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為什麼曾經多次遭受「滅頂之災」

2020-12-17 鹹亨史話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於印度河流域,於東漢時期傳入我國,是我國主要宗教之一。佛教在我國發展有著千年的歷史了,但是在每一時期佛教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唐朝時佛教傳播達到頂峰,然而我們很難想像的是,在唐朝之前曾經發生過皇帝「法難」的歷史事件,就算在唐朝如此流行的佛教也曾被打擊,今天我們一起來說一說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法難」事件。一家之言,供各位消遣。

佛教和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不同,宣揚「出世」的宗教理念,這與中國傳統的儒學思想相差較大。儒家思想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宣揚「入世」,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且在漢武帝時期被推崇為唯一的正統思想,而東漢傳入的佛教自然是無法在儒學思想佔據主流的中央大一統封建王朝佔據主要地位的。那麼佛教為什麼在我國逐漸流行,甚至走到了讓帝王「滅佛」的地步呢?

上文提到,佛教在東漢時期傳入我國,當時並未引起大的流行。可能得益於東漢王朝長時間的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並沒有對當時的佛教有認識和參與,漢代的佛教僅在比較先進的都城如洛陽等地傳播,非常有限。然而中國古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趨勢很快給了佛教一個大的機遇,東漢末年戰亂頻發,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很多人便將對生活的希望轉向了佛教,企圖靠佛教庇佑獲得好的明天。這種情況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長達300多年的歷史中非常常見,戰亂頻發,佛教似乎成了百姓心中的一個精神寄託,得以流傳開來。似乎當時的統治者均以佛教為一種維持統治的方式,然而佛教也是需要利益推動的,隨著佛教與中央統治階級的利益矛盾的擴大,統治階層最終決定對佛教下手。

歷史上的「滅佛」事件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著名的「法難事件」發生於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太武帝時期,當時太武帝崇尚道教但不排斥佛教,所以在相對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佛教、道教以及正統的儒學思想得以並存。但隨著佛教與統治階層的利益衝突越來越激烈,最終於公元444年開始對北魏全境的佛教寺廟展開屠殺,一時間舉國上下皆受震驚,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第一次收到了滅門威脅,史稱「太武法難」。然而,由於當時全國推崇佛教的人很多,佛教並未徹底被消除,太武帝死後,繼位的北魏文成帝復興佛教,佛教得以重新推廣。其實當時太武帝宣布滅佛政策之時,大臣和身為太子的文成帝多次上書勸諫,雖然未能動搖太武帝,但給了佛教教徒準備時間,本次滅佛對佛教影響不是很大。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隨著時間推移,統一北方的北魏政權分裂為東西魏兩國,後被北齊、北周兩個政權取代。其中,北周的實際掌權者宇文泰侄子宇文護先後多次廢立北周皇帝,後冊立了北周武帝宇文邕,大權仍在宇文護手中。當時在北魏文成帝復興佛教之後,佛教發展迅猛,宇文護推崇佛教,宇文邕只能附和。後來北周武帝宇文邕殺掉宇文護,大權獨攬,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的「法難事件」

其實北周武帝滅佛並不是一時興起,也不是因為憎恨宇文護,據記載,本周武帝曾召集大量的名儒、道士和佛教徒,並與百官大臣一起商議了統治地區內主流思想的問題,最終以「儒學第一、道教第二、佛教最後」的原因對佛教開始壓制。畢竟僧侶不需要服兵役,國家無法得到來自佛教的利益,且推崇佛教還要撥給大量的土地和資源,深深觸及了統治階層和百姓的利益。最終,公元574年開始,直到北周滅掉北齊577年之後,北周武帝一直推行滅佛政策,但不殺僧侶,強迫數百萬僧人還俗,這對當時的國家生計而言意義重大。

北周武帝宇文邕

第三次著名的法難事件發生於唐朝中後期,唐朝在開元盛世達到巔峰,當時萬國來朝,經濟、文化交流密切,包括中原文化與佛教文化的交流,佛教在中國地區得以廣泛推廣。後經過安史之亂,唐朝逐漸衰退,有為帝王唐憲宗在位前中期曾有著大的政績,但後期逐漸沉迷於既得成就,安逸享樂,推崇佛教,尊奉佛骨舍利,佛教在中原地區狂熱發展,有名詩人韓愈曾勸諫憲宗但被貶謫。後經過唐敬宗、穆宗、文宗統治,唐朝當時內憂外患,統治者無暇顧及佛教,佛教得以繼續發展,最終贏來了唐武宗時期的第三次浩劫。

韓愈

之前我們提到,唐朝中後期是一段不斷衰弱的主弱僕強的歷史,在這種情況下,唐武宗對盛唐現狀痛心疾首,加上當時唐朝藩鎮割據並未解決,百姓生活困苦,而佛教卻大量佔用土地,加重百姓負擔,大有一種「不幫忙還添亂」的感覺。為了扭轉唐帝國傾頹之勢,唐武宗決定滅佛。公元842年,唐武宗命令拆毀一切非敕命的「民辦」寺廟,收納財富充國用,脅迫僧侶還俗。由於滅佛行動,唐武宗時期國家財政得以恢復,國家復興,出現了「會昌中興」的復強局面。

唐武宗李炎

以上三次滅佛行動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法難」事件,由於施行行動的在位皇帝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三人諡號均有一個「武」字,因此以上三個事件統稱「三武滅佛」。除此之外,在五代十國時期也有一位割據政權的帝王採取過「滅佛」行動,他就是後周世宗。

後周世宗在位期間,同樣還是因為佛教利益嚴重威脅到了統治階層甚至國家的利益,後周世宗決定「滅佛」,說是滅佛,其實只是整頓佛教。公元955年,後周世宗下令對佛教展開打壓,先後破壞了大量佛教雕像,制定了嚴格的出家條件限制佛教徒的人數,但並沒有對佛教僧人和佛教典籍展開迫害,也保留了大量的寺廟,但經過當時的整頓,讓本來經過唐武宗滅佛事件後尚未完全恢復元氣的佛教自此一蹶不振,無力與道教和儒學爭鬥。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以上四位統治者「法難」的是因為佛教的傳播對統治者和人民的利益產生了衝突而採取的「恢復國家財務」的重要舉措。但是,佛教分支禪宗佛教因為宣揚「自給自足,自耕自食」的理念未涉及和統治階層爭奪利益而保全,並通過東漢以來深入人心的佛教思想而迅速復興。

從長遠來看,四位統治者對佛教的打壓活動並未能徹底消滅佛教,而是通過整頓佛教而限制其發展,並通過回收財富和勞動力獲得振興國家的力量,佛教在中國古代的傳播是在承認統治者對古代政權大權獨攬的前提下傳播的。筆者認為可以這麼說,我國現在的佛教是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的「本土化」的佛教。這也能也是中國不同於西方國家「政教合一」理念的最大區別吧。

這裡是鹹亨史話,分享更多精彩有趣的歷史故事給各位,不想錯過精彩那就請關注我吧(^^●)。如果您有寶貴的意見或者感興趣的歷史人物和故事歡迎留言或私信我,不勝感激。

本文所用圖片皆下載自百度圖庫

相關焦點

  •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為啥三武一宗要滅佛,其實原因很簡單
    很多西方國家,都實行的是政教合一的統治,在古代的時候更加的明顯,不過這樣的統治,有利有弊,但是奇怪的就是,世界三大宗教,有兩個都統治了別國,唯獨佛教傳到我們中國,還被三武一宗給聯起手來,削弱了力量。宗教是一個信仰,大家都知道,佛教雖然在我國根深蒂固,但並不是本土的宗教,也是從印度流傳過來,在我國得以發揚光大,那麼同位世界級的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一度影響國家的政治。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後世還有一位周世宗,史稱三武一宗滅佛,那麼他們到底為啥,會突然要滅掉佛教,還積極的動手了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 佛教作為我國的重要宗教,為何歷史上的帝王還曾多次滅佛?
    佛教在是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影響深遠,然而在中國古代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先後經歷了三武一宗滅佛事件。三武一宗滅佛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和後周周世宗滅佛事件。 三武一宗滅佛事件絕非偶然,背後有著深刻的政治,經濟,文化原因,以及特殊歷史時期的社會原因。
  • 道教作為本土宗教,為何影響力比不上佛教?
    陸路經西北印度和西域諸國古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另一路由海路傳入中國南方,從海路直接來到中國在廣州登陸後北上。其在漢代就出現在中國。而道教通過張道陵也在漢代正式建立了教派。古印度佛教佛教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是極大的,其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道教因為在中國本土宗教,所以還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其影響力並沒有佛教這麼深遠和強大。
  • 日本佛教主要宗派簡介
    因為淨土宗的衍生派系「淨土真宗」(日本獨有的宗派)和日蓮宗比較著名,所以中國國內有觀點認為日本的佛教並非正宗佛教,然而其實中國的佛教早在南北朝梁朝時代經梁武帝改革以後也與印度原始佛教有很多區別(比如原始印度的佛教並不是嚴格吃素而是「眾生平等」,化緣化到什麼吃什麼,釋迦牟尼佛祖本尊也是如此),而且本來成佛的法門就不拘泥於所謂正宗的概念。
  • 中國人無普遍的宗教信仰,為什麼?
    中國人是有信仰的,但無普遍的宗教信仰。看到這句話,讀者們可能亦會有不同的看法了!為了更好地知道為什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些關鍵詞。相信大家通過這些關鍵詞的了解,大體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我巍巍中華與西方、中東在宗教信仰上的發展差異如此之大了。
  •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佛教篇下)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佛教篇下)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宗教的起源與發展》《宗教經驗種種》《人類與宗教》《人的宗教》《悉達多》《維摩詰的花雨滿天》《走近藏傳佛教》《禪的行囊》《空谷幽蘭》《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
  • 人們對主要宗教的10個誤解:比如佛教,更多的理解是一種哲學!
    1、佛教主要是一種哲學宗教,很少有超自然的信仰當大多數人想到佛教的時候,他們會想到穿著長袍的僧侶們在奇怪的姿勢中冥想和伸出手臂,也許同時會發出奇怪的嗡嗡聲。許多人想像一個寺廟,僧侶們穿著長袍,基本上只是花時間沉思宇宙,並獲得真正的武術好。佛教在西方世界已經很流行了,很多人會告訴你,它實際上根本不是一種宗教,而是一種哲學。
  • 作為外來宗教的佛教為何能在我國發展至今?
    佛教從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作為一種外來宗教,佛教是如何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紮根並發展至今的?這裡我向各位讀者簡單分析一下。圖片來源於網絡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佛教順應了中國封建社會帝王的統治需求。
  • 中國佛教代表團出席第30屆比叡山宗教首腦會議
    8月3日上午,在京都國際會館舉行紀念比叡山宗教首腦會議30周年開幕式(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2017年8月4日下午,在比叡山延曆寺舉行的紀念比叡山宗教首腦會議祈禱世界和平慶典(圖片來源:中國佛教協會)
  • 自駕西藏,了解藏傳佛教的四大宗教體系
    先從藏地密碼談起,藏地密碼指的是公元八世紀朗達瑪贊普第一次禁佛運動,禁止吐蕃範圍內的民眾信仰佛教,驅逐印度和漢族僧人,停止修建的佛寺,桑耶寺,大昭寺等所有的佛教場所被查封,小昭寺被當牛圈。直到赤松德贊成年之後才有所緩解,當時認識到佛教對王室有利的作用,於是決心振興佛教,此後松德贊多次派人去漢地,迎請高僧來吐蕃傳經,其中有佛教密宗大師蓮花生.後來由蓮花生親自主持佛教和苯教的辯論會(有很多朋友去過色達佛學院看過辯論經文的情景)辯經的場面很熱鬧雙方經過多次激烈的唇槍舌戰.最後辯論結果苯教認輸並返回故裡逐步受到冷落,佛教從此才站穩了腳跟。
  • 中國的宗教特殊在哪裡
    01中國的宗教有著獨特的形態,中國社會同時存在著制度性宗教和分散性宗教。佛教、道教屬於制度性宗教,可以獨立於世俗體系運作。第三種形式,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在學術上被稱為高級宗教。它們有合法地位,可以公開存在,代表就是佛教和道教。在我們剛才說到的世俗宗教生活裡,老百姓也經常去佛教的寺廟、道教的宮觀裡燒香還願,這是佛教、道教面向民眾的一面。
  • yesuo聊歷史|佛教中國發展史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主要在西方,伊斯蘭教主要在中東,而佛教則是在東方。東方主要的大國是中國,但為什麼佛教不是發源自中國?很多人會說佛教發源於印度,其實是一個誤解,準確地說佛教發源於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屬尼泊爾境內),印度本土佔統治地位的是印度教(以婆羅門教為主的宗教),本質上佛教是因為反婆羅門教而產生的,所以佛教在印度地位並不高。
  •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卻為何在印度消亡,在中國紮根?
    眾所周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誕生於古印度,至今已有2500多年,在印度歷史上曾經十分輝煌。然而,在當今印度,有超過80%的人口信仰印度教,佛教信眾不到人口數量的1%。與之對比的是,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後,雖然有過幾度衰落,但卻最終融入到了中華文化中,在中國站穩腳跟,持續流傳了2000多年。
  • 同是從中國傳入的宗教,為何佛教在日本廣泛流行,道教卻難尋蹤跡
    同是從中國傳入的宗教,相較於佛教,道教就顯得默默無聞了些;是怎樣的歷史成因導致佛教廣泛流行,道教卻蹤跡難尋呢?兩教後來又有了怎樣的發展呢?一、佛教東傳,太子弘佛促繁榮佛教起源於印度,在漢朝時傳入中原,並在中原立足根基。
  • 宗教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人類社會會產生宗教呢?
    說起宗教,我們第一反應就是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和起源於西方的基督教,因為我們對這兩者的熟悉程度最高,而宗教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出版書籍,然後發展信徒,從而進一步完善相關的宗教信條等等,逐漸發展成一個完整的宗教。
  • 他自創宗教,聖經只學了皮毛,但對佛教下如此狠手
    漢傳佛教佛教自從傳入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遭遇過四次「法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武一宗」。他們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個皇帝,分別是指北周武帝宇文邕,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唐武宗李炎和後周世宗柴榮。這四次打擊,對中國佛教可以說是毀滅性的。無數的寺院經書被焚毀,佛像法器遭破壞,僧侶或被殺害或被驅逐,特別是唐武宗對佛教的打擊,使得佛教幾近滅絕。
  • 世界有三大宗教,光基督教信徒就有30億人,中國的三大宗教是什麼
    咱們知道宗教在全世界範圍來說都有很多受眾,世界上目前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是信徒人數最多的,據統計全世界的基督徒有30億人,三大宗教基本上覆蓋了全世界大部分的人口。然而三大宗教卻在中國發展並不樂觀,如今也僅僅是佛教比較出名。
  • 全球通史:佛教的創始人,以及古印度各宗教的教義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其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悉達多是他的姓氏或者說是家族名,喬達摩是他的名字。他的家族位於迦毗羅衛城,他的父親是釋迦族的首領淨飯王。佛教的教義和婆羅門教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主張「眾生平等」,教義簡單明了,通俗易懂,而且信徒不局限於高級種姓的人,低級種姓的人也可以加入,加之該教不需要人們花費大量錢財進行祭祀活動,也不用以苦行來修煉,因此吸引了眾多的追隨者,發展十分迅速,成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新教派。佛教不僅在印度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而且不斷向外傳播,遍及中國和東南亞等許多國家和地區。
  • 中國五大宗教派別,如果是你,會選擇信什麼教?
    在中國這片神秘廣闊的土地上,在還沒有到科技發達的今天的過去,古代的先人們都喜愛依靠宗教來寄託自己的信仰。而宗教方面的解釋,向來都是信則有不信則無,講究的是信仰。宗教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救贖了很多人,也成就了很多人。所以,小鐵倒是不反對信教。
  • 學佛問答:佛教與外道宗教的區別是什麼?聽聽師父講得很清楚
    弟子問:佛教視其他宗教為外道,也同樣為其他的宗教所排斥。目前有位知名的佛教人士提出要三教歸一,要眾教平等,和諧相融,請問師父如何看待?如何處理其它外道的關係為好?五臺山圓照寺心利上師開示:佛教是最平等的宗教,佛教本身最平等,不排斥任何一個宗教,只是佛陀在世間當中為闡述人生宇宙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