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常花園」裡體驗一場藝術療愈

2020-12-18 騰訊網

風聲、水聲、蟬叫、鳥鳴……在精油香薰點點燭光中,將自己從城市的水泥森林中「掙脫」出來,夜空下熟悉的建築似近又遠,而穿梭在霓虹中的車流和人流,也成為了一幅流動的畫。作為2020上海設計周·非常設計活動之一,昨晚,芮歐百貨五樓露臺「變身」為一座城市中的「非常花園」,讓預約而來的市民在自然界的「大合唱」以及綠色植被環繞中感受了一場不同尋常的藝術療愈,做了一個雲朵般柔軟的夢。

圖說:觀眾在空中花園聆聽音樂會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下同)

心靈良藥,自然中尋找

人們來到這個世界之初,學會「說」之前,先懂得「聽」。可惜,城市的喧囂和匆忙有時弱化了聽的能力,之所以在「非常花園」中安排這樣一場音樂療愈,策劃人之一的張蕾說:「我們想讓人們重新打開他們的『五官五感』。」

「在開始這場藝術療愈前,請大家關上手機或者調成靜音,為自己選擇一個最舒服的坐姿,最好是閉上眼睛,用心來開啟這場旅程。」研讀過心理學的音樂療愈師吳曼嘉和她的搭檔,分別用鑼、缽等樂器模擬出自然界的各種聲音,讓人時而在山谷,時而在田野,時而踩著溪水,時而聆聽瀑布……吳曼嘉說:「快節奏的生活時常將人們處於焦慮、煩躁、壓抑的心境中,我們的藝術療愈,就是選擇特殊的共振樂器,模擬出自然界的聲音,給聽者帶來身心的愉悅。讓疲累的人們從他們熟悉的都市生活中『跳脫』出來,來一次心靈SPA。」

經歷了不平凡的2020年,讓人們更加懂得了如何同自然相處,吳曼嘉說:「人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治癒心靈的良藥也應該從自然中尋找。」

圖說:樂手在演奏中

再生力量,「垃圾」裡獲得

同樣以「治癒」為主題,和「非常花園」遙相呼應的,是站在露臺上就能看見的「非常治癒大街」。那是久光和靜安寺中間的步行街,如今卻多出了好幾個貨櫃,這些貨櫃被布置成各色環保空間,讓走過路過的人可以停靠或是休憩,年輕的設計師們用他們的創意設計來表明他們對環保的態度。

「綠意縹緲」是來自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大四學生劉文卓和邢藝璇的作品。走進這個空間,醒目的LOVE字樣愛意暖暖,環視四周,一桌一椅都由「垃圾」改造。布置這個空間,用了362個綠色塑料瓶、5塊木板、2盒螺絲釘和1臺廢棄的電風扇。

至今,邢藝璇還保留著一張工作照,她在上海39度的高溫下推著平板車,臉被曬得通紅,車上都是瓶子,而她身後,跟著劉文卓,他抱著撿來的廢棄電扇,仿佛抱著什麼珍貴的寶貝。

圖說:靜安寺步行街上的藝術裝置

經歷了疫情特殊時期,不過20歲的他們仿佛「一夜長大」,劉文卓說:「這場疫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和自然的關係。雖然『保護環境』、『變廢為寶』的口號喊了許多年、許多代,可是這一理念是不是真的深入人心了?人們在生活中製造、丟棄每一件垃圾前,有沒有站在環保的角度考慮過,這些都未來我們能不能做出自我改變,學會和自然相處的關鍵。」

「環保非常重要。」劉文卓認真地說:「我們願意不斷地用我們的作品來『呼喚』,表明我們的態度,讓人們意識到它的重要性。」(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

相關焦點

  • 薦讀|在藝術中療愈自我的女藝術家
    在自傳裡她曾經這樣說道,孩提時代,我無法認同母親、外祖母、姨媽或者母親的朋友們,一個堪稱不幸的小團體。我們的家曾經悶熱窒息,是一個罕有自由與隱私的封閉空間。我不想成為她們那樣的家庭守護神。我嚮往世界,但世界屬於男人們,一個女人可以成為皇后,不過得呆在她的蜂巢裡。男女角色的分配規則對雙方都非常嚴格。
  • 保時捷公共藝術療愈展啟幕 讓藝術給更多人帶去溫暖與撫慰
    作為藝術療愈項目啟動後的首場特展,展覽匯集了六位藝術家的個人力作,為各界觀展人士創造了寧靜和自省的療愈空間。發布會上,2020-2021 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也正式拉開帷幕。今年9月,藝術療愈小程序的線上課程率先上線,已為上萬名訪問者帶來專業的療愈指導。「此次特展作為藝術療愈項目的延續,是保時捷「溢彩心」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在藝術領域的一次創新實踐。本場特展之後,我們還計劃在武漢開辦巡展,讓藝術給更多人帶去溫暖與撫慰,」保時捷中國傳媒公關副總裁唐鳳靚表示。
  • "愈"見新境——保時捷公共藝術療愈展暨 2020-2021 保時捷"中國...
    11 月 12 日,由保時捷中國與上海市文社藝術基金會(Cc 基金會)共同主辦、ART021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傾力協辦的"愈"見新境——保時捷公共藝術療愈展於滬開幕。作為藝術療愈項目啟動後的首場特展,展覽匯集了六位藝術家的個人力作,為各界觀展人士創造了寧靜和自省的療愈空間。發布會上,2020-2021 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也正式拉開帷幕。
  • 保時捷公共藝術療愈 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帶你愈見新境
    主題特展開幕打造沉浸式療愈體驗此次藝術療愈特展以「沒有誰是一座孤島」為主題,邀請劉建華、馬海蛟、陸平原、龔劍和鄭達幾位藝術家參與創作。保時捷公共藝術療愈特展以「沒有誰是一座孤島」為主題,打造沉浸式療愈體驗在特別打造的互動展覽中,由青年藝術家王欣創作的藝術裝置《臨時隔離屋》同時亮相上海展覽中心、上海陸家嘴中心L+Mall和 TX 淮海|年輕力中心三地。
  • 繪畫藝術療愈心理公益講座在河南新鄭舉行
    12月12日,由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舉辦,新鄭市心理諮詢師協會承辦的繪畫藝術療愈心理公益講座在新鄭舉行。本次活動是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常規開展的心理專業技能普及性講座,是全年學術講座的組成部分,也是2020年最後一次學術講座。
  • "愈"見新境--保時捷公共藝術療愈展暨2020-2021保時捷"中國青年...
    【上海熱線汽車頻道訊】11月12日,由保時捷中國與上海市文社藝術基金會(Cc基金會)共同主辦、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傾力協辦的「愈」見新境——保時捷公共藝術療愈展於滬開幕。作為藝術療愈項目啟動後的首場特展,展覽匯集了六位藝術家的個人力作,為各界觀展人士創造了寧靜和自省的療愈空間。
  • 臺中大裡:藝術廣場的Q版沉思者「藍色巨人」很療愈
    Q版沉思者比想像中大而且hen療愈,讓我想到多年前瘋迷全臺灣的黃色小鴨,真的可愛死了!!快要開到的時候明明有看到藍色巨人的頭,但後來又被房子給擋住了,後來才發現原來巨人是對內的外面看不太到~停好車後,我們第一件事就是直接衝進廣場找 Q版沉思者。第一眼發現藍色沉思者 有點被驚到,也太大隻了吧!!!
  • 館長訪談|明珠美術館:突破傳統「觀看」,構架藝術療愈
    李丹丹:「風景與書:明珠美術館兩周年慶典展」是一場跨越古今的獨特展覽,和書籍、閱讀、東方傳統與人文傳承息息相關,開展即遇到疫情閉館,確實十分可惜。這篇文章非常專業且深入,閱讀量很不錯,讓我們看到了大家對古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從3月恢復開館後,我們又開始策劃視頻形式的在線講座,以「書的故事」主題系列為開端,從「風景與書」展覽出發,在「有書店的美術館」裡開拍,希望給觀眾帶來更身臨其境的「閱讀」體驗。緣起於書,而不止於書。
  • 範景翔攜順子倡導「ME/CFS城市慢生活」公益BLANC_SPACE療愈花園...
    此次還特別攜手上海三聯書店、MINI COOPER、正廣和等詮釋經典文學作品《花與器》融合東方文化、花草美學、健康營養、女性意識、愛的音樂創作感官作品「花園慢生活―芬芳協奏曲」,範景翔和金曲歌后順子倡導城市人「城市慢生活」由多維的沉浸式體驗傳遞公益理念;作品發布並定向支持陸家嘴社區公益基金會城市慢生活專項,由行動建設城市「療愈花園」公益文化。
  • 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程歷時三個月圓滿結業
    2020年11月24日,武漢市青山區益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衛星村小學順利開展「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結業儀式。該項目系愛心企業錦江APP X ZMAX 和麓楓酒店針對一線抗疫家庭子女捐贈的公益課項目,同時也是在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回家的希望子項目益心童愛計劃下申請成立的匯愛無「疫」藝術療愈課堂專項公益項目。
  • 覺察即療愈:愛,從未停止過
    他們開始相約同看一場電影,在自由時間裡享受只為他們開放的專場,隔著時空互相談論彼此的感受;開始去回憶在一起的美好時光,點點滴滴串聯成一幅美好的畫面,讓他們感受到即便病毒兇猛依舊有愛守護,增進彼此的親密感;共同制定未來的的生活和旅遊計劃,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了解對方,讓他們看到了更多的期待和希望,那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扶相伴的承諾;面對共同的疫情,他們會有不同的思考和觀點,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在這個過程中看到彼此的差異和不同
  • 實拍丨高曉松的「曉書館」來了,開啟一場西安人的精神療愈!
    被快節奏主導的生活,只有短視頻、倍速刷劇......但短時間的療愈彌補不了精神世界,勁兒過之後,空虛立刻撲面而來。這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更重視一種夠傳統,但療愈效果絕佳的消遣方式——讀書。在閱讀的過程中,沉浸其中忘記自我,去和書裡的人進行更深層次的對話、感受。西安這兩年相繼開了不少環境和品質都算上乘的書店,尤其是「書香之城」的主要陣地曲江。
  • 藝術療愈 | 生與死從未遠離,最難治的是人們的心病
    藝術原本就是藥! 人類的文明史一直是正邪較量、螺旋式攀升的歷史。儘管戰爭與瘟疫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個節點的波瀾,但對於處在當時社會的人類來說,就是一場生死存亡的抗爭史。 瘟疫比戰爭更可怕的是,它看不見摸不著,身在其中的人們處於不自知的恐慌中。
  • 睡眠障礙的音樂藝術療愈取得重大突破
    (原標題:睡眠障礙的音樂藝術療愈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國內最大的音樂健康整合中心凡音對五個月前
  • VR版「秘密花園」來啦,為你帶來360°沉浸式動感填色體驗
    前幾年《秘密花園》填色書的流行,讓我們看到塗色遊戲不只是兒童的專屬,成年人使用塗色書也可以帶來修身養性,療愈心情的作用。近期,VR開發者Danny Bittman、Anna Krasner與Lighthaus合作,推出了一款沉浸式VR塗色應用:《Color Space》,通過360°沉浸的VR進一步提升填色書的體驗感。
  • 這些治癒人心的療愈空間,或將成為康養新時尚!
    被精心打造成為一座寧靜的綠洲,該水療中心15間水療方都被鬱鬱蔥蔥的花園包圍,每個水療室含兩個按摩椅和一個浴缸。其他公共空間比如健身房,冥想室,瑜伽俱樂部的場地都位於開放式的花園中。
  • 《花園裡的哲學》:如何欣賞一座花園?
    於是,便在園子裡種植其它類型的植物。例如,不同種類的花草樹木。隨著花園文化的普及,設計和打理花園的人也成為一種職業——園藝師。園藝師利用花園來詮釋自己的藝術審美、哲學理念,以及對人和大自然的深切思考。每一個園藝師,既是做夢者,亦是造夢者。花園是他們對風景的情感投射,也是對空間秩序的理性思考。
  • 小情緒裡有大生意 原來身心可以這樣療愈!
    一場疫情讓我們更加關注情緒的調節和心靈的滋養咱們體驗兩岸各式療愈走起!溫麗鳳聲音療愈體驗者 處於睡和半睡之間這種狀態是最好的銅鑼的聲音是逐漸增強的我還聽到下雨的聲音聲音療愈搭配瑜伽體勢,在動靜結合中自我放鬆。
  • 大自然是最好的療愈師,走進楠溪江,來一場純氧療愈旅行吧
    有人說,疫情的發生,對於人類來講是一場創傷。它是一個生命的挑戰,但我們不必讓它成為終身的折磨。不論遭遇多少傷痛,蘊藏在我們身體中的生命復原力永遠存在。大自然的療愈之旅 便由此展開了:/ 「森」呼吸,一起體驗純氧療愈/你有多久沒有呼吸到新鮮空氣了?
  • 直達靈魂的詩意即療愈——胤然詩愈系
    當古詩詞遇見治癒系——胤然詩愈系,是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跨界創意師、文化監理人黃胤然創意並朗誦的「詩歌療愈」方向的新內容。 與其說是知識分享,不如說是體驗、享受、治癒。內容形式是在舒緩、輕柔、空靈的治癒系音樂的伴奏下,用唯美、經典的治癒系圖片與視頻,把不同類型及方向的治癒系詩歌、詩詞、美文,用賞心悅目的方式呈現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