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佚名畫家所繪《怪齋鬼女圖》。大多數人在晚上都害怕它

2020-12-03 扒拉筆跡

自古以來,流傳下來的寶物很多。司馬遷在《史記·癸巳列傳》中寫到,周家的佔卜者常常珍藏著龜。可見古代人也喜歡收藏各種寶物。當然,現在的博物館裡也有很多珍貴的寶物,有的是古代器物,有的是文人書法。

同時,也有一些充滿恐怖色彩的珍品,比如在國家博物館裡,就有一幅《聊齋女鬼圖》。這幅畫是清代無名氏所畫,畫中的女鬼非常逼真,大多數夜晚看著這幅畫都會感到害怕,讓人不寒而慄。

這幅畫叫做"窺窗見鬼"。當你打開這張照片,你可以看到一個很大的書店,裡面有很多珍寶和書籍。但是在書店的中間,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綠毛邪鬼。惡鬼下面有一個美女,而窗外有一個人在捅窗戶紙,想要看清楚裡面的惡鬼到底在做什麼?

當我們把這幅畫放大10倍的時候,讓人不寒而慄。你可以看到那個惡鬼,穿著豹皮裙子,趴在桌子上給美女畫眼睛。此時大家才明白:原來,這位所謂的"美女",其實是纏繞人肌膚的魔鬼。妖精此時正在給人的皮膚化妝,希望用這張皮膚變成美女。惡鬼的旁邊有很多漂亮的衣服,當變成後,惡鬼就會裝扮成美女的樣子,達到"掏人心"的目的。

此時,窗外的人看著這一切,想必他會覺得很恐怖。連看畫的後人都會感到不寒而慄。其實,這幅畫是《聊齋志異》中的《畫皮》。《畫皮》講述了一個山西書生的故事:

書生在路上遇到一位絕色美女,一見鍾情,決定帶美女回家。但幾天後,這位學者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告訴他,他被惡靈纏上了。書生聽後完全不相信,於是決定在半夜的時候,偷偷看看美女的真面目,結果就出現了這幅無名畫家作品的場景。

如今,《畫皮》也被搬上了大銀幕,我們既可以在史書中,又可以在銀幕上看到關於《畫皮》的相關故事。但無論從哪方面看"畫皮",都讓人覺得恐怖至極。同時,《畫皮》背後有警示世人的寓意。

《畫皮》中的女人很美,正如湯顯祖在《牡丹亭》中所寫:沉魚露鳥驚了,羞花閉月的花朵在顫抖。這種樣子讓無數人傾心,也讓人被美女的表面所迷惑。

畫家用他的畫告誡人們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在美麗的外表下,也許是一個惡鬼的形象。在畫家的畫面中,惡鬼終於在深夜出現了。他面目猙獰,手裡卻拿著筆在畫,仔細地畫著人的皮膚。

同時,惡鬼手中的人皮,皮膚白皙,柳葉彎眉,是典型的美女。與此同時,窗外的書生,不禁睜大了恐懼的眼睛。惡鬼的形象,與美女形成鮮明的對比,再加上書生的模樣,可就仿佛人在畫中一樣,十分嚇人。尤其是晚上看這幅畫的時候,會讓大多數人覺得很恐怖,惡鬼的出現,真的讓人不寒而慄。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很膚淺,會被眼前的一切所迷惑。這幅畫中的妖精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眼前的名利或他人的謊言,都是"妖精"的象徵。我們平時喜歡聽甜言蜜語,不知不覺就會被謊言所欺騙,卻很少有人會去探究事情的真相。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都被謊言所欺騙。如果我們能堅守自己的信念,守住自己的立場,再多的謊言都不攻自破。

相反,如果像《畫皮》中的書生一樣,只在表面上,喜歡看美好的事物,不去探究事情的真相,或許就會"妖孽纏身"。實踐出真知,不管別人的"大詞"說得多麼好,描述的"大餅"做得多麼好吃,只有真正去做,才能檢驗這些是否真實。任何時候,都不要輕信別人的話,即使對方說得再真誠,也可能是致命的"糖衣炮彈"。

相關焦點

  • 佚名畫家的花鳥畫大賞,宋畫多牛?也就是隨便就能畫出這樣的程度
    不僅是宮廷畫師,連民間畫家也積極創作,花鳥畫家幾乎涵蓋了社會各階層。所以我們在看到那麼多有署名的、知名畫家的花鳥畫之外,同樣能看到許多被流傳下來的、卻不知作者名的作品,這些作品也同樣有著純熟的畫藝和精美畫風。下面這幅佚名畫家所作《梨花鸚鵡圖》,就有著十足的靈動氣息和明豔的風格。
  • 清冷雪景山水,蘊含春的氣息,清代宮廷畫家張宗蒼繪《雪霽圖》
    清代宮廷繪畫很講究「樣式」,造成這樣的狀況和皇帝的喜好有很大關係。清代的皇帝來自關外,明末趁亂佔領天下。他們為了維護穩定的統治,努力學習漢文化,接受漢文化的薰陶,但畢竟他們無法立刻理解雅逸超脫的文人審美,面對寫實具象的藝術作品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 清代著名畫家有哪些?清代畫家概述
    說起清代畫家,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鄭板橋,其實清代畫壇非常繁榮,清代有接近300年的歷史,名家輩出,名氣最大的有鄭板橋,還有四王,四僧等等。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下清代畫家。
  • 古書畫欣賞:宋 佚名 畫集
    圖繪溪邊蘆葦、茨菰叢生,枝繁葉茂,生機勃勃。雄鴨在岸邊單足站立小憩;雌鴨於水中回首梳羽,姿態閒適,氣度雍容。此圖意在表現一種祥和安定的氣氛,應是南宋畫院點綴昇平之作。構圖成熟簡練,畫面左中部為蘆葦所蔭蔽,給人安全之感;右上方則留出一片水面,啟人遐思,以免閉塞。敷色精細寫實,雄鴨毛羽的表現尤見功力。今色彩雖已暗舊,尚可想見當年斑斕生輝之狀。
  • 印象派畫家為什麼都受到浮世繪的影響?這影響是什麼?
    印象派畫家會受到浮世繪的影響這是必然的結果。要解釋原因我們還得先從印象派的初衷說起。學院派抵制印象派,那是印象派的確是反對學院派的條條框框。要是我們注意到下面這點就更有意義了。那就是印象派畫家大多數法國人,而學院派條條框框的標準來自哪裡?
  • 盛世太平,才能安心垂釣,清代畫家文點繪《垂綸圖》
    高雅的氣質和風度常被稱為「書卷氣」,古人認為優良的品德和淵博的學識都要從書本中獲取。儒雅、灑脫、倜儻,都是世人對讀書人的讚美。當把這些情感都融入繪畫創作中就出現了傳統繪畫中的最大藝術流派——文人畫。文人畫通常包括兩方面的意思,其一是畫家本人出身於文人士大夫階層,其二繪畫風格注重抒發性情,努力擺脫程式化技法的桎梏。文人畫中常彌散著一股「靈氣」,或取自於山川江河,或取自於花草萬物,強調神韻上貼合自然。尤其是元明清三代畫家,在創作中都標榜文人風採,強調超然物外的逸氣。
  • 博物館中一副女鬼圖,為清代無名畫師所畫,大多數人不敢晚上看
    有一幅聊齋的女鬼畫,這幅女鬼畫的作者並不是非常有名的畫師,但是這幅畫讓許多人晚上看起來都不寒而慄。博物館中一副女鬼圖,為清代無名畫師所畫,多數人不敢晚上看。 女鬼圖背後的故事我們來看一下這幅畫,這幅畫中是一個書房中,一個綠毛的惡鬼,而在惡鬼的身下,有一個美女。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雲煙籠罩青山,令人嚮往畫中遊,清代畫家文點繪《萬松雲霜》
    文點 萬松雲霜 青綠山水畫有其自身的優點,漂亮大氣容易在一眾作品中脫穎而出。於是有實力的畫家還會偶爾畫青綠山水,完善技法上的創作能力。這幅《萬松雲霜》是清代畫家畫的一幅青綠作品,意韻悠長,用色典雅,筆法沉穩,構圖大氣,一看就是名家作品。這幅畫的作者也是大有來頭,他是清代中期畫家文點,出身於蘇州的書香門第,祖上是明代吳門畫派的領軍人物文徵明。文氏家族到了文點這一代,書畫傳承一直沒有中斷。作品透露出濃濃的文人意趣,即便是工細嚴謹的筆墨也遮掩隨性隨情的灑脫。
  • 「創作開運禮」設色山水華美大氣,清代劉彥衝繪《山水冊頁》
    清代中期優秀的畫家不多,國力衰退導致藝術創作也進入了低迷期。在北方,宮廷繪畫風格影響到民間,作品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顯得空洞無味。江南地區,金陵畫派、揚州畫派的諸多名家相繼離世,缺乏有影響力的主流風格誕生。有想法的畫家只好通過臨仿前人作品去尋找創新的契機。
  • 富貴與清雅:清代仕女畫家筆下的佳麗
    (清)冷枚《雪豔圖》(局部)以仕女為繪畫對象是古代人物畫的重要題材,而仕女畫從專繪貴族婦女到泛指以美人佳麗為主人公的繪畫作品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自唐代以來,歷代不少畫家接觸過仕女題材的繪畫,其目的或為傳教化、或為表現古代女性生活、或為抒發作者特殊情感。
  • 「津門網」清代宮廷畫家冷枚作品欣賞
    清代宮廷畫家。善畫人物、界畫,尤精仕女。所畫人物工麗妍雅,筆墨潔淨,色彩韶秀,其畫法兼工帶寫,點綴屋宇器皿,筆極精細,亦生動有致。冷枚大約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前由其師焦秉貞引薦入宮,時「秉貞奉敕繪《耕織圖》,枚復助之」,此圖由兩人分別繪製而成,共46幅,表現民間的「村落風景,田家作苦,曲盡其致,深契聖衷」。
  • 中國傳世名畫國之瑰寶,清代畫家沈銓《百鳥朝鳳圖卷》驚豔世人
    《百鳥朝鳳圖卷》縱:111.4cm 橫:32cm,為清代畫家沈銓佳作。此畫多用工筆重彩,尤重寫實。畫中成排的大雁,成群的喜鵲,成對的鴛鴦,鶴立鶴群的黃鶴,嬉戲的蘆雁,護衛的雄鷹等都可獨立成篇。其中的一組仙鶴,一隻為黃鶴,雍容華貴,鶴立鶴群。畫中重中之重的兩隻鳳凰造型優美端莊,設色華麗豔美,羽毛動感飄逸,神態嫵媚神奇。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作品129套(138件),其中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明清時期中國畫2件。展覽分為「同源與流變」「形象與風格」「技藝與受眾」「生產與發行」四個部分;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
  • 明代隆慶、天啟年間畫家、繪墨模名手——丁雲鵬作品解讀
    休寧(今屬安徽)人。明代隆慶、天啟年間畫家、繪墨模名手。擅畫人物、佛像、山水等。曾為名墨工程君房、方於魯畫墨模,並供奉內廷十餘年。董其昌贈以「毫生館」印章。其人物畫早年畫風工整秀雅,晚年沉著古樸。山水師法宋元諸家,初以雋秀為工,後趨於古拙。亦能為書籍作插圖,對徽州版畫頗有影響。
  • 清宮畫家才子你最愛哪個!
    焦秉貞清代宮廷畫家焦秉貞是天主教傳教士湯若望的門徒,通天文,擅長畫肖像。焦秉貞所畫花卉精妙絕倫,其山水、人物、樓觀之位置,自近而遠,自大而小,不爽毫髮,系採西洋畫法。嘗奉詔繪《耕織圖》四十六幅,村落風景,田家耕作,曲盡其致。稱旨,旋鏤版印賜臣工。康熙二十八年(1689)嘗寫池上篇畫意,雍正四年(1726)曾為張照寫像,蔣廷錫補景。
  • 畫家徐惠泉的「宅生活」 他繪就一組《抗疫日記》
    畫家徐惠泉的「宅生活」 他繪就一組《抗疫日記》2020-02-07 10:16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2月7日電(戚軒瑜 唐楊)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宅在家成為全民防疫的重要方式。與大多數人一樣過起「宅生活」的徐惠泉在幹什麼?他用畫筆繪就了一組《抗疫日記》。他筆下的人物既有奮戰在抗疫前線的勇士們,也有默默守護自己城市的老百姓。    「記錄是為了銘記,為了不忘卻。」江蘇省美術館館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惠泉說。他認為,在這次公共衛生事件中,社會各文藝創作者們,既是這場戰役的親歷者,也應成為它的記錄者,用各自方式,發出呼聲,這是文藝的應有之義。
  • 重點作品賞析|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
    最早將單幅錦繪發展成由兩幅或多幅連接起來的大畫面,開啟「續繪」時代。清長筆下的美人形象大多來自江戶市井婦女,他突破了以往美人畫纖弱、嬌柔的形象特點,將人物體形拉長,塑造出健康頎長的女性形象。歌麿被稱為「青樓畫家」,他對吉原生活了如指掌,對青樓美人觀察入微,以平等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將女性形象刻畫得含蓄而典雅。
  • 日本浮世繪版畫藝術對著名畫家梵谷的影響
    名所繪玩具絵:因為應用在玩具製作上,所以種類很多,有雙六、人氣浮世繪的小型版、變裝遊戲的紙娃娃等。見立絵:取材自既有的歷史故事,但以當時的人、地、事物仿套。風刺畫:以時事為題材,例如安政大地震(1855年)後出現的鯰絵,因為當時日本人相信地震是鯰魚所引發的。又例如諷刺幕末社會動亂的あわて絵、把戊辰戰爭描繪成小孩子嬉鬧的戊辰戦爭の絵皆是。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近期,中國美術館甄選館藏的一百餘幅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作品,組成「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