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11處腸穿孔,罪魁禍首竟然是很多孩子都喜歡的玩具

2020-12-15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昊騫 濟南報導

躺在兒科重症監護室裡的鑫鑫(化名),看上去十分脆弱,11處腸穿孔、切掉了15公分腸子,由於肺部感染嚴重,至今還未脫離呼吸機……但經歷了這麼多,他總算又「活」了過來,生命體徵已漸趨平穩。而差點就要了鑫鑫性命的罪魁禍首,竟又是很多孩子都喜歡玩的磁力球。

5歲孩子腹痛到休克,搶救了一夜才達到手術狀態

8月24日晚上,來自長清的5歲男孩鑫鑫,因腹痛、嘔吐,被緊急轉送到山一大一附院(省千佛山醫院)。而在轉院之前,他曾在外院拍過X光片,顯示其消化道裡有金屬異物,懷疑是誤吞的磁力球,需手術取出。

「一開始就是肚子疼、嘔吐,到當地醫院就診時,以為是消化不好,做了腹部按摩、理療,但一直不見效。」鑫鑫家人曾告訴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袁欣,在當地醫院拍片子時,發現其腸道裡有異物,這才轉院到濟南來。

「孩子剛轉來時,情況就已比較糟糕,四肢冰冷、血壓非常低,而且身上還有紫色紋路,已經處於昏迷狀態了。」接診後,經過檢查,小兒外科主任曲宏懿初步判斷,鑫鑫是由誤食磁力球導致的腸梗阻。

醫生抓緊將其收治入院,緊急進行術前準備。但沒想到,就在準備手術期間,孩子的病情急轉直下,血壓下降、心率偏快。「種種跡象表明,孩子已進入休克狀態。」生命體徵出現問題,手術不能進行,曲宏懿緊急聯繫兒童重症醫學科同事,聯手進行搶救。

「我們立即給他進行大量的液體復甦,並進行抗感染治療。」袁欣說,經過一夜的搶救,鑫鑫的病情逐漸穩定下來,具備了手術的條件。

仍躺在重症監護室的鑫鑫目前身體狀況已漸趨平穩

33顆磁力球導致11處腸穿孔

「如果孩子是一次性吞食,不管多少顆,因為有磁力,都會聚集到一起,不會分散到腸管的不同位置,這樣反倒相對安全,如果及時發現就醫,可通過胃鏡取出來。」曲宏懿表示,但如果是在不同時間吞食了不同數量的磁力球,情況就比較糟糕,因為它們會在不同的部位,吸引到一起。

不幸的是,鑫鑫恰恰就是分次吞食了33顆磁力球。手術中,曲宏懿發現,磁力球主要分散在鑫鑫迴腸遠端,距離回盲部大約15到55公分。

「因為腸道是迂曲的,不同個數的磁力球分別在不同位置的腸段滯留,它們之間的磁力相吸,導致不同節段的腸管被磁力球吸引卡壓,慢慢地就會壞死、穿孔。」曲宏懿介紹,腸穿孔後,腸道內的腸液就會流入腹腔,造成嚴重的腹腔感染。而手術中,從鑫鑫腹腔裡就引出近1000毫升的膿性腹水。

因為磁力球在鑫鑫不同節段的腸管卡壓在一起,已造成他大大小小的腸穿孔多達11處。「不過,好在這些穿孔都相對集中。」如果直接修補穿孔的話,術後有可能出現穿孔的不癒合,會再度出現腸漏的問題,孩子還要面臨二次手術。考慮到鑫鑫的身體情況,曲宏懿決定直接將穿孔腸段切除。「共切除了15公分,對以後腸道功能不會有太大影響。」

如今已過去六天,術後鑫鑫的生命體徵也漸趨平穩,但因肺部感染嚴重,他還在重症監護室裡接受治療,暫未脫離呼吸機。「孩子現在還有電解質紊亂的症狀,再加上感染導致的肝功能損傷,還需要繼續全力以赴監護。」不過,袁欣預計兩三天後,待撤離了呼吸機,炎症消下去後,鑫鑫也就迎來了安全期。

導致鑫鑫腸穿孔的罪魁禍首就是這33顆磁力球

葡萄卡喉致2歲男童腦死亡

如果說鑫鑫是不幸中的萬幸,從鬼門關前走了一圈又「活」了過來,那麼,2歲多的大寶(化名)就沒那麼幸運了。因為一顆葡萄卡到氣道裡,錯過救治的黃金十分鐘,因缺氧已致大寶腦死亡。

「一直都是他自己吃葡萄,沒想到就被卡住了。」大寶媽媽後悔地告訴袁欣,8月23日晚上,像往常一樣,大寶正吃著葡萄,突然被卡住了。情急之下,大寶媽媽只有使勁拍著孩子的後背,希望能將葡萄拍出來,但並不奏效。十多分鐘後,120趕到,但因葡萄吸得太深,最終也沒拍出來。「緊急送到當地醫院時,孩子已經昏迷,心跳、意識都沒了。」大寶媽媽告訴袁欣,雖然最後葡萄被拍了出來,經過心肺復甦後,大寶也有了心跳,但還是不能自主呼吸。

「葡萄在孩子的大氣道裡,堵得嚴嚴實實的,沒有一點縫隙呼吸,很快就會昏迷。」袁欣說,慌亂之下,一拍後背,葡萄就會往下走,會吸得更緊。「氣管異物的取出,也就五到十分鐘的黃金時間,而大寶從吸入葡萄到取出,至少過了二十多分鐘,缺氧時間太長了。」

8月24日凌晨,帶著呼吸機的大寶被緊急轉送到山一大一附院(省千佛山醫院)。「雖然已經給孩子做了各種生命支持治療,但因為缺氧時間太長,現在只能維持著其生命體徵。」說起大寶,袁欣忍不住嘆氣。

醫護人員照顧還在重症監護室的鑫鑫

相關連結

屢屢提醒屢屢發生,切忌致命的一不留神

「孩子兩天前吃進去一枚一元硬幣」「兒子不小心咽下去一個杏核」……其實,無論是生活中,還是新聞裡,像誤吞磁力球,被花生、瓜子等異物卡喉的事情,並不鮮見。而恰恰是所謂的一不留神,往往會釀成致命的危險。鑫鑫、大寶即是如此。

對此,袁欣提醒說,孩子好奇心強,對於各種異物總想嘗試著去吃或者咬,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吞咽下去。尤其是小型的玩具及其零件、硬幣、瓜子、花生、棗核等,家長切勿大意,一定要看好孩子,儘量讓其待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如果孩子出現了腹痛、腹脹,一定是消化道出現了問題,家長千萬不要大意,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台州4歲幼兒腸穿孔,罪魁禍首竟是這玩具!千萬別給孩子買
    但回憶半天也想不起問題出在哪,直到CT檢查後,醫生發現了一個眼熟的「老朋友」,片子裡的5個亮點,就是孩子腹痛的「罪魁禍首」——益智玩具磁力珠,也叫巴克球!內鏡下夾取小兒腸道內的磁力珠益智玩具暗藏「兇險」!
  • 3歲寶寶誤吞網紅玩具,導致12處腸穿孔,很多家長明自知卻還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童年也過得越來越豐富,除了可以去各種遊樂場,還有各種各樣的玩具陪伴。現在的玩具設計的都很別致,能讓孩子安靜的玩耍,愛不釋手,同時父母得到解放,卻不知很多玩具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 三歲男童8處腸穿孔:這種「奪命」玩具,還敢給孩子玩麼?
    原創 不買玩具的Dr.X 160健康研究所大家好,我是Dr.X。端午節那天,在網上看到一條新聞:成都三歲孩子誤食22顆磁力珠,腹痛三天造成8處腸穿孔,情況十分危急。幸好及時做了手術,才轉危為安。
  • 當心啊,很多孩子都玩過的這種玩具,讓台州5歲男孩差點送命!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葉倦經過一周左右時間的調養,日前,5歲的椒江男孩小宇(化名)情況已經好轉穩定,大人們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孩子的父母哪裡會想到,自己給孩子買的磁力球竟然差點要了孩子的命。
  • 幼童被切去了兩米小腸,罪魁禍首竟然是個玩具
    幼童被切去了兩米小腸,罪魁禍首竟然是個玩具 2021-01-11 14: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益智玩具導致孩子小腸破裂穿孔7處:這些有害玩具,別再給孩子玩
    前陣子,西安一名3歲的小男孩因腹痛急診入院 ,初步檢查發現孩子的腸管內有多達五十餘顆規則的球形異物,並形成串狀。原來是孩子媽媽為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從網上選購1000多顆磁力珠,可拼接成各種形狀,孩子在與姐姐搶奪玩具的過程中將磁力珠吞下。
  • 吃下40顆磁珠玩具,福建4歲幼童4處腸穿孔!
    很多人家裡會給孩子買所謂開發智力的網紅「玩具」——一種叫「巴克球」的球狀強磁石。磁珠因帶有磁力,可以組合成各種形狀,而閃亮的外觀,多彩的顏色,看起來像甜美的糖果。這五顏六色的「糖果」狀,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也誘惑著幼兒的「食慾」,給他們帶來致命的危險。4歲7個月的陽陽(化名)就吃下了40顆,引發了4處腸穿孔。
  • 又來了,男孩誤食磁力珠險致胃穿孔,這種玩具不要再給孩子玩了
    磁力珠從2009 年在美國上市之後瞬間風靡全球,這些年,在國內的市場上也大受家長和孩子的歡迎,不僅僅在網上,包括很多玩具店,學校門口的小超市裡,都能看到磁力珠的身影。殊不知,磁力珠實際上是非常危險的玩具,並不適合孩子玩耍,兒童一旦不小心吞食了磁力珠,後果不堪設想。
  • 5歲男童吞9顆巴克球致腸穿孔,「兒童玩具」並不一定適合兒童
    但網紅玩具往往因為過於新奇而缺乏相關的保障措施,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最近就有一個5歲的男孩,在玩耍時吞食了9顆巴克球導致腸穿孔。巴克球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危險?但這些玩具在被各種網紅瘋狂安利的同時,卻很少有人提起,這並不是一種適合兒童的玩具:小孩子有亂吃東西的習慣,而巴克球一旦被吞入腹,不同的巴克球相互吸引,夾住腸道胃壁以及其他器官,輕則導致阻止發炎腫脹,嚴重的就會導致腸穿孔腸壞死壞血症休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 有趣的磁性玩具致兒童「腸穿孔」?明智的父母買玩具注意這幾點
    今年3月,江蘇淮安2歲的小女孩冉冉就因在玩耍時誤吞入7顆磁力珠,造成小腸壁穿孔,險些危及生命。2018年12月,北京一名兩歲的小女孩因誤吞磁力珠被送往醫院,醫生經過手術,從其腹腔裡取出了整整23顆珠子,家長對孩子和食物吞的竟然也不知情,大部分這種孩子年齡都比較小,然後的話在自我的這種判斷和保護的意識不夠,同時這些玩具顏色比較鮮豔,容易引起孩子注意,幼兒大部分通過手的感知和嘴來感知事物,所以有一部分孩子很容易去吞食,和磁力珠類似,還有一種磁力泥也有同樣的安全隱患。
  • 2歲女童,體內竟有6處腸穿孔!醫生取出18顆各類異物!
    11月20日,江蘇南通市通大附院小兒外科的醫生,就在一名患兒的腹中取出了15顆磁力珠、2顆鋼珠以及1枚螺釘。小女孩欣欣今年兩歲,上周五,欣欣媽媽發現孩子肚子疼,不想吃飯,還經常嘔吐。家人以為是吃錯什麼東西導致腸胃不好,把孩子送到通大附院救治。
  • 誤吞磁力珠致腸穿孔,這類「奪命」玩具要警惕!
    5月19日,1歲2個月小馨馨被爸爸媽媽抱著,一路從當地醫院緊急轉到同濟醫院小兒外科,檢查發現小馨馨易發生腸梗阻、瀰漫性腹膜炎,拍片顯示腹腔內有一串長長的鏈珠,證實又是一例誤吞磁珠病例。醫生立即實施了急診手術才挽救了小馨馨的生命。 父母說,小馨馨剛學會走路,總是想下地到處「逛」,最喜歡的是跟著8歲的哥哥後面,「搶」玩具玩。
  • 2歲男孩吞19顆磁力球,導致腸道穿孔,這些毒玩具可別給孩子買了
    兒童有著天生的好奇心,什麼東西都愛把弄探索一番,玩具是孩子最好的夥伴,尤其是男孩子喜歡拆卸、組裝玩具,家長注意這種行為隱藏很大危險。2019年12月25日,陳女士帶著兩歲的兒子小林,到佛山市婦幼保健院就診,孩子當時身體狀況非常糟糕,陳女士面色焦急又難過,她向醫生說:"孩子最近老是說肚子疼,嘴裡還吐出綠色的液體。"
  • 「可愛」又危險的玩具!台州5歲男孩吞下數顆磁力球
    近日,台州一5歲男孩吞下數顆磁力球,其中2顆在孩子肚子裡吸到一起,造成男孩嚴重的腸堵塞和腸穿孔。幸好及時送到醫院,醫生們搶救及時,否則孩子腸道出現壞死,整段腸道就只能被切除。一個月前孩子吞下磁力球一個月前,5歲的椒江男孩小宇(化名)在家中一邊看電視,一邊把手邊的磁力球玩具放到嘴裡。這些磁力球大小只有5毫米,因為含有磁力,磁力球們可以吸到一起,平常孩子很喜歡玩。可能是電視看得入神,不知不覺間,小宇就連續吞下好幾顆磁力球。
  • 2歲孩童誤食磁力珠致胃腸穿孔,這種玩具不要再給孩子玩了
    28日,由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陳偉玉主刀為孩童做手術,此時孩童胃後壁穿孔,空腸上段穿孔。手術將孩童胃中剩下的11顆磁力珠全部取出,目前孩童恢復狀況良好。磁力珠又稱巴克球,因為帶有磁性,可以根據孩子的想像組合成各種各樣的造型,所以被稱為「磁性益智玩具」,近幾年十分盛行。
  • 這款網紅玩具別再買了,2歲孩子因它進了ICU!青島也有娃中招!
    各位小夥伴,下面這款風靡全城的網紅玩具,你玩過嗎?它的名字叫做巴克球,或者磁力球。有一些家長為了提高自家寶貝的動手能力,會選擇購買此種玩具來開發孩子的智力,也有很多娃對它愛不釋手。但其實這種網紅玩具暗藏危險!
  • 磁力珠頻頻傷人,家長們注意了:這個玩具會傷了你的孩子
    一日之內接診兩名兒童誤吞磁力珠5 月 9 日晚,貴陽市婦幼保健院、貴陽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二病區連續收治搶救了兩名因誤吞多顆磁力珠,導致腸穿孔等危險的患兒。" 這種一天之內接到兩起的情況太罕見了。而且兩個患兒情況都比較嚴重。" 該院普外科主任徐琦說,兩名患兒一個四歲多,一個兩歲多。
  • 誤吞磁力珠,兩個多月15個孩子命懸一線!這些玩具可別送給孩子
    從涵涵體內取出的兩顆磁力珠5月26日晚上10點,6 歲的涵涵(化名)在玩具房玩著媽媽剛給他買的 " 益智玩具 " 磁力珠。可能是剛吃完飯,涵涵也想嘗嘗這小東西味道怎麼樣,二話不說一仰頭,兩個磁力珠就進肚子了。旁邊的媽媽一下子蒙了!
  • 3歲男童吞下32顆磁力珠,在體內串成一串!腸道多處穿孔,捲成麻花
    顏色鮮豔造型各異的磁力珠,被標榜為「益智類」玩具,受到家長和孩子的推崇。可是今年以來,溫州僅一家醫院就收治了17個誤食磁力珠的孩子。他們大多腹痛難忍,出現胃腸道穿孔的嚴重情況。醫生痛心呼籲,這些危險玩具,家長們不要再亂買了。
  • 5歲兒童射水彈打中媽媽眼珠 給孩子選玩具應慎重
    福州晚報訊 水彈槍是許多孩子喜歡的玩具,雖然它射出的水彈含水量高,可一旦打到眼睛等人體脆弱部位,危害仍不可小覷。這不,5歲的童童玩水彈槍時特別起勁,結果在一旁幹活的媽媽「躺槍」,左眼被射傷了。她一邊幹活,一邊習慣性地回頭看孩子。突然,她的眼睛一陣劇痛,難以睜開。原來,童童一失手,朝她射來一顆水彈,恰好打中了她的左眼珠。鄒女士的丈夫趕忙帶她到福州東南眼科醫院就診。經檢查,鄒女士左眼視力下降,看東西模糊。接診的主任醫師李雲女立即為鄒女士安排眼部B超檢查,並通過裂隙燈檢查傷情,發現鄒女士結膜充血、角膜上皮擦傷缺損、前房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