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國工業化之路:中國是產業彎道超車專業的運動員

2020-12-22 騰訊網

自18世紀以來英國率先開啟工業革命,至今人類已經走過了200多年的工業化歷程。對比國外提早很久步入發展的道路中,中華民族用短短幾十年便完成了彎道超車。其中艱辛坎坷,令所有的中華兒女回想起來都熱淚盈眶。

那麼,中國的工業化能夠在成功之路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到底有什麼秘訣呢?

炮火硝煙開啟的工業化

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了晚清國門。又有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三年內戰,無數中華兒女前赴後繼,用血肉之軀鑄就了長城。屈辱歷史開始的根本,歸其原因就是別人是工業化文明而我國依然固步自封處於農業文明

"落後就要挨打",在戰爭的推進下發展我國工業化刻不容緩。

其實,中國人民很早就在嘗試工業化了,洋務運動開始中國的有識之士就一直在努力建立我們自己的工業。

當時,洋務運動的主旨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前期以"求強"為旗號,開啟了近代軍事工業的大門,後期以"求富"為旗號,創立了很多民族企業。同時,由于洋務運動的需要,現代化逐漸從經濟領域滲透到了科技文化和教育領域。

中國的工業化是在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大歷史背景中開始進行的。

工業化剛起步階段是由屬於地主階級的洋務派所領導,它不僅受到了來自內部封建保守勢力的遏制,還不斷遭到外部資本主義列強的擠壓與迫害。更為重要的是它缺少了積累的過程,這次革新更像是突然開始的變革,沒有資金,技術,人才和思想。

其實,洋務運動的工業化推動力不是來自於內部,而是來源於外部壓力。辛亥革命後民族工業曾出現短暫的春天,但也只是曇花一現罷了。再後來,五四運動試圖複製西方文化,但無一例外這些嘗試全都失敗了。

不可缺少中國共產黨的工業化

中國共產黨帶領了風雨飄搖的中國走上工業化,走上復興。眾所周知,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以工人和農民為主要力量,打碎了當時的社會結構,消滅了中國的地主階級。這聽起來仿佛十分激進和魯莽,然而歷史證明了這是拯救中華民族的唯一出路

建設工業化體系我們需要天文數字的本金。本金從哪兒來?

西方列強靠搶劫,美國靠掠奪和壓迫,日本靠剝削農民和販賣女性。對當時的中國來說,搶是不用想了,政府的稅收維持自身運轉都困難。農民更是一窮二白,壓迫已經到了上限。而地主階級要麼放高利貸剝削農民,要麼投機炒作(炒黃金,炒公債),或者乾脆把金銀財寶藏起來當個守財奴。

這樣的社會不打碎,地主階級不消滅,靠制度,靠文化,靠少數有識之士的產業,靠嘴皮子,根本拯救不了拯救這四萬萬人口的國家。

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著初心,為了中華民族不斷奮鬥。用工人的錘子砸破舊中國的牢籠,用農民的鐮刀割開舊社會的烏雲。一陣紅色的龍捲風席捲中華,從此中國走上了全新的工業化時代。

春暖花開的工業化

新中國建立以後,國內外局勢相對平穩,給中國的工業化留了一個相對緩和的發展空間。但是,要想給中國工業化送去春風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首先,得確定發展道路,工業化發展其實有兩條路:一是先發展輕工業,可以迅速生成產業值,簡而言之就是可以很快地展露政績。

但是,中國共產黨選擇了先發展重工業再發展輕工業,沒有大氣魄和歷史使命的政黨根本不敢選擇這條路。因為,重工業投資大,回報周期長,需要長時間的投入而且國民還無法直接收穫工業化的成果,屬於典型的為後人栽樹,做奉獻。

我們的開國領袖和先輩們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這條道路,

其次,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幹了。三個"五年計劃"制定了一個奮鬥的目標和方向,在這期間,我們中國有了自己的第一輛汽車、第一架飛機等等工業化產物,湧現出了大量"鐵人"王進喜這樣的先進奮鬥人物。我們現在擁有的工業化成就離不開那個時代先輩們的辛苦付出。

那個時代為後世的發展打下了深厚的底子,"為萬世開太平"!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各種勘探頻頻傳來喜訊,例如:大慶油田的勘探和發掘,打破了建國初期北京的公交車上燒的都還是"洋油"的局面。國防工業從無到有,有了核武器之後的中國總算是站穩了腳跟,鐵路、水路、航空、公路等等建設都有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再陷困局的工業化

50年代,中國曾接受了蘇聯的幫助,蘇聯工業化遠遠領先於中國,在他們的幫助下,中國個別工業技術有了起色。1958年,前蘇聯的赫魯雪夫專程來中國提出要在大連建立海軍基地的要求。中國政府當然不答應!

1959年10月1日在國慶典禮大會上,赫魯雪夫告知毛澤東停止幫助中國研製原子彈,並且全面終止了對華的各項援助,撤離了所有援助中國的蘇聯專家,甚至還向中國追債。

1958-1960年,我國連續3年遭遇自然災害,讓本就困難的局面再度雪上加霜。我國先賢憤怒的說過,中國人民就算勒緊自己的腰帶也要將欠下的錢還清。

為了民族解放和國家主權獨立,中國被美國"經濟流放",和蘇聯交惡,被兩個霸主國家擠壓生存空間和社會地位。沒有任何人能幫助中國,唯一依靠就是自力更生,動員全國農業的高積累全力支持工業化。

在大力發展農業之後,1950-1977年,中國工業的發展速率大幅增長至11.2%,僅次於當時第一的日本,遠遠高於美國、蘇聯、德國、英國等強國。但是,爆發式增長後也帶來了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結構的嚴重失調、積累與消費之間形成巨大落差。

中國人民再次展現不怕吃苦、奮勇前進的精神。"兩彈一星"的成功發射,在遼東建設了鋼鐵基地,在山西建立了煤礦產業。從此,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並為後面幾十年的經濟建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工業化的基礎。

發起衝鋒的工業化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資金。我國在改革開放期間不僅完成了經濟體制轉型,而且還吸引了大量的外資用來完善我們的工業體系

到1992年,勝利的衝鋒號吹響了,我國的工業發展可謂是一飛沖天,GDP一舉打敗了各方面起步都比我們更好,但選擇了走輕工業的印度(印度再也沒能追上我國的GDP)。

衝鋒號的嘹亮還離不開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雙核驅動三大手段。政府拼命搞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國內消費市場。具有中國特色的鐵路、高速公路和機場的建設帶動了汽車、物流、旅遊業的發展。

此外,還有國家電網的建設、光纖電纜的鋪設以及通信基站的設置,這些國家牽頭的發展給民間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發展空間。尤其是在各種財政稅收政策、產業扶持政策的支持下,中國企業才開啟了強勢崛起,才湧現出了阿里巴巴、騰訊、格力等等世界五百強企業。

中國政府不僅搭臺給企業,還設計了獨具特色的"國營+民營,公私合營"的雙核驅動,國企穩定民生,定住市場經濟;民間企業拓展市場,錦上添花。

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猶然歷歷在目,國外通貨膨脹、企業紛紛倒閉,很多人連平常生活的開銷都得一再思量。而中國的優勢在那一刻展現,國企如定海神針,保障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民營企業受到衝擊,但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很快恢復了元氣。由中國散發出的活力給予了世界經濟一份信心。

加入世貿,是我國工業化成就最好的展示。毫無疑問,中國的工業化實現的成就是世界上獨獨一份,是無法複製的奇蹟。

前景光明的工業化

就在今年我國的"14五"計劃正式提上日程,我們始終在不斷的改革,不斷修正工業化道路,為了國家和中華民族的復興,奮勇前進,砥礪前行!

百年中國工業之路,歷經艱辛。從洋務運動到新中國成立,中國工業化在戰火紛飛中起步。新中國的建立終於給了一份安穩的環境,又先後有蘇聯交惡和美帝封鎖。

中國工業化從來不為外人左右,改革開放注入一針強心劑,中國工業化開始大踏步向前進。如今中國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相信在未來中國的工業化道路只會越來越好,讓我們拭目以待,中華民族終將崛起

相關焦點

  • 奮力迎頭趕上 實現彎道超車
    黨委政府、市場主體、科技工作者擰成一股繩,助推海南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奮力迎頭趕上 實現彎道超車■ 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況昌勳12月11日,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海口召開,這是一場屬於全省科技工作者的盛會
  • 成飛,彎道超車,成就中國最強戰機!
    圖為殲20無須贅述,中國當前最強戰機非殲20莫屬,而說起殲20難免會讓我們想到它的製造公司,成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航空工業成飛、成飛,是中國重要殲擊機研製生產基地。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成飛之所以擁有了如今這樣的規模,完全是因為其彎道超車,製造出了另一家主流戰機製造公司所還沒有研製出來的戰機才得到的。當前,中國有兩個專門製造戰機的公司,分別是瀋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和成都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儘管同為戰機製造企業,沈飛與成飛還是有高低之分,而成飛就是低的那個。
  • 歐美職業聯賽都百年歷史了,中超才二十來年,想彎道超車就得砸錢
    很多中國球迷都看不慣中超的球員,也看不起中超這個聯賽,對於中超和國字號的成績,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不能崇媚洋外,也不能妄自菲薄,無論國家隊成績還是中超聯賽的排名,在世界上都是中上遊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中國足球不能滿足現狀,應力爭上遊。在2019年4月3日在廣州召開的中國足協職業俱樂部準入工作會議上,時任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表示,中超聯賽已經表現出了世界五大聯賽才具備的很多特點,中國足協的目標就是在五到十年內將中超聯賽打造成僅次於五大聯賽的世界第六大職業聯賽。
  • 中國(成都)時尚產業大會:數字基建賦能時尚服裝產業換道超車
    「數字基建助力成都時尚服裝產業換道超車」為主題。從服務產業、賦能企業出發,以數字基建助力成都時尚服裝產業換道超車為主題,旨在通過本次大會的舉辦,加快推動成都紡織服裝產業數位化變革的速度,致力於把成都打造成為國內服裝產業數位化的先行者,以「時尚+科技+產業+創新」模式,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時尚產業體系,全力助推成都建設成為「中國時尚之都」。
  • 2022國考申論熱點:綠色發展 中國彎道超車_北京中公教育
    近期,一項發表在《自然》科學期刊上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國森林碳吸收量對全球的貢獻被低估了。在2019年,一家國際權威科研機構發現,與20年前相比,世界越來越綠了,中國是促進這一改變的重要貢獻者之一。堅持不懈植綠造綠、養綠護綠,是中國建設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的有力體現,也成為中國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生動縮影。綠色發展方面,中國實現了彎道超車。
  • 無人駕駛領域落後了一百年,中國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在汽車製造這條道路上,中國落後了一百多年。今天,雖然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仍然沒有完全擺脫其在人們心目中「低端、廉價、性能差」的形象。比亞迪新款汽車那麼,在無人駕駛這條新賽道上,中國能否一血前恥,實現彎道超車呢?
  • 漫畫小品《愚哥相聲》2:「彎道超車」
    我們俱樂部要「彎道超車」,即將成為中國足球的「銀河艦隊」了,我真是好興奮好激動好幸福啊!愚哥:什麼彎道超車?什麼「銀河艦隊」?你說明白一點。楊哥:「彎道超車」,就是幾輛賽車在賽道上比賽,後面的車被前面的車拉開了一段距離
  • 中微5nm刻蝕機獲突破,中國芯「彎道超車」?尹志堯博士一語中的
    其實不是,現在中國的半導體行業正在以最快速的方式發展起來,中國的中微公司就是最好的代表。中微公司是被譽為「矽谷之神」的尹志堯先生一手創立的,現如今已然發展成,以中國為基地、面向全球的微觀加工高端設備公司的龍頭企業。
  • 黃群慧:理解中國的工業化進程
    基於這個指數,我們的總體判斷是到2011年以後,中國的工業化水平達到了工業化後期。請注意是工業化後期,而不是後工業化階段,這是兩個概念,工業化後期表明我們還沒有實現工業化,而後工業化則意味著已經實現了工業化。改革開放以來的工業化進程是一個非常偉大的過程。發達國家把一個國家推進到工業化後期,往往需要上百年的時間。
  • 俄羅斯不得不承認,中國又一次彎道超車
    此外作為中國空軍的中流砥柱,殲-20已經服役部隊。雖然目前的數量不足60架,但這款戰機的整體性能卻十分強大。 可以說搭載全新渦扇發動機的中國戰機,性能再度上升一個臺階,並且還推出一款名為殲-31的隱身戰機。
  • 抗癌特種兵CAR-T中國臨床試驗數全球第二,有望彎道超車
    11月11日召開的「2017國際精準醫療學術及產業論壇」,就邀請了3位諾獎學者在內的諸多專家,希望探討中國CAR-T治療標準化進程,力求早日實現細胞藥品「零」的突破。CAR-T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具體來說,就是把病人的免疫T細胞在體外通過生物技術改造,令其識別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然後把這些細胞輸回給病人,達到識別、殺死癌細胞的效果。
  • 金燦榮:工業化是國家崛起的關鍵,中國實現崛起在於掌握了工業化
    金燦榮:工業化是國家崛起的關鍵,中國實現崛起在於掌握了工業化金燦榮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也是政治學領域的資深學者,對國際關係的研究深度要比我們普通人深刻得多。關於中國工業化體系的說法,有一個非常精闢的論斷,即中國從火柴到火箭都能夠生產。事實如此,中國經過七十多年的奮鬥,已經建立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因此,中國也成為了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換言之,聯合國能夠想到的產業門類,基本上都能夠在中國找到。
  • 田忌賽馬與彎道超車,一個是策略,一個是豪賭
    我們津津樂道的彎道超車就是田忌賽馬的一個變種。然而,很多彎道超車成了彎道翻車,那是因為浮躁得只看到表面的策略,而不懂得田忌賽馬隱含了一些先決條件。沒有這些先決條件,田忌贏不了齊威王。想當年孫臏給多次和齊威王賽馬失敗的田忌出了個主意,讓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馬和齊威王的上等馬比賽,用田忌的上等馬和齊威王的中等馬比賽,用田忌的中等馬和齊威王的下等馬比賽。
  • 霍爾發動機關鍵技術被突破,中國彎道超車歐美,多項技術全球首創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航天科技801所在霍爾發動機上突破新高,在關鍵技術上實現了彎道超車趕超美俄,那我們究竟突破了什麼技術呢?對於工業起步晚的中國來說,很多科研都受到了發達國家的限制,而在航天領域一直以來的霸主都是美國和俄羅斯,直到2000年以來,中國加入了這場太空的鬥爭中去,也改變了當前的局勢。中國後來居上,在航空領域也逐漸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 中國北鬥獲得137國力挺,美國GPS被彎道超車
    然而,隨著北鬥衛星的橫空出世,業界分析,美國GPS將被彎道超車。因為我國的北鬥定位系統無論在精準度還是先進程度方面,都大幅度領先GPS定位。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合作中心副主任沈軍曾表示,北鬥的相關服務已經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未來北鬥將擁有十分廣闊的國際市場。
  • 工業4.0 大潮,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很香,助力中國製造彎道超車!
    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蓬勃發展,製造業大進化工業4.0概念最早由德國提出。而近幾年中國在數字工業領域開足馬力,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正在快速興起,並掀起了一輪信息化革命浪潮。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規模已達到2.13萬億元,同比增長47.3%。
  • 蔡晨波:以技術創新實現企業「彎道超車」
    新冠肺炎疫情下,作為一家創建於1995年,專業生產各系列汽車、摩託車、汽油機曲軸的合作股份制企業,三鼎在短暫停頓後,通過積極復工復產成功召回90多名員工,恢復了以往的活力。那段時期,蔡晨波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思考員工的回歸之路。所幸,前期通過搭乘政府包車、包機,15名外地員工很快返迴路橋。截至2月23日,三鼎員工已到崗80%,生產經營基本恢復常態。當前,三鼎年產值超過3000萬元,隨著工裝夾具和各類設備的不斷更新,產品精細度逐年提升,產品種類也有了新的拓展,發展腳步十分穩健。面對疫情,企業如何逆境發展,實現「彎道超車」?
  • 布局6G,歐美日韓想要彎道超車?中國早有準備
    如果6G研發成功的話 ,那麼5G就不值得一提,這就是美國想要達成的目的,目前全球關於5G的標準專利聲明,大概有21571個,其中華為以6147個排名第一,中興以2561排名第三,在前幾名中看不到美國的身影,在各行業做慣老大的美國,怎麼可能在5G上服輸,既然繞不過我們的專利限制,那就整一個超前的6G,奪回自身通信領域的領導地位,對此中國還是有壓力的,畢竟世界幾個大佬聚在一起產生的能量
  • 第三代半導體彎道超車 5年後碳化矽市場規模超160億
    (原標題:第三代半導體彎道超車,五年後碳化矽市場規模將超160億)
  • 擰成一股繩迎頭趕上,實現「彎道超車」
    省委書記「三問」科技創新,黨委政府、市場主體、科技工作者紛紛表示——擰成一股繩迎頭趕上,實現「彎道超車」■ 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領導幹部要捫心自問,花了多少精力在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