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清代畫家,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鄭板橋,其實清代畫壇非常繁榮,清代有接近300年的歷史,名家輩出,名氣最大的有鄭板橋,還有四王,四僧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清代畫家。
清代統治中國時間比較長,國家太平,社會發展相對繁榮昌盛,並且大部分皇帝都喜愛文藝,受此影響,清代繪畫達到一個空前繁榮時期。清代文人畫非常流行,山水畫和水墨寫意技法盛行,現在人以為水墨山水就是國畫代表的概念就是受此影響形成的。因為康熙和乾隆的推進,清代宮廷畫也發展出了新的面貌。
清代繪畫有崇古和創新兩種趨向,各有代表,都發展出各自的風格流派,名家名作不斷湧現。
清代具有代表性的畫家,有包括「四王」在內的清初六家,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吳歷、惲壽平,「四王」是清代畫家崇古的代表,他們學習元明畫風,以董其昌為師,寄情山水,借畫抒懷,強調筆墨技法,追求蘊藉平和的意趣,在當時畫壇佔據正統地位。
清代還有一批明朝遺民畫家,他們遁跡山林,潔身自好,重視師法自然,廣泛學習前人之長,以繪畫揭示山川之美,抒發真切感受,善於創新,作品具有清新怡人的意趣。
石濤 溪橋野色
「四僧」是指石濤、八大山人、髡殘和弘仁,其中石濤(朱若極)、八大山人(朱耷)是明宗室後裔。四僧借畫抒發身世之感和抑鬱之氣,寄託對故國山川之情。他們勇於創新,衝破當時畫壇摹古的樊籬,振興了畫壇。
鄭板橋《信手拈來都是竹》
揚州八怪(金農、鄭燮、黃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是清代南方國畫「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他們大多家境貧寒,清苦清高,狂放不羈,他們的作品大多是抒發心胸志向、表達真情實感的媒介。揚州八怪作畫不拘古法,大膽創新,近現代有很多書畫名家受他們的影響。
清代的宮廷繪畫也得到發較大的發展,其實比較有名的宮廷畫家有焦秉貞、冷枚、唐岱\丁觀鵬、金廷標、徐揚、張宗蒼等人,清代還有一些從西方來的宮廷畫家如郎世寧、王致誠、艾啟蒙,他們主要為皇家繪製人物肖像,裝飾畫,歷史繪畫,紀實繪畫,宗教繪畫等,留下大量的作品。
郎世寧《弘曆觀畫圖》
清代的文人畫、山水畫、宮廷繪畫並行發展,國畫藝術空前繁榮,本文談到只是部分代表性的畫家,他們對後世的國畫藝術和畫家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清代繪畫名家非常多,他們共同鑄就國畫藝術的又一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