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深山天地寬——農發行普定支行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2020-12-24 法治安順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五個一批」的頭號工程,也是黨中央、國務院交辦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一項重要任務。農發行普定縣支行積極配合上級行制定的易地扶貧搬遷貸款管理辦法,依託《貴州省2012—2020年扶貧生態移民工程規劃》,研究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的政策、路徑。

為切實加大對易地扶貧搬遷支持力度,近年來,農發行普定縣支行秉承家國情懷,調動各種資源、匯聚各方力量全力服務易地扶貧搬遷工程。2015年10月10日,普定縣支行獲批2億元易地扶貧搬遷類貸款,並實現投放2億元。用於支持普定縣白旗新村扶貧生態移民工程項目建設。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2.76億元,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住房487套,安置人口2267人,建築面積116273平方米;鋪設主供水管道8.9千米;硬化安置區道路2.03萬平方米;架設輸電線路3千米,安裝變壓器4臺;新建農產品交易市場3000平方米;綠化亮化和配套建設衛生室、幼兒園等公共基礎設施,計劃安置487戶、226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50戶、1150人,佔比50.73%。

穀雨過後花事濃。近日,記者走進省級扶貧生態移民示範點工程——白巖鎮白旗新村看到,這裡規劃建設的101幢樓,整齊矗立,所有項目均已建成。數千名貧困人口徹底擺脫了交通不便、生產生活條件惡劣的困境。

易地扶貧搬遷後,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增強自身發展能力,只有增強了自身發展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人口的長遠發展問題,更好、更有效地適應城市化、市場化發展。

農發行普定縣支行按照上級行的具體要求,積極主動與地方政府和客戶開展規劃合作,針對普定縣白旗新村扶貧生態移民工程項目的特點編制道路、產業配套、教育培訓等「造血」規劃,系統地設計相應的融資規劃,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的引領作用。

在普定縣支行的大力支持下,白旗新村按特色農家樂的民居進行打造,發展鄉村旅遊業。同時對搬遷戶進行相關業務培訓,使得搬遷戶有能力開展農家樂經營。除了經營農家樂,搬遷戶還可依靠韭黃交易市場的優勢種植韭黃。再次,搬遷戶可到緊鄰的黔中福達汽車城、白巖小城鎮附近小微企業等就業,真正做到了「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有保障」。

相關焦點

  • 金融活水「澆灌」出幸福新生活——農發行武威市分行加大易地扶貧...
    2018年8月以來,富民新已搬遷安置南部山區8個鄉鎮1379戶、458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95戶3736人。 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是農發行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的重要成果之一。
  • 農發行貴州分行:金融「活水」來 託起致富夢
    而這張生態名片的獲得,離不開農發行的大力支持。  農發行貴州省分行對綠博園項目高度重視,積極與省委省政府溝通對接,主動取得總行的支持,總行、省分行、黔南州中心支行三級聯動為項目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採用高層對接、專題座談等方式,實現了銀政企各方的密切配合、加快推進,快速審批15.8億元貸款,用於支持園區道路、遊客服務中心、生態大門、公共廣場和停車場、室外景觀等建設。
  • 金融支持精準脫貧 | 湖南書寫了怎樣的「答卷」?
    在金融支持下,汝城縣15個鄉鎮辣椒種植面積達12.6萬餘畝,實現總產值9億元,種植戶戶均年增收5000元。集中金融資源 攻堅深度貧困地區(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金融精準扶貧紀實「農戶參股+扶貧資金扶持+銀行信貸支持」的十八洞村模式2015年,華融湘江銀行湘西分行為十八洞苗漢子公司發放貸款1000萬元;2016年,人民銀行湘西州中心支行通過發放扶貧再貸款,引導花垣農商行為苗漢子公司及村裡種養大戶發放貸款775萬元,用於支持十八洞村通過「飛地」模式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
  • 住進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我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2017年,洪鎮村啟動整村易地扶貧搬遷,王海成一家搬進洪鎮新村單元住宅。三室一廳的新居收拾得乾淨整潔。搬遷只是方式,脫貧才是目的。如今,易地扶貧搬遷讓我市69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823人住進新居,圓了脫貧夢。
  • 中陽縣:易地扶貧搬遷到縣城升輝小區的農民唱悲歌
    連日來,中陽縣升輝小區業主(包括近千戶易地扶貧搬遷戶業主)實在承擔不起開發商名目繁多的各種違規亂收費苦不堪言,這些易地扶貧搬遷戶都是憑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剛走出深山溝住進縣城小區單元樓,想不到除正常交納物業費以外,開發商又向他們收取國家禁止收取的供氣接口,一介出門在外的農夫面對強勢開發商亂收費無可奈何。
  • 瀘縣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幸福生活
    一棟棟新房,一處處產業,一張張笑臉,透露出易地扶貧搬遷戶幸福生活的甜蜜。「搬遷後,我的田承包給別人養魚,兒子外出務工,加上低保、新農保,日子比原來好多了。」談起自己的搬遷生活,臉上露出幸福地笑容。周堰村安康公寓的生活是瀘縣易地扶貧搬遷戶的一個縮影。安置點選址是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敗的關鍵。瀘縣探索出了四種安置方式,由搬遷戶自願選擇。
  • 易地扶貧搬遷讓近千萬貧困群眾過上新生活
    易地扶貧搬遷讓近千萬貧困群眾過上新生活——安居樂業奔小康走進西藏那曲市色尼區易地搬遷安置小區的平措次仁家,伴隨一陣「嗒嗒嗒」的聲音,他正忙著在縫紉機上趕製工藝品,「搬出大山,住進新房子,還有了新活幹,生活真是一天比一天好。
  • 龍曉華: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龍曉華在易地扶貧安置區調研時強調:  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8月20日,州委副書記、州長龍曉華帶領州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到花垣縣、保靖縣、永順縣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並召開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調度會議。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劉珍瑜參加調度會。
  • 望遠鏡小夥的喬遷夢 ——怒江州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安置點見聞
    這是雲南建投集團在怒江州承建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安置點的一個縮影。自2018 年以來,雲南建投先後承接了怒江州瀘水市、福貢縣、貢山縣、蘭坪縣4個片區,共27個安置點項目的建設任務,總建築面積177萬平方米,安置人口總數7.8萬,佔怒江全州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總量的將近80%。為全力推進怒江州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雲南建投集團成立了怒江州工程建設總指揮部,組織了30多家單位開展項目建設。
  • 遵義市習水縣易地扶貧搬遷成效顯著
    近年來,遵義市習水縣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關鍵性措施,堅持高位謀劃,高強度推進,舉全縣之力,在群眾自願的基礎上,以「應搬盡搬」為原則,圍繞「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搬遷脫貧目標,精準摸排搬遷對象,科學編制搬遷規劃,精心制定搬遷方案,全力加快項目建設,突出協調解決重大事項
  • 【多彩視評】五步工作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多彩貴州網訊 近日,貴州因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登上新聞聯播!聯播稱,貴州省宣布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共搬遷18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50多萬人。從數量上看,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規模相當於冰島全國總人口的3倍多;從時間上看,貴州僅用了4年;從安置方式看,貴州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將徹底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 東鄉縣「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全面建成
    「十三五」以來,東鄉縣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推進「五個一批」、實現貧困群眾「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的重要舉措,搶抓政策機遇,壓實主體責任,州縣鄉村四級聯動,超常舉措促進度,完善配套提服務,多元產業穩增收,保質保量完成了5255戶28023人「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 縣領導到花江鎮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4月14日,縣委副書記韋鋒到花江鎮蓮花村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縣委常委、花江鎮黨委書記白忠明參加調研。韋鋒與村支兩委人員、部分村民代表座談,詳細了解村民身體狀況、子女入學、就業、主要收入來源等家庭基本情況,對比農村生產生活環境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及配套設施建設情況、搬遷前後的出行、教育、醫療、就業等之間的差距,耐心向群眾宣傳講解易地扶貧搬遷相關惠農政策。
  • 西藏那曲比如縣易地扶貧搬遷:怒江河畔 羌塘牧民的新生活
    困難農牧民群眾大多居住在深山峽谷交通不便的區域,由於海拔較高,農牧業生產生活自然環境惡劣,尤其道路、水電、衛生、醫療、教育等民生問題亟需解決,脫貧致富的方式和條件存在難、困、貧。  「十三五」期間,比如縣利用兩年時間,將627戶2618名農牧民群眾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工程,以集中搬遷的形式搬遷至比如縣城西、城東、布曲河、南岸新區四個安置點。
  • 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治理與後續發展綜述
    脫貧攻堅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硬仗,而這場硬仗中的硬仗,無疑是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全州累計7.4萬戶、35.32萬貧困群眾如期全面實現「一搬跨千年」的歷史巨變。 從「山頭」到「村頭」,從「村民」變「居民」,涼山州易地搬遷總人數佔到了全州貧困人口的36%,是四川省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總量的25.6%,這是涼山打贏脫貧攻堅戰取得的巨大歷史成就。與此同時,它又開啟了涼山脫貧攻堅後一個全新的歷史課題——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的轉型與重構。 易地扶貧搬遷,從本質上講,是民族為擺脫貧困而進行的新的遷徙。
  • 橫山區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成效顯著 讓群眾安居樂業
    橫山區結合郭興莊片區新型城鎮化建設,以「一盤棋」思路謀劃片區經濟社會建設,將易地扶貧搬遷鬱林家園小區安置點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生態移民房建設等一體規劃、一體建設,同步完善了水、電等基礎設施,並配套幼兒園、小學、活動廣場等,保障了建檔立卡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基本生活條件及就醫上學需求。
  •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全面完成 960多萬人脫貧勝券在握
    12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中國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在發布會上說,「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  2015年底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部署,國家發改委聯合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等有關部門,與22個有搬遷任務的省份一道,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 決戰衝刺 決勝脫貧┃滿滿幸福感 蘭坪縣易地扶貧搬遷各族群眾心裡話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最重要的一項工程當前,我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已經從搬遷入住逐步向後續扶持轉移階段過渡發展,從「搬得出」逐步向「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轉變。讓我們跟隨採訪記者一起來聽聽易地扶貧搬遷各族群眾的感想,聽他們談談入住搬遷點後幸福生活的感受。
  • 任亞平就易地扶貧搬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工作在我市調研
    任亞平就易地扶貧搬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工作在我市調研 2020-06-18 0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之五:強化易地搬遷後續扶持
    近年來,我區積極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一批又一批像凱姆拜爾·喀日這樣的貧困農牧民從高原深山和沙漠腹地搬遷到綠洲、平原,住進了國家和地方政府補貼的安全住房。2019年底,我區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40146戶16.94萬人喜遷新居。易地扶貧搬遷的完成,僅僅是讓困難群眾搬出「窮窩」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