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船舶往往在數千噸以上,一些特種海上平臺甚至接近100萬噸。由於巨大的慣性和海水特殊的阻力因素,一旦兩艘船隻發生碰撞很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2018年底,挪威海軍5000多噸的「英斯塔」號護衛艦無視一艘馬爾他籍油輪警告,直接懟上這艘11萬噸級的油輪,結果遭遇重創,經過艦長極力搶救後還是沉入水中,5億美元直接打水漂,這給世界各國敲響了警鐘。
然而日本自衛隊卻沒有吸取挪威海軍的教訓。據NHK報導,3月30日晚間8時左右,一艘日本海上自衛隊「旗風」級驅逐艦與一艘中國漁船發生碰撞事故,事故發生地點距鹿兒島以西650千米,距舟山群島以東則大約140千米左右。據日本媒體報導,這艘名為「島風」號的5900噸驅逐艦左舷處被撕開了一道長1米,寬20CM的大洞。要知道現代海軍的裝備都極為昂貴,這次日方用於修繕的費用肯定不菲。質量更輕的中國漁船損失也不輕。所幸據日方消息,13名中國船員,除其中1人受了點傷外,都沒有大礙。
有專家認為漁船絕不可能主動與軍艦衝撞,畢竟噸位差距擺在那裡,因此事故原因很可能是日方出現失誤或由於特殊原因撞上漁船。或者如日方所說,當時海上風高浪急,雙方無法識別對方而導致悲劇發生。不過作為準宙斯盾驅逐艦,日方雷達無法發現漁船也令人匪夷所思。因此這起事故還需要一段時間的仔細調查才能水落石出。
總之這起事故再次給各國敲響警鐘,海事活動必須慎之再慎。未來東亞或成為世界經濟中心,屆時東海及南海等海域會更為繁忙,提高海事安全依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