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拉片《波西米亞狂想曲》是成功的傳記片嗎

2021-01-07 1905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 1975年,在位於英國南威爾斯的Rockfield工作室,四位樂隊成員開始了新歌的錄製。

 

沒想到,一錄就是整整三個星期。

 

每天的錄製時間長達10到12個小時,因為反覆地疊加重錄,錄音帶已被磨得輕薄透光。

 

三周後,一首名為《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單曲誕生。



時長長達6分鐘,融合了歌劇、重金屬、清唱等多種音樂風格,充滿著猛烈的意識流與夢魘般的迷幻色彩。

 

歌曲一經發布,便迅速登上英國排行榜榜首,並蟬聯冠軍長達9周之久。《波西米亞狂想曲》不僅集中展現了皇后樂隊華麗繁複的搖滾風格,更堪稱20世紀搖滾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43年後,2018年12月,《波西米亞狂想曲》正式成為20世紀播放量最高的單曲,全球通過正規渠道可統計到的下載量超過16億次。

 

與此同時,一部同名傳記電影也登陸全球各大院線,拿下近58億人民幣的全球總票房,大幅刷新音樂傳記片票房記錄。足以見得,皇后樂隊在世界樂迷心中經久不衰的影響力。



電影聚焦皇后樂隊從正式成軍到1985年Live Aid演唱會之間的音樂旅程,更不惜重金幾乎百分百還原了那場載入搖滾現場表演史冊的Live Aid演出。

 

無數觀眾得以在大銀幕重溫或首次感受QUEEN尤其是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現場的致命魅力。這也是影片在IMDB、豆瓣等影迷平臺評分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回憶殺,恐怕只有佯裝無情的毒舌影評人才能保持理智和冷靜,但在逆天的全球票房和金球獎最佳影片獎盃面前,專業媒體人給出的61%的爛番茄新鮮度實在顯得微不足道。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雖然名為皇后樂隊的傳記片,但實際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卻是絕對的主角,樂隊的其他三名成員更像是配角和「背景板」。

 

圍繞「靈魂人物」佛萊迪,影片分為個人生活和音樂創作兩條線索,並互相交織影響。



在音樂創作方面,電影重現了「Killer Queen」「Bohemian Rhapsody」「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Love of My Life」等金曲背後的靈感來源和創作故事。

 

首次登上BBC電視節目、美國、巴西巡演和最後的Live Aid演唱會也都得到了神級還原。

 

很多不熟悉皇后樂隊的歌迷,可能第一次知道那首膾炙人口的We Will Rock You靈感來自樂手與觀眾互動時跺腳和拍手的節奏。



電影中,全場幾萬人一起拍手跺腳,山呼海嘯的震撼場面很難不讓人心旌搖動,還有經典的Love of My Life大合唱,都展現了佛萊迪和Queen在點燃觀眾熱情方面的無限魅力。


雖然從外型來看,拉米·馬雷克絕不是最像「牙叔」佛萊迪·摩克瑞的,但為了無限接近角色,他做到了從髮型、鬍子、齙牙甚至腋毛的精準還原,更花費了大量時間模仿佛萊迪在臺上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

 

 


佛萊迪·摩克瑞可以說是天生屬於舞臺的表演者,無論私下如何靦腆沉默,登上舞臺的他都能瞬間變得無所畏懼,成為君臨天下的王者。

 

大衛·鮑伊曾這麼形容他:「在所有演出層次達到戲劇化程度的搖滾歌手中,佛萊迪依然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人。他是一個能將觀眾握在手掌心裡的男人。」


佛萊迪的舞臺幾乎是任何後來者無法複製的,拉米·馬雷克竭盡全力做到的也僅僅是儘可能的模仿和還原,但他的天賦和用心還是得到了樂迷的認可,至少給了與佛萊迪闊別二十餘年的粉絲們珍貴的心理慰藉。



在這樣一部表演吃重的傳記片中,馬雷克神形兼備的演繹也讓他拿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成為奧斯卡影帝最炙手可熱的候選人之一。

 

一部成功的音樂傳記片僅有主角的精湛演技顯然是不夠的。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中,導演和道具組對於舞臺和細節也做到了「納米級」的還原。結尾部分的Live Aid演唱會更將全片氣氛推向無可復加的高潮。


1985年的Live Aid演唱會本來就是音樂圈空前絕後的巔峰盛會。

 

演出持續了16個小時,包括鮑勃·迪倫、保羅·麥卡特尼、艾爾頓·約翰、U2、麥當娜等100多位搖滾傳奇相繼登場,倫敦溫布利球場加費城甘迺迪球場9萬人現場觀看,全球140多個國家,近15億觀眾電視觀看。卡司和規模在搖滾歷史上都達到了殿堂級別。



而當時深陷解散危機中的皇后樂隊,憑藉Live Aid上載入史冊的神級現場演出,也成功擊碎了所有謠言和質疑,重回世界之巔。這場現場演出對於Queen的意義不言而喻。

 

影片也拿出最後整整15分鐘幾乎一比一還原了當時的震撼場面。無論是開場前客串出場的「寶爺」大衛·鮑伊,埃爾頓·約翰還是與Queen擦肩而過的U2,都將我們瞬間拉回到那個黃金時代。


Queen和「寶爺」大衛·鮑伊與埃爾頓·約翰擦肩而過

 

舞臺上,馬雷克的每一個動作、口型和眼神都盡力展現著佛萊迪的神韻,牙叔對BBC鏡頭的挑逗,與現場觀眾山呼海嘯般的互動也都一一再現。


 


連開演前,經理人調高音量的小細節,百事可樂的數量和水位都得到了精準還原。



最新拍攝手段還為歌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全新體驗,比如從高空俯瞰一路推向舞臺近景的鏡頭,帶來的視覺震撼甚至超越原版。

 

 


對於無數無緣親臨皇后樂隊現場的我們而言,這場極致的視聽盛宴也許是距離傳奇最近的一次。

 

音樂部分無疑是《波西米亞狂想曲》最華彩的篇章,將一代搖滾傳奇皇后樂隊的舞臺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從這一角度來看,電影無疑是成功的。

 

但對於一部傳記片而言,我們不可避免地要問:電影離現實究竟有多遠?

 

現實中的佛萊迪·摩克瑞是一代傳奇,但絕不是完人。


佛萊迪·摩克瑞本人


他是音樂天才,擁有橫跨四個八度的最佳嗓音,但卻一直被毒品、酒精、愛滋病、私生活混亂等問題所困擾。特立獨行的他也從來不是媒體的寵兒。

 

在電影中,導演試圖用舞臺之下的另一條線索去展現佛萊迪的情感經歷和內心世界,但這一部分的劇本與呈現形式與淋漓盡致的舞臺演出部分相比,難免相形見絀。

 

也許是由於兩位樂隊成員Brain和Roger的監督指導,也許是出於商業的考量,影片對於佛萊迪精神世界的探索和私生活的展現顯得畏手畏腳、淺嘗輒止。


電影劇照


比如,他逐漸探索自己性取向的過程,他在低谷期經歷的彷徨和迷茫,他與保守家庭的對立與和解都被一筆帶過,處理得輕描淡寫又十分理想化。

 

仿佛這些僅僅是他舞臺上一個又一個華麗表演間隙的串場。整部影片的情節是碎片化的,主人公也是扁平化的。這難免背離了傳記片的初衷,也是影片難以徵服影評人的主要原因。



現實中,佛萊迪1987年才被確診為愛滋病,所有樂隊成員都頂住重重壓力,為他緊守這個秘密,直到他去世前一天才向世人公布。

 

電影中,編劇將這一時間點提前到了Live Aid演唱會之前,從而讓影片能在演唱會現場的最高光時刻華麗落幕。



這種改編從影片戲劇性的角度來講無可厚非,但也犧牲了佛萊迪在生命最後6年一邊與病魔抗爭,一邊堅持表演、創作,直至最後一刻那種不屈的生命力量。

 

在愛滋病的侵蝕下,佛萊迪身體日漸虛弱,不僅身形瘦到皮包骨,後期連說話和站立都有困難,但他仍堅持完成MV的錄影,似乎音樂和表演是支持他活下去的全部動力。


瘦到脫相的佛萊迪

 

在病榻上不能活動之時,他幾乎一句一句完成了最後一張專輯的錄音。工作人員回憶道,病床上的佛萊迪對他說:「我現在就要唱,因為我等不到他們完成編曲的那一天了。」


截圖來自BBC皇后樂隊紀錄片

 

佛萊迪去世後,樂隊成員整理了他生前錄音片段,發行了皇后樂隊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Made In Heaven》。


1995年,專輯一經上市被歌迷搶購一空,那時佛萊迪已不在人世,而他所有的激情、遺憾、驕傲、不屈都早已傾注在了每一句吟唱和吶喊中。

 

吉他手布賴恩·梅為佛萊迪撰寫的墓志銘,也許是他一生最好的註解:

 

FreddieMercury

佛萊迪·摩克瑞

Lover of life singer of songs

熱愛生命的歌者

1946-1991 live life to the full

1946至1991,享受生命直至最後一刻


 


鼓手羅傑回憶道,早在成名之前,佛萊迪就曾對自己斷言:「我將成為一個傳奇」。樂隊的名字「Queen」的真正含義也並非皇后,而是唯我獨尊的女王。

 

最後,佛萊迪與皇后樂隊做到了,他們的傳奇與不朽一如超長待機的女王。對比之下,電影難免相形見絀。

 

《波西米亞狂想曲》是一部精準還原的致敬電影,是皇后樂隊的入門級科普片,卻不是一部能與皇后樂隊比肩的,名垂影史的優秀傳記電影。


佛萊迪·摩克瑞紀念音樂會上的大衛·鮑伊:天佑女王!

相關焦點

  • 《波西米亞狂想曲》沒想到看傳記片,也會看得熱血沸騰
    看完《波西米亞狂想曲》,仿佛看了一場不屬於自己年代的演唱會。《波西米亞狂想曲》再現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掀起搖滾狂潮的英國「皇后」搖滾樂隊,電影以樂隊主唱傳奇人物佛萊迪·摩科瑞為主要人物,展現了他是如何從一位默默無聞的普通人轉變成一個受人追捧的樂隊主唱的傳奇經歷。
  • Art Spy · 電影 | 為什麼《波西米亞狂想曲》能帶給觀眾搖滾的瘋狂?
    //今天要說的《波西米亞狂想曲》是一部音樂類傳記片有「皇后樂隊」經久不衰的音樂影響力刷新《三塊廣告牌》創下的6000萬藝聯單片票房記錄也是指日可待▲ 皇后樂隊金曲集唱片封面二十世紀福斯出品的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把皇后樂隊在弗雷迪帶領下,打破常規,追求極致音樂夢想,最終讓世界為他們而改變的真實經歷展現在世人面前。
  • 《波西米亞狂想曲》:永不墜落的皇后樂隊
    如果你以前從未了解過皇后樂隊,那你在看完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後,一定會對他們產生興趣,或許會同我一樣,想要成為他們的粉絲。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最後的Live Aid大型搖滾樂演唱會,皇后樂隊激情的演唱,讓每一個觀眾都感到熱血沸騰,為之澎湃。
  • 惠特妮·休斯頓傳記片主演確定 《波西米亞狂想曲》導演執導
    已故天后歌手惠特妮·休斯頓的傳記片《I Wanna Dance With Somebody》(《我願與之共舞》)選中主演:娜奧米·阿基(《星球大戰9》《去他X的世界》)將飾演惠特妮·休斯頓。  影片由《波西米亞狂想曲》《萬物理論》《至暗時刻》編劇安東尼·麥卡滕寫劇本並擔任製片人,《愛之情照》《一切的一切》導演斯特拉·梅吉執導。
  • 《波西米亞狂想曲》| 痴狂的愛樂者,都是上帝的寵兒
    《寵兒》最佳男配角:馬赫沙拉·阿里《綠皮書》最佳女配角:雷吉娜·金《假若比爾街能夠講話》最佳原創劇本:《綠皮書》最佳改編劇本:《黑色黨徒》最佳動畫長片:《蜘蛛俠:平行宇宙》最佳紀錄長片:《徒手攀巖》最佳外語片:《羅馬》(墨西哥)最佳剪輯:《波西米亞狂想曲》最佳攝影:《羅馬》阿方索
  • 《波西米亞狂想曲》換導演 《飛鷹艾迪》導演進組
    皇后樂隊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劇照1905電影網訊 因為導演布萊恩·辛格的缺席,正在拍攝中的皇后樂隊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已經陷入了停滯。而且《飛鷹艾迪》也是一部傳記片,所以換他來做影片的導演,順勢而為,也可以接受。標題《波西米亞狂想曲》來自皇后樂隊的第四張專輯《歌劇院之夜》(A Night at the Opera)。這張專輯發表於1975 年,是當時史上製作成本最高的唱片,而其中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歌曲則創下當時英國史上單曲銷售最高紀錄。
  • 《波西米亞狂想曲》:弗萊迪,頂配版的彭磊
    去年剛看完整季《樂隊的夏天》,在視頻網站上找電影看,就看到了這部音樂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冥冥中的緣分,那就是它了。其實,他們的成名曲《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在海外的流行度更高,創下了英國單曲銷量最高的紀錄。只是當年受制於6分鐘的時長,不受唱片公司和電臺的待見。影片主要講述的是樂隊主唱弗萊迪摩克瑞的傳奇一生。有意思的是,無獨有偶,他的標誌性外表特徵——齙牙,跟今夏國內最紅的搖滾樂隊主唱彭磊一樣。
  • 《波西米亞狂想曲》斬獲奧斯卡4項大獎 皇后樂隊獻唱頒獎禮
    北京時間2月25日,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最終斬獲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音效剪輯4項含金量極高的大獎,為頒獎季完美收官。除此之外,在此前的第76屆金球獎上,《波西米亞狂想曲》已獲劇情類最佳電影獎,男主角拉米·馬雷克獲得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作為一部關於世界樂壇傳奇「皇后樂隊(QUEEN)」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自上映以來便大受影迷、樂迷歡迎,目前影片全球票房累計突破8.5億美元,創下2018年全球票房排行榜第14位的好成績!傳奇重現!
  • 打破音樂片怪圈 《波西米亞狂想曲》"傳奇"在哪裡?
    原標題:打破音樂片「叫好不叫座」怪圈 《波西米亞狂想曲》「傳奇」在哪裡?   繼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上映後,明天,另一部奧斯卡「大滿貫」《波西米亞狂想曲》也將上映。這部音樂傳記片以「皇后樂隊」主唱弗萊迪·摩克瑞為主線,講述了「皇后樂隊」從成立到大放異彩的搖滾傳奇,片尾神級還原了搖滾史上「最生猛華麗的20分鐘」,引無數影迷落淚。   一般來說,音樂片很容易「叫好不叫座」,比如之前的《愛樂之城》。但《波西米亞狂想曲》是個例外,它已在全球收穫8.7億美元,成為2018年全球票房第6名,是「影史最賣座的音樂片」,那麼這份「傳奇」是如何做到的呢?
  • 《波西米亞狂想曲》觀後感
    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1985年7月13日,為了給非洲難民籌集善款,英國倫敦和美國費城同時舉辦了一場名叫1977年樂隊憑藉《波西米亞狂想曲》獲得全英音樂獎的最佳單曲獎。2009年,《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入選格萊美名人堂。2018年樂隊的全球銷量已超過2億張,並獲得第60屆葛萊美獎終身成就獎。許多歌曲伴隨了一代人的長大。主唱弗雷迪以華麗的風格和跨四個八度的嗓音而聞名。
  •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與真實的皇后樂隊有哪些出入?
    由布萊恩·辛格執導,拉米·馬雷克主演的音樂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於3月22日在全國藝聯專線放映。影片以「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墨丘利為主線,講述了「皇后樂隊」從成立到大放異彩的搖滾傳奇,飾演弗雷迪·墨丘利的拉米·馬雷克還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的傳奇故事,經典背後的人生感悟
    波西米亞狂想曲,有一種電影看了之後回味無窮,有一種音樂聽了以後震撼不已。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以歌曲名字命名的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金氏世界紀錄》記錄這首歌曲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歌曲」,也是英國銷量第三高的單曲。
  • 《波西米亞狂想曲》——經典永無止境
    Bohemian RhapsodyQueen - Greatest Hits In Japan《波西米亞狂想曲》的MV經典畫面本曲音樂結構極為特殊。《波西米亞狂想曲》(現在為史上第三,僅次於《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 》以及《Candle in the Wind 1997》)。本曲今日常被視為皇后樂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 皇后樂隊的背後故事,比《波西米亞狂想曲》更狂想,也更血淚!
    ——拉米·馬雷克(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主人公佛萊迪·摩克瑞扮演者)隨著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上映,並且連奪奧斯卡多項大獎,皇后樂隊重回大眾視野,將人們目光拉到1985年7月13日「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現場:佛萊迪·摩克瑞在英國溫布利體育場的舞臺後臺脫下皮夾克,興奮走到幕布後,隨著幕布拉開,人山人海的觀眾,無處不在的攝像機,映入他的雙眼。此時此刻是皇后樂隊巔峰期的真實寫照,也是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開篇。
  • Easy come easy go《波西米亞狂想曲》說的是,人生不是這麼簡單
    第91屆奧斯卡剛剛落幕,拉米·馬雷克憑藉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中飾演皇后樂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 ,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波西米亞狂想曲》是布萊恩·辛格執導的音樂傳記片,2018年11月2日在美國上映。該片已確定於2019年3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說起《波西米亞狂想曲》,我們最先想到的便是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皇后樂隊——Queen。
  • 《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傳奇故事,熱血沸騰音樂夢
    今天老文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講述皇后樂隊傳奇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皇后樂隊最偉大的音樂作品是《波西米亞狂想曲》,所以,同名傳記電影的大賣要歸功於皇后樂隊的卓著聲譽。本片在第76屆奧斯卡上成為最大贏家,一舉拿下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等4項大獎,打敗了當年熱門提名影片《綠皮書》等。
  • 《波西米亞狂想曲》:搖滾的復刻與重現 蘊含音樂傳記電影的啟示
    今天,怡非要跟大家分享的電影,就是這首耳熟能詳的《We will rock you》創作樂隊——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的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波西米亞狂想曲》2018年11月在美國上映,由著名導演布萊恩·辛格執導。
  • 《波西米亞狂想曲》講述皇后樂隊傳奇故事 音樂人看完感動到淚目
    今年的奧斯卡電影可謂是瞄準了中國電影市場這塊大蛋糕。自從頒獎禮以來,先是最佳影片《綠皮書》強勢來襲,截止到3月22日,《綠皮書》的電影票房已經突破了4億,在上映17天取得如此高的票房,也是奧斯卡最佳影片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取得的最好成績。《綠皮書》的上映熱潮還尚未褪去,另一部奧斯卡獲獎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在3月22日也是緊隨其後,開始在電影院上映。
  • 《波西米亞狂想曲》娛樂至死的後真相時代
    片名取自樂團最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波西米亞狂想曲》2018年上映,北美影評圈隨即傳出一片惡評,但顯然觀眾的熱情絲毫不受影響,電影全球票房熱賣,同時也在奧斯卡獎季獲獎無數,最終拿下了包括最佳男主角在內的四項奧斯卡獎。
  • 《波西米亞狂想曲》大眼睛奧斯卡影帝——拉米·馬雷克(上)
    導語:去年2月25日,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宣布所有的獎項,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得到最好的聲音效果,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剪輯三項大獎,此外,文丘裡的演員在電影《rami marek贏得重量級電影獎,最佳男主角,成為奧斯卡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