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這家公司出事了!5人被判刑!這東西比毒品還毒!

2020-12-22 海峽網

太可怕!!!

出事了!

福建廈門這家公司被查!

5人被抓,全部判刑!

他們竟非法售賣這東西!

涉案高達2000萬+

危害堪比毒品!!!!

他們所售賣的

正是讓人聞風喪膽的:

「笑氣」!!!

看過周星馳版《唐伯虎點秋香》的朋友一定記得,電影中有種名為「含笑半步癲」的毒藥。而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這樣一種「毒藥」,與「笑」有關,名字就叫「笑氣」

因為吸入它能讓人產生幻覺和快感,近年來「笑氣」引發的違法犯罪,和致病案例呈增長之勢

日前,同安區檢察院,審查起訴了一起和「笑氣」有關的,非法經營案件。同安區某工廠僱請工人,非法批量製造笑氣彈,在全國範圍兜售,涉案金額達人民幣2000萬餘元。日前,該工廠經營者均獲刑!

一起來看看怎麼回事!

島外建廠成立公司

網上銷售「笑氣」 ,2千多萬元

2017年2月,黃某振、周某、王某峰夥同他人在廈門市同安區某廠房共同出資成立廈門某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黃某振等人均從事氣體行業多年,明知經營危險化學品需要經營許可證,但由於廠房硬體條件達不到要求,無法辦理危化品生產、經營許可證,他們仍生產、銷售一氧化二氮(俗稱「笑氣」)

該公司先向其他公司採購「笑氣」,然後僱請工人批量分裝成小劑量的「笑氣彈」,通過網絡銷售平臺等渠道,以每支1.7元至3元的價格進行出售。

經查

2017年2月至5月期間

該公司銷售金額共計263萬餘元

2017年5月,鄒某兵、黃某宇加入該公司。鄒某兵擔任廠長,負責安排生產、包裝成品、安排發貨等工作。黃某宇負責協助鄒某兵。

經查

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

該公司銷售金額共計2004萬餘元

涉案金額大情節特別嚴重

5人被抓,全部判刑

2018年11月,公安機關在該公司抓獲鄒某兵和黃某宇,並現場扣押笑氣成品氣彈81930支(價值共計人民幣13萬餘元)。同日,民警在廈門某酒店抓獲黃某振、周某和王某峰。歸案後,黃某振等5人對上述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隨後

公安機關以非法經營罪

將黃某振等5人

移送同安區檢察院審查起訴

經審查查明:

黃某振、周某、王某峰、鄒某兵、黃某宇違反國家規定,在未取得危險化學物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非法經營一氧化二氮,其中被告人黃某振、周某和王某峰經營數額2282萬餘元;鄒某兵和黃某宇的經營金額為2018萬餘元,均屬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均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第(一)項之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同時,本案系共同犯罪,黃某振、周某、王某峰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鄒某兵、黃某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

最終,法院判決:

廈門同安區檢察院以非法經營罪對黃某振、周某、王某峰、鄒某兵、黃某宇提起公訴,同安區法院依法判處黃某振有期徒刑七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判處周某有期徒刑六年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判處王某峰有期徒刑六年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四十萬元;判處鄒某兵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九萬元;判處黃某宇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四萬元。

檢察官鄭重提醒:

「笑氣」雖不算是毒品

但其危害程度堪比毒品

千萬不可輕易嘗試

看完這起案例

小夥伴們

你聽說過笑氣嗎?

知道它的危害有多大嗎?

接下來

就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

危險!嚴重可致命!

笑氣讓你笑不出來!!!

先圖解,何為笑氣——

事實上,近年來

吸食笑氣,害人事件不斷發生!

不少年輕人深陷其中

案情觸目驚心!

比如前段時間報導的

這起笑氣害人事件!

23歲帥小夥癱坐輪椅

爸媽崩潰:出國讀研怎麼變成這樣!

23歲的男孩小何(化名),來到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就醫。「好好的兒子,剛出國讀研,怎麼變成這樣了?是不是得了什麼重病怪病啊?」當時,父母推著坐著輪椅上的小何來到醫生面前,滿臉愁容地問。

小何四肢無力麻木,行走不穩,醫生經過細緻的神經系統查體,將小何的病徵定位於周圍神經系統和脊髓後索。「我們發現小何體內維生素B12的水平很低,維生素B12是一種神經髓鞘合成的重要原料,這種原料的缺乏,可導致周圍神經的廣泛損傷,嚴重時可導致脊髓變性,造成癱瘓。但維生素B12缺乏,大多出現在嚴重營養不良的患者身上。或者是胃切除後導致維生素B12 吸收障礙的患者。而小何飲食正常,既往身體狀況良好,為什麼會出現嚴重的維生素B12缺乏呢?我們一邊補充維生素B12,一邊繼續尋找潛在的原因。」

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耿昱教授經驗豐富,親自做工作,一再說明病史對治療的重要性。

終於有一天,小何吐露心跡:原來,他在吸「笑氣」。隻身在國外的他或感到寂寞,也出於好奇,吸入被稱之為「開心氣球」的笑氣,這是一種有輕微麻醉作用的氣體,能讓他感到輕鬆、欣快,甚至產生幻覺……

沒想到,這一發不可收,半年多來,小何越吸越多,身體則每況愈下,時常頭暈乏力,手腳麻木,動作也越來越笨拙。他並不清楚是「笑氣」中毒之故,又怕被父母責罵,所以一直瞞著不說。殊不知,所有症狀,害他差一點癱瘓的罪魁禍首就是「笑氣」。

而在此前

還發生過更嚴重可怕的事件

她的經歷就是活生生的警告!

2017年央視就曾報導過一篇新聞

一名在美國留學的女學生小邱

因涉嫌往國內走私新型毒品

被警方抓獲

而小邱本人也早已

吸食「笑氣」過量導致癱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小邱說:

她是從吸食「笑氣」開始吸毒的

起初還覺得「笑氣」不會產生傷害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自己的脾氣和記性慢慢變差

吸「笑氣」也再也不能滿足她

於是她就開始嘗試大麻、搖頭丸

直到毒品破壞中樞神經

讓她的下半身癱瘓

而類似的新聞

更是屢見不鮮

「笑氣」危害不淺!

試驗結果讓人毛骨悚然!

「笑氣」具有鎮痛、麻醉作用

和以及一定的神經毒性

能使人體失去痛覺

且保持意識神智清醒

長期吸入「笑氣」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

大量使用會致人發笑

嚴重時可導致缺氧、低血壓

昏迷,甚至死亡的嚴重後果!

「笑氣」到底有多毒?

只是觀看實驗視頻

都能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再次鄭重提醒!

笑氣害人!堪比毒品!

千萬別碰!

千萬別碰!

千萬別碰!

END

來源:海峽導報、同安檢察、廈門晚報、央視新聞、錢江晚報、同安檢察、廈門晚報、央視新聞、錢江晚報

值班編輯:張文琦

相關焦點

  • 鐵路獵毒人 斬斷毒品進京路
    青春年少,卻因貪婪無知被境外毒梟利用成為鐵路運毒的工具——21歲的宋某此刻正在等候法院的審判,而親手將他送上法庭的「鐵路獵毒人」李淳達內心五味雜陳,是惋惜,更是對毒品的痛恨。「毒品雖然難禁,但每斬斷一條運毒通道,就意味著挽救了無數的家庭。」李淳達更堅定了信念。
  • 毒品犯罪辯護—從「絕命毒師」案看什麼是刑法意義上的毒品?
    也就是說對於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能否被認定為刑法意義上的毒品,需要從其實際用途加以考慮。若只做藥用,則可能不構成犯罪或者以非法經營罪處置。只有當這些物質確實流入了毒販、吸毒人員手中並被用於非醫療的吸食、注射時,才能成為刑法意義上的毒品,這也是武漢「絕命毒師」案引發社會各界巨大關注的原因。
  • 為了讀書而製造毒品?高材生化身「絕命毒師」終被抓!
    為籌錢出國深造,90後女研究生楊某受人所託化身「絕命毒師」參與冰毒試製。就在楊某夥同他人試製毒品過程中,窩點被警方一網打盡。2020年1月,楊某等人被浙江省天台人民法院一審判刑。2019年4月8日,浙江省天台縣公安局禁毒大隊抓獲一名男性吸毒人員並查扣大麻若干。
  • 禁毒日 | 為賺取錢財,女子8次幫助他人運輸、販賣毒品,被判刑!
    禁毒日 | 為賺取錢財,女子8次幫助他人運輸、販賣毒品,被判刑!眾所周知,毒品對個人健康、家庭和睦、社會發展都會帶來巨大危害!然而福州一女子為了經濟利益,先後共8次從福州運輸毒品到泉州販賣,最終落入法網被判刑!
  • 福建這家公司又牛了!市值一舉突破7000億!
    東南網是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主管、福建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福建官方新聞門戶網站。 驕傲! 福建這家知名的獨角獸公司 市值一舉突破7000億! 它就是 寧德時代
  • 寧波法院:留學生容留他人吸毒被判刑並驅逐出境 特殊群體毒品犯罪...
    為對毒品犯罪形成高壓震懾態勢,6月23日上午,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線上發布會,公布近一年來寧波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審理相關情況,並發布5起毒品犯罪審判典型案例。當天上午,寧波法院還對4起毒品犯罪案件進行集中審理並當庭宣判。
  • 中國女留學生被男友誘惑吸毒,還染上愛滋!「第三代毒品」到底有多毒
    與傳統毒品相比,「笑氣」這種「第三代毒品」,到底有多毒?中國女留學生被外國男友誘惑吸「笑氣」,還被查出攜帶愛滋病毒...如果不是因為吸毒,今年6月,22歲的李艾(化名)就要學成回國了。2017年,19歲的中國女孩李艾在美國留學期間,交往了一名美國男友Jack(化名),這變成了她悲劇的開始。(圖源:秦楚網)在交往期間,李艾被男朋友拉著一起吸食毒品「笑氣」,並參加了多次聚集性吸食活動。
  • 廠房養「毒師」製毒 七人團夥受審
    朱某等七名被告人被指控制造毒品罪、販賣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記者 王飛 攝「癮君子」不滿足自己買毒吸,於是就請來所謂的「製毒師傅」養在自家工廠大院裡「研發製作毒品」,讓「發小」給師傅們做飯伺候。由團夥分工協作在本市銷售毒品。昨日在北京市三中院開庭審理了這一涉嫌製毒販毒的團夥,朱某等七人分別被檢察機關指控販賣、製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
  • 「絕命毒師」張正波案二審開庭 「4號」是否是毒品?
    受訪者供圖案卷截圖央視視頻截圖化學副教授張正波的「涉毒」生意2018年11月27日,「絕命毒師」張正波案二審開庭,庭中焦點在於爭議「4號」是否是毒品,此案未當庭宣判這是「絕命毒師」張正波入獄後第三次出現在公眾視野。2018年11月27日上午九點,張正波案在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
  • 新型毒品多會「裝」?別碰!都有「毒」
    毒計 這些毒品的偽裝套路看完嚇出冷汗 糖果 飲料 郵票……  新型毒品多會「裝」?  @青少年 別碰!它們都有「毒」  近日,三亞警方破獲一起偽裝成飲料的新型毒品案。「新型毒品被偽造成飲料」一度衝上了微博話題熱搜第二。
  • 巨頭公司,巨大醜聞!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毒品流行」,這家大公司竟...
    美國麥肯錫諮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這家公司近日被美國媒體曝出了一個巨大的醜聞,這與它助長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有關。 麥肯錫曝出醜聞 助長阿片類藥物濫用 ,按照獎勵原則,普渡公司要給CVS付款3680萬美元,約合2.4億元人民幣的獎勵退款 。
  • 山東史上第一毒品大案!繳毒3.95噸,抓嫌犯110餘名
    尹某某和司某某是中小學同學,尹某某找到司某某說,我學會了製造毒品「長治筋」的技術,製造「長治筋」這東西能掙大錢,問司某某想不想一起幹,司某某一聽能掙大錢,兩人一拍即合。尹某某對司某某說,生產「長治筋」這種東西氣味大,容易被人發現,得找個安全生產的地方。
  • 【頭條】福建警方公布的8種新型毒品害慘很多人,外出應酬千萬小心!
    就在去年,福建平潭邊防支隊曾歷時九個月的時間,破獲了一宗運輸販賣新型毒品案。抓獲多名犯罪嫌疑人,查獲新型毒品「伯朗奶茶」、「至尊」、「冬蟲夏草」等共計5.9千克。一舉刷新了平潭公安機關繳獲毒品數量紀錄。
  • 福建人做生意有多厲害,這些大家每天離不了的東西,都是他們做的
    文|龍溪來源|商業傳奇很多人知道福建人做生意,而且已經有了固有印象是。但可能你不知道,你每天離不開的很多東西,也是福建人做的。創立這家公司的張一鳴就是福建人。1983年出生的張一鳴是福建龍巖永定人。很多人想不到的是,他在南開大學學的是軟體工程,畢業後在酷訊等公司幹的也是技術,與新聞和文字沒有半毛錢關係,但他做出的今日頭條,卻顛覆了中國的新聞行業。2012年,他創立字節跳動,第一個產品就是今日頭條。
  • 笑果文化變毒窩?為啥總有藝人「前赴後繼」倒在毒品上?
    不僅如此,經過網友深扒細探,還發現笑果文化另外兩名員工李國慶和陳揚也因吸毒被抓,李國慶是笑果文化的一名編劇,而陳揚則是笑果的另外一位脫口秀演員。這就厲害了,一個「笑果文化」一下子因為吸毒進去三個,據警方通報,卡姆還涉嫌容留他人吸毒。讓人不禁疑惑:笑果文化是毒窩嗎?娛樂圈為啥總有藝人「前赴後繼」倒在毒品上?
  • 男子買不起毒品 效仿《絕命毒師》在家製毒失敗
    男子買不起毒品 效仿《絕命毒師》在家製毒失敗發稿時間:2017-04-08 09:26:00 來源: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 作者:何書俊 韋華玲 楊修海中國青年網  今報柳州訊 柳州市男子龍某因無錢購買毒品吸食,竟效仿美國影視劇《絕命毒師》中自製毒品的橋段,從網上購買原材料欲在家中製造毒品未果。
  • 造出來的「絕命毒師」
    楊某某還供述,「我想把錢退給客戶,但客戶不同意。為了公司信譽,我就要馮某把4號產品繼續往境外郵寄。直到後來馮某說4號產品已經被張正波安排銷毀了,叫我不要再接4號產品的單子」。 張正波供述,當時和楊某某成立公司時就定下原則,違背中國法律的東西不能做。
  • 巨頭公司,巨大醜聞!美國「歷史上最致命的毒品流行」,這家大公司竟是「幕後推手」?
    美國麥肯錫諮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管理諮詢公司之一,這家公司近日被美國媒體曝出了一個巨大的醜聞,這與它助長美國社會深惡痛絕的阿片類藥物濫用有關。
  • 識毒、拒毒、防毒!
    海峽教育報訊  為了進一步提高青少年學生對毒品的認知,增強青少年「識毒、拒毒、防毒」意識,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近日,漳州城市職業學院聯合漳州市禁毒辦、縣前派出所開展以「健康人生,綠色無毒」為主題的禁毒宣傳活動。
  • 威化餅乾有「毒」!重慶警方斬斷一毒品販運通道,繳毒11公斤
    如果有陌生人問你要不要吃餅乾你是不是怎麼也想不到這小小的餅乾裡面竟可能有「毒」!近日,重慶警方斬斷一條隱蔽的販運毒品通道,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繳獲毒品11公斤,涉案金額1000餘萬元。今年,重慶巴南警方在工作中獲取一條重要線索:毒販陳某、甘某從境外毒販處購得一批毒品,欲從雲南運回重慶分銷。巴南警方上報案情後,重慶市公安局立即調集市區兩級禁毒部門成立聯合專案組全力偵辦。9月中旬,陳某、甘某前往雲南邊境某地交易,境外毒販派運毒「馬仔」劉某將毒品運至約定地點。專案組星夜兼程奔赴雲南,趕在雙方交易前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