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姐網暴學弟遭反噬:讓一個人社會性死亡的成本有多低?

2020-12-12 毒雞湯

每一個睿智的靈魂

都置頂了毒雞湯

1

昨天,發生了一件操縱輿論,最終被輿論反噬的新聞。

大意是這樣的:

前兩天,在清華大學飯堂,一名2019屆的女學生與一名2020屆的男學生發生矛盾,女生堅稱男生摸了自己的臀部,男生則極力否認,二人的動靜引來了學校保安,最後保衛處決定在第二天調查監控,弄清真相。

然而,監控還沒來得及查,么蛾子就來了,就在當晚,女生在朋友圈和清華樹洞上發起了網暴,將男生的個人信息爆了出來。由於性騷擾性質惡劣,容易吸睛,短時間內,幾乎全清華的人都知道了這個「鹹豬手」學姐的小男生。

然後,全案最具爭議的一環在第二天就來了:第二天,學校調查了當時的監控,發現原來男生並沒有碰觸女生,而是他的背包蹭到了女生的臀部。

一瞬間,女生由受害者,變成了不分青紅皂白網暴別人的眾矢之的。

無奈之下,女生刪除了在朋友圈和樹洞發布的內容,並作了澄清聲明。

然而,這樣處處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的說法,似乎並沒有令大家滿意,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眾人,此時將又將矛頭對準了她。

有人爆出了女生和輔導員的對話,從對話內容看來,的確令人覺得她沒有什麼道歉的誠意,不出意外地被人罵成了雙標。

之後,在知乎上,有人以匿名的身份,用受害男生第一人稱的視角寫下了事件的全過程,其中「就留下遺書以死證清白」這句話又被無數看客利用,說女生差點逼死男生。

對此校方還專門作了回應:兩人已經和解了,知乎那個帖子不是男生寫的。

然而,看客和營銷號的腳步顯然不會就此停下,這件事已經由清華大學內部發酵到了全網,有人挖出女生的照片,「普通且自信」這個詞,前一天還用在被她網暴的男生身上,今天就被人用在了她自己身上。

還有人抓住她的性別和藝術生的身份借題發揮,故意挑起對立,極盡謾罵嘲諷之能事。

有一說一,女生的行為自然是不對,但事情發展到現在,網友們的討論已經遠遠超出了就事論事的範疇,變成了單純滿足陰暗心理的人身攻擊,下一步人們又想做什麼呢?

難道真要女生也社會性死亡,甚至一死了之,大家才滿意嗎?

整件事最發人深省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操控輿論傷害他人的方式,本就不該被如此濫用,方法錯了,無論最初動機是什麼,最終都不可能得到好的結果。

可惜的是,有這種覺悟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2

社交媒體的發展,令「曝光」這個動作的成本,變得無限接近於0。

要是以前,人們想要曝光什麼東西,通常都是事態嚴重、投訴無門、拉鋸很久之後才出此下策,還需經過媒體記者等等的查證審核。

但現在,似乎上面的這些條件都不需要了,只要有一臺手機,在社交媒體上一發,幾個小時內就人盡皆知。

儘管我們知道,社交媒體發的東西都是一家之言,不能太當真,但情緒的因素又令人很容易相信這些言之鑿鑿的話。

於是,各種驚天新聞被曝光,隨後又快速反轉打臉的事情層出不窮,隨便一搜,每年都有反轉新聞盤點,其中大部分都是些經社交網絡發酵出來的謠言。

2020雖然還沒過完,但之前我們也討論過不少反轉案例了,如梁穎的羅生門,以及「大學生因家貧偷外賣」等等。

遠的不說,就在清華學姐被網暴的同一天,上海警方在網上闢謠,之前一起傳得沸沸揚揚的校園強姦案是假的,有人看見一輛停在樓下的救護車,就腦洞大開,編造了一個駭人聽聞的強姦案。

網絡時代,造謠就是那麼簡單。

社交媒體的確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對罪惡的揭露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那些魚目混珠的謠言,也對人造成了切切實實的傷害。

作為普通人,面對這些複雜的信息,還真的要擦亮眼睛,不要令自己成為插向無辜者心口的那把刀。

我們曾經不止一次強調過微博報警的正確用法:

報了警,警方不受理或處理不當,投訴無門,才能用網絡曝光的手段。

而不是連報警這個最重要的流程都不做,甚至連事實都沒查清楚,就在網上烏泱烏泱地操控輿論,試圖引起別人的關注,這樣對案情起不到積極作用,而且一旦事實出現反轉,那就是妥妥的造謠以及浪費公共資源了。

這也可以成為我們普通人判斷一個事件,是事實還是謠言的第一步:看當事人報警了沒有。

如果真的發生了重大的事件不報警,反而有閒心在網上發帖,那很大可能就是編造的謠言,至少是隱瞞了一些對自己不利的信息,經不起警方的推敲。

而如今頻繁出現的各種反轉案,似乎也在向我們展示這樣一個事實:輿論曝光這個武器,似乎已經被某些人玩壞了。

我們是否也應該反思一下,現在造謠的犯罪成本,是不是也太低了呢?

3

一個反轉案的經典流程就是:

有人在網上曝光驚天醜聞——輿論發酵——警方介入——反轉——曝光人溜了。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警方在這裡起到的作用,實在太少了。

在很多反轉案中,警方起到的就是一個證明的作用,調查證明當事人的說法是否屬實,要是不屬實,就官方闢謠,以正視聽。

這樣做固然沒錯,但很明顯,在責任追討這個環節中,警方其實是缺失的。

這有點像傳統「以和為貴」的原則,事情沒清楚之前給你弄清楚,弄清楚之後,好了,別再瞎鬧,各找各媽去。

不僅是警方,很多被誣陷的當事人也是這樣的,像之前的羅冠軍,像這次的學弟,一是怕對簿公堂太麻煩,二是覺得畢竟不能趕盡殺絕,澄清誤會之後就好了。

站在道德的角度,我們可以讚賞他們的風度,但站在法律的角度,客觀上是對潛在犯罪的一種縱容。

這導致了一種風氣:造謠誹謗零成本,微博報警效果強勁且無副作用,無數人拿著輿論曝光的大刀,不由分說地揮向自己不喜歡的人。

因此,個人覺得,要想令這種風氣不再蔓延,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誹謗的犯罪成本。

令人有所忌憚,我們以和為貴實在太久,是時候拿出點公事公辦的精神了。

針對誹謗方面的法律不是沒有,但現在通行的做法就是,除非受害者提出控告,否則警方不會管,但眼看著近年來這方面的惡性事件越來越多,警方也浪費太多的警力來處理這種破事,是否也應該考慮一下,對那些證實是惡意誹謗的人追究法律責任,以儆效尤呢?

網絡時代信息太複雜,要考量的因素也太多,但只有令網際網路不成為法外之地,我們才有可能重拾秩序和安寧。

現在看著網上天天曝光,又天天反轉,又天天讓子彈飛的情景,真的令人太心累了。

我就想看點靠譜的新聞我容易嗎?

無論如何,最後,還是和大家共勉一句:

理性衝浪,相信警方,哪怕大環境我們一時間沒法改變,也千萬不能成為那個作惡的人啊。

文 | 毒哥&玉成

相關焦點

  • 想讓人「社會性死亡」的學姐,最終沒逃過網暴的反噬
    儘管學弟對學姐的騷擾並不存在,但是很多人在網上對她的騷擾,卻是存在的,而且變本加厲。一位「清華學姐」連續多日出現在網絡熱搜。網傳清華美院一名女生懷疑一男生在食堂對其「性騷擾」,觸碰自己的臀部,把「學弟」當場「抓獲」。男生否認,最終學校調出監控,發現男生是清白的。在全世界範圍內,性騷擾的處理可能都面臨舉證難的問題。電車上抓「痴漢」有時候也會抓錯,女性感到被侵犯,但是人多手雜,抓到的那一個可能並非嫌疑人。被抓住的人要面臨著調查,有時名譽也會受到影響。
  • 「清華學姐」和「社會性死亡」,到底什麼梗?
    「清華學姐」這個詞火了,「社會性死亡」這詞也火了,這兩個詞連在一起構成了一個真實的故事。網友們稱這次事件為「碰瓷門」,一般被稱作什麼什麼門的事,都不是什麼好事。事情是這樣的,這位清華學姐在朋友圈發文稱在食堂被一學弟摸臀部,並查看了學弟的身份信息並曝光了學弟的信息,還說要讓他「社會性死亡」。「清華學弟」看到朋友圈裡鋪天蓋地的「社死」自己的攻擊性語言,頓時懵了。於是去監控室調取視頻,才發現打飯擁擠時自己的背包碰了清華學姐一下。
  • 「清華學姐」事件持續發酵,誰有權讓他人「社會性死亡」?
    緣何一個小小的誤會最後一路劈荊斬棘成為網絡關注熱點,那還得從學姐網曝學弟說起。大致經過就是,清華美術學院一位學姐公開指控學弟性騷擾,借書包掩護在食堂「摸了她的屁股」。網傳事發時,這位學弟被學姐要求提供身份證件,並表示可以調取監控來證明清白。但在真相尚未水落石出之時,學姐曝光了該學弟的信息,並揚言要讓他在朋友圈「社死」。
  • 那位讓學弟「社會性死亡」的清華學姐,自己卻倒下了……
    「清華學姐」一詞,本該是指代在象牙塔頂端令人羨慕的女神,但是在本月,一切都變味了。 如果你還沒有聽說「清華學姐」事件,那麼我們在此簡單的回顧一下事情經過。可打臉來得太快,次日通過查看監控視頻學弟得以洗清冤屈,但他等來的卻是學姐通過老師轉述的一段留言,正是這段言論,讓整個事件衝上熱搜,引爆全網。
  • 清華大一男生被誣色狼,短短2天遭社會性死亡,社死成本有多低?
    剛進入清華校園的大一男生小蔡(化名)怎麼也沒能想到,11月17日的那個中午,只是因為在食堂裡書包無意蹭了一下一位學姐的臀部,會直接宣告自己被安上了"色狼"的名頭。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找出了監控自證清白的前一天,他的個人信息已經被公開到了網上,讓他親身經歷了一場"社會性死亡"。
  • 一個清華男生被污衊的背後,讓人「社」死的成本有多低?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社會性死亡」這個詞語,筆者之前也不清楚這個詞的意思,但是最近,發生在清華大學的事件裡出現了這個詞,那麼什麼叫社會性死亡呢?簡單來說就是讓對方身敗名裂,在社會和公眾的面前出醜,讓對方永遠不能抬起頭。前幾天清華大學的一位學姐就對大一的新生,下達了社會性死亡的號令。
  • 夜思|「清華學姐」事件:「社會性死亡」或許只是一廂情願
    小年說:「清華學姐」事件刷屏,因其揚言要對方「社會性死亡」,網友開始了沸沸揚揚的討論。除了自嘲,讓人「社死」仿佛成了打擊報復的首選手段。可作者認為,真實的社會,遠遠要比普通人想像中要廣闊得多。世界之大,容得下任何想要生活下去的人。在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推薦給你,靜夜思。
  • 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清華學姐事件……社會性死亡:離普通人有多遠?
    一個好好的女生就如此被社會性死亡。在整個過程中,吳女士無疑是最無辜的。「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只是去小區樓下拿了個快遞的吳女士,萬萬沒想到會被有心人士盯上並造謠。但捏造如此惡劣事件的郎某和何某也僅是被行政拘留,之後仍該工作工作、該生活生活。吳女士卻因為此事,被公司解僱了???
  • 人民網三評「社會性死亡」之一:下一個是誰?_新聞_中國西藏網
    近日,因「清華學姐」的熱搜佔據了各大社交平臺,所謂「社會性死亡」再度引發輿論熱議。從想讓別人「社會性死亡」到自己面臨「社會性死亡」,反轉就在一夜之間,既讓人感慨輿論生態之複雜,也讓人為此不寒而慄。  何謂「社會性死亡」,難以界定。
  • 以「清華學姐」事件和非法催貸為視角看社會性死亡社會根源
    社會性死亡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以「清華學姐」事件和非法催貸為視角社會性死亡深植於有限的社會文明程度,法治文明的亟待發展為其大行其道大開一路綠燈。「社會性死亡,網絡流行語,其含義多為在公眾面前出醜的意思,已經丟臉到沒臉見人,只想地上有條縫能鑽進去的程度,被稱之為『社會性死亡』,和另外一個網絡語『公開處刑』的含義比較接近。」(引自百度百科)「社會性死亡」詞源出於美國託馬斯·林奇的書《殯葬人手記》裡,親友和鄰居公知的死者死亡。
  • 清華學姐憑什麼「社死」學弟?
    文 | 三無青年清華,學姐,學弟,猥褻,女權,社會性死亡。當這一長串常年維持爆表搜索量的「網絡熱詞」在同一條新聞裡扎堆的時候,這條新聞成為熱搜中的熱搜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仔細搜索一下,「清華學姐」事件起源於一起發生在校園內的因誤會引發的所謂「猥褻」糾紛。根據清華官方給出的說法,此事早已澄清,當事雙方已經握手言和。
  • 清華學姐控訴學弟性騷擾,真相來了:我們離社會性死亡原來這麼近
    提到清華,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很多人都說,是高知,是精英,是中國學術的最高殿堂。可就在這兩天,「清華學姐」這個詞,被人和無恥聯繫了起來。一提到清華,不少人就想起這個學姐的卑劣行徑。還揚言要讓學弟「社會性死亡」。言辭鑿鑿,仿佛自己是正義的化身,而學弟,就是惡魔的代表一樣。面對撲面而來的壓力,學弟無地自容,他怎麼解釋都沒有人聽。這時候的他,只能寄希望於學校的監控,希望保衛處能還自己一個清白。
  • 清華學姐用誣告學弟性騷擾的方法告訴你,讓人「社死」的成本有多低
    日前,網傳清華美術學院一女生(網稱「學姐」)發帖表示,一個男同學(網稱「學弟」)在食堂裡對其「性騷擾」,摸其臀部。網傳在真相尚未水落石出的情況下,她曝光了該學弟的信息,揚言要讓他在朋友圈「社死」(社會性死亡,大意為在公眾面前出醜)。此事在網際網路上引發廣泛傳播,不少網友對涉事「學弟」表示譴責。
  • 「社會性死亡」之一:下一個是誰?
    近日,因「清華學姐」的熱搜佔據了各大社交平臺,所謂「社會性死亡」再度引發輿論熱議。從想讓別人「社會性死亡」到自己面臨「社會性死亡」,反轉就在一夜之間,既讓人感慨輿論生態之複雜,也讓人為此不寒而慄。何謂「社會性死亡」,難以界定。
  • 網曝清華學弟遭學姐「公開處刑」,學姐疑似蠻橫無理,清華美院老師...
    在2020年11月20日,網曝清華美院的一名學姐唐靖(網傳)稱學弟蔡同學騷擾自己,並將身份信息公開至社交媒體,後來查監控,發現是誤會, 在該事發酵後,疑似當事女生回應「互相道歉,就此了結」,清華美院的一位老師告訴記者,目前兩人已經和解,網上大多數信息都是營銷號在進行炒作的,且網傳所謂
  • 人民網三評「社會性死亡」之一:下一個是誰?
    近日,因「清華學姐」的熱搜佔據了各大社交平臺,所謂「社會性死亡」再度引發輿論熱議。從想讓別人「社會性死亡」到自己面臨「社會性死亡」,反轉就在一夜之間,既讓人感慨輿論生態之複雜,也讓人為此不寒而慄。 何謂「社會性死亡」,難以界定。
  • 清華學姐稱被性騷擾,比起以暴制暴,還有更加合理的處理方式嗎?
    清華學姐稱被性騷擾,比起以暴制暴,還有更加合理的處理方式嗎?她只是想要通過從社會關係上殺死一個人來獲得快感。她只是發現無法殺死對方後避免自己受到傷害,後者我可以稱之為利己,前者只能稱之為變態。故意殺人理應死刑,故意社會性殺人理應社死,還有更公平的處理方式嗎?至於合不合理,以暴制暴一定不是最合理的,但一定比就此揭過合理。
  • 清華學姐公開學弟信息舉報其性騷擾,卻是誤會!「社死」太可怕了
    #清華學姐#「小東西我確實不能把你暴打一頓,但我先讓你在我朋友圈社死吧!」「社死」究竟有多可怕?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學弟因背包觸碰到了學姐的臀部,而被誣陷為「摸屁股」。原本,一個女生出於自我保護的意識而較真,這事倒可以理解。只是這女生口口聲聲說的那句要把這個僅僅只有18歲的男孩給「社死」,這種沒有證據就要對方社會性死亡的報復心,也未免太過狠毒了吧!這讓人看得心生寒氣!如果一個人做事都以自我感受為中心,你讓我不爽,我就社死你!
  • 社會性死亡,一位清華學姐對學弟的公開處刑,還好有監控
    隨著朋友圈的互相傳播發酵,這件事在清華校園中很快流傳開來,給那名2020級的大一新生帶來了很大壓力,學姐所謂的【社會性死亡】,正在這名學弟身上發生。毫無疑問,學姐的目的達到了。如果學弟真的是一名鹹豬手,那麼這樣的結局對他而言無疑是罪有應得,對於吃瓜群眾來講則是大快人心。
  • 清華學姐誣陷學弟「性騷擾」事件:清華的回應,有點讓人失望
    最近,清華學姐被「性騷擾」後又反轉的事件,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事件的經過相必大家都有所了解,羅冠軍事件剛過去不久,又有人經歷了一次恐怖的社會性死亡。而這起事件裡,清華大學的回應,更值得我們深思。今天的文章,和大家聊聊背後的思考,希望帶給你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