在當時日本也開始大量興建佛寺。除了興建佛寺以外,日本方面也派遣使者到唐朝求經。他們從唐朝引進了大量的佛經,又想要邀請一些名家僧侶前往日本傳教,說到這裡就離不開一位著名僧人——鑑真。

鑑真當時受日本方面的邀請到日本傳教,在經歷了數次失敗以後,最終第七次鑑真成功東渡日本。

在到達日本以後,鑑真便被日本天皇授予重要的職務"大僧都",同時他腦海中所記熟的佛家經典給也一步一步被翻譯出來。這一方面鑑真的突出貢獻便是糾正了日本所引進佛經的錯誤。

由於語言文化的不同,在翻譯中出現的錯誤需要不斷的進行糾正;鑑真憑著自己的記憶,將當時一部分錯漏的佛經盡數糾正過來。

同時,在鑑真的引導之下,日本的佛教有了成型的規則與制度、逐漸本土化發展。在鑑真東渡的過程當中,不僅僅帶來了佛經;同時也帶來了草藥、雕塑、建築等方面的技藝。

佛家在傳教的過程中所帶來技術也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名聲,越來越多行業民眾的加入促進著佛教的繁榮。

作為一種宗教,佛家也在日本統一封建政治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在當時的日本本土上,各個氏族所信仰的神明各有不同,這對於統一思想造成了很大的難度。而佛教中的唯一真神便是佛祖,這對於凝聚民眾的信仰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在皇室的操控下,仿照佛教的體系創立了神道教。他們通過將天皇塑造為唯一真神,不斷增加這自己統治的資本。無論是政治或是民間的推動,這些因素都讓佛教順利在日本走向繁榮。相比較之下,道教的理論就顯得不足為用了些。

三、理論缺憾,阻止道教發展

道教一貫提倡無為的理論,這對於加強中央集權政治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日本面對著剛剛建立的政治體制,道教的這一思想不利於他們加強統一思想。

道教歷來所提倡的無為,不利於政府對於政治的多加幹涉。這對於一個統一的王朝來說,無疑是自縛手腳。因此在政治層面上道教理論並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重視。除此以外,阻礙道教發展的更是涉及到政治外部所蘊含著的障礙。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化發展起來的一個宗教,在唐朝時受到李氏統治者的重視;因為唐朝統治者自詡為老子的傳人,對道教也是極為推崇。因此,李唐統治者也是想要在日本發揚道教。

但是日本人自古以來的民族情節並不願意承認這一點,他們雖然想要從唐朝身上學到東西;但並不意味著要全盤接受唐朝的文化,這是那群驕傲的日本人所無法接受的。

除了這一因素以外,日本人在長期歷史發展當中,對於道教的了解以及經典的翻譯也是微乎其微的。一些學者在對於宗教傳播的研究當中發現,在隋唐時傳入日本的道家經典,不過寥寥數本,而相對於浩如煙海的佛家經典來說,顯得微不足道。

在這些因素的阻礙之下,道教的發展自然有限。可是這並不妨礙,道教對於日本文化的影響,這樣的幹預讓道教在日本一度蹤跡難尋。

四、道佛之爭,日本佛長道消

在一些宗教學家的研究當中,傾向於某一種觀點:在日本的陰陽師,便是中國道教道士。這只不過是道教的一個本土化,他們無論是使用的咒術或符籙,都是從中國道教體系當中剝離出來的。

在日本隨處可見供奉的神靈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道教所供奉的神靈,他們非常信奉這些神靈。例如所謂的東嶽大帝,在日本便有泰山府君祭;同時,他們所採取的符籙咒術,也在日本的民族文化噹噹中深有體現。就比如我們平常所能見到的急急如律令,在日本的文學和一些古建築上隨處可見。

在日本的歷史記載當中,陰陽師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們和和尚一樣都是一種能夠消除邪惡的正義力量。發展自道教的陰陽師,在日本的神話歷史當中,佔據了非常大一部分的篇幅。

這正如中國的佛道之爭一樣,日本的陰陽師和和尚這兩方正義力量的鬥爭,也代表著兩方宗教的競爭;但是道教受到各方面的壓制,發展很明顯滯後於其它教派,在競爭當中經常處於劣勢地位。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道教在日本的境遇就顯得有些落寞了。

五、如今道佛並進,影響巨大

佛長道消不過是過往歷史的一部分,在如今的日本是佛道並進。現代化的都市裡,佛教和道教都有了新一輪的演繹。

在過往中佔據優勢的佛教,在現代科學技術的衝擊之下也顯得勢弱。並且,在科學技術的時代裡,宗教信仰的發展似乎已經顯得無足輕重。但作為一種精神價觀,它對於人的引領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長期發展過程當中,和尚成為了一門職業。

在東京和江戶的繁華鬧市裡,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人:在白天他們是佛寺裡莊嚴的僧侶,但是在晚上他們卻是酒吧的老闆,甚至說一些社會人士。他們往往都是多種職業的。

日本的和尚能夠喝酒吃肉,結婚生子;在日本人看來佛教雖是一種信仰,但更多也是為人的服務。如今的佛門形式,更多的在適應社會的發展;而道教的發展雖不如佛教繁榮,卻也有一定的進步。

在二戰以後,日本本土開始陸續出現道觀和以道教思想為核心的組織。他們宣揚這些思想是為了文化的傳承,同時,在日本的道教發展中也延續出來的一些神明信仰和道教文化都體現著歷史發展進程當中。

道教對於日本文化的深遠影響,陰陽師是一個當仁不讓的代表。在一些日本的史書典籍、文學作品當中也是可以看到道教文化的影子。

如今的日本文化裡,佛家寺廟雖是隨處可見,但是道教、道觀等影響也是無處不在的。在日本流傳的佛教之所以表現得更為繁榮,是因為其實質載體顯得豐富。而道教文化雖然難覓蹤跡,但它的歷史影響卻也是不容忽視的。

相關焦點

  • 道教作為本土宗教,為何影響力比不上佛教?
    想要知道為何道教為何比不上佛教這想要從多方面來分析。因為當中涉及古代統治者的利益,兩教之間的教義以及其發展的歷史與背景。首先,古印度(今尼泊爾)北傳的佛教分陸路和海路兩條線進行。陸路經西北印度和西域諸國古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另一路由海路傳入中國南方,從海路直接來到中國在廣州登陸後北上。其在漢代就出現在中國。而道教通過張道陵也在漢代正式建立了教派。
  • 神道教,日本的原生宗教
    前文有講到韓國的原生宗教大倧教(檀君教),可以參見檀君,大倧教,韓國本土原生宗教與韓國類似,日本也是個多宗教國家,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個大的宗教,以及十餘萬的其他小宗教。神道教也被民間奉為日本的國教,根據日本文化廳的統計,在日本國內有超過一億支持者和信仰者,佔到了日本人口比例近85%,是日本信徒最多的宗教。
  • 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
    在深入學習了當時流行於印度的各種思想流派的理論與方法,又經過多年的勤修苦練後,他終於覺悟到了生命與宇宙的真諦。後來他被人們尊稱為「佛陀」(即覺悟者),他所創立的教派便成為「佛教」。在佛陀去世後的數百年時間內,佛教在印度及周邊地區開枝散葉、廣泛傳播,後來又分為南北兩路向東流傳。
  • 「婆羅門」曾傳入中國,為何最終沒有流行?看看他們的特權就懂了
    印度是一個神奇的國度,擁有著漫長悠久的歷史,是四大文明古國的直系繼承人,擁有諸多豐富的文化,同時還有著眾多的人口,所以印度文化特別精彩,尤其是宗教文化,它是世界宗教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宗教博物館」,當地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信仰,而在其中最流行當屬是印度教。
  • 佛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為什麼曾經多次遭受「滅頂之災」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於印度河流域,於東漢時期傳入我國,是我國主要宗教之一。佛教在我國發展有著千年的歷史了,但是在每一時期佛教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唐朝時佛教傳播達到頂峰,然而我們很難想像的是,在唐朝之前曾經發生過皇帝「法難」的歷史事件,就算在唐朝如此流行的佛教也曾被打擊,今天我們一起來說一說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法難」事件。一家之言,供各位消遣。
  • 六字大悲咒是佛教的,為什麼道教也有六字大明咒?
    「有音無義,有字無解」的佛教《大悲咒》,一部深刻影響中國人的咒語。根據相關研究,早在唐代,僧眾及信眾就對《大悲咒》產生了信仰。如今的中國社會,也隨處可見以《大悲咒》為主題的護身符、音樂、圖片等。宋元之後,《大悲咒》更廣泛的影響著僧人與世俗信眾的生活。在宋元文獻裡,有很多關於《大悲咒》神效的記載。
  • 佛教文化:佛教何時傳入五臺山,為何成為文殊菩薩的道場
    《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臺山為道家所居。佛教最初傳入中國時,只有少數人奉行。公元前二年,大月氏國國王的使者伊存來到當時中國的首都長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經給一個名叫盧景的博士弟子,這是中國史書上關於佛教傳入中國的最早記錄。佛教傳入五臺山,普遍的說法是始於東漢。
  • 不相為謀的道教與佛教,在吃素這件事上為何能達成統一的意見?
    眾所周知,佛教乃我國重要的宗教之一,其追隨的信仰者也不在少數,而固稱,出家人慈悲為懷。大善大惡,平淡為何。而對於佛教而言,管理佛教內部可是條條框框從不馬虎,佛教內有很嚴格的規章制度,信仰弟子不得葷食,不得觸得愛恨,即看破紅塵。在內,不得尋仇惡報為非作歹。
  • 宗教為何在古代中國如此「順從」?
    東漢明帝時期,佛教正式傳入中原地區,逐漸本土化,成為「大乘佛教」;東漢末年,五鬥米教和太平教出現,道教正式誕生。自此,活躍在中國封建時期的「三教」全部出現,並在以後的發展中逐漸碰撞融合。要探討中國的宗教發展,就需要重視中國的國情。
  • 日本的神道教是中國道教?在日本人眼裡萬物是神靈,烏鴉是神鳥
    神社是崇奉與祭祀神道教中各神靈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築中最古老的類型,它遍布日本境內,大大小小數以萬計,是日本人的精神圖騰。據日本文化廳調查顯示,截止至2016年3月,日本共有登記在案的神社8.1萬多所。
  • 佛教口頭禪是「阿彌陀佛」,基督教是「上帝保佑」,道教該說啥?
    中國是全球無信仰比例最高的國家,不過即便如此,中國還是有一大批人是有信仰的,中國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中國宗教信徒的主要信仰有佛教,道教,伊斯蘭家,基督教,根據估算,中國的宗教徒,應該有1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有8.5萬多處,在職宗教人員有30多萬人。
  • 神佛習合影響下的日本,宗教信仰多重,共生共存,互不排斥
    正如筆者在文章中寫過的那樣,平安時代豐富多彩的文化現象,是由「唐風」及「和風」共同作用下的產物,日本對大唐文明的學習並非原封不動的照搬,而是學習借鑑,這也就是為何日本文化同中國文化看似相同,在內涵方面實際上卻大相逕庭的原因。然而,平安時代文化領域的大融合,同樣也體現在日本的宗教信仰方面。
  • 世界有三大宗教,光基督教信徒就有30億人,中國的三大宗教是什麼
    現在的世界三大宗教全都是誕生於國外,然而中國本身就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這些其他國家的宗教並不符合中國人的習俗,要想在中國傳播非常困難。事實上三大宗教傳入中國後,為了能夠生存下來都進行了本土化,其中最顯著的便是佛教了。
  • 佛教傳入中國,地府最高神明,變成「印度人」
    印度和中國接壤在2000餘年前就有文化上的交流,其中印度的神話對中國影響最深,現在我們熟知的閻羅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都來自印度。可以說中國地府中的神明基本都是「印度人」。佛教大盛,十八層地獄誕生直到魏晉時期在中國人觀念裡地府只是去世後的世界。但隨著胡人政權崛起,佛教也開始盛行。與佛教的的六道輪迴,因果論相比,道教的地府很顯然沒有任何吸引力。在一個戰亂的年代,佛教理論更符合統治者利益,轉世輪迴也能給災民一個希望,即使這個希望不切實際。所以這個時候道教不得不開始轉變,吸收佛教的地獄、輪迴、等觀念。
  • 四大天王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為何法力一樣?主要是這個原因
    去過寺廟的人都會拜一拜四大天王,不少人則基本是見到菩薩就拜,秉著心誠則靈,希望菩薩能夠保佑自己,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四大天王的來歷,而佛教裡的四大天王與道教四大天王的法力是一樣的,那四大天王到底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主要是這個原因。
  • 火影忍者日本史 | 佛法神道:千手與宇智波的宗教戰爭
    因陀羅即是帝釋天,阿修羅源於阿修羅王,帝釋天與阿修羅王同為佛教「天龍八部」護法神,雙方亦是糾葛極多。金庸所著《天龍八部》即取其義,以蕭峰為帝釋天、慕容復為阿修羅王,譜寫了一個中國版的武俠史詩。神道教認為天神生下日本諸島及五穀萬物,並通過「天孫降臨」將人間與神世聯繫起來。天照大神的子孫手持稻穗降臨人間,一方面恩澤了塵世的凡人,另一方面也給予了日本民族神性,而神道教亦以神為中心,這一原始信仰在外來宗教傳入之前一直統治著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 中國的和尚需要嚴守戒律,日本的和尚為何可以娶妻生子?
    但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情況出現了,中國的和尚需要青燈古佛的過日子,而日本的和尚能夠娶妻生子呢?佛教原本在印度,在東漢時期才傳入中國。其實剛剛傳入華夏時,佛教的很多教義是與華夏文明完全衝突的,受到了很大的排斥。隨後,中原的佛教加入了很多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最終自成一派。現在在原產地印度,信仰佛教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都信任印度教和錫克教。
  • 中國五大宗教派別,如果是你,會選擇信什麼教?
    在中國,大家公認的有五大宗教,分別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這其中除了道教,別的教別都是從他國引進。那麼,回到今天的主題。如果讓你選擇,會信什麼教呢?不管怎樣,先來了解了解這些教派的不同吧~佛教佛教在中國是影響最廣的教,據說,公曆紀元前後,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經過長久的傳播發展,最終形成有中國特色的佛教,這期間,有過不少故事,像唐僧西天取經等。如果你以為佛教就是簡單那就錯了,中國地廣物博,因為地域關係,中國境內又分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
  • 了解日本,就要了解日本的神道教
    談論日本神道教之前,作者先告訴各位讀者幾個關於日本宗教組成的知識點。第一、日本的本土宗教只有神道教;第二、日本本土宗教成分有:神道教、儒家學說、佛教;(比例是2:1:1,懂這個意思吧,即:神道教為主體,儒家和佛教另外各佔一半。)
  •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卻為何在印度消亡,在中國紮根?
    眾所周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誕生於古印度,至今已有2500多年,在印度歷史上曾經十分輝煌。然而,在當今印度,有超過80%的人口信仰印度教,佛教信眾不到人口數量的1%。與之對比的是,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後,雖然有過幾度衰落,但卻最終融入到了中華文化中,在中國站穩腳跟,持續流傳了2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