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產爸爸的怒吼:沒人告訴家長,教育是用來社會分層的!

2020-12-24 楚天情報局

這是一篇2020新浪教育盛典上教育演講的文字整理。演講者是一位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一位四年級小學生的爸爸。

他演講的題目是:《教育,我們這一代父母的迷茫》。他以一名中產家長的身份,闡述了當前教育改革家長的迷茫與困惑。

語言很犀利,未必代表主旋律,但是他的困惑和吶喊或許能代表當下很多家長的心聲。

演講者,儲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我是演說家》全國冠軍。

01

剛剛主持人說心理教育很重要,生命教育很重要,一聽我就渾身發麻,你們知道嗎?因為這些年教育改革一個前提就是這個好重要,這個特別重要,然後我們來加一門考試吧!

體育好重要,我們來考體育!

美術好重要,我們來考美術!

現在生命教育也很重要,你想幹什麼?

你們覺得教育改革這麼多年,你們孩子的負擔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我們教育改革講了半天,怎麼孩子越來越累了?因為哪個重要就要考哪個。

我真的覺得好害怕,孩子老讀書,不搞體育,我們就來考體育;孩子老讀書,沒有時間學音樂,我們就來考音樂……

來吧!讓我們用考試的方法解決應試教育的問題!

02

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做一個中國家長那麼失敗。

比如我們剛才講自信,我怎麼教我孩子自信?我自己都不夠自信啊,我孩子小學四年級拿他的數學題給我做,我不會做呀!

我最後只有發出非常虛弱的聲音:爸爸是個文科生,找你媽去,你媽是理科生。

我把題目輔導完已經精疲力盡了,還要教價值觀。

我們今天的教育怎麼了?教育改革喊了這麼多年,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家長的負擔越來越重,社會的焦慮越來越明顯,可是我們看看今天所講的這一切東西跟10年前講的有任何變化嗎?沒有任何變化。

那我想問一下,那我們的教育改革到底做了什麼?改革成不成功不要問設計者,要問我們這些實際改革的承擔者,我自己作為一個家長,一聽到教育改革,我就哆嗦:

又要收錢了是吧?

又要考試了是吧?

你們又想怎麼樣?

3:00孩子放學,我5:30下班,中間這兩個半小時誰來解決?

上重點高中的名額就那麼幾個,人人都要考大學,985、211就這麼幾個。我告訴他這不重要嗎?

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分數不重要?作為一個家長我說不出口。

我們知道這個時代如何懲罰成績不好的人,不要拿小概率的事件忽悠我們。

每個人都知道,如果你上不了好大學意味著什麼?

如果成績不重要,北大老師的孩子就別上北大附中,就別上北大附小,把名額讓給我們這些在意成績的人好不好?

你們發現沒有,清華北大都有自己的幼兒園,附小附中,上的不亦樂乎,然後告訴我們:「你們這些家長要保持淡定!」

你逗我呢?我能相信你嗎?

我都比你差這麼多了,我的孩子比你差這麼多?我們靠什麼?那不得靠玩命嗎。

教育對於我們這些中等家庭而言,不就是通關嗎?什麼教育是成長啊,成長的前提是你要有機會成長啊,為什麼海澱區競爭這麼激烈,因為那樣全中國最多的考二代在哪裡。考二代為什麼會那麼累?因為所有的考一代都知道:考試是硬道理!

03

我再問問大家,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他們會告訴你,教育的第一大目的是:「幫助學生成長」;但是有沒有人告訴你?在任何一個國家裡,教育都是用來實現社會分層的??

相比於資本,相比於身份,相比於關係……通過考試來劃分人的階層是最合理的事情!

東方國家的考試是幹什麼用的?不是田園牧歌,為了幫助你成長,不!不!不!考試是為了決定你畢業以後掙1萬塊錢?5000塊錢?3000塊錢?還是到勞動力市場去打零工!教育是幹這個的!

所有教育專家講的所有的夢想,作為一個家長告訴你們,對我一點用都沒有!

我知道孩子考不上重點中學會面臨什麼樣的結果,我知道我的孩子如果考不上重點大學會面臨什麼結果,在我存在這麼重大的壓力之下,你跟我講情懷,我怎麼能夠接受?我怎麼可以接受?!

04

教育越來越公平了嗎?作為一個大學老師,我知道我們重點高校裡的農村孩子越來越少,減負真的讓孩子更輕鬆了嗎?不對的,減負的結果就是軍備競賽。

我的孩子在學四五年級的知識;

他的同學已經在學初中二年級的知識了。

我的孩子上800塊錢一個小時的班;

他的同學上2000塊錢一個小時的班。

我的小學是無憂無慮玩過來的,現在我的孩子每天放學非常自覺的上輔導班,寫作業,為成績焦頭爛額,這就是減負的結果嗎?

在出口有限的情況之下,壓縮了公立教育的時間,減輕了孩子在學校裡的負擔,只會有一個結果,就是大家要掏錢在校外去買。為什麼現在農村孩子競爭劣勢越來越大了?買不起啊!買不到啊!

我今天不是以一個教育從業者的人員跟大家講這段話,我是一個家長的名義講這段話,因為我坐在下面聽了那麼多的教育理念裡面,我覺得怎麼跟我身邊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關係。

孩子變得更快樂了嗎?

父母變得更輕鬆了嗎?

素質教育除了增加了考試,還增加了什麼?

事情到了今天這個地步,為什麼沒有人面對真相呢???

05

我非常困惑,我的孩子才四年級,還沒有到初中高中,我的萬裡長徵才是第一步,我的精神狀態就已經有些恍惚了。

這個時代的教育到底是起什麼作用的?這個時代的教育到底讓誰佔了便宜誰吃了虧?

這個時代的教育是不是把太多的東西轉嫁到了父母身上?

你看,我們要懂輔導功課,

我們要有時間接送孩子,

我們還要陪孩子共同成長享受歡樂,

我得多有錢才行?!

我問問大家,設想一個每天工作10個小時的人(這是北京的常態),每天工作10個小時,每個月的房租或者是按揭佔到他工資的40%左右,他還有父母要養,他還有妻子要養,他每天在通勤車上,在地鐵上的公交車上……我問問你,對這樣的人,我們的教育到底提供了什麼?

所以這樣的人群只有一個結果:不生孩子了!!我們的教育是最好的避孕藥,生不起了!

06

中國的教育改革到今天為止,如果沒有勇氣反思這10年來對家長造成的壓力,如果沒有勇氣去面對現在真正學校課堂中發生的事情,那麼我們的教育連最基本的誠意都沒有,談什麼改革???

我寧願我的孩子回到傳統的應試教育時代;

我寧願我的孩子回到我那個時候的教育;

因為在我那個時代的教育,起碼大家不是拼家裡的錢,而是拼誰聰明,誰在課堂的學習效率高。

在我那個時代,起碼孩子在小學的時候還有時間踢足球,踢足球還不用考試,我那個時候跳繩是因為我喜歡,而不是因為今天要達到北京市的標準,這個標準不好達到啊,連跳繩我都得送孩子上個輔導班才行。

我希望,我們這個時代的教育給普通的家庭,給普通的孩子更多的機會,實實在在的給他們更多的機會,謝謝大家!

來源:快微課。

相關焦點

  • 大學教授:眾多家長竟然不知道,教育的真實目的,是為了社會分層
    教育,是現在很多人所看重的,不僅我們的國家看重,家長們也是越來越看重孩子的教育,考大學成為了很多學生的目標。當問及為什麼要供孩子上學時,很多學生和家長紛紛說想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今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可是教育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 一位大學教授的吶喊:沒有人告訴你,教育是為了實現社會分層
    最近,儲殷教授很火,在參加某網舉辦的教育專場盛典時,他提出了一個振聾發聵的觀點:沒有人告訴你,教育是為了實現社會分層。為了佐證這一論點,儲殷教授連續拋出三個分論點進行佐證:①教育減負實則加劇了教育軍備競賽;②對普通家庭來說,教育投資是最好的避孕藥;③教育改革要切切實實考慮給普通孩子和普通家庭實實在在的機會。
  • 西方教育的秘密:如何偷偷完成社會分層的?!(深度)
    1(轉自華人周刊)西方教育是如何偷偷完成了社會分層的?「中國學生真是太苦了!」我的同學李女士總是發出這樣的感慨。如果家長沒時間接孩子,可以留在學校參加各種興趣班,體育、手工、園藝、跳舞,烹飪、魔術等等。當然要收費,10鎊(100人民幣)左右。回家以後,作業負擔很小,幾乎全是閱讀。更讓李女士高興的是,學校對學生管理寬鬆,以鼓勵為主,所以,孩子輕鬆了,笑容也多了。
  • 你算得上中產階層嗎
    看收入還是看行業事實上,只以收入來劃分中產階層也過於簡單化,其他社會因素如職業、教育等也應予以綜合考慮。在美國,社會學家將全社會人口按各種經濟社會因素分為六層:在中國,學者們也使用這套經濟社會地位指數,來量化中國人口的社會分層。中國的社會職業分層學者李強根據第五、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畫出了當代中國的社會分層,其中 2000 年到 2010 年的結構比例出現了很大的差別:
  • 分層之說是無稽之談,反思教育及其他
    自己的社會地位還沒有北大清華的教授好,他們的孩子都有北大附中、清華附中的優質資源,自己的還在還要上社會上的輔導班。在他看來,也覺得分層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啊!據這位教授說,現在很多的「雙一流」大學,從農村來的孩子已經很少了。他在讚賞高考是最公平的分層方式的時候,也承認農村的孩子因為考試不利,被限制了進入高層的機會。
  • 別再懷念自然散養的時代了,雞娃是全世界中產家長的宿命
    這其中,也有不少家長在「雞娃」和「放養」中搖擺不定,既不想讓孩子太累,也不想讓他被比下去。關於中產家庭教育孩子的兩難,美國當代最著名的社會學家之一用了10年時間,採訪了88個不同背景的家庭,總結出了不同階層的家庭教育模式,值得了解。
  • 開課在即,網絡教育真是大趨勢?淺談教育壟斷與階級分層的聯繫
    雖然現在都鼓勵家庭教育,但又有多少家長能夠做的到?連學校安排的親子作業都成為了教育機構的晚輔產品,就現階段的教育模式都已經漸漸地把教育的天平傾向擁有更多社會資源的家庭,更別說未來的網絡課堂新模式是家長監督,教師授課這樣的理想主義教學分配。
  • 4歲男孩對爸爸說出為何幫媽媽拎東西的原因,女孩子是用來疼的
    女孩子是用來疼的,怎麼了?這句話如果只要出自男性口中,肯定被贊是位暖男。小男孩接下來的回答讓爸爸媽媽都笑噴了。小男孩說:爸爸你你是個男子漢,就應該自己的東西自己拎,媽媽是女孩子,女孩子是用來疼的。看完這段視頻之後,很多的網友都被小傢伙給暖到了,我們一起來看看網友的回覆。
  • 中產拽著孩子跑,教育競賽從高端幼兒園開始
    其中,各個地區評定的示範園/一級園,由於其擁有穩定的設施與教學品質,更是一位難求。 如果依據就近原則,選擇離家近但「沒那麼好」的公辦園呢,許多家庭又擔心品質一般,耽誤孩子成長,由此陷入糾結。 每個家長都想給孩子好的教育,中產家庭尤甚。 在這裡,可以將中產泛化為受過高等教育、已在城市初步站穩腳跟的家庭——先不管淨資產有沒有到位,至少心態已經到位了。 當中產家庭們一頭扎入這場馬拉松裡,一切才剛剛開始。
  • 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的10條家規,值得各位家長們借鑑
    在日本孩子每天跟媽媽的時間最長,所以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孩子,甚至能決定他們的人生,日本有一位媽媽就非常厲害,她給孩子定下這10條家規,值得中國家長學習。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的10條家規,值得各位家長們借鑑1、不要給別人添麻煩日本人從小就這樣教育孩子,在生活中不要給別人添麻煩,能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麻煩別人,這種訓練讓孩子更早的獨立,就算父母不在身邊,他們也能將自己照顧的很好。
  • 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作者:金紅磊(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公共管理系主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並明確要求「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社會救助體系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不同的時代特徵和發展路徑。
  • 一位爸爸的心得感悟:學會向孩子示弱
    淘淘笑了:「好吧,爸爸!」這個小故事中,面對淘淘要買玩具,爸爸並沒有很直接地拒絕,而是通過爸爸示弱的方式,這樣不僅避免了孩子因為被拒絕,撒嬌甚至又哭又鬧的情況發生,還告訴孩子,爸爸不是萬能的,也有爸爸辦不到的事,有些事情必須靠你自己去做,不能總依靠爸爸。
  • 我在線上教英語:屏幕那頭的學生、家庭與教育分層
    有一位來自某鎮某村的學生,十二三歲還在讀四年級,課前確認時,我驚訝地反覆詢問了好多遍。另一些學生卻是因為資金原因,或者觀念限制,沒能繼續上我們的課,或者從來都沒機會接觸優質的校外教育。春節疫情過後,有個孩子本有希望繼續上我們的課,這也算是他為數不多的機會,可以接觸到外教資源。
  • 那就自己去打工賺錢,爸爸的硬核教育,效果真的好
    看到這樣一條新聞:一位美國的爸爸讓孩子打工,因為孩子想買一臺遊戲機。剛開始,孩子想要遊戲機的時候,這位爸爸就對孩子說,你已經十一歲了,你應該學會自食其力了。因此,這位爸爸就鼓勵孩子自己到社區兼職,用自己賺來的錢去買遊戲機。我們可以發現,國外的家庭教育的理念確實和我們國家的教育理念不太一樣。
  • 小學一年級題同學都不會,老師怒吼去問你爸,結果爸爸們也交白卷
    小時候我們學的知識都非常簡單,就算自己不會,家長也可以輔導,但是再看現在的小學生,學的東西多了,也越來越複雜,很多大人都無法解出來,更有的家長說,自己一個大學生,都不會做小學一年級的題了。
  • 一位精英爸爸的調查:希臘教育到底好不好?
    提這些,吞爸無非是想告訴各位寶爸寶媽們,雖然希臘不是英文國家,但讓孩子花些精力去學習希臘語,也不失為一種選擇。而作為雅典來說,畢竟屬於旅遊城市,所以大部分人都會一些簡單的英語,甚至會比德國、法國、比利時、北歐等國家還要好。畢竟這些發達國家對於自己的語言,有著難以捨棄的自豪和堅持。
  • 教育孩子,是父母對社會的責任
    案件告破,背後的故事卻讓人心酸,原來小林的爸爸媽媽都去世了,他一直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都在工廠做工,三班倒,陪孩子的時間有限。小林的身世讓人唏噓,爺爺奶奶年齡大了,精力有限,對他的管教也少了些。但至少在這件事上,爺爺盡到了家長的責任,並且給小林立了一個好榜樣:做了錯事要承擔責任,勇於改正。
  • 金紅磊: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並明確要求「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社會救助體系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同歷史時期呈現不同的時代特徵和發展路徑。
  • 熊孩子偷拍爸爸洗澡,照片發「家長群」,網友:親兒子
    雖然有了孩子以後多了不少麻煩,但是孩子帶來的快樂也同樣不少,孩子偶爾發出的童言童語能夠把人萌翻。當然有些熊孩子的調皮搞怪也會讓家長煩不勝煩,有時候一個不注意孩子就會搞出各種各樣的破壞,非常讓人頭疼。寶爸洗澡出來,發現自己的「洗澡圖」已上傳家長群最近有媒體就報導了這樣一個新聞,熊孩子居然偷拍自己爸爸洗澡的照片發到了家長群裡,讓一眾網友大呼:這可真是親兒子,坑爹沒商量。事情是這樣的,今年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亮亮(化名)平時沒少調皮搗蛋,家長管教過不少次卻沒取得什麼好的效果,依然很頑皮。
  • 這位爸爸的話,道出多少家長的心聲
    ,在網上迅速走紅,引得幾十萬人點讚! 這位爸爸的這幾句話,處處戳心。 這段視頻一出,得到了非常多家長的共鳴。大家紛紛表示這位爸爸說出了想說卻一直不敢說的話。 不管這位家長是不是為了博人眼球,但他說的也確實是現在有的一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