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十五恭賀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聖誕,中元節有什麼禁忌?

2020-12-06 玄都玉京七寶玄臺

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平等應善天尊聖誕之日,稱頌天尊寶誥有無上功德,恭賀平等應善天尊聖壽。七月十五的「中元節」中元盛會超亡度孤,中元節又稱「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顧名思義就是亡靈、鬼魂過的節日。中元節為三官大帝之一的地官大帝聖誕之日。地官大帝的神職是「赦罪」和消除「冤愆」,故每逢這一天,中元赦罪地官大帝廣開宏恩,大赦地獄,赦罪解愆,鬼門大開而慧法普施。每逢七月十五日,地官大帝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釋放幽冥業滿之靈。

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節期與古老文化中的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有關,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並相沿迄今。

中元節,深度認識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應感天尊

三官大帝,全稱「玉真天地水府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應感天尊」,居闕下三元妙緯宮三元總聖宮,是寶闕下上元覃恩府上元一品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總真應見天尊、中元覃宥府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平等應善天尊、下元通濟宮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法流遠洽天尊的總稱。

祖天師張道陵創教常以「三元手書」教化教民並傳播教法,全真冠巾需奏疏文上達三官大帝,丹成更需三官大帝堪實保奏。《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更有「得道神仙,皆從三官保舉,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寶號,能除厄難,悉皆消滅」。可見,三官大帝信仰不僅由來已久,而且在道教信眾影響深遠。在道教祈福科儀、《四品經》等都將三官大帝和《三官經》特別尊崇。

《歷代神仙通鑑》雲元始天尊:「復飛身到太虛極處,取始陽九氣,在九土洞陽,取清虛七氣,更於洞陽風澤中,取晨浩五氣,總吸入口中,與三焦合於一處。九九之期,覺其中融合貫通,結成靈胎聖體。正當春一月月望之雷,從口中吐出嬰孩,相好光明。又於秋一月望日,冬一月望夜,復吐出二子。」「皆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後來元始天尊吐氣化成「三官大帝」。《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日:「蓋天氣主生,地氣主成,水氣主化,用司於三界。而三時月之望候之。三元正當三歸宮,故曰三官也。」故以農曆的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同時,劉宋陸修靜還有「三官所執,生、死、苦考自明法曹」之說。

又與「三清境相」結合,《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二《三元品誡經說》:「上元天官隸玉清境,結青、黃、白三氣,置上元三宮,其中宮名元陽七寶紫徽宮,總主上真自然玉虛高皇上帝,諸天帝王上聖大神。中元二品地官隸上清境,結元洞混靈之氣,凝結黃之清而成,其中宮名洞靈清虛宮,總主五帝五嶽諸真人及惜地神仙已得道者。下元三品水官隸太清境,結風澤之氣,凝晨浩之精而成,其中宮號揚俗洞泉宮,一曰青華方諸宮,總水帝揚穀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諸大神及仙籙簿籍。」還和道教元氣說結合,《雲笈七羲》卷五十六:「夫棍沌分後,有天地水三元之氣,生成人倫,長養萬物。」

三官大帝的誕辰日即為三元日,因此從唐宋以來,三元節都是道教的大慶日子。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由於天官被封為賜福紫微大帝,中國民間遂將其視為「福神」,與祿、壽二神並列。三元三品三官大帝掌管人間禍福、天神轉遷、生死輪迴諸事。

明代以來,各地建有許多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庵、三官廟等。每逢三元節,人們都要到廟宇祭拜三官,懺悔罪過,祈福免災。時信仰三官的人都要禁葷食素,稱為「三官素」。清代,三官信仰更為普遍,「天官賜福」的年畫、民惜畫,多種多樣。畫中天官,身著大紅官服,龍袍玉帶。手持如意,五綹虯須,面窖慈祥,一派雍窖華貴的氣質。一些圖中,天官還慈祥地攜帶五個童子,五童子手中各捧仙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慶鯉魚燈。過去中國民間每逢新春時,皆貼這種年畫,以求天官賜福長壽。有時天官還被當作財神。

據《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此三位天帝之名及其職掌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並稱"得道神仙,皆從三官保舉;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寶號,能除厄難」。

《三元品戒經》稱「上元天官隸玉清境,結青黃白三氣置上元三宮,總主上真自然玉虛皇皇上帝、諸天帝王、上聖大神」;「中元二品地官者,隸上清境,結元洞混靈之氣,凝極黃之精而成,總主五帝五嶽諸真人,及諸地神仙已得道者」;「下元三品水官隸太清境,結風澤之氣,凝晨浩之精而成,總主水帝湯穀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諸大神及仙籙簿籍」。

《因緣經》等所載,三官大帝的主要職責是於三元日考校人間善惡,給以罪福,曰:「正月十五日,上元宮主一品九氣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氣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氣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

《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誡拔罪妙經》,即具述三官大帝分設三宮三府三十六曹以考校世人之事。元代所出之《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壽真經·開明三景章》曰:「三元帝君職任宰御,巡歷考校,凡仙官真人天神地祇,水母三界萬靈君臣人物善惡,悉主隸焉。」

參考《真誥》及《道跡靈仙記》北陰酆都設六天宮為治府,「人初死皆先詣紂絕陰天宮中受事,或有先詣名山及泰山江河者,不必便徑先詣第一天也。要受事之日,罪考吉兇之目,當來詣此第一天宮耳。太殺天宮主殺鬼,是第二天也,卒死暴亡又經於此也。

賢人聖人去世,先經明晨第三天宮受事,禍福吉兇宿命罪害由恬照第四天宮,鬼官北鬥君治此中。鬼官之北鬥,非天上之北鬥也,鬼官別有北鬥君以司生殺耳(後段有補:鬼官北鬥君乃是道家七辰北鬥之考官耳,此鬼一官又隸九星之精,上屬北辰玉君。)。鬼官之太帝者,北帝君也,治第一天宮中,總主諸六天宮。餘四天宮,其四明公各在其中。治二天宮輒立一官,六天凡立為三官,三官如今之刑名之職,主諸考謫,常以上屬真仙司命兼以總御之也,並統仙府,共司死生之任,大斷制皆由仙官。」

天官賜福

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

地官赦罪

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靈之氣和極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赦罪。釋放幽冥業滿之靈。

水官解厄

水官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太清境。水官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減厄、解冤釋結。

奉祀

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為神誕之日,道教徒都進廟燒香奉祀,或建黃籙齋、三元齋等道場,以祈福消災。

三元麾下上元洞清宮上元道化明曜妙感真君、中元洞彰宮中元護正丹輝妙道真君、下元洞靈宮下元定志符應妙道真君,總號「三元統御唐葛周三大將軍」,居三元洞和宮。另有,三元總局考校百二十曹大權真宰(居三元曹局)、三元總錄三百六十應感天尊(居三元總錄院)、三元考校女青真人(女青天律府)等。

據《搜神記》載,三元統御唐葛周三大將軍曾是周厲王的三位諫官。因王好畋獵失政,三官諫曰:「先王以仁義守國,以道德化民,而天下鹹服,未聞禽荒也。」迭諫弗聽,三官棄職南遊於昊,昊王大悅。會楚兵侵昊,王甚憂之,三官進曰:「臣等致身以死事大王自有安邦之謀,大王無慮。」

三官迎敵各用神策,楚降,昊王遷賞三官,拜辭奏曰:臣等客臣也,不敢受賜。後知厲王薨,宣王立,復歸周國。宣王錫責甚厚,仍其爵位。後救太子靖王降五方使者,及非災橫禍,宣王遷三官於東衰,撫治安慰民受其賜,商請其資所至無乏,其國大治,三官既升加封侯號。

唐宏字文明孚靈侯,七月廿一誕。葛雍字文度威靈侯,二月十三誕。周武字文剛浹靈侯,十月初二誕。宋祥符元年真宗東封岱嶽,至天門忽見三仙自空而下,帝敬問之。三仙曰:「臣奉天命護衛聖駕」。帝封三仙曰:「上元道化真君,中元護正真君,下元定志真君,同判岱嶽冥司。」贊曰:應變之聖,道德之君。辭周寄昊,濟世救民。周而烈極,昊封客臣。宋遇真宗,天門顯身。帝親問之,方得其因。唐葛周氏,天地水神。上奉王詔,保駕聖明。御製妙贊,敕載姓名。祠封太頂,號建三靈。

《三官經》,全稱「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可見三官大帝在尊貴,掌管「賜福赦罪解厄」,誦持經典即可獲「消災延生保命」的微妙功德,以憑藉「善功」「賜福赦罪解厄」。為何三官大帝能「賜福赦罪解厄」呢?

據《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記載,「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統攝。」十一月冬至一陽生,正月三陽生,三陽而成乾。乾者,天之用也。正月十五,天炁圓滿。天官大帝考較大千世界之內,錄籍十方國土之中。天炁主生,天官大帝校錄天人,標提功過,屆三陽而賜福,合九炁以流輝,所以正月十五上元校錄賜福而澤被眾生。

五月夏至一陰生,七月三陰生,三陰成坤。坤者,地之用也。七月十五,地炁圓滿。地官大帝主管三界十方九地,地炁主成,五嶽八紘之類,會校錄於慶生;九幽三府之流,願關宣而赦罪。削愆尤於動植,得遂生成;施善利於飛潛,鹹臻寧晏。故而,七月十五中元校錄赦罪而澤被眾生。

十月建亥,亥屬北方,北方屬水,水炁主化,天一生水,水至純而至清,凡迎真請聖,必先用水滌蕩壇場,水有蕩穢去兇之效。十月十五,水炁圓滿。水官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炁主化,水官大帝定川源之品匯,考江海之威靈。會五炁於建生,無幽不燭;遵群倫之解厄,有願皆從。故而十月十五校錄解厄而澤被眾生。

因此,三官大帝是元始天尊引用天地間的陰陽此消彼長,調伏天地水炁,為眾生賜福赦罪解厄的慈悲象徵。同時,三官大帝在道教信仰中,不僅僅是普遍尊奉的神祇,更是道教天地水三界的象徵,表徵三界救拔眾生,以調伏陰陽歸於太極。故而,在《三官總誥》稱,「唯三聖人,乃一太極」。

據《無上秘要·洞真八素經》記載,元始靈寶、五老尊神、諸天帝皇、妙行真人常在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會於上上三天靈都宮元陽紫微之臺,集算天元,推校運度,諸天各下天帝太一使者日月星宿部,三官考召,五嶽四瀆、河海大神周行天下,莫不紏察功過,揀擇種人。

三官大帝,總九官二十七府、百二十曹,主領鬼、神、人。天地水三官,合為九署,及九海、三河、十二川源之中生死圖籍,無淵無底,無極神仙、一切神靈。左主生事,右主死事,有功書左府青簿,有罪書右府黑簿,若罪中涉福,福中涉罪,則不專一曹也。得道奉中宮,有功奏左宮,有罪奏右宮,每到三元八節日,絕滅惡根也。

據《三元品戒經》記載,上元一品天官,隸玉清境,結青、黃、白三炁,置上元三官。上元三宮,宮統三府,府統四曹,九府共三十六曹,並治元陽之上,太空之中有功德滿足、應合仙者,言名紫微宮;有敬信宗奉大法者,言名太極左宮;應死者,言名右宮。

其中,中宮名元陽七寶紫微宮,結青元始陽之玄炁而成,總主上真自然玉虛高皇上帝、諸天帝王、上聖大神,其官皆五億五萬五千五百五十五億萬重,其中神仙官寮亦有五億五萬五千五百五十五億萬眾,皆結自然青元之炁而為人,衣則青羽飛衣。紫微宮中有延生之符,出符以置八方,則八方之炁效然響應,皆即成人,藏符則復化為炁。宮置左右中三府,左府主生宮,太陽火官考;右府主死宮,太陰水官考;中府主生死,罪福風刀之考。考者,核實其事,大福三年考,中福九年考,小福二十四年考。三府各領官寮九千萬眾,總統生死罪福一十二曹。

左宮名太玄都元黃太極左宮,即玉清左相宮,結元黃之始炁而成,總主千真已得道及男女生命籙籍,宮數、官寮不異中宮,亦結自然元黃之炁而為人,衣則黃羽飛衣。太極左宮有招靈之符,用之亦如延生符也。左宮亦置三府,主考罪福,一同中宮也。

右宮名太玄都洞白太極右宮,即清微宮,結天元洞白之元炁而成,總主上真已得道、未得道百姓男女仙錄罪籍,宮數、官寮亦不異中宮。其人亦結自然洞白之炁而成,衣則白羽飛衣。宮中有明真之符,用之亦同延生招靈也。左右中三府主考罪福,一同中宮。

中元二品地官,隸上清境,結元洞混靈之炁,凝極黃之精而成。中元三宮三府,共統一十四曹,九府合四十二曹,並治山洞空中,言奏善惡,不異上元也。其,中宮名洞靈清虛宮,總主五帝五嶽諸真人、及諸地神仙已得道者。其宮皆五億五萬五千五百五十五億萬重,其中神仙官寮有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萬眾,此皆死者有功德之魂,非自然之炁也。受度得神仙地官之任,各有年限,功滿德進,升為天府仙官;功未滿者,還生人中。置左、右、中三府,左號耐犯明晨府,右號紂絕陰天府,中號七非恬照府。主考罪福、陰陽、年數,不異上元也。

左宮名南洞陽宮,主地上九土土皇、八極諸靈官及生命錄籍,宮數官寮不異清虛宮也。宮置三府,左號連宛曲泉府,右號大煞九幽府,中號罪氣鹹池府,主考罪福,年數不異左宮。右宮名北酆宮,一號陰天宮,總主地上諸靈官,已得道過去及未得道學者百姓子男女人罪簿死籍。北酆宮置左右中三府。左府號連宛泉曲府,主生,太陽火官考。右府號泰殺九幽府,主死,太陰水官考。中府號罪氣鹹池府,主生死罪錄風刀之考。

中元二品地官三宮左右中三府,府統一十四曹,合四十二曹,並治山洞空玄之中,皆自然之號,普統地上五嶽四維八極神仙真人神靈,已得道過去及未得道見在福中,及百姓子男女人滅度生死功過罪福簿籍之事。諸天大聖、十方諸大尊神、妙行真人、南鬥北鬥、諸天日月星宿、璇璣玉衡、無鞅數眾,一切尊神,常以八節之日,下詣清靈洞陽北酆三宮,集校諸地上生死功過罪福簿錄。

是其日諸地上五帝、五嶽神仙真人、土府四司土帝,及八極諸靈官地只、三界官屬、一切神靈,莫不森然齊到。三宮九府,四十二曹考召官屬,各主生死青黑二簿,隨功過罪福生死滅度,考算年月輕重。事事分別青黑二簿,列言三宮。三宮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率言上天。三宮功過生死簿定,應生者言左宮,應仙者言中宮,應死者言右官。上下相應,功過生死年月日數,毫分無失。若有考氣未正,皆申三會,須考正又言也。

上元天官置三宮三府三十六曹,中元地官置三宮三府四十二曹,下元水官置三官三府四十二曹,天地水三官九宮九府一百二十曹。三品相承,生死罪福,功過深重,責役考對,年月日限,無有差錯。其學仙善功,行惡罪報,各隨所屬考官,悉書之焉。天地水三官,各各別置宮府曹署,亦無限數,皆是支流別號,禁察司罰之官,糾諸功過罪惡之人,列言正曹。一百二十曹,是天地水正曹也。

人身中亦有三宮六府百二十關節,三萬六千神。人身行惡,身神亦奏之三官。人身行善,則度其仙名。生死罪福,莫不先由身神,影響相應,在乎自然也。人稟氣而生,氣結成神,人能養氣,神則長在,內思守真,真不離身。有得太玄延生之符,三萬六千神則結氣而見形,共舉人身,白日登天,馳騁雲駕,升入虛空。喪精失氣,萬神奔落,神遊氣散,空屍形亡也。

三元三品三官總誥

志心皈命禮

唯三聖人。乃壹太極。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賜福赦罪解厄。溥濟存亡。道冠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 三宮九府感應天尊。

(贊)三元擁護。萬聖同明。赦罪解厄。消災障功。德廣無邊。福壽增延。賜福降吉祥。 三官赦罪天尊。

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

玄都元陽紫微宮中。部三十六曹。偕九千萬眾。考較大千世界之內。錄籍十方國土之中。福被萬靈。主眾生善惡之籍。恩覃三界。致諸仙升降之私。除無妄之災。解釋宿殃。脫生死之趣。救拔幽苦。群生是賴。蠢動鹹康。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

青靈洞陽。北都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主管三界十方九地。掌握五嶽八極四維。吐納陰陽。核男女善惡青黑之籍。慈育天地。考眾生錄籍禍福之名。法源浩大而能離九幽。浩劫垂光而能消萬罪。群生父母。存沒沾恩。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

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

暘谷洞元。青靈宮中。部四十二曹。偕九千萬眾。掌管江河水帝萬靈之事。水災大會。劫數之期。正壹法王。掌長夜死魂鬼神之籍。無為教主。錄眾生功過罪福之由。上解天災。度業滿之靈。下濟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俱泰。力濟無窮。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下元五炁解厄水官。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三炁火官炎帝真君洞陽大帝寶誥

志心皈命禮

幹元四品。考較火官。運扶幹健。德合離明。居太陽丹天之中。統左府注生之籍。盛德在火。炎帝持衡。功參佐於三元。氣運行於四月。駕赤龍而行南陸。照明熒惑之宮。燭朱陵而顯丹臺。煥赫文昌之運。輝輝朗耀。炳炳照臨。大悲大願。大聖大慈。赤皇上品。三炁火官。炎帝真君。洞陽大帝。南丹紀壽天尊。

道教中元節的節日活動及意義

道教在漢代時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 ),認為「三元」 就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三官大帝」 的別稱,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為三官大帝的誕辰。

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天官生日,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 ,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水官生日,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例要向先祖報告,並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地府掌管地獄之門,中元節這一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有子孫祀奉的鬼魂可以回家過節,享受供奉。

那些無主孤魂則無處可去,所以民間要設道場,置放齋食.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食。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施食濟孤,內容是為死者送上供養,誦經幫助地獄眾生超度。

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接受人民的供養,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 布施的祭祀儀式。漢人於中元節放河燈,道士建醮祈禱,乃是漢族傳統民俗,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是孝道、仁愛。從前,各地輪流進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滿滿的,據說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毆鬥事件;後來有些地方普渡便統一在中元正日七月十五舉行。

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們不單只超度亡魂,而且更為無主孤魂和那些為國捐軀,戰死沙場的死難者施予救儕。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錢,主要是用作購買祭品之用。所以中元節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一個以祭奠先人為主題來弘揚孝道、仁愛的節日。

不可不知的中元節禁忌

中元節俗稱「鬼節」 、「七月節」,尤其以七月十四最為重,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是三元之一,名起於北魏。

「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誕辰。道教《太上三官經》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今年的中元節是公曆 9月 2日,這一天我們要祭拜祖先。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識,是我們對祖先和自己的一種尊重。

▌中元節燒紙禁忌

1、買燒紙時,不要買那種成摞的印刷品,一張就好幾億,那錢不實,都不如舊盧布、越南盾值錢。一摞下在下面連根冰棍兒都買不了。不過在燒草黃銅錢紙的同時,多少燒點這樣的也未嘗不可,下面有不少討債鬼,死皮賴臉地跟你要錢,不給就磨你,那就得這種小錢兒應付他們。

2、疊好燒紙,一刀燒紙分成七八份,分別以對角線折兩次,不然一摞紙想要它燃燒起來是很費事的,疊起來燒會方便很多。

3、準備去燒紙前,你最好預備好火機(最好是防風的,七月十五陰氣重,風大)和一根小棍。這樣方便你在燒紙的時候拔起壓在一起的燒紙,讓空氣流通,方便燃燒。

4、要天黑透才去燒,天沒有黑誰敢出來取錢?去燒紙的來迴路上,遇到燒紙儘量繞開,不要踩到,有時候一個路口排滿了紙灰堆,想繞都繞不開,那隻好請你小心地穿插過去,有時候還可能需要大跨步一下,過去之前你要先說一句,對不起,借過。

5、要燒紙前,在要燒的地面畫個圈,注意,不要把自己圈到裡面,西北角要留個缺口,方便下面的親人進來拿錢。

6、燒紙時要表情嚴肅,不要嘻笑打鬧,一定要恭敬。

7、給親人燒紙前先點燃兩張扔到圈外,應付一下沒有親人送錢的孤魂野鬼。

8、燒紙時要念念有詞,如:XX,給您送錢花來了。今天 XXX 都來看您來了云云。

9、一定要堅持看著把紙燃盡才可以走,這樣既可以防止火災,又能防止風把紙吹出來,被其他路過的拾去。

切記:注意防火和保護環境!

▌中元節生活禁忌

1、相傳這一天的子夜時分,陰氣特別重,停留於荒郊野外會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觀,所以在中元節的時候大家要早點回家呆著。

2、不要把兩根筷子插在飯中央,這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是祭拜的模式,「他們」會以為是你在招呼「他們」來分享食物。

3、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 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4、不可撿撿路邊的錢,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的東西,很可能會被捉弄教訓。

5、不可輕易回頭,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 有人叫你,千萬不要回頭,你懂的。

6、不要熬夜,人陽氣最虛的時候是在深夜,鬼陰氣最旺的時候也是在深夜,熬夜很容易致洩氣入侵。

7、不要偷吃祭品,這些是屬於「他們」的食物,未經同意就動用,只會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8、避免帶紅繩、鈴鐺、風鈴等招邪之物,儘量避免出門。

9、忌亂踩冥錢或亂燒冥紙。

▌不小心犯了忌諱怎麼辦

如果不小心犯了忌諱,只要我們心存善念,能感知大自然的正炁,也是百無一忌的。查到自己所屬的生肖,在平時或緊急時刻發自內心的多念以下咒語,也可增加自己的正氣。

一、有利生肖屬鼠的吉祥咒:貪狼星官玄章

北鬥延生。回真四靈。流輝下映。朗達玄冥。七元紀籍。名列紫瓊。保身續壽。永亨利貞。耳目開爽。魂魄長寧。攝養精氣。與神同明。延生自然。上升玉清。

二、有利生肖屬牛、屬豬吉祥咒:巨門星官玄章

北鬥保命。玄靈散陳。丹田通暢。運合仙真。七元定籍。名列紫文。護身注壽。福慶維新。闢除妖惡。善瑞日臻。去來無礙。與神同輪。保命自然。上升玉宸。

三、有利生肖屬虎、屬狗吉祥咒:祿存星官玄章

北鬥度厄。高仙上靈。流輝徧照。內外肅清。七元錄籍。名列紫庭。扶身延壽。祿位長亨。臟腑刊朗。動止鹹寧。光運合景。與神同榮。度厄自然。上升玉京。

四、有利生肖屬兔、屬雞吉祥咒:文曲星官玄章

北鬥消災。玄黃闓陽。仙靈影現。明徹十方。七炁掌籍。明列紫房。衛身益壽。長啟福祥。明真降佑。滌蕩兇殃。華精氣結。與神同鄉。消災自然。上升玉堂。

五、有利生肖屬龍、屬猴吉祥咒:廉貞星官玄章

北鬥扶衰。真宗降靈。流霞散光。仙仗交盈。七元典籍。名列紫營。固身養壽。慶合連並。高玄接引。優遊五明。駕景飛翔。與神同齡。扶衰自然。上升玉庭。

六、有利生肖屬蛇、屬羊吉祥咒武曲星官玄章

北鬥散禍。玄映御空。靈威備守。妖邪絕蹤。七元注籍。名列紫彤。榮身增壽。享福無窮。仙官扶衛。步躡雲中。正真降集。與神同聰。散禍自然。上升玉宮。

七、有利生肖屬馬吉祥咒:破軍星官玄章

北鬥益筭。明霞散敷。流光普帀。真炁常扶。七元度籍。名列紫書。治身添壽。恆處歡娛。飛仙蹈舞。遊宴玄都。徹視表裡。與神同居。益算自然。上升玉與。

八、左輔星官玄章

乾坤交泰。三命接靈。上步天宿。飛行九星。左把隱書。右執羽經。拜謁尊帝。受道之名。得越華蓋。騰翔紫庭。今日行道。萬慶交並。受福巍巍。永享長生。身變羽毛。飛升玉清。

九、右弼星官玄章

道合三微。玄臺舉真。出常入空。逃形天關。浮翔八極。駕景紫煙。飛步九炁。變化億千。遨遊北蓋。嘯吟勾陳。所求如願。所啟如言。長鎮天地。華晨保年。

相關焦點

  • 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節是怎麼由來的?中元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元節也是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日(誕辰),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
  • 今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什麼節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嗎
    今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什麼節今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產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
  • 【民俗文化】農曆七月的「鬼節」——中元節即將到來,這些風俗禁忌...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即七月半),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節日。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中元節是道教節日,道教認為,「三元」是「三官」的別稱: 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 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誕辰; 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誕辰。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上香祈福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上香祈福2020年9月2日,陰曆七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俗稱鬼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中元節是儒、釋、道三教一源的華夏民族傳統的節日。中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七月十五日恭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
    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祈請中元地官赦罪:一年之中最值得珍惜的「貴月」文:一.地官大帝聖誕,懺罪自省得福天地水是生靈賴以生存的環境和必有的物質,中國自古就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而在道教中代表天、地、水的則是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是我們道教神系中非常重要的三位尊神。
  • 三元大帝: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都是主宰人間禍福
    在道教的歷史文化中,三元大帝又稱「三官大帝」,是三個神仙人物的合稱,即天官、地官、水官,各自的全稱為:上元一品天官賜福大帝、中元二品地官赦罪大帝、下元三品水官解厄大帝。三神在道教諸神中地位不算很高,但在民間享受的香火之盛卻位居前列。
  • 正月十五上元節,天官紫微大帝聖誕,說一說道教的天官信仰
    人們在這一天會全家人一起吃元宵,象徵團圓幸福,古時候到了晚上還會有熱鬧非凡的燈會。受到傳統道教文化的影響,正月十五又被稱為「上元節」,是道教先天神祇天官大帝的聖誕之日,它與農曆十月十五的下元節和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合稱為「三元節」。道教和民間在這一天都會舉行各種盛會來慶賀天官大帝的聖誕,以求天官大帝賜福人間。
  • 中元節的來歷20字50字簡短介紹 七月十五中元節由來傳說
    中元節的來歷20字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中元節的來歷50字簡短介紹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 鬼月到,這些禁忌千萬不能犯!
    農曆七月,是民俗傳說中的「鬼月」。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大帝赦罪之節日。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鬼月的第二天,即七月初二,是公共場所開地門的日子。在古代,商號、衙門等單位祭拜都是比私宅晚一天。祭拜的目的,就是希望這個月能夠平安度過,單位管理的地方不要出什麼靈異事件。
  • 「七月半,鬼亂躥」——姐妹們來看可愛的中元啊!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鬼節、地官節,日期為夏曆七月十五,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後世亦有說法認為,整個農曆七月都應當是「鬼節」,閻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打開鬼門把鬼放出來到陽間覓食,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最後一天,重關鬼門,群鬼又得返回陰間。
  • 農曆7月15中元節,為什麼有「鬼節」之稱?晚上幾點不能出門?
    說起農曆七月十五,大家一定不陌生,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傳說這一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也有「鬼節」之稱,關於節日基本的知識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兩個人真的細聊起來,「中元」究竟是什麼,「中元」和鬼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這個節日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主要風俗是什麼,恐怕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那現在咱就來聊聊 「中元節」的這些事。
  • 農曆七月十五眾中元節,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鬼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七月半,是我國的中元節,俗稱為「鬼節」,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節也是佛教舉行盂蘭盆會的日子。那麼鬼節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節,你知道嗎?「鬼節」由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時間:2020-09-02 13:46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說到中元節,不少地區都稱之為鬼節,因為帶有鬼字,所以有著一些讓人覺得恐怖的色彩,傳統的中元節習俗主要是祭祀,祭奠已故的親人,所以有些禁忌是不能做的,那麼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每年的農曆七   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 河洛七月十五上墳風俗
    俗話說三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進入農曆七月,便進入了七月十五祭祖的日子,俗稱「上墳」。七月十五又稱「中元節」,中元節來源於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中元節可以讓我們停下腳步,感懷先祖,敬畏天地,思考人生!一個沒有敬畏之心的人,經受不住誘惑的侵襲,把握不住做事做人的度,甚至肆無忌憚導致完全迷失自己。所以我們說時刻要不忘初心,然而初心難守啊!
  • 農曆七月十五 鬼節
    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者網際網路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不要愧對了已經永遠離去的親人。因為,總有一天我們要和他們相見,到時候,你可以自豪地說,在人間是好漢,在陰間也要做鬼雄!」★鬼節是哪一天?
  • 農曆十月十五是下元節,也是「水官」生日,這天有什麼特色習俗?
    想必大家都知道上元節、中元節,上元節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這個節日到來之際,人們會張燈結彩、觀燈、吃湯圓,並期盼家人、朋友團聚安康。而中元節則是傳統的「鬼節」,每年的七月十四日交節,主要習俗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那麼什麼是下元節呢?這天有什麼講究?
  • 中元節VS萬聖節:東西方分別搞的是什麼鬼?
    農曆七月,是中國傳統的鬼月。農曆七月十五,是道教文化中的中元節,也是佛教裡的盂蘭節。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又稱「鬼節」、「七月半」等,「中元」的名字起於北魏,是道教的說法。根據古書記載,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 中元節又叫鬼節?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道教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下元水官、中元地官、上元天官
    這個世上每個不同的地方都會有其不同的信仰,我國從古至今更是百家爭鳴,傳統文化更是層出不窮,許多歷史人物也出現在了我國本土歷史文化道教神仙譜中,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其中的道教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下元水官大禹在上古時期不止是偉大的君王,更是治水的賢才,人們自然把大禹看作是「水官」的化身,並對他推崇至極。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官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自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