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莫言進入作家班學習,在魏公村的書店裡無意中發現一本書。他只讀了十幾頁就渾身發熱,不敢再繼續讀下去,怕被作者的思維控制!這本書,就是被稱為史上閱讀門檻最高的《百年孤獨》!
這部書有一個神奇的開頭,「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作者馬爾克斯站在現在的時間點,提前安排好了某個人的未來命運,並把他的未來和現在之過去再緊密聯繫起來……如此奇幻錯亂的時空布局,讓莫言感到十分震撼,驚嘆「沒想到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這部1967年完本的作品,獲得了無數人瘋狂的追逐!並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全世界銷售了5000萬冊,號稱諾獎歷史上「最沒有爭議」的作品。
可是,很多普通讀者讀了這本書後,卻說幾乎看不懂,甚至會被裡面繁複冗長的人名、錯綜複雜的家族關係繞得暈頭轉向!據說,90%的人在閱讀到第50頁之前就停下了,所以,這本書又被評為「排名第二最難讀懂「的著作!
不過,有一段溫馨又冷厲、寂寞而又力量的「神句「就出自這本書,而且你一定很熟悉!
「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將需要寂寞來償還。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旅行,孤獨前是迷茫,孤獨後是成長!「
擁有如此富有哲理且直擊心靈句子,又頂著諾獎的光環,這部書究竟講述的是什麼呢?
故事發生在哥倫比亞,一對表兄妹新婚後逃到了一個叫做馬孔多的小鎮,建立了布恩迪亞家族。在這個家族未來繁衍生息的100多年歷史裡,孤獨貫穿了每個人的生命線,任何正常、怪癖、荒誕的追求都將被詛咒,每個人都將在孤獨中死去,直到整個家族有一天在大風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本是一個荒誕的故事,再加上每一代人重複的宿命,還有沉悶到極致的魔幻氛圍,也難怪很多人吐槽這部書很難讀懂了!
可是,總有一些人讀得懂!
莫言就毫不掩飾他的高智商:「如果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擇《百年孤獨》!」
讀不懂這部書,不是因為智商!
就像一個只知道種田掙錢的人,他不會對著波濤洶湧的大海說:「這是金子的海洋啊!」
如果你沒有人生的苦難磨礪,就不會懂得烏爾蘇拉活了100多年還想繼續為家族活下去的甘心情願;如果不是因為害怕在愛中被傷害,你也不會理解傾城絕色的蕾梅黛絲為什麼披著被單突然飛得無影無蹤;如果你兒時沒有對生命突然被隔斷的恐懼,也不會明白書中近親家庭的嬰兒為什麼會有一條豬尾巴……
最奇怪的莫過於那群螞蟻,每個族人生命的最後都需要它們出來收拾殘局!螞蟻在東方文化象徵著勤勞、團結或渺小之巨害,可在這裡卻象徵著消解、回歸靈魂和修正的力量!如果沒有豐富的閱歷和對苦難的深刻體會的話……
好吧,這確實是一本理解起來很難、讀起來很苦,還充滿了大量含蓄象徵的晦澀之作。
如果你不想再了解下去,那麼,就咀嚼一下書中的另外一個名句吧:「人生的繁華終究是泡沫,只有寂寞,才是人生的底色。」
當今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有太多的浮躁和期待,有很多的委屈和不舍。可是,它們都不過是一個個轉瞬即逝的幻境,唯有持守孤獨,才能祥和寧靜。
如果,我們不能忍受那些生命的陣痛,就應學著放下,學著施愛和被愛,學著在孤獨中成長,在寂寞中涅槃。
《百年孤獨》就是一部教人學會施愛和被愛的偉大作品,被無數人稱讚、追捧甚至奉為文學殿堂的至高水平。甚至,作者馬爾克斯都曾因為版權問題,發誓150年內都不允許國內出版社發行這部書!最終,還是被一個聰明的中國商人施計買下了版權。
可是,這部殿堂級的巨著卻因為其深度而遮斷了大部分求知的眼睛,讓他們無法參透孤獨下的純良底色,也難以理解西方魔幻色彩文學的藝術造詣。
當然,如果你有足夠強大的心靈力量,也經歷過常人莫能的心靈磨難,那麼,你一定能讀懂這部書的現實意義。
唯有孤獨,才能認識整個世界!
唯有孤獨,你才有時間審視原生家庭的「冰塊」,醒悟這個世界之於你我的交互意義,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未來!
這部高門檻的書,一定最適合有思想深度的你!點擊下面連結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