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七星關區:全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2020-12-10 天眼新聞

走進位於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柏楊林街道的盛豐農業科技示範園,工人正忙著育苗、管護,一派繁忙景象。  地處烏蒙山腹地的七星關區,山高坡陡,以前生活在這裡的群眾,安居、就醫、就業,無一不難。   近年來,貴州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當頭炮」強力推進,七星關區柏楊林安置點就是全省搬遷人口最多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共有搬遷群眾6372戶29001人。

搬出大山不易,更重要的是要穩得住、能發展。七星關區通過解決搬遷戶就業問題,奮力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七星關區柏楊林安置點  「我負責種子育苗,每個月在這裡可以拿三千多的工資,離家也近,比出去打工強多了。」從七星關區生機鎮搬遷到柏楊林安置點來的吳麗華告訴記者。   柏楊林安置點配套建有盛豐農業科技示範園、108畝智能溫室大棚、168畝的精飼料加工廠、43畝的中藥材組培中心和育苗中心,這裡吸納了大量像吳麗華這樣搬遷群眾來從事蔬菜栽種、種子育苗等工作。

正在育苗基地裡忙碌的搬遷群眾  「公司福利挺好的,每天的中餐都是在食堂吃的,下午累了還有牛奶雞蛋免費提供,說實話,以前都沒怎麼吃過這些東西。」話音剛落,張明超急忙操作起面前的機器,繼續工作。  據了解,從七星關區田坎鄉搬遷來的張明超今年2月進入了陸海龍騰鞋業有限公司工作,和妻子在車間上班,夫妻倆每月能拿到7000元左右的工資。  利用安置點緊鄰七星關區經濟開發區優勢,柏楊林街道與貴州恆大廚衛科技有限公司、陸海龍騰鞋業有限公司等30餘家企業達成用工協議,建立了勞動力培訓和就業長效機制,可提供就業崗位2000餘個。  陸海龍騰鞋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11月,主要生產軍用解放鞋及作訓鞋。僅陸海龍騰鞋業有限公司,就解決了柏楊林街道130個貧困人口就業。  「我們公司目前有530名工人,接下來,我們將擴建廠房,擴大規模,預計能夠吸納就業1300人左右。」陸海龍騰鞋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瑩介紹。   載止目前,柏楊林街道在經濟開發區就業的勞動力共計1000餘人,通過收集城區、郊區物業公司、物流公司、餐飲企業、賓館酒店、種養殖企業等崗位,提供保安、保潔、種養殖崗位2500餘個,實現穩定就業1500餘人。

鞋廠生產線上忙碌的工人  針對部分年齡較大難以就業、不能出門就業的勞動力,柏楊林街道有序組織勞動力在手工藝品公司等企業承包工序簡單、操作簡易的工作,組織群眾從事綠化工程、手工藝品加工等。  家住柏楊林安置點153棟的葉逢書今年78歲,雖然已年過古稀,但卻是編織藤椅的一把好手。「以前住在燕子口的時候,每天都要下地幹活,搬到這裡我還是閒不住,編藤椅也不累,每天還能賺點零花錢,在我這把年紀已經很好了。」葉逢書說。  此外,針對55歲以上的勞動力就業難的問題,柏楊林街道充分利用公益性崗位解決其就業難題,嚴格按照公益崗位招募程序,選拔適合相應崗位的群眾通過公益崗位解決就業,共設政策宣傳員、衛生保潔員等工作崗位548個,共解決663人就業。

搬遷群眾正忙著生產耳機  「柏楊林安置點認真貫徹落實『以產定搬、以崗定搬』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要求,在安置點內大力建設配套產業,目前共計解決750餘人在家門口就業,各類崗位月平均工資1800元,讓搬遷群眾實現賺錢養家兩不誤。」柏楊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單正勝說。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尚宇傑

編輯 張良勝  編審 胡瑩

相關焦點

  • ...追夢橋】持之以恆 「嚴深實細」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新市民·追夢橋】持之以恆 「嚴深實細」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2020-08-10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貴州「9+3」縣區直擊之畢節七星關區:烏蒙山下奏響致富...
    三省交界,烏蒙腹地,漫漫群山遮住的不僅是視線,也擋住了畢節七星關區的致富路。巨變,發生在這 5 年。2020 年,再看七星關區,烏蒙山上已開滿刺梨花,山腳下農業大棚鱗次櫛比。再遠一些,移民安置點歡聲笑語,企業產區熱火朝天 ……新家:安置點的幸福生活從畢節城區乘坐公交車,半個小時就能到達七星關區柏楊林易地搬遷安置點。
  • 龍曉華: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龍曉華在易地扶貧安置區調研時強調:  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8月20日,州委副書記、州長龍曉華帶領州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到花垣縣、保靖縣、永順縣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並召開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調度會議。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劉珍瑜參加調度會。
  • ...橋」甕安縣江口壩:「三小三大」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新市民·追夢橋自開展「新市民·追夢橋」工程以來,黔南州甕安縣銀盞鎮江口壩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始終堅持圍繞五個體系建設精準發力,充分整合各類力量,合理利用既有資源,努力搭建好黨心連接民心、農民變成市民、貧窮走向富裕的追夢築夢橋梁,努力探索出一條「挪窮窩、斬窮根、奔小康」的新路子
  • 線上線下發力 打通消費扶貧路 七星關區消費扶貧助力農特產「風行...
    「茂源人家」的雞蛋走俏粵港澳市場,是七星關區深化消費扶貧的生動實踐之一。為了助力本地農特產走出深山,七星關區充分利用廣州、深圳對口幫扶資源,搶抓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機遇,發揮廣州、重慶、長沙、北京、河口五大聯盟渠道優勢,全力拓展市外五大目標市場,助力貴州農產品「風行天下」。
  • 七星關區:「菜籃子」走進家門口 提振消費促扶貧
    11月30日下午6點,七星關區市民張女士從公司下班回到居住地洪山社區,在社區樓下的一排「大冰箱」用手機掃了一下二維碼拿了生薑、小白菜、五花肉、砂糖橘等新鮮蔬菜回到家中。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每天下班後菜市場的菜都不怎麼新鮮了,有了這個「生鮮超市」,買菜方便得多。市民張女士口中所說的智能微超,是畢節市大力推介的消費扶貧載體——優廚美24小時智能微超。微超內所銷售的蔬菜基本來自七星關區各鄉鎮。目前已在七星關東城印象、振華商貿大廈、振華時尚廣場、洪山社區、蘭喬聖菲二期、楊家塘花鳥市場等設立微超。
  • 七星關區青場鎮發展特色農業 推動群眾增收
    七星關區青場鎮發展特色農業 推動群眾增收 發布時間:2020-12-04 11:10:56      來源:畢節日報   近年來,七星關區青場鎮緊緊圍繞群眾持續增收主線
  • 畢節七星關區今年以來完成農產品銷售6.08億元
    本報訊 (記者 夏民)今年以來,畢節七星關區農產品已完成銷售12.74萬噸,銷售金額達6.08億元,其中銷往對口幫扶城市廣州、深圳農產品1.1萬噸,銷售金額9064.45萬元。據悉,在省商務廳和上級部門的組織幫助下,七星關區2019年先後參加了在北京、重慶、廣州、深圳等地舉辦的農產品對接、展銷活動,共籤署農產品銷售訂單協議9份,涉及金額4.4億元。截至目前,七星關區已實現農產品銷售額1161萬元,其中深圳市場落實499萬元,北京市場落實40萬元,重慶市場落實622萬元。
  • 【多彩視評】五步工作法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多彩貴州網訊 近日,貴州因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登上新聞聯播!聯播稱,貴州省宣布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共搬遷188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50多萬人。從數量上看,貴州易地扶貧搬遷規模相當於冰島全國總人口的3倍多;從時間上看,貴州僅用了4年;從安置方式看,貴州實施城鎮化集中安置,將徹底挪窮窩、換窮業、斷窮根!
  • 貴州七星關區減貧21萬餘人 數據背後是山村巨變
    當4萬餘名貧困群眾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徹底斬斷「窮根」;當漫漫群山泛起山地高效產業的層層碧波;當條條大路衝破大山與世界的隔絕......貧困山區從苦甲一方走向全面小康的步伐也更加堅定。  6年來,七星關區累計減貧21萬餘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降至1.34%,在偉大事業部中寫下偉大篇章。
  • 畢節市七星關區:脫貧攻堅鏖戰正酣
    七星關區委副書記、區長胡敬斌在鄉鎮督戰時一再表示,要充分利用掛牌督戰的有力時機,聚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調集優勢兵力物力財力,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安全住房、飲水安全突出問題,加快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確保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 畢節七星關:以精準問責 促擔當履責
    「2020年6月,因在造冊發放2013年核桃產業化扶貧項目農戶種植補助款時工作不細緻不認真,核算標準錯誤,導致部分群眾未獲得核桃補助,造成不良影響。七星關區田壩鎮時任黨委副書記、政法書記周某某受到通報問責處理,扶貧站工作人員羅某被立案調查。」
  • 貴州畢節:搬遷群眾從「會」種到「慧」種
    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優化產業結構,依託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設,將無土栽培、智能溫控等技術引入農業生產中來,並吸納和培訓搬遷群眾就近就業,積極發展立體農業、生態旅遊農業等特色高效智慧農業,讓搬遷群眾從「會」種到「慧」種,提高了種植生產效率和產量,實現脫貧增收。
  • 「我的扶貧故事」我與「老康」的小康約定|七星關區普宜鎮黨委委員...
    從七星關區普宜鎮驅車40分鐘,下車再步行56分鐘,我終於走到老康的老家。他叫康玉順,我通常稱呼他「老康」。我叫辛雲祥,是七星關區普宜鎮的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老康是我們普宜鎮的易地扶貧搬遷戶,我答應過老康,在他成為黨員發展對象後陪他去趟老家,重走搬遷路、探尋初心。辛雲祥走訪貧困戶老康的老家在普宜鎮雙河村六二組,那裡坡陡谷深,自然條件惡劣,群眾生產生活極度艱難。老康的祖祖輩輩居住在那座土牆房裡,靠著幾畝地為生。
  •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花溪區大力實施「新市民·追夢橋...
    連日來,貴陽市花溪區充分發揮共青團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搭好「五橋」建好「五家」,把實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作為今年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以打造全省示範點為目標,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花溪區易地扶貧安置點南溪苑。
  • 校地共建追夢橋 貴州民族大學助力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貴州民族大學團委聚焦南溪苑社區群眾所需,以「一個結對,兩項工作」為抓手,通過搭建平臺、創新載體、開展活動等方式,促進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從「搬得出」向「穩得住」、「能致富」轉變。合唱表演活動結束後,貴州民族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向社區群眾展示航拍無人機、人型機器人、六足機器人、機械臂、避障機器人、磁懸浮地球儀、無線充電等科創作品,貴州民族大學藝術團獻上舞蹈、合唱等精彩表演,為後續常態化開展興趣課堂,豐富易扶點青少年課餘生活創造了濃厚氛圍。
  • 畢節市七星關區:磅礴烏蒙通天路 雲上交通遨碧空
    2001年貴畢高等級公路通車,大大縮短了畢節到省會城市的距離;2012年12月31日,杭瑞高速遵義至畢節段正式通車,實現了高速公路「0」的突破;2014年,七星關區掀起了村村通、戶戶通公路建設的浪潮,實現了農村公路由「通不了」向「通得了」「通得好」轉變……
  • 七星關區:「四大班子」帶頭扮靚城市
    日前,七星關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下發通知,全面啟動愛國衛生月活動。4月17日,七星關區四大班子在家領導分別到自己包保的片區開展愛國衛生大掃除活動,紮實推進「五城同創」暨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向縱深開展。
  • 河南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下山入社區 搬進幸福裡
    (原標題:河南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下山入社區 搬進幸福裡(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易地搬遷,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後續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
  • ...夢」添彩——碧江區燈塔街道多措並舉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為切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矮屯社區充分發揮工青婦組織在黨和政府聯繫服務群眾中的橋梁紐帶作用,深入實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積極「搭五橋」「建五家」,有力推進了黨心連接民心、農民轉變為市民、貧窮走向富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凝聚了磅礴力量。組織建設「強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