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村講究生兒防老,現在農民經濟壓力大,10年後該如何養老

2020-12-22 農大知事

導語:過去農村講究生兒防老,現在農民經濟壓力大,10年後該如何養老。

以往的農村,生兒防老是農民常掛在嘴邊的話,因此也讓農民對生育觀非常重視。在農村常有這種說法:「多生幾個孩子,總會有一個成才的」,所以過去農村才有了多生孩子多福的觀念。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化,農村固有的情形也在發生著改變,比如說以往的農村完全是依賴於土地生存,沒有其他過多的經濟來源和收入,但是,由於對物質生活沒有太大的追求,過去只要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就可以了。

隨著經濟發展,農民離開土地外出打工之後,慢慢地對土地的依賴性就變弱了,農民可以通過土地以外的其他方式獲取更高的收入,但是,與此同時,農民對物質的追求也不僅限於解決溫飽問題了,這樣一來也就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壓力,加劇了生活的負擔。

舉一個身邊的例子,我堂弟小張(化名)結婚沒有多久,夫妻倆也沒有穩定的收入,他們看著別人到城市裡買房子,自己原本沒有這個經濟基礎,但是為了面子,依然四處借錢支付了首付購買了期房,這樣對他原本沒有壓力的生活,卻額外增加了每月還貸的負擔。

由於小張的收入並不穩定,每當收入不濟的時候,還需要朝別人借錢還貸,這樣的日子可想而知,有多大的經濟壓力。

不幸的是小張的老父親生病了,經過診斷需要住院治療,但是需要一筆不少的費用,小張根本拿不出這個錢來,他的父親雖然過去也積攢一些錢,但是都給小張買房子交了首付,小張的父親在家裡飽受病痛的煎熬,實在受不下去了,就跑到了女兒家,還是女兒把他送進了醫院。

當前的農村,像小張這種情況的家庭還真不在少數,有不少進城買房的農民,經濟條件並不是太好,有的人是出於攀比心理,也有的人是為了兒子結婚,勒緊褲腰帶進城買的房子,再加上子女教育等,這樣的家庭經濟壓力都不小,對於今後老人養老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困難。

根據目前這種經濟發展的狀況來看,十年後農民養老的方式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依然還是會依靠子女養老,如果子女的負擔比較大,那麼對於老人的生活質量就會大打折扣,這是必然的結果。

對於現在的70後來說,10年後也就成為了老人,直接面對著個人的養老問題,如果有前瞻性的農民,現在早就應該考慮自己的養老問題了,別再指望子女太多。比如說為自己交上一份社保,或者是買一些商業保險,這將來都是老年之後的一種依靠。

有的人會說,日常的經濟收入很少,生活很拮据,那就適當地為自己能節省下來一點是一點吧,也算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對此不知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農村「鬼故事」究竟在嚇唬誰?農民的不惑年才是最可怕的
    在過去的農村,茶餘飯後都喜愛聚在一起講一些民間趣事,其中包括一些鬼怪故事。為了讓人不容置疑都喜愛添加「信則有,不信則無」之類的關聯詞。有些農民以正常的自然的現象加言調侃,使人感覺神乎其神。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民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變化。
  • 農民養老方案如何定?眾人意見不一,這些「問題」至今無法解決
    並且,在過去的時代裡,大家的固有印象就是城市的居民是比較富裕的,甚至還出現了城市戶口比農村戶口優越的風氣,這種風氣現在已經被有效的治理,未來大家的戶口也即將統一,沒有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之分。雖然城市的工人對社會的發展貢獻很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農民的貢獻也同樣巨大。
  • 為什麼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農民卻沒有以前快樂了?
    為什麼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卻沒有以前快樂了?農村從最艱苦、餓肚皮的生活現狀,到溫飽有餘、吃穿不愁,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激發了農民嚮往美好生活的熱情,時至今日,農村的發展遭遇瓶頸。對比各行各業的如日中天、迅猛發展,給農民帶來心理不平衡。日益巨增的消費,給農民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
  • 農村老人如何「老有所依」?養老金問題受關注,每月領多少合理?
    過去,在農村,有著「養兒能防老」的思想觀念,意味著,家庭贍養是一大重要的養老方式。可是,越來越多的青年離開家鄉,前往城市打拼,不僅離開了父母,也可能在城市中落戶安家,這樣一來,「養兒能防老」的思想觀念,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
  • 孩子,當我老了,請讓我悄悄地離開,我養你不是為了防老
    當我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當我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不是我鼓吹養兒不用防老,現實就是這樣,而且大趨勢也在往這個方向發展,還不可逆轉那個時候的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健全,人到老年之後,沒有國家保障,隨著年老體衰,晚年生活越來越不能自理,因此就需要兒女來照顧並提供一切的生活與醫療保障。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養老體系的日益完善,現在的老年人已經基本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
  • 農民養老金怎麼計算?60歲每月可領多少錢?2020農村養老保險新規
    不過在2009年,國家推出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也就是新農保,只要農民參保滿15年,到60歲後就可以領取一筆養老金,這樣可以多筆收入,讓農民養老有保障。對於養老保險,很多農民是願意參保的,但很多人交了之後,對於養老金怎麼計算?60歲退休後每月可領多少錢?以及養老保險交哪個檔次划算等問題很是關注,針對這些問題,下面小編具體來為大家進行一一解答。
  • 近10年,在城裡的這3類農民,十有八九會回到農村,原因很現實
    導讀:近10年,在城裡的這3類農民,十有八九會回到農村,原因很現實農村進城打工,已經成為當前農村主要的收入來源,過去有句老話叫做:工人愛機器,農民愛土地,戰士愛槍又愛炮,學生最愛書和筆。現如今的農民不是不愛自己的土地,而是種地已經遠遠不滿足日常所需,種地不掙錢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湧入城市,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應有的薪酬。
  • 農村養老保險每年交100元,交滿15年後,每年能領多少養老金
    年齡沒有60歲,就應該繳納養老保險,也可以進行補繳,累計繳費年限不超過15年。若是農村老人去世,次月起就會停止支付,經濟條件好一些的地區,還會實施喪葬補助金。養老保險經辦組織每年都會對農村居民領取養老金進行核查,並對參保人員收取待遇進行公示,以保證公平公開,避免出差錯。
  • 有人說農村人有新的「三座大山」,究竟指的是什麼?
    有的人把農民現階段承受的最大的,經濟壓力笑稱為「三座大山」。農村人這三座大山究竟指的是什麼呢?農村人在現階段,一個家庭最難的有三件大事,孩子讀書、結婚和老人養老。這三件事情,是一個農村家庭最大的三件大事,在經濟上是要花費很多的金錢的。因此這三件事給一個家庭經濟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
  • 農民以沒有機會交社保為理由,需要政府承擔養老,這合法嗎?
    現在大多還是農業生產的主力軍,不信你有空到農村去看看!交社保屬於國家政策,每個人交十五年,我們這裡每個人一年交一百。我不知道你們是哪裡人,難道都不知道嗎?國家正策一樣,只是地方的經濟條件不一樣,現在是社會好有說話的權力,以前連你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 馬雲「力挺」,國家「暗助」,經濟內循環之下,農民3大好處來了
    經常關注財經新聞的朋友們都知道,最近的財經新聞都被「經濟內循環」刷屏了。從疫情之後,官方開始做經濟報告開始,經濟內循環這個詞就不斷的在媒體報紙上出現,而此輪經濟內循環,和以往大有不同。全球的經濟形勢尚且不明朗,我國顯然已經開始規避風險了。此輪經濟內循環和2008年的「擴大內需」有著本質的區別,有人認為內循環就是「閉關鎖國」,但是從中國目前的經濟實力來看,這兩者之間有著很大的差別。
  • 農村這幾類人,隨著社會發展,壓力越來越大,看看你是否在其中吧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農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不用再為溫飽問題而擔心,但是農民過得也並不比以前輕鬆,雖然賺的錢多了,但花的錢更多了,像婚嫁、養老、醫療、離婚率攀升等問題也是很大的困擾。如果是已經富裕起來的農民還好,但如果是以下五類農民,未來幾個月就要「頭疼」了。
  • 寫給70後:老了後,我要回農村養老
    02、老了後,回農村養老 老了後,回農村養老,這是70後父母的心意。勞碌了一輩子,為兒女買房買車,可他們仍舊適應不了現在的生活。 城市裡,節奏太快,生活壓力太大。 這個資訊時代變化太快,原本揣錢上街的人現在都使用手機來支付,以前月薪過萬的工作已是百萬富翁,而如今年入百萬的人已不在少數。
  • 農村的一大喜事,農村用電繳費標準變了,農民朋友要了解
    前言大家都知道,現在農村的經濟發展特別快,跟之前的農村相比,現在的農村簡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只所以發展如此迅速,少不了國家政策的幫助,如果沒有國家對於農村的改革,農村也發展不成現在的模樣,所以作為一個農民,心中總懷揣著一顆感恩國家的心
  • 如何用閒置的農村宅基地賺錢?是要看農民願不願意?
    ,實際上就是盯著農民的宅基地,因為農民的宅基地都很大,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呢,中央政府希望不能亂拆農民的村莊,經常說老年的農民不願意上樓, 為啥呢 上樓致貧,因為原來的院子種點菜、養點豬、養點雞然後非常好離農田也很近,如果現在搞一個農村大社區,離我家的地很遠,然後住樓了之後又不能養豬也不能養雞,甚至農具都不能放,還要交物業費,還要交水電費,然後呢生活成本一下子就高很多!
  • 農村現在什麼最掙錢,種野菜掙錢嗎?
    現在農村50歲以上在外面打工的多,很普遍,他們還是外出打工的主力軍。首先,在農村50歲初頭的人,還不算老,他們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都是家中的頂梁柱,農忙時在家務農,但由於務農不掙錢,有時甚至虧本,所以單靠務農,只能維持基本生活,無法支付日益增加的各種生活費用,為人養家餬口,農閒時,他們不得不出外打工掙點血汗錢,來維持生計和家中的大小開支,所以50歲左右的農民在外打工者很普遍。
  • 做保姆3年,55歲女人深有感觸:養兒是為防老,還是「妨老」?
    :然而,隨著社會發展,生活壓力不斷變大,「遠遊」的兒女,忙碌的孩子越來越多,守在身邊,照顧父母似乎成了一件兩難的事情,甚至有的即便留在身邊,也未必真有能力盡孝。院裡55歲的石阿姨一直從事家政保姆工作。3年來,她通過照顧一位70歲的老人深有感觸,不禁發出疑問:養兒是為了養老,還是「妨老」呢?
  • 未來10年這3樣東西,農民八成都想留住,對自己有好處你別不相信
    導語:未來10年這3樣東西,農民八成都想留住,對自己有好處你別不相信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在經濟增長的同時,農村的發展也越來越好了,國家給農民也提供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比如說回村免息貸款創業,還有養老保險等等這樣的福利,對於農民來說這無疑也最好的消息了。
  • 五年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農民們如何走?看完了解了
    五年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的?還有一個月就進入2021年的新年了,而五年以後就是2026年,身為農村人的我,既感覺到時間過得很快,又覺得未來的5年很漫長。而農村這幾年農村變化是非常大的,就拿我們村裡來說吧,在十幾年前的時候,由於村裡沒有支柱產業,更沒有工廠。
  • 農民養老金怎麼計算?60歲每月可領多少錢?
    為此,在2009年國家推出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也就是新農保,只要農民參保滿15年,到60歲後就可以領取一筆養老金,這樣可以多筆收入,讓農民養老有保障。那麼,對於養老金怎麼計算?60歲後每月可領多少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01農民養老金怎麼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