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由於線下客流銳減,實體商超門店無法正常開店營業,物流受阻等原因,零售業受到了巨大衝擊,持續陷在低迷的泥沼當中,美妝行業的企業同樣面臨著這一險境,許多品牌盲目甩貨,不知該如何應對疫情,如何突圍自救。
為此,C2CC傳媒特別推出《晚春》系列報導,以疫情下積極展開自救他助,勇於嘗試,並得到一定成效的品牌為案例,分享他們在疫情下的應對策略,為更多被疫情打得措手不及的品牌提供借鑑,也為化妝品行業帶來更多解決方案,迎來行業的「晚春」。
澳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推出的高端洗護品牌b2v,顯然是一個極好的案例,在疫情之下,b2v以逆風行動,拉動了渠道終端銷售,以線上秒殺等形式,幫助終端創造出單場活動出貨超十萬的優秀業績,就此來看,它的「自救」思路勢必能給其他品牌一些借鑑的方向。
基於此,C2CC傳媒特別採訪了廣州澳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楊明,一探b2v在疫情下的應對策略。
家書抵萬金
「疫情的到來對每一個企業都是最大的考驗,如果品牌在這時候能贏得自己員工、客戶以及消費者的心,讓他們感受到品牌的責任感,大家的心才能真正在一起,品牌才能真正有聲音,才能團結一致,一同抵禦危機。」
對於企業來說,在特殊時期面對的不僅是銷售受阻、現金流受限等外在問題,內憂更甚於外患,員工、合作夥伴乃至消費者信心不足,心有迷茫才是克服阻礙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楊明表示,當疫情出現的時候,作為品牌方首先要站出來,主動與員工、合作夥伴以及消費者溝通,給予信心,共同抗疫。
在疫情爆發後的第一時間,澳谷基金會立即開展捐資活動,募集資金418萬元,其中300萬元用於武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118萬元由廣州慈善基金會定向用於武漢醫院建設及全國新型病毒治療,展示出b2v及其母公司澳谷集團的社會責任感。
而在2月6日,b2v品牌則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一則《致所有b2v家人們的一封信》,廣州澳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李志珍在信中表示,澳谷公司將時刻和家人們一起,有困難一起扛,一定可以戰勝目前的困難,以團結互助的姿態給予合作夥伴及團隊員工信心。
家書抵萬金,以此為思想指導,b2v將心態梳理作為b2v復工前的首要工作,以保障員工在無法下到市場、只能在家辦公情況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熱情。
御外先安內
「在內部管理上,其實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團隊真正的凝聚力和核心問題,團隊的心如果不能在一起的話,一定會對後續工作產生影響。」楊明告訴記者,同樣在第一時間,b2v以線上直播等方式首先對自己團隊進行培訓及心態梳理,進行工作戰略部署,讓員工了解接下來在家辦公的工作核心,讓每一個人心緊緊地連在一起,一同抵禦疫情危機的到來,而在這過程中,員工的信心也逐漸恢復,「當他們迷茫的情況下,心態才會出現問題,如果企業能夠為他們指引明確的工作方向,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在工作中不斷真實的現狀,冷靜下來不再恐慌,他們反而會越來越有信心。」
在楊明看來,給到員工工作方向,進行統一培訓,就是為了增強信心,實現思想統一,在此基礎上,企業才能夠統一員工的危機執行力,實實在在落地地解決客戶面臨的問題。在解決員工的信心問題後,b2v自2月10日啟動全面線上辦公,在保證人員隔離的狀態下,進一步與代理商保持隨時溝通,跟進代理商、終端零售門店實際情況,共同尋找疫情期間出現問題的應對方式,並要求員工針對市場溝通、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等工作內容進行每日匯報總結,給到代理商與終端零售門店確實的支持和鼓勵。
「疫情過後,每一個品牌都有機會,但當機會來臨的時候,真正與客戶、與員工有著思想凝聚力的企業才能把握機會。」楊明告訴記者,b2v在疫情下對各方信心的樹立,並非只是為了應對疫情問題,同時也是為了疫情後做好準備,只有練好內功,才能在行業的「春天」到來之際把握機會,有所收穫。
線上賦能,拉動CS、KA銷售
在b2v去年開展的「b2v 2019年年終盛典暨2020品牌戰略發展導向會議」上,李志珍曾強調b2v在2020年將踐行「固根·聚心」的發展理念,這一發展理念在疫情之下同樣得到了良好施行,如果說上述內容是「聚心」的具現表現,那麼接下來就要對b2v如何「固根」進行分享。
b2v向來是堅定與渠道商共同成長、構建良性生態、協同發展的品牌,在CS與KA兩大渠道在疫情下收到了巨大衝擊的情況下,b2v選擇通過線上賦能、推動銷售的方式幫助渠道緩解目前面臨的問題,以度過特殊時期。
在正式復工後,b2v立即開展代理商員工線上培訓,同時通過培訓部、銷售部老師給予專業化的實操方案建議,協助代理商、渠道商解決線上直播面臨的專業問題。同時,b2v還根據合作夥伴需求,由員工專人負責帶領客戶團隊進行每日學習,進行線上出貨,每日報告所負責團隊的銷售數據,總結帶貨方法,以提升客戶銷售業績,同時提升客戶團隊信心。
在CS渠道,b2v根據引導代理商採取線上秒殺、直播帶貨、社群營銷等方式拉動銷售,僅半個月就完成了90%的覆蓋。
而在KA渠道,由於會員基礎遠不如CS渠道,零售商在社群營銷上相對困難。針對該情況,b2v引導零售商在加強員工學習的基礎上,利用員工進行全民營銷,通過一定的利益分配讓導購自發推廣,同時建議代理商及員工與商場、社區採購人員交涉,通過給到一定優惠給到適宜的團購方案拉動銷售,協助KA渠道的經銷商出貨。疫情期間,b2v品牌的團購銷售業績,已達到同期的一倍以上。
社群秒殺,簡單但有效
在疫情之下,b2v品牌採取的社群秒殺活動促銷方式以拉動終端銷售的效果,是最讓楊明感到意外的亮點,秒殺活動看似簡單常規,但只要做的足夠堅持,足夠用心,對門店疫情下的銷售及未來發展,確實具有不錯的提升效果。
以華北區域為例,在每天數十場的秒殺場次支持下,代理商的信心得以保證,原本陷入停滯的終端銷售也開始復甦:
菏澤美順化妝品有限公司李良華旗下門店,僅一小時的秒殺活動,業績就已超3萬元;
河北海仁貿易有限公司陳曉鵬去年就曾嘗試線上秒殺活動,積累有微信群秒殺的豐富經驗,在疫情之下已能獨立開展秒殺活動,每場秒殺都能產生萬餘元的銷售;
貴州凱玲美商貿有限公司王芬從2月11日開始,每日持續施行秒殺帶貨,並在2月14日情人節打出一日5場的小高峰,通過設計專項負責人對接門店b2v品牌秒殺活動,在疫情期間成功建立起b2v品牌、門店。顧客之間的情感連結,為日後會員社群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礎;
唐山依爾姿商貿有限公司蘇海彬是本年度最先響應線上秒殺的b2v代理商,在所有計劃好的動銷活動全部落空的情況下,第一時間聯繫各大門店老闆籌備線上秒殺活動,得益於在各個門店的積極響應,依爾姿2月份b2v零售額已突破50萬元;
瀋陽啟初商貿有限公司劉振蛟則蘇海彬不同,最開始非常牴觸秒殺活動,認為費時費力,單次效果不一定好,但在華北其他優秀案例的影響下決定一試。在澳谷培訓部華北區域培訓師為時兩天的互動幫助下,通過頻繁互動及發動店員積極拍攝產品實景使用視頻等方式,劉振蛟成功盤活低互動、低活躍、低信任的店內會員群,明顯提高群內活躍度及會員對產品的興趣度,在此基礎上,僅首場秒殺活動門店出貨金額就已超十萬……
雖然代理商在執行的過程中各有特點,但我們能夠這些實際案例看出,秒殺活動在消費者當中確實有著不錯的影響力。楊明表示,秒殺活動與直播帶貨不同,後者考驗的是主播的專業度和交流能力,而線上秒殺靠的是利益驅動,讓消費者感到物超所值,才能有效吸引購買,而在特殊時期各個企業都面臨著現金流存在壓力的情況下,給予門店如此政策支持是需要很大魄力的。
後記:疫情之下,企業面臨最可怕的問題,就在於迷茫與慌亂,但只要以客戶為核心,以市場出貨為導向,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勇於嘗試,辦法總比困難多。b2v所採取的辦法可能不是最好的應對策略,但在特殊時期對合作夥伴及員工的關懷和支持,確實能夠將團隊的力量凝聚到一起,以點破面,如此共克時艱的方式值得更多品牌學習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