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證悟了空性呢?了解一下西藏密宗對證悟空性的論述「三」

2020-12-09 蓮花又再開

證悟空性後,報身顯現的狀況之前也講過了。這些在藏傳佛教的寧瑪派的大圓滿法中都有論述。不在做更詳細地論述了,如果你見到報身的光明,可以自行參考書中的論述,去實修它的法。有些人可能會說,密法必須灌頂和有上師指導,確實有好的上師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都是隨緣。下面了解一下密法為什麼要秘密傳授和要有好的上師。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傳法,應給適合的根器傳相應的法,如果給不適合的根器傳不適合的法會斷人的慧根,造成此人會對不相應的法產生誹謗和詆毀,從而斷除脫離苦海的善緣。有好多佛經是佛陀的弟子在以後,從經藏中把它傳出來的。可能好多人也知道龍樹菩薩,許多的經是他從經藏中傳出來的。包括華嚴經等等而且好多教派列他為祖師。為什麼佛祖不一下都傳出來呢?就是因為當時的根器,不適合直接宣講出來。所以會有選擇性的穿法。

密宗就是因為它需要能夠認識和理解的人,才能去領悟和修行。它不是普世宣說的法,它是給某些有很深慧根的人,讓他能即身成佛而宣說的法。所以需要有好的上師來挑選,看你是不是這樣的根器,如果是適合的根器就會秘密傳法於他,因為保密性所以稱為密宗。因為真正的法是不以名相和言說來表達的,就像迦葉尊者只需一個微笑就能明白,所以佛祖把正眼法藏傳於迦葉。為什麼密法對上師要覺對尊崇,就是因為給你說出來的法,怕你理解不了會不相信法,所以要對上師絕對的服從。

灌頂是一種儀式,為的是讓你對法尊敬和敬畏。灌頂也分有相灌頂和無相灌頂,有相灌頂如果不悟到佛法的真意,那也只是形式。而無相灌頂是你真實地悟到了法的真意,報身自現。之前談到的修光明的法,都是寧瑪派大圓滿法中葛妥的修法,妥葛也有頓超的意思,但修行妥葛之前必須有且伽,什麼是且伽呢?其實就是你要知道你心的本性,再次了解一下你的本性,文章的結尾會摘抄一些密教祖師蓮花生大士的伏藏【深法寂靜憤怒尊密意自解】之直指覺性赤見自解的心法的論述。

你的一念是有呢還是無呢?是無吧它又有,是有吧它又沒實體存在,所以說你的心是不二的,因為即不能說是有又不能說是無。知道了不二的含義,你就可以斷除煩惱的來源,為什麼能斷除煩惱呢?舉個列子來說明。

家裡有把刀它幫你做飯是好幫手,所以說它是把好刀。如果它殺過人那我們稱之為兇器是不吉利的。好的就喜歡壞的就討厭,可實際上你所謂的好壞有什麼意義嗎?沒有欸。它不會因為你認為的好就發生性質改變,變成一把好刀也不會因為你認為的壞就變成壞刀。所以好壞只是你心裡沒有實際意義的妄想吧了。但你這妄想卻能影響你,因為有了好壞你又會分別喜歡和厭惡,喜歡的得不到又會產生痛苦和失落等等不良情緒。喜怒哀樂隨之產生,痛苦的來源就是你妄自分別的心。

伏藏直指覺性赤見自解關於心性本面的論述:唉瑪火,一心之內遍含輪迴與涅槃,它的本性無始即然,而你卻不知道;明和覺性從未有間斷,而你卻不認識;它處處皆無礙顯現而你卻不了解,因此為使你能了解心性的本來面目而作開示。三世諸佛講說了八萬四千無量法門,除了說此性外,過此說者佛未曾說。一心:煩惱的聲聞獨覺,只了悟無我的一面,雖欲求證悟而不能如實地悟。其他因受各自宗派和理論束縛,不能見到心的光明,煩惱聲聞獨覺貪著能所而成障礙,中觀貪著二諦邊見成障,下三瑜伽貪著觀想念誦成為障礙,摩訶阿魯貪著界覺成為障。於無二義分之為二而致誤,無二若不能融合為一,不能成佛,因為皆是一心。輪涅本來無分別,若去斷離取捨,仍流轉於輪迴。指示你一切精華即此赤見覺性自行解脫之法。當你悟到一切法本自解脫,則知大圓滿是園具一切。三昧耶,甲,甲,甲。

篇幅原因只能摘抄這一部分,望有緣之人能夠理解,證悟到心性的真實面目。阿彌陀佛。【感謝評論點讚及關注】

相關焦點

  • 如何是證悟了空性?了解一下西藏密宗對證悟空性的論述「四」
    證悟空性後會有四個階段;第一個是法性顯現,顯現報身之光有五色。第二個是覺受增長,光明穩定階段。第三明體進詣,見到佛土,得圓滿報身。第四窮盡法性,顯現水月之身,饒益一切眾生。當你都證得後即能獲得智慧無上的十六地。
  • 證悟空性的四個境界!
    這與觀心法之三——「觀看顯相與心是一或異」有某種程度的關聯。  練習觀心法之三時,剛開始會確知內顯相(內心經驗)不外乎是心,最後會怔悟連外法相(外境)也不外乎是心。不管哪種情況,怔悟到內外法相都不存在在心之外,就是證悟到萬法皆心。  2、心即空性。  證悟萬法皆心皆是心的展現,就一定要證悟心性。
  • 證悟空性,其實就是這麼一回事兒
    文:靜怡苑心靈樂園寶寶·怕:空性,我不太敢想。因為一想到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一無所有,心裡會有點怕怕的。寶寶·惑:我總覺得空性和悲心是矛盾的。空性是說一切都不存在,那悲心的對象也不存在啊?!那為什麼還要修悲心呢?寶寶·冷:有時候,覺得自己心很冷,特別是學了空性,感覺加強了自己的心冷。學了空性的時候,我想反正你們也不存在,痛苦或者死活有什麼關係?!
  • 慈誠羅珠堪布:證悟空性的障礙
    禪宗的觀點,佛經裡面是不是沒有記載的呢?當然不是。佛經裡面有記載。比如說戒是什麼呢?平時講的就是菩薩戒、居士戒這些戒。但禪宗講的戒跟證悟有關係,證悟了以後,安住在這個證悟的境界當中,沒有殺盜淫妄這樣的念頭,所以打坐它本身就是戒,證悟的智慧就是戒。平時我們不是這樣理解的,我們認為打坐時候的證悟是戒定慧當中的慧, 而不是戒,這是普通的大乘佛教的理解。
  • 明心見性沒有見性就不會明白心的實相,看看密宗對明心的論述。上
    明心見性這個詞語經常出現在佛教之中,何為見性何為明心呢?因為現在的世界很多事都是本末倒置,所以先說後面的見性,最後在了解關於明心的論述。顯宗經典對心的光明一面,描述的非常少或者是一帶而過,因為怕人對光相執著,而西藏密宗對光明的論述算是很詳盡了,所以如果你沒有見到心光明的實相,還是未曾悟到本性。換而言之你還算不上一個真正懂的佛法的修行者,既然沒證悟自心,那就表明還不是一個懂法之人,沒有領悟佛法的人去討論法的正統和優劣,就和沒炒過菜的人去評論大廚做菜的方法不對的人有什麼區別。
  • 證悟空性與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也許有些人覺得不解:證悟空性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有什麼關係啊?對我有什麼幫助啊?這個關係、幫助就大了!證悟空性之後自然就能看開放下了。我們有一句法語:「世上沒有完美,想開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世上沒有完美,隨緣了、放下了就是完美。」這就是完美,完美在於心態。
  • 《金剛經》:空性、無住、成佛
    世上的人見了什麼就迷在了什麼上面。見財了就成了財迷了,見色成了色迷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們證悟不到空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能夠透過幻相看到本質,就會發現這個世界的本質就是空性。看到了幻相後面的空性,你就不會像芸芸眾生那樣,「凡所有相,抱住不放」,就不會在現象的裡面迷失了本心本性。所以《金剛經》告訴我們修行的第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是要證悟空性。佛法是緣起法。
  • 不要再錯誤理解佛經中對空性的論述了,心性不是空性也從來不空
    首先感謝大家的評論和關注,評論中也有讓我了解一下心經的評論。那就發表一下我對心經的理解。心經是比較短的一部對心性描述的佛經。雖然很短卻很簡單直接的描述了心性的本質。用心經中的內容簡單了解一下容易對佛經產生誤解的觀點。錯誤理解空性說起佛教好多人會想起遁入空門四大皆空的詞語,再加上佛教也有空性的論述,所以有些人看了佛經會認為佛經就是告訴你空性的學說。
  • 什麼是真正的空性,如何才能證悟?
    問:我有時候在一瞬間似乎能感受到空性的存在,請問上師什麼是真正的空性,如何才能證悟?是不是在空性的境界上是光明,請上師描述一下光明的境界是什麼樣的?這個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空是緣起,緣起是空。不增不減,不垢不淨,講的都是空。明白了嗎?不明白。因為這不是我們思維的範疇,通過我們的思維方式去思維,這是矛盾的。說有又說沒有,有是沒有,沒有是有。到底有還是沒有啊?是矛盾的。所以大空性不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識的範疇,不是它們的境界,超越了。通過我們的思維方式去思維,這都是矛盾的。
  • 知道這些,才能放下執著,證悟空性!
    比如,為何能在完全沒有紅色的物質當中產生紅色呢?為何能在毫無臭味的材料當中產生臭味呢?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呢?無論怎樣去尋找,都無法找到答案。「它就是這樣產生的!還需要什麼證據嗎?」人們會這樣回答。但是,這些都是我們眼耳鼻舌的幻覺,佛告訴我們這一切叫作「因緣和合」。萬法雖然不是真實存在的,我們的眼耳鼻舌卻能感受到,佛說這叫作「如幻如夢」。
  • 什麼是真正的修身?因為氣化形體,所以西藏密宗十分重視修氣脈
    為什麼說這些,是因為總有人把密宗或者修行氣脈,定義為所謂的外道或者不是正統。宗教和哲學的區別就是一個要實證,一個只要有正確的思想指導就行了。不要一說修氣脈就是學道教或者說是外道。佛祖在證悟之前也同樣是苦修了身體的。
  • 佛法的最終含義是什麼呢?不要理解錯。下篇
    戒律是什麼呢?戒律是針對當時的狀況,產生的約束行為的一種規則。首先說他不是佛法本意,只是針對當時人們的狀況設定的規則。換句話說就好像上房的梯子,只是助你成道的工具,當然上房也可以用繩子等等工具。犯了戒律的人一樣可以證悟佛法。不要拿戒律去教條的評論好壞,當然你也不要輕視戒律尤其在沒證悟之前。上一篇講了心的不二性,其實萬物都有一樣的本性,都有空和有。無論多小也有,就好像物質分解到原子核也會有電子在空間中圍繞它運動和星球圍繞太陽運動是一樣的。所以當你能證悟到法的不二性後,外界對你來說是沒有分別的。也不會有各種條條框框的。
  • 宗薩仁波切演講開示:禪定、智慧、證悟,值得收藏
    「禪那」、「三摩地」或藏文的「貢」,這些詞都包含了無窮的意義。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禪定就是雙腿盤坐、身軀挺直、幾分鐘內什麼事都不做,我想這可以是禪定。以這種方式了解禪定很好,不過了解的不完全。我說這種了解的方式很好,是因為「什麼都不做」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啊!
  • 西藏密宗的往生轉世瑜伽
    密宗裡為什麼會出現(往生轉世瑜伽),這種獨特的修持術呢。這樣才能夠獲得圓滿的佛果,同時如何面對死亡進而獲得好死,這也是藏族信徒們所關心的事情,例如〈西藏度亡經〉。〈中陰救度經〉,所教導的死亡技巧,就可使死亡的事情成為來世的入善之門,善於脫離肉體,善於轉世為人,直到由輪迴而得到解脫或涅槃為止。按照佛教的觀點,生命系由一系列連續不斷的意識境界,所構成。
  • 佛教:何謂「緣起說」與「三法印」(深度長文)!
    但緣起法的內在理性是什難明的(注一),佛陀為了有情能較容易把握這甚深的緣起理性,乃從三方面來加以開顯。此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法印(注二)。三法印可說是緣起的三個綱目。了解緣起,固然即了解三法印;了解三法印,亦必了解緣起。所以,如對緣起甚深之義未能直接悟解,可借三法印之開顯以悟入。這樣,說緣起便同時要說到三法印了。
  • 作為佛門十宗中最神秘的一派,密宗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
    這佛門十宗經過上千年的優勝劣汰——尤其是「三武一宗」的滅佛運動,到現在只有三門還比較興旺,分別就是禪宗,淨土宗以及密宗,其餘都非常式微甚至已經斷絕了。而在佛門一直流行一句話,叫做「窮淨土,富密宗」,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到底是什麼意思,然後再來介紹密宗為何有那麼多的儀式,最後再介紹其中紅,花,黃等門派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