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23課的課文,首先要從題目講解開始,題目中倒數第二個字為什麼讀「nàn」,而不讀「nán」呢?因為「遇難nàn」是遇到災難,而「遇難nán」是遇到困難。看到題目你又想到了什麼呢?
自由想一想,這是一場怎樣的災難?
注意一定要巧妙地引導學生,讓他們來提出自己所發現的問題,切不可「讀教材」,一定要讓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習。
文中的哈爾威船長共下達了幾次命令,結果又是怎樣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

文中多次寫到環境,那麼通過環境描寫又向我們表達出了什麼?
文中還有三個「謎」
謎一:船上一共61人,為什麼哈爾威船長卻說「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船長真把自己忘了嗎?
謎二:「哈爾威船長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那麼他在沉船之前不想辦法救自己嗎?
謎三:哈爾威船長救了六十個人,可以看出來他是個熱愛生命的人,為什麼最後卻放棄了自己的生命呢?
這篇課文所描述的故事發生的時間距離四年級學生有一定的時空距離,所以一定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讀思結合。一節課下來你會發現學生確實解決了很多具有價值的問題,如「船上真的只有60人嗎?」「船長真的把自己忘了嗎?」「船長下達的第二道命令真的會開槍打死人嗎?」「船長為什麼不逃?他有沒有逃生的機會呢?」等等,相信有了你的引導,學生的積極發言會成為本節課最大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