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曉華在易地扶貧安置區調研時強調:
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8月20日,州委副書記、州長龍曉華帶領州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到花垣縣、保靖縣、永順縣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並召開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調度會議。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劉珍瑜參加調度會。
8月20日,州委副書記、州長龍曉華一行到花垣縣民樂鎮安置區調研。(組圖 州人民政府網 周興雲 攝影)
龍曉華到花垣縣民樂鎮安置區內的湘誠電子廠走訪調研,與就近就業群眾攀談了解務工收入及家庭情況。
龍曉華到保靖縣城桐木棋安置點易地搬遷服務處調研。
龍曉華到永順縣芙蓉鎮安置區調研。
上午,龍曉華來到花垣縣民樂鎮安置區、保靖縣城桐木棋安置點和永順縣芙蓉鎮安置區,走訪扶貧安置戶,調研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扶貧車間、轉移就業等情況。下午,龍曉華主持召開會議,聽取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各縣市聯席辦主任、安置區負責人發言以及州政府督查問題通報,對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
從會議獲悉,湘西州「十三五」時期81815人搬遷總任務已全面完成,建成安置住房1.97萬套約204萬平方米,1.97萬戶8.18萬人建檔立卡搬遷戶已全部搬入新居,累計脫貧率已達99.1%,剩餘貧困人口預計今年全部脫貧。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連續兩年在全省市州年度考核排位第一。
龍曉華出席全州異地扶貧搬遷工作調度會並講話。
龍曉華指出,「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實施以來,全州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總體目標,系統謀劃推進各項工作,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當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已經進入到做好後續扶持為主的新階段,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做好後扶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和搬遷群眾後續幫扶力度,切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把這項最大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抓好抓出成效。
龍曉華強調,要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要全面抓好產業就業。產業扶貧上,要穩定已有產業,同時積極發展新的農業特色產業;要建立健全強有力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產業扶持資金投向從種植向生產、加工、銷售、品牌創建、一二三產業融合併重轉變;要抓好消費扶貧,發揮好特色農產品產銷聯盟的作用,開展線上線下「立體營銷」;要加快工業園區、農業園區、旅遊景區建設,帶動附近集中安置群眾增收。穩定就業上,要加大就業幫扶和服務力度,促進搬遷群眾就業、創業;要持續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加強對返鄉勞動力的監測,及時實現再就業;要支持企業在集中安置區附近建廠或設立扶貧車間,促進有勞動能力的搬遷群眾實現就近就業。
二要全面補齊短板弱項。要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統籌做好規劃,開展小區環境綠化提質改造,為集中安置區群眾提供便利化的入學、就醫、養老等條件。要做好地災評估和住房質量驗收「回頭看」,實現易地扶貧搬遷地質災害評估和住房質量驗收「全覆蓋」。要做好不動產證辦理,開闢綠色通道,推進容缺辦理。
三要全面落實後扶政策。要加強對國省政策措施的梳理和研究,確保國省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政策措施在各縣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要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問題,改進工作,確保各項後扶政策全面落實到位。要加快項目謀劃申報,積極爭取預算內資金、專項債券、亞行貸款及整合涉農資金,確保資金保障到位。
四要全面加強社區治理。要想方設法降低易地搬遷群眾的生活成本,通過荒山利用和土地流轉等形式,儘可能讓搬遷群眾有地可種,降低生活成本,減輕生活壓力。要完善治理機制,有機結合農村「互助五興」和城市「五進小區」基層治理模式,培養積極健康的社區文化,實現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切實增強搬遷群眾的歸屬感和幸福感。要維護合法權益,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戶籍制度改革和不動產登記,加快推進搬遷群眾生活習慣的培養和引導,儘快使他們從邊遠地區的農民向新型農民和城鎮居民轉變。要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風險隱患的分析研判和預防化解機制,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和化解,促進和諧穩定。
五要全面加強組織領導。要繼續保持攻堅狀態,不停頓、不大意、不放鬆,主要負責同志要深入各類安置區、安置點,推動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措施落地落實,為搬遷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推動工作在一線推進、問題在一線解決,政策在一線落實。
永順縣芙蓉鎮安置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