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有許多的世界未解之謎,其中UFO和外星人是我們最關注的了,很多常見的影視作品裡就有許多「外來的朋友」。更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古代的一些資料中也有許多關於這種「天外來客」的描繪,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
歷史首次UFO目擊報告——《赤焰騰空圖》
騰空飛行的「火球」?
作者:清代畫家吳有如
事件名:南京赤焰事件
畫家的落款中記錄了火球掠過南京城的時間,地點,目擊人數,火球大小,顏色,發光強度,飛行速度以及人們各種不得其解的推測。
報告的前半部分是這麼描述的:
九月二十八日,晚間八點鐘時,金陵城南,忽見火球一團,自西向東,型如一個巨大蛋殼,色紅而無光,飄蕩半空,緩緩飛行。此時浮雲遮蔽天空,使得天色昏暗。
人們舉頭仰視,看那火球清晰分明,立在朱雀橋上。這時候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翹首踮足者不下數百人。約一炊許,一炊也就是從做一頓飯到吃一頓飯所用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裡,那巨大的蛋殼一樣的火球也就漸行漸遠。
流星?天燈?還是……
畫家落款在描述完現象之後,他還做了一個航空專業立場的報告分析。下半部分說的是人們的各種推測:
推測1:過境流星
反駁依據:這個蛋形火球從近到遠,從有到無,這個過程是相對比較緩慢的,明顯不是飛馳的流星。
推測2:小孩子放的天燈
反駁依據:這天晚上風是向北邊吹的,這大火球是向東去的,說明也不是小孩子放天燈。
推測3:有個老人家說,這玩意兒剛來的時候聲音比較微小,不豎起耳朵就聽不見,大概是從遠處的南門外面飛躍過來的東西。
反正一切的證據和推測都不能排除這個巨大火球是UFO。
出處有權威,可信度高!
作者職業:民俗畫家
畫的來源:中國第一份畫報《點石齋畫報》
畫報性質:新聞性畫刊,是研究風俗民情的重要參考資料
可信度:高
「揚州明珠事件」:外來物種的偵察之旅?
出處:《夢溪筆談》
著作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裡程碑
作者:沈括
歷史地位: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
沈括↑
「明珠」特點1:一到傍晚就發光!
具體記載:「嘉祐中,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於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甓社湖中,又後乃在新開湖中,幾十餘年,居民行人常常見之。」
這段話是說,在北宋嘉佑年間,揚州天長縣陂澤裡這片小水域突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珠子!這個珠子一到天色陰暗的時候就能發出光。
「明珠」特點2:可以開合,還能懸浮飛行?
《夢溪筆談》中是這樣記載他們發現的奇妙景象的:「餘友人書齋在湖上,一夜忽見其珠甚近,初微開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橫一金線。」
「俄頃忽張殼,其大如半席,殼中白光如銀,珠大如拳,燦爛不可正視,十餘裡間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遠處但見天赤如野火。倏然遠去,其行如飛,浮于波中,杲杲如日。」
「帽妖」——擁有殺傷力的UFO
《資治通鑑》記載:丙戌,河陽三城節度使張旻言:近聞西京訛言,有物如帽蓋,夜飛入人家,又變為大狼狀,微能傷人。民頗驚恐,每夕皆重閉深處,以至持兵器捕逐。
這個UFO有點兒狂:越調查,越傷人?
因為當時的皇上宋真宗非常相信鬼神,他擔心自己施政過程是不是有哪些天怒人怨的情況,立即派人調查,隨即前往西京洛陽。
宋真宗↑
沒過幾天就有人舉報稱有幾個道士耿概、張剛等人行蹤非常詭異。事實證明,這幾個人確實趁著「帽妖」事件散布謠言,但「帽妖」究竟為何物他們自己也不清楚。
宋真宗派的大臣呂言帶人在神壇上祭祀,場面很隆重,想要以此告訴「帽妖」放過百姓們。無奈「帽妖」的出現更加頻繁,而且傷害的人也越來越多。
病毒式蔓延的「帽妖」恐慌
調查未果,「帽妖」的事情卻不久傳到了京城,而且開始襲擊軍隊,更多的百姓和無辜人牽扯其中。
《資治通鑑》記載:是夕(乙巳),京師民訛言帽妖至自西京,入民家食人,相傳恐駭,聚族環坐,達旦叫噪,軍營中尤甚。
為了避免恐慌繼續蔓延,宋真宗下令將那幾個道士斬首示眾,稱整件事情都是別有用心者一手策劃,目的就是蠱惑人心。幸運的是,宋真宗發布了聖諭以後「帽妖」真的沒有再出現。
其實古代還有很多的疑似UFO事件。有人說UFO就是一種世界未解之謎,也有人說是源於人們的一種好奇心和探秘心理,可以說是人類的高級趣味一種體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