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曉華: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2020-12-24 湘西州政府門戶網站

  龍曉華在易地扶貧安置區調研時強調:

  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8月20日,州委副書記、州長龍曉華帶領州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到花垣縣、保靖縣、永順縣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並召開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調度會議。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劉珍瑜參加調度會。

  8月20日,州委副書記、州長龍曉華一行到花垣縣民樂鎮安置區調研。(組圖 州人民政府網 周興雲 攝影)

  龍曉華到花垣縣民樂鎮安置區內的湘誠電子廠走訪調研,與就近就業群眾攀談了解務工收入及家庭情況。

  龍曉華到保靖縣城桐木棋安置點易地搬遷服務處調研。

  龍曉華到永順縣芙蓉鎮安置區調研。

  上午,龍曉華來到花垣縣民樂鎮安置區、保靖縣城桐木棋安置點和永順縣芙蓉鎮安置區,走訪扶貧安置戶,調研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扶貧車間、轉移就業等情況。下午,龍曉華主持召開會議,聽取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各縣市聯席辦主任、安置區負責人發言以及州政府督查問題通報,對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

  從會議獲悉,湘西州「十三五」時期81815人搬遷總任務已全面完成,建成安置住房1.97萬套約204萬平方米,1.97萬戶8.18萬人建檔立卡搬遷戶已全部搬入新居,累計脫貧率已達99.1%,剩餘貧困人口預計今年全部脫貧。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連續兩年在全省市州年度考核排位第一。

  龍曉華出席全州異地扶貧搬遷工作調度會並講話。

  龍曉華指出,「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實施以來,全州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總體目標,系統謀劃推進各項工作,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當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已經進入到做好後續扶持為主的新階段,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做好後扶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和搬遷群眾後續幫扶力度,切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把這項最大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抓好抓出成效。

  龍曉華強調,要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要全面抓好產業就業。產業扶貧上,要穩定已有產業,同時積極發展新的農業特色產業;要建立健全強有力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產業扶持資金投向從種植向生產、加工、銷售、品牌創建、一二三產業融合併重轉變;要抓好消費扶貧,發揮好特色農產品產銷聯盟的作用,開展線上線下「立體營銷」;要加快工業園區、農業園區、旅遊景區建設,帶動附近集中安置群眾增收。穩定就業上,要加大就業幫扶和服務力度,促進搬遷群眾就業、創業;要持續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加強對返鄉勞動力的監測,及時實現再就業;要支持企業在集中安置區附近建廠或設立扶貧車間,促進有勞動能力的搬遷群眾實現就近就業。

  二要全面補齊短板弱項。要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統籌做好規劃,開展小區環境綠化提質改造,為集中安置區群眾提供便利化的入學、就醫、養老等條件。要做好地災評估和住房質量驗收「回頭看」,實現易地扶貧搬遷地質災害評估和住房質量驗收「全覆蓋」。要做好不動產證辦理,開闢綠色通道,推進容缺辦理。

  三要全面落實後扶政策。要加強對國省政策措施的梳理和研究,確保國省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政策措施在各縣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要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及時發現問題,改進工作,確保各項後扶政策全面落實到位。要加快項目謀劃申報,積極爭取預算內資金、專項債券、亞行貸款及整合涉農資金,確保資金保障到位。

  四要全面加強社區治理。要想方設法降低易地搬遷群眾的生活成本,通過荒山利用和土地流轉等形式,儘可能讓搬遷群眾有地可種,降低生活成本,減輕生活壓力。要完善治理機制,有機結合農村「互助五興」和城市「五進小區」基層治理模式,培養積極健康的社區文化,實現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切實增強搬遷群眾的歸屬感和幸福感。要維護合法權益,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戶籍制度改革和不動產登記,加快推進搬遷群眾生活習慣的培養和引導,儘快使他們從邊遠地區的農民向新型農民和城鎮居民轉變。要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風險隱患的分析研判和預防化解機制,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和化解,促進和諧穩定。

  五要全面加強組織領導。要繼續保持攻堅狀態,不停頓、不大意、不放鬆,主要負責同志要深入各類安置區、安置點,推動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措施落地落實,為搬遷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推動工作在一線推進、問題在一線解決,政策在一線落實。

  永順縣芙蓉鎮安置區。

相關焦點

  • 【多彩視評】五步工作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多彩貴州網訊 近日,貴州因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登上新聞聯播!聯播稱,貴州省宣布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共搬遷18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50多萬人。從數量上看,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規模相當於冰島全國總人口的3倍多;從時間上看,貴州僅用了4年;從安置方式看,貴州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將徹底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花溪區大力實施「新市民·追夢橋...
    連日來,貴陽市花溪區充分發揮共青團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搭好「五橋」建好「五家」,把實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作為今年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以打造全省示範點為目標,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花溪區易地扶貧安置點南溪苑。
  • 河南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下山入社區 搬進幸福裡
    (原標題:河南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下山入社區 搬進幸福裡(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易地搬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後續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 ...夢」添彩——碧江區燈塔街道多措並舉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為切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矮屯社區充分發揮工青婦組織在黨和政府聯繫服務群眾中的橋梁紐帶作用,深入實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積極「搭五橋」「建五家」,有力推進了黨心連接民心、農民轉變為市民、貧窮走向富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凝聚了磅礴力量。組織建設「強帶」。
  • 校地共建追夢橋 貴州民族大學助力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貴州民族大學團委聚焦南溪苑社區群眾所需,以「一個結對,兩項工作」為抓手,通過搭建平臺、創新載體、開展活動等方式,促進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從「搬得出」向「穩得住」、「能致富」轉變。合唱表演活動結束後,貴州民族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向社區群眾展示航拍無人機、人型機器人、六足機器人、機械臂、避障機器人、磁懸浮地球儀、無線充電等科創作品,貴州民族大學藝術團獻上舞蹈、合唱等精彩表演,為後續常態化開展興趣課堂,豐富易扶點青少年課餘生活創造了濃厚氛圍。
  • 畢節七星關區:全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近年來,貴州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當頭炮」強力推進,七星關區柏楊林安置點就是全省搬遷人口最多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共有搬遷群眾6372戶29001人。搬出大山不易,更重要的是要穩得住、能發展。七星關區通過解決搬遷戶就業問題,奮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 ...追夢橋】持之以恆 「嚴深實細」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新市民·追夢橋】持之以恆 「嚴深實細」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2020-08-10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質量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與會代表這樣說……
    12月23日,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推進會在貴陽召開。天眼新聞記者第一時間採訪到四位與會代表,就如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談體會、說打算。近年來,錦屏縣通過 「六個堅持」、「五個體系」等一系列措施順利完成搬遷任務,共搬遷了17900人,現在老百姓搬遷後生活得很美好、和諧。
  • ...強化「三陣地」建設,譜寫「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後半篇文章」
    自「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實施以來,松桃自治縣蓼皋街道團山社區安置點圍繞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五個體系」,搭「五橋」建「五家」紮實推進「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全力搭建農民變市民、貧窮走向致富的追夢橋梁,助推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實現「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目標,加快實現搬遷點群眾由農民向市民轉變
  • ...橋」甕安縣江口壩:「三小三大」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新市民·追夢橋自開展「新市民·追夢橋」工程以來,黔南州甕安縣銀盞鎮江口壩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始終堅持圍繞五個體系建設精準發力,充分整合各類力量,合理利用既有資源,努力搭建好黨心連接民心、農民變成市民、貧窮走向富裕的追夢築夢橋梁,努力探索出一條「挪窮窩、斬窮根、奔小康」的新路子
  • 遵義市習水縣易地扶貧搬遷成效顯著
    近年來,遵義市習水縣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關鍵性措施,堅持高位謀劃,高強度推進,舉全縣之力,在群眾自願的基礎上,以「應搬盡搬」為原則,圍繞「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搬遷脫貧目標,精準摸排搬遷對象,科學編制搬遷規劃,精心制定搬遷方案,全力加快項目建設,突出協調解決重大事項
  • 「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全面完成 960多萬人脫貧勝券在握
    12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中國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在發布會上說,「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中新社記者 張宇 攝  2015年底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部署,國家發改委聯合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等有關部門,與22個有搬遷任務的省份一道,全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之五:強化易地搬遷後續扶持
    近年來,我區積極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一批又一批像凱姆拜爾·喀日這樣的貧困農牧民從高原深山和沙漠腹地搬遷到綠洲、平原,住進了國家和地方政府補貼的安全住房。2019年底,我區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40146戶16.94萬人喜遷新居。易地扶貧搬遷的完成,僅僅是讓困難群眾搬出「窮窩」的第一步。
  • 東鄉縣「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全面建成
    「十三五」以來,東鄉縣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推進「五個一批」、實現貧困群眾「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的重要舉措,搶抓政策機遇,壓實主體責任,州縣鄉村四級聯動,超常舉措促進度,完善配套提服務,多元產業穩增收,保質保量完成了5255戶28023人「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 碧江區政協到易地扶貧搬遷點開展「三幫一轉」幫就醫活動
    12月23日,碧江區政協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展「三幫一轉」幫就醫活動。 劉先銀在活動中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成為新的碧江人表示歡迎,希望大家在黨的領導下,要心懷感恩之心,相信黨,跟黨走,積極為碧江作出貢獻。
  • 瀘縣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幸福生活
    一棟棟新房,一處處產業,一張張笑臉,透露出易地扶貧搬遷戶幸福生活的甜蜜。「搬遷後,我的田承包給別人養魚,兒子外出務工,加上低保、新農保,日子比原來好多了。」談起自己的搬遷生活,臉上露出幸福地笑容。周堰村安康公寓的生活是瀘縣易地扶貧搬遷戶的一個縮影。安置點選址是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敗的關鍵。瀘縣探索出了四種安置方式,由搬遷戶自願選擇。
  • 河南南召縣易地搬遷群眾生活樂陶陶
    更讓王自貴消除後顧之憂的是,通過易地搬遷聯合黨支部的貼心幫扶,他被安置為社區保潔員,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今年40歲的馬明東和王自貴一樣,都是從20多公裡外的大山搬遷而來。對於馬明東來說,易地搬遷給他帶來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原來馬明東一家住在白土崗鎮養馬坪村深山溝,十年九旱,莊稼廣種薄收,連生活用水都成問題。以前總是發愁找不到掙錢門路,日子過得窮苦。
  • 走出深山天地寬——農發行普定支行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五個一批」的頭號工程,也是黨中央、國務院交辦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一項重要任務。農發行普定縣支行積極配合上級行制定的易地扶貧搬遷貸款管理辦法,依託《貴州省2012—2020年扶貧生態移民工程規劃》,研究支持易地扶貧搬遷的政策、路徑。
  • 縣領導到花江鎮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4月14日,縣委副書記韋鋒到花江鎮蓮花村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縣委常委、花江鎮黨委書記白忠明參加調研。韋鋒與村支兩委人員、部分村民代表座談,詳細了解村民身體狀況、子女入學、就業、主要收入來源等家庭基本情況,對比農村生產生活環境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及配套設施建設情況、搬遷前後的出行、教育、醫療、就業等之間的差距,耐心向群眾宣傳講解易地扶貧搬遷相關惠農政策。
  • 橫山區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成效顯著 讓群眾安居樂業
    橫山區結合郭興莊片區新型城鎮化建設,以「一盤棋」思路謀劃片區經濟社會建設,將易地扶貧搬遷鬱林家園小區安置點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生態移民房建設等一體規劃、一體建設,同步完善了水、電等基礎設施,並配套幼兒園、小學、活動廣場等,保障了建檔立卡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基本生活條件及就醫上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