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畫家為什麼都受到浮世繪的影響?這影響是什麼?

2020-12-15 藝知現代

印象派畫家會受到浮世繪的影響這是必然的結果。要解釋原因我們還得先從印象派的初衷說起。

學院派抵制印象派,那是印象派的確是反對學院派的條條框框。要是我們注意到下面這點就更有意義了。那就是印象派畫家大多數法國人,而學院派條條框框的標準來自哪裡?希臘、義大利的南歐國家。雖然同屬拉丁系,但畢竟是不同國家。

除了學院派,印象派畫家作為畫壇的新生力量他們還牴觸浪漫主義與象徵主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印象派追求美的真實而非幻象。

印象派所認為的美的真實是什麼?

首先印象派認為沒有以前美術界所認為的「local color」一說,即任何物體本身是沒有顏色的。物體之所以有顏色是因其反射太陽光的緣故,而陽光又由七色光組成。local color 這個概念來自於對於物體本色的認識。既然是本體顏色,那麼在調色板上調製出這個本體顏色後再塗抹其上就是正確的做法了。無論是學院派還是浪漫主義及象徵主義派畫家他們都是如此認識。

印象派畫家就不這麼認為,這種理念也就為印象派畫家直接在畫布上用原色混色繪畫提供了理論基礎。我們說這些與浮世繪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上面的論述告訴我們,印象派畫家追求的是事物正確的光影效果而非學院派的帶有目的的構圖與渲染。日本浮世繪的最大特點就是線條的抽象,在其用色上則追求較為純粹的美感。印象派畫家相信物體本身無色,顏色來自於陽光,而陽光在一天裡又不斷變化,正因此同一個物體的顏色是可以轉換的,事實也的確如此。

既然色彩即光,而光隨時間變化而變化,那麼在某一時刻用畫家最有感覺的色彩來給事物上色就成為正確妥當的事情了。在這種理念下的印象派畫家們一見到日本浮世繪就必然深有感觸並且迅速地接受了日本浮世繪的理念。

其次浮世繪的抽象美與印象派寫生繪畫所產生的朦朧美具有等同的意味。只不過一是靠單純的線條來抽象形體,而另一個是依靠準確的色彩來構築形體。這就是兩者理念的相近之處。這正是印象派畫家都喜歡日本浮世繪的原因所在,也是浮世繪所給予印象派畫家最為深刻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印象派與浮世繪的真實關係
    迄今鮮為人知的是,印象派與浮世繪的關聯並不是一種不二而無以取代的關聯,也就是說,兩者的關聯或許不會發生,與印象派相關的異域美術或許根本不是浮世繪,而是其他的什麼。原因是:印象派與浮世繪實際出現的關聯並沒有深入各自本身的內裡,也沒有深入彼此特有的層面,而只是在特定的共性層面發生。共性是指無論就印象派還是浮世繪而言,都與其他繪畫有著某種共享性的層面。
  • 日本浮世繪版畫藝術對著名畫家梵谷的影響
    團扇繪19世紀中期,歐洲由日本進口茶葉,因為日本茶葉的包裝上印有浮世繪版畫圖案,其風格也開始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這其中,最著名的畫家梵谷可能是受到浮世繪影響最深的人。在荷蘭梵谷博物館中有一個專門的「日本夢」展廳。這個展廳中收藏有梵谷臨摹的一些浮世繪以及原畫。因為梵谷和他弟弟提奧都是日本版畫的狂熱愛好和收藏者。而在梵谷博物館的官網上,還有一個日本版畫收藏集,其中有數百幅浮世繪作品。
  • 葛飾北齋丨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影響了後來的整個歐洲畫壇
    原標題:葛飾北齋丨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影響了後來的整個歐洲畫壇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 葛飾北齋|千禧年影響世界的唯一日本人,梵谷與浮世繪的緣分
    第一眼看到這副畫時,你可能並不陌生,因這幅畫可以說是日本浮世繪的代表作。說起這幅畫就不得不提起一位人物。葛飾北齋( 日語:葛飾 北斎/かつしか ほくさい)本名中島時太郎,活躍於1760年至1849年,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他的繪畫風格曾被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
  • 浮世繪出現之前,日本都在畫些什麼?——日本美術作品欣賞
    說起日本美術,你想到的一定是《浮世繪》。《浮世繪》版畫像是日本美術的一張名片,印刷品散播到了全世界。那麼它是如何產生的呢?在它出現以前,日本都在畫些什麼呢?《浮世繪》顧名思義,即為浮華世界的繪畫。在日本民間盛行了200多年,在19世紀後期對歐洲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影響頗深。《浮世繪》並不是憑空出現,在鎌倉時代禪宗的傳播導致中國宋朝畫風的流行,而禪宗本身就含有世俗化成分。12世紀至14世紀繪卷盛行時期,興起了純世俗性的繪卷,直接表現鎌倉時代的武士精神,我們可以看到的代表作有《平治物語》、《蒙古襲來繪詞》。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東邊的演員、西邊的名媛、酒屋漂亮的女服務生、「花柳界」的頭牌都想讓自己更有生意,唯有依靠浮世繪的宣傳了。△葛飾北齋《江戸日本橋》△浮世繪的大致流程這樣,創作浮世繪就完全是「有啥需求畫什麼」的思路了。通常是先由出版機構,也就是「版元」向畫家約稿,確定下畫哪位明星?什麼地方的風景?是妖魔鬼怪還是美人畫?
  • 日本江戶時代影響歐洲畫壇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葛飾北齋(1760年─1849年)Katsushika Hokusai,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他的作品。他還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
  • 高清作品圖:浮世繪精選集II
    正當人物和風俗的主體已近枯竭時,葛飾北齋和安藤廣重為浮世繪帶來了新的風格——風景畫。葛飾北齋受到西洋銅版畫的影響,立志風景畫的創作,他在《富嶽三十六景》,採用大膽的構圖和色彩,此後描寫了各地的名勝系列畫。
  • 梵谷、莫奈爭相模仿的浮世繪畫風,有什麼魔力?
    印象派畫家德加,受到浮世繪風格的啟發,創作出筆下一個個生靈活現的芭蕾舞女。 可以說,這個在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藝術形式——浮世繪,對於大洋彼岸的歐洲畫壇(尤其是印象派畫家)有著深遠的影響。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它在日本不受藝術正史待見,卻如何能以「包裝紙」的身份深刻影響了印象派和後印象派?浮世繪和中國明代書籍版畫又有著怎樣的血脈淵源?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風靡全球的名作《神奈川衝·浪裡》何以成為日本精神的標誌性符號?究竟是怎樣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日本浮世繪這朵豔麗之花?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藝術近年來在中國的熱度一直攀升,各種關於浮世繪的展覽和書籍層出不窮。
  • 日本「浮世繪」為什麼能火遍全球?
    它於19世紀在歐洲流行,莫奈,梵谷和許多印象派大師都為之傾倒,競相效仿。在過去的400年中,葛飾北齋,北川加賀,川川茂樹,鈴木春武和東條齋等許多大師譜寫了音樂,在江戶時代留下了許多日本夢。日本浮世繪為什麼這麼熱?
  • 凡·高為何鍾情於浮世繪
    興起於日本江戶時期的浮世繪藝術是以市井為舞臺,以民生百態為題材的風俗描繪。浮世繪——可以解讀為「虛浮世界的繪畫」。誰能想到若干年後,這神秘而新鮮的東方藝術,漂洋過海席捲了歐美藝術界,更深深地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們。
  • 影響了日本浮世繪、梵谷的藝術,明代木刻版畫的文化自信
    所以他是個畫家,工山水、花鳥、書法皆通。人物畫成就最高。他為《水滸傳》做了四十幅木刻版畫,以至於到了明末,陳老蓮的《水滸葉子》遍傳天下,後世繪寫水滸英雄的畫工很難脫出他的範疇。這 40 幅木刻版畫,都是水滸人物畫,運用銳利的方筆直拐,線條的轉折與變化十分強烈,能恰到好處地順應衣紋的走向,交代人物的動勢。
  • 浮世繪是如何攻佔時尚圈的?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稱德川幕府時代)的民間藝術,描繪的多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及演劇。在佛教中,「浮世」的反義詞是「淨土」。浮世繪帶有及時行樂、性解放的色彩,相當一部分浮世繪又邪又汙~~~(這裡小編就不放圖了!!)
  • 插畫家用浮世繪的風格,來畫「表情包」,可以說非常搞笑了
    我們對浮世繪並不陌生,這種繪畫影響了許多印象派畫家,用浮世繪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有很多。浮世繪的誕生源自中國彩印版畫,在日本民間廣為流傳,畫家們用非常豔麗的色彩去描繪風景和人物,這種特別的繪畫風格受到許多人的喜歡。
  • 《浮世畫家》:人生不止浮世繪,還有必須面對的現實
    這句話高度概括了他的作品,石黑一雄不僅在詠嘆過去,也在探索未來。讀《浮世畫家》的時候,很明顯地感覺到這種「過去」在湧動,似乎在告訴我們,人生不止浮世繪,還有必須要承受的現實。浮世繪,不僅是畫作,也是人生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民族藝術,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主要描繪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小說中的主人公小野是一位浮世繪畫家,在他手上,曾經誕生過無數的作品。可以說,每一幅都是人生的定格。
  • 藝術一刻|葛飾北齋的浮世繪
    藝術一刻|葛飾北齋的浮世繪 2020-07-03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周觀展指南|京滬集結浮世繪名作,倫敦重看印象派與高更
    有意思的是,近期在北京、上海與東京,均呈現了浮世繪大展,分別是中國美術館「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 上海「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與東京的「日本三大浮世繪收藏」和「月岡芳年:血與妖豔」。在英國,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舉行新展「高更與印象派畫家:奧德羅普格館藏傑作」,從北歐收藏家的視角看待印象派與後印象派。
  • 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威廉·梵谷,油畫作品欣賞
    梵谷早期的畫風以寫實為主,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剛剛來到巴黎的他開始接觸了印象派作畫風格和新印象派的畫家,也慢慢開始了解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展使梵谷的畫風巨變。在法國南部小鎮阿爾的經歷讓他創作了《阿爾的吊橋》,其後創作了代表作《星月夜》。
  • 浮世繪 | 我們不止有海浪
    在1867年巴黎世博會上,來自日本的浮世繪受到了巴黎人狂熱的追捧,整整影響了一批西方畫家,對1867到1950年間的西方藝術產生了不可磨滅的作用。這幅作品和他以往的印象派作品無論是從主題,還是從技法、風格等方面相比較,都是極為不同的,我們甚至可以稱其為「仿浮世繪風格」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