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啊,幡動風動心不動

2020-12-17 揚州小兔子

武漢疫情,從封城算起,二十多天過去了。其它城市雖然沒說封城,事實上也差不多。大家不出門,所有娛樂和公共場所關閉,沒口罩出不了門,進小區要登記等等,管理得一天天嚴格起來。網絡上各種自嘲的段子,躺到家中做貢獻的說辭,睡覺睡到自然醒的並不開心等,說明了一件事,這個最最「輕鬆」的年,過得很不輕鬆,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經歷。

以為大家不容易,宅得辛苦嗎?一則不知真假的武漢作家的作品,看得我萬分感慨。什麼叫感同身受?世界上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件事。下面是據說武漢作家的作品:

靜待花開

「這段時間,在外地的朋友,經常發信息說:『我們一樣,也困在家裡啊。』可是,我真的想告訴你們:你們的困,和我們的困,不一樣;你們的封,和我們也不一樣。

我們每個小區,甚至每個樓棟,都有確診的患者。沒有人知道,下一個是誰。你們困在家裡,可以打牌可以輕鬆地看電視;而我們每個困在家裡的武漢人,在不停地擔心和害怕,不停地刷新聞,希望岀現一點好轉,希望疫情早一點拐頭。

我和好朋友,打了個比喻,有一籠雞,餐館的老闆每天都要抓2隻出去殺,剩下的那些雞是什麼心情,我們武漢人就是什麼心情!

致不在重疫區的人們:不要嫌關在家裡的日子不好過,也不要抱怨沒工作的日子沒收入,不要抱怨店門關閉要虧本!

想想那些武漢感染病毒的人,如果可以換一下,他們寧願到外地關14個月也不願意被感染!所以我們要珍惜,要知足!』」

期待春天

不管這位作者是不是作家,這段話發自肺腑!宅在家中,有人數瓜子,有人立掃帚,有人學會做飯。一家人難得有機會這樣近距離長時間呆著,好事還是壞事?都有。這段日子,我的心情說不準。開始每天不停刷手機看信息,看得心煩意亂,卻無法控制不去看。什麼都幹不了。一直能讓我平靜下來的寫作,也很難定心去完成。

我不知道怕什麼。因為我不怕。這裡遠離湖北,三兩天增加一兩個病例,家門口有個民生菜籃子,沒有斷供。我在湖北和武漢有朋友。因為種種原因沒了聯繫方法。我擔心她們。這種感覺很奇怪,不是特親密,多年沒有見過面,卻因為這場疫情牽掛了。看到網上求救的帖子,我會不由想到她們。我只是宅著,無能為力。唯有祈禱,唯有祝福。

我看到一些不想看到的消息:一位醫院副院長,因為不肯戴口罩,咆哮叫喊被免職;一位城管工作人員拒絕登記,對要求登記的小姑娘叫罵;強行闖進小區,撞斷欄杆的車主;號稱家中誰誰是什麼的有恃無恐者……在各級政府防控手段步步升級的時候,這樣的聲音出現,不和諧也不應該。我們做不了什麼,不添亂就是最大的支持。

堅強的生命

我想,那位女性副院長,能坐到這個位置,一定盡心盡力工作多年,是個溫文爾雅的知性女子吧。她為什麼不肯戴口罩?為什麼失控大叫?換位替她想一下,可能她剛剛下班,經歷了一個異常勞累工作日?要知道這段時間,各地抽調了醫生支援湖北,各醫院本身的負擔已然加重。或者她經歷了不快的事情,承受了意想不到的事件?一件小事讓她失控了。

那位城管,他的工作應該比較繁瑣?也許他一整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檢查、督促、測體溫、讓別人登記。看到登記簿後,他崩潰了。至於強行撞斷欄杆的,叫囂家中誰誰是什麼領導的人,就不說了。平時他們享有特權慣了,不記得遵守規矩是什麼體驗。對於突然的阻攔,他們能不勃然大怒?他們認為這是對身份和特權的挑戰和蔑視。他們的大怒,無關乎別人,錯在了時間。

所有種種,都是心態。有多少宅家的人,心情變得焦慮。我們過了初一,又過了十五。情人節按期到來。我們過了沒有年味的年,過了沒有花燈的元宵節。註定了,這個情人節的情人們,沒法歡聚,要過沒有情人的情人節了。但是,我們現在的通信手段,人與人之間已經沒了距離感。QQ、微信等,早已實現天涯比鄰。隨時隨地的照片,猶如面對面一般。

靜下來,讓心靜下來。看到鑽石公主號遊輪上增加的數字,就知道新冠肺炎的傳染能力有多恐懼。好不容易大家閉關了這麼多天,取得了一定成果。為什麼不能繼續宅幾天擴大戰果呢?要知道,全中國停擺一天的代價難以估算,方方面面的損失難以估算。為了生命的全國救治,不是在中國這樣的社會制度下,難以想像。

這幾天,我刷屏的數量明顯減少了。定下心來看電視,追劇吧。封閉後的散步,用原地跑步取代。我很多年不跑步了,都是散步。現在上下午各跑步十分鐘,權當代替每天八千步的散步。我想,只要心定,情緒和心理就不會失控。那位一次失控的女醫生副院長,我特別同情。一輩子取得的人生,因為一次失控,沒了。她已經亂了的心理承受,遭受了更加嚴重的打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後果,她要慢慢去應對和適應。

花開,不只有一種形式

衝動是魔鬼。成年人的心理調適,不要去依靠什麼心理醫生。自己走出來最重要。記得一個與佛有關的典故:禪宗六祖慧能去廣州法性寺,正好印宗法師講《涅盤經》,有幡被風吹動。兩個僧人在辯論風幡為什麼動。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都說服不了對方。六祖慧能便插口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們的心動!

所有的問題,在生死面前都不是問題。所有的災難,比不過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離去。宅家的,被封閉的,在湖北幾個「戰時狀態」的城市管理下,在「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的總方針指導下,算什麼?希望大家調整好心態,儘可能讓自己心理健康一點。大乘佛教的根本教義是,萬物皆空,一切都是心造!心不動了,風和幡便不動了!

是的,季節已經立春,該開的花會按時開放。

相關焦點

  • 佛教 風動?幡動?還是心動?不動的又是誰呢?且聽六祖如是說
    忽來一陣清風,再給大眾帶來涼爽快意的同時,也將懸掛在經幢下的旗幡吹動了起來。有一僧人看到此情此景脫口而出「風動」二字!又有另一僧人則說是「幡動」……就此就引發了一場關於「風動」還是「幡動」的討論。雙方形成兩派,各執一詞,議論不已。
  • 六祖壇經:風動,幡動,心動,到底什麼在動?
    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席,徵潔奧義。為了辯論佛法的真實道理,一名僧人見外境風吹幡動,馬上指著幡說:「那是風在動,」另外一名僧人有不同見解,說:「那是幡在動,」當時也有其他聞法者也加入爭論,一時爭論不休。這時慧能大師走到前排對法會大眾說:「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是你們在起心動念。」法會大眾被慧能大師的話驚呆了,這時,印宗方丈把慧能大師請到上座,請慧能大師開示法義。
  • 風動,幡動,仁者心動,到底是什麼在動
    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壇經行由品》相傳六祖惠能在給弟子講經時,忽然起了一陣風,旗幡隨之輕輕飄動,這引起了聽講法的兩個弟子的爭論,一個弟子說是風在動,一個弟子說是旗幡在動,惠能插口解釋說:「不是風在動,也不是幡在動,是你們自己心在動。」
  • 幡動?是仁者心動,關於這個公案,個人的一些思考
    到現在,這麼多年一直走過來,學過佛法的一些皮毛,仔細想一想,惠能大師是我國佛教禪宗第六任祖師,那是高僧大德啊,說的話怎麼會沒有道理呢?以下談談自己個人的粗淺看法,首先對於心的理解,平常我們都理解為心臟,更深一點的理解是大腦裡的思維意識。
  • 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壇經》記載:「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面對風吹幡動,尚爭論不休。面對萬事萬物,各種機緣,種種糾葛,一切都在於內心的平靜。心若不動,則風自不動,幡自不動。生活本就不易,不必渴求所有人的理解和認同,靜靜的過好自己的生活。
  • 如何做到處事「不動心」?
    但此時,齊王還沒有接受孟子的主張,所以作為弟子的公孫丑就好奇的提出個如果,來看看孟子動不動心。孟子回答他:「否!我四十不動心。」孟子說在我四十歲的時候就已經不動心了。這裡也就引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動心。
  • 王陽明的不動心功夫怎樣修煉的?佛系青年的「不動心」有何新意
    王陽明的不動心功夫尤其為人稱道,值得研究。他一生建立不朽功業,特別是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更顯示了王陽明不動心功夫的厲害。我們學到後,肯定特別有助於提高工作水平和提升生活質量。王陽明修煉方法是什麼呢?有一個故事。公元1496年,王陽明參加會試落選。
  • 樹若不動 風又奈何
    樹與風生長在同一自然環境裡,風吹樹動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樹動與不動,主要不在於風,而在於樹本身。如果樹自身不動,根深蒂固,風在吹,根也不會動,杆也不會搖,不管風吹雨打,依然偉岸聳立。如果,樹不靜,根不深,或者腐根、亂根,風不吹,也會搖,風一吹就回倒。說一千,道一萬,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物先腐之,蟲再蛀之。蒼蠅不叮無縫雞蛋。
  • 世事皆有心生,若心不動則天下萬物皆靜止,心一動則無物不動
    其中一人說是幡動,另一個人則說是風動。結果兩人就此爭論不休,引來人潮駐足圍觀。這時惠能大師也趕到,他一看便開口說道:「不是幡動,也不是風動,是你們二位的心在動。」正在爭論的兩人聽到惠能大師的話以後即刻恍然大悟。
  • 王陽明:同樣講「不動心」,孟子比告子更勝一籌
    關於「不動心」,歷史上告子與孟子都講過。我們先不去想告子與孟子的原話,我們可以自己先假設一下:如果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符合真、善、美的人,一個大寫的人,一個內聖外王之人,應該如何修養內心?關於這個問題,如果我們真的好好去琢磨。基本上會分成兩派,一派是相信自己的大腦,一派是相信自己的本心。
  • 風動幡動心不動!
    若是你相信現在是牛市初期,就要及時把思維轉過來,從過去一漲就落袋為安,一跌就想割肉的熊市思維,向牛市思維轉變過來。那就是一定要保有一定的倉位,籌碼才是牛市獲勝的最大法寶,籌碼都丟了,再怎麼牛市都跟你無關。其次才是買什麼股票的問題,什麼時候做加減倉的問題。牛市裡面,買了弱勢股最多就是少賺,什麼都不買就完全錯過了。
  • 王陽明:想做到「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境界,首先什麼是善與惡
    (傳習錄)當你想觀賞花的時候,你發現花園長滿草,你覺得它是惡的,如果需要用草的時候,同樣的草又變成善的!所以在王陽明告訴我們,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一個人只有做到無善無惡,心就是明鏡,真實反映出客觀的事與物,才能做到隨機而動!王陽明無論面對再強大的對手,從來不貼標籤,而是冷靜分析客觀形勢,採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讓對手無懈可擊!
  • 王陽明:如果你想達到「此心不動,隨機動」的狀態
    很多人總是認為世界是殘酷的,充滿了不公正和醜陋,真的是這樣嗎?詩人北島有句經典名言:卑鄙是卑鄙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的墓志銘!如果一個孩子想看花,他會認為花為善是邪惡的;如果他想用草,他會把草當作好的。這些善惡都是由汝心好惡產生的,所以大家都知道他們是錯的。(傳記)當你想看花的時候,你會發現花園裡長滿了草,你認為這是邪惡的,如果你需要用草,同樣的草也會變好!
  • 慢慢地,風就吹不動那些雪了
    風中的蘆葦 幾棵折斷的蘆葦在風裡解釋悲壯不知道這幾棵蘆葦,是不是風折斷的反正風經過的時候蘆葦劃了一下風疼得喊出了聲音 這些鐵骨錚錚的漢子隨風倒,一大片一大片地倒 有什麼辦法呢如果不隨著風那些蘆花,就被風帶走了可是隨著風,那些蘆花也被風帶走了 一個憂傷的下午像雪一樣的憂傷不斷加深,蔓延此起彼伏,白茫茫一片——
  • 女人若動了真感情,會主動向你要這幾樣「東西」
    當一個女人對男人漠不關心,甚至有些厭惡時,就會表現的肆無忌憚,面對男人時的行為舉止絲毫不加掩飾,和男人在一起就像是兄弟。一般來說,女人要是有這種舉動,那麼基本上女人是沒有動真感情的。當女人對男人感興趣,甚至產生了一點好感時,就會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女人不會讓男人覺得自己沒有修養,面對男人時的行為舉止極其淑女。
  • 強推5本落難千金文,禾晏山的《蘭香緣》寫得很讓人動心啊!
    強推5本落難千金文,禾晏山的《蘭香緣 》寫得很讓人動心啊!大家好,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強推5本落難千金文,禾晏山的《蘭香緣 》寫得很讓人動心啊!最近鬧書荒的寶寶們,給你們送來驚喜,今天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幾部小說,保證讓你意猶未盡,身臨其境。
  • 《金剛經》講「如如不動」,什麼是如如不動?
    別急,你還沒看全,你沒看到還有「如如不動」這四個字嗎?「如如不動」你能做到嗎?什麼是「如如不動」?俺不懂,反正不是「不動」,不動就是死人,所以是佛說「如如不動」,俺不懂沒關係,好像有一個大人物懂,不僅懂,據說還能做到「如如不動」,大家趕緊向他學習學習,看看什麼是「如如不動」,他是怎樣做到「如如不動」的。
  • 向貓咪學習:保持冷漠,適度撒嬌,幾乎不動心
    要不要跟貓學一下,保持冷漠,適度撒嬌,幾乎不動心!特別喜歡吃吊蘭,把它搞得七零八落!自己種的,它很喜歡吃!要不要跟貓學一下,保持冷漠,適度撒嬌,幾乎不動心!躲在綠葉叢中特別喜歡喝水龍頭裡,新鮮的水喵:暖暖的,好舒服要不要跟貓學一下,保持冷漠,適度撒嬌,幾乎不動心!不怕掉井裡去嗎要不要跟貓學一下,保持冷漠,適度撒嬌,幾乎不動心!要不要跟貓學一下,保持冷漠,適度撒嬌,幾乎不動心!
  • 親愛的:看似是佟年倒追韓商言,但從這幾個細節來看,他早動心了
    《親愛的熱愛的》終於迎來了高甜結局,看到韓商言抱著佟年笑出一臉褶子的樣子,隔著屏幕都替他們感到幸福,自己粉的cp終於在劇中修成正果,作為粉絲的小編竟然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也是感到甚是欣慰啊。該劇在劇情上設置的是女追男的倒追劇情,佟年對韓商言一見鍾情,之後便開始想盡辦法和韓商言建立共同語言,再加上全劇神助攻,兩人真是想不在一起都很難。但這段感情從一開始就不是佟年單方面的一廂情願,韓商言對佟年也早就動心了,從這些細節裡就能看出來。首先,他畫給後媽的那張畫像,是他和佟年第一次見面的場景。
  • 南懷瑾先生:孟子起碼花了二十多年的工夫,才做到不動心的境界
    孟子說:不!我早在四十歲的時候,就到達了不動心的境界。孟子說的是老實話,孟子和公孫丑談這些話的時候,應該是再度到齊國,正是他已過中年了。他告訴公孫丑,早在他四十歲的時候,對於任何榮耀困辱都可以不動心了。他學孔子真學得太像了。在《論語》中孔子說他自己:「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