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一刻|葛飾北齋的浮世繪

2020-12-05 澎湃新聞

藝術一刻|葛飾北齋的浮世繪

2020-07-03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薦語:

授權轉載,文化虹口為您講述藝術史的三兩事

以下文章來源於藝速課artroom ,作者名畫知多少

藝速課artroom

用創意短片,講藝術知識

視頻版

說起浮世繪

這一幅作品可謂是人盡皆知

接下來快跟著小編的節奏

認識一下這一幅耳熟能詳

但你未必解讀過的名作吧

圖文版

《神奈川巨浪》

葛飾北齋

這無疑是在西方世界

最為知名的一幅日本繪畫

作者葛飾北齋是

日本浮世繪三傑之一

是喜多川歌麿和歌川廣重

這幅作品來自於他的版畫專集

《富嶽三十六景》

畫中

畫家故意把視線壓得很低

凸顯了巨浪的洶湧之勢

巨大的浪潮像是懸浮空中的魔爪

隨時要將三條小船吞噬

船上的人們緊緊握住船槳

隨著小船隨波逐流

相比之下

背景的富士山

則巋然不動

與動蕩不安的氛圍形成對比

畫家以驚人的觀察力

在照相機發明前

捕捉到了巨浪翻湧到

最高點的瞬間

製造了無與倫比的緊張感

在構圖上

畫家用了一系列的圓形

和三角形組成

與西方同時期繪畫的透視法不同

葛飾北齋壓縮了前後的空間

使這幅畫有著摺疊的空間感

葛飾北齋的巨浪成為了

席捲全球的東方巨浪

梵谷的名作《星空》

也深受這幅作品影響

甚至有人說

如果沒有葛飾北齋

印象派畫風可能就不會產生

信息來源:藝速課artroom

原標題:《藝術一刻|葛飾北齋的浮世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等浮世繪亮相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對於許多西方人而言,東方藝術是超凡出世的,是平靜祥和的。但是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東方藝術描繪的則是喧囂浮華的入世之景——浮世繪 (Ukiyo-e)。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浮世繪珍品展展出了150餘件浮世繪作品,其中包括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和大部分喜多川歌麿「美人繪」作品,並推出了350頁的浮世繪畫冊。
  • 日本浮世繪代表大師——葛飾北齋
    說起「浮世繪」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它常常被當作日本藝術的代表,也常常被用於商業廣告,時尚產業和漫畫的表現中,陌生是因為大多數人對其來龍去脈基本沒什麼概念,然而事實上,在西方美術體系中,浮世繪卻被當作東亞美術的最高代表,並且實實在在的影響了包括梵谷、高更在內的20世紀西方畫家
  • 藝推|90歲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
    作者:高考美術傳播 編輯:藝推YITUI 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 日本的浮世繪無人不知,而浮世繪最廣為流傳、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是出自誰之手?
  • 浮世繪日本橋:為你再現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筆下的江戶勝景
    本期直播專場 「日本橋」,是江戶後期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等被認為影響歐洲印象派的浮世繪大師們的創作原點。幕府遷都帶來的東海道沿岸經濟騰飛,為江戶後期風景類創作提供了大量有趣的民間素材。本場在線拍專場不僅為大家帶來了精美的收藏級浮世繪,同時將從浮世繪的演變、江戶符號、出版商版本、木版製作等角度串聯作品背景,為大家帶來精彩的講解!
  • 梵谷《星夜》夢繞葛飾北齋浮世繪:大咖藝術復刻《神奈川沖浪裏》
    但你可能不知道是,梵谷的《星夜》參考了一位日本人葛飾北齋的畫作。而這位葛飾北齋,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大師,也是唯一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的日本人。梵谷借鑑的,就是下面這張木刻版畫《神奈川沖浪裏》,日本江戶時代富士山旅行手冊——「富嶽三十六景」中的第21幅。
  • 葛飾北齋晚年以「鐵棒滑滑」為筆名創作了大量的肉筆浮世繪
    富嶽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裏北齋1760年生於江戶(現東京)東郊的葛飾村,原名中島時太郎,14歲時學習雕版印刷,18歲起向浮世繪大師勝川春章學習畫畫,當時的他叫「勝川春朗」,19歲開始陸續發表作品,畢生留下的作品據推定約3萬5千幅。
  • 淺談日本浮世繪,曾影響梵谷莫奈,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賞析
    浮世繪工藝 作為繪畫形式的一種藝術,比起手繪的作品,浮世繪其實更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 況且,中國還沒有欣賞浮世繪的人,我自己的這些浮世繪將來交給誰,現在正在擔心。 像魯迅說的:還是北齋適合中國一般人的眼光。以如今葛飾北齋的作品的影響力來看,其實也不無道理啊。
  • 葛飾北齋浮世繪作品登陸深圳
    光明網深圳訊(記者 黨文婷)在形形色色的繪畫門類中,版畫是一種以「轉印性」和「複數性」為呈現方式的藝術樣式。由於版畫起源於印刷術,自降生之初便具備了與其他美術形式不同的藝術本體屬性特徵。也正因為這種獨特性,版畫放大了藝術作品兼具的審美功能與社會功能,在社會傳播過程中獲得了超越種族和人群的公眾認知度。5月16日至24日,2016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透視東西——黑龍江省美術館藏十七至十九世紀中外版畫作品展覽」 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辦。
  • 葛飾北齋|千禧年影響世界的唯一日本人,梵谷與浮世繪的緣分
    藝術家:葛飾北齋流派:浮世繪作品尺寸:高25.7釐米,寬37.9釐米當然畫名說的不是在神奈川那個地方衝浪,所以也不叫神奈川衝浪圖,正確的斷句是神奈川衝·浪裡。葛飾北齋( 日語:葛飾 北斎/かつしか ほくさい)本名中島時太郎,活躍於1760年至1849年,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他的繪畫風格曾被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許多印象派繪畫大師都臨摹過。
  • 浮世繪來襲,一場教科書級別的日本藝術大展
    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2020年7月3日至11月8日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舉辦。這是國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內容最全面、展品最豐富、展陳最新穎的浮世繪展覽。可以說,看完展覽,便能全方位了解浮世繪所表現的絢麗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了解浮世繪的發展脈絡和名家名作,了解浮世繪版畫的製作方法和變化過程。
  • 葛飾北齋和浮世繪:如果再給我5年壽命,我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
    今年是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260年誕辰,他傳奇的一生涉獵了無數題材和技法,尤以風景版畫成就最高。 日本浮世繪學者永田生慈曾評論: 「葛飾北齋在江戶時代後期作為浮世繪師登上畫壇,但在作畫生涯的後半生,他沒有停留在浮世繪的範疇而開創了獨自的境界
  • 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經典版畫作品拍賣 高價成交
    原標題: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經典版畫作品拍賣 高價成交 中新網3月21日電 據日媒報導,19日,美國紐約的一場拍賣會推出了兩幅日本著名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經典版畫作品,均以50萬美元左右的高價拍出。
  •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和他的《神奈川沖浪裏》
    浮世繪:17—19世紀流行於日本的一種版畫形式。他首先要由畫師在畫稿上作畫,然後由雕刻師依據畫稿在平滑的木板上刻出複雜而精緻的線條,最後由拓印師一次次分畫面不同的色彩拓印成畫。代表人物有: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以及安藤廣重。畫師們運用具有平面張力的線條和單純洗鍊的色彩,創造出許多優美而令人難以忘懷的形象。19世紀後期傳到西方,對梵谷為代表的印象主義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展訊」「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上海開幕
    7月3日,展覽「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上海Bund One Art Museum開幕。展覽從浮世繪的發展脈絡結合名師名作的解讀以及對浮世繪版畫技藝繁衍的探索等方面,全面展現了浮世繪絢爛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
  • 眾籌| 繁世浮雲錦繪成!21個浮世繪流派藝術精選,限量圖書及周邊
    開篇的海浪,是浮世繪最著名的代表作,畫家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作為浮世繪的頭號迷弟,梵谷受浮世繪影響巨大。梵谷一生雖然窮困窘迫,卻也收藏了200多張浮世繪作品。▲梵谷《唐吉老爹》,人物背後就是浮世繪作品梵谷從浮世繪中吸收東方藝術技法,融會貫通,最終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事實上,以葛飾北齋為代表的日本浮世繪,對歐洲印象主義和後印象派畫家產生了極大影響。浮世繪將色彩、空間、造型等因素抽象化、符號化的繪畫方式,馬奈、莫奈、德加、梵谷、高更都深受其啟發。
  • 一篇文看懂日本浮世繪
    全情投入於當下一刻, 全神貫注地靜觀月色、雪色、春櫻與秋楓。 ——淺井了意《浮世物語》,約1665年 提起葛飾北齋,你可能首先會想到《神奈川沖浪裏》。
  • 日本浮世繪來「嘉」
    原標題:日本浮世繪來「嘉」   1月16日,一場日本浮世繪特展將在嘉興博物館開展。   說起日本浮世繪,哪怕沒見過,也不會陌生。   浮世繪的藝術風格獨特鮮明,可說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畫,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世紀至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特別是西方透視技法傳入日本後,風景畫(又稱「名所繪」)成為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
  • 跟隨「浮世繪三傑」夢回江戶
    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寫道:活在當下,盡情享受月光、白雪、櫻花和鮮紅的楓葉,縱情歌唱,暢飲清酒,忘卻現實的困擾,擺脫眼前的煩憂,不再灰心沮喪,就像一隻空心的南瓜,漂浮於涓涓細流中。這就所謂「浮世」。《富嶽三十六景 江戶日本橋》葛飾北齋日本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浮世繪」,即為「虛浮世界的繪畫」。
  • 藝術賞析|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與《富嶽三十六景》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晚年的作品之一初版只繪製36景因為大受好評所以葛飾北齋仍以這兩點說明葛飾北齋在描繪倒影時並不注重實際情況,而是在創作中增添了自己的想法,這種做法在他的作品中比較常見,也是浮世繪追求裝飾性效果的體現。
  • 浮世繪狂人葛飾北齋巔峰名作:從《常州牛掘》到《上総の海路》下
    日本浮世繪狂人巔峰之作:名作《富嶽三十六景》究竟如何煉成?日本浮世繪狂人巔峰之作:名作《富嶽三十六景》究竟如何煉成2?日本浮世繪狂人巔峰之作:從《江戸日本橋》到《相州仲原》下,就連肉筆繪也是如此。當然我們在欣賞葛飾北齋作品的同時,還是能夠從中體會出其不俗的學習能力,他能夠準確吸收接納國外繪畫藝術的特點為己用。既有日本民族特色,同樣還能夠順應國際化的發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