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頌輝 郭陽琛 北京報導
一襲黑色條紋西裝,11月25日上午8時許,張巖來到採訪間。
初冬的北京,張巖以禹洲集團副總裁的身份出席了《中國經營報》與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城市運營與發展峰會」。在會議開始前的間隙,張巖結合一年來關於房地產營銷和品牌工作向記者侃侃而談。其實張巖已是房地產行業營銷管理業務的「老兵」,從交流中,能感受到一位積極進取的高管魅力和「地產優等生」禹洲集團的堅守與匠心。
「疫情暴發以來,個人最大的啟發是,房地產企業在營銷方面布局的前瞻性非常重要。」 張巖表示,房地產營銷工作不能只是最後一個環節,很多問題應該趕在最前端解決,才能對公司戰略形成反向指導。
談及「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房地產行業,張巖認為,長期來看,不管是變化莫測的外部環境,還是「雙循環」格局,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而且,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健康、長期、可持續發展,對中國經濟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超額完成目標
2020年接近尾聲,從目前各機構發布的數據來看,今年大部分房企無法完成年初的目標將是大概率事件。然而,「地產優等生」禹洲集團將交出不錯的業績答卷。
張巖透露,截至10月31日,禹洲集團年度銷售目標已完成了89%。預計在平穩銷售的基礎上,能達成全年的業績指標,或可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禹洲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龍安曾表示:「我一直推崇香港房企的風格,穩健增長,不盲目衝量。增量見頂的房地產下半場,企業規模不再具有決定性意義,而創造價值、具備盈利能力則成為核心能力。」在千億之後,禹洲集團將會在規模保持一定增長幅度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利潤目標的實現。
早在三年前,禹洲集團就提出「區域深耕、全國領先」戰略。事實上,對房企而言,區域深耕無疑是提高產能和費效比的最好手段,在區域內聚焦資源,做深做透。目前,禹洲集團實現長三角、海西、大灣區、環渤海、華中和西南6大區域、37城布局的態勢。僅在合肥、蘇州兩地的合約銷售金額就已突破百億元。
在內部管理方面,禹洲集團原本是以區域公司管理為主,雖然執行能力強而且接地氣,但是當企業達到更大規模時,組織對資源的協調能力遇到瓶頸。2017年,在上海總部落地後,禹洲集團重新搭建了管理體系,建立集團總部-區域公司-城市公司3級體系,給予區域公司足夠的權限,開始激發區域公司和城市公司的活力,集團總部各職能條線服務區域、城市公司。
俗話說,船小好掉頭。2018年以來,禹洲集團開始搭建以項目為最小決策單元,以經營算帳為決策基礎,以數據/指標來協同和統籌業務的數據化運營規則。在大運營體系下對各城市公司進行考核。
張巖表示,未來的發展裡,禹洲集團仍然堅守一個原則:平衡利潤、規模和風險,齊頭並進、穩健發展。
堅持「長期主義」
面對今年以來變幻莫測的外部環境,部分房企開始審慎拿地,行業「三道紅線」下也倒逼企業降低負債規模。
在張巖看來,過去20年來,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房地產行業上下遊關聯行業超過100個,解決就業規模也是非常龐大的。因此,從國家經濟的大格局出發,仍需要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而且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健康、長期、可持續發展,對中國經濟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從房地產行業自身來看,也需要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張巖直言,前幾年,部分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出現非理性上漲,對購房者、對房企來說都帶來傷害。
因此,房地產市場的大起大落,都不利於宏觀經濟的穩定、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也因此,過去兩年,中央提出「房住不炒」「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政策基調下,特別是在「雙循環」背景下,行業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