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悟空性後會有四個階段;第一個是法性顯現,顯現報身之光有五色。第二個是覺受增長,光明穩定階段。第三明體進詣,見到佛土,得圓滿報身。第四窮盡法性,顯現水月之身,饒益一切眾生。當你都證得後即能獲得智慧無上的十六地。
顯宗中有十地菩薩,名為法雲地。但佛也曾說過即便達到法雲地的菩薩,亦不能知道佛的境界。只有十三地以上才是佛的境界。現在簡單了解一下十六地的情況,對自身修行的狀況有個了解。第一地極喜地,於體證法性時產生喜悅,得出離的成就。第二地離垢地,了悟此性乃根本覺之自覺。第三地發光地,於本性能得覺受。第四地焰慧地,由觀光明而得覺受者。第五地難勝地,證悟本始智慧。第六地現前地,能見光蘊。第七地遠行地,圓滿一切覺受遠離煩惱者。第八得不動地,住此境界而不動者。第九地善慧地,圓滿功德。第十地法雲地,能將自己的心識攝於所觀的本始智慧中,令所觀自然生起來,隨見諸像皆如虛空的雲。這是顯宗中的十地菩薩。上述境界,皆是行者不舍此生,而得成就。若舍此生不以上述方式登諸地。
斷一切虛妄顯現時,生起諸總集之所觀境界,是為第十一地普光地。無任何執受,甚至連所觀也不執著,不為任何內外諸法所汙染者,為第十二地淨蓮地。自行者心中本始智慧所生之金剛鏈,化為虛空光明的五總集者,為十三地咒鬘大集地。住於所觀之本始智慧,為第十四地大樂地。於法爾境界,的決定成就者,為第十五地金剛持地。於本淨境界法爾生起本始智慧,為第十六地無上智地。
無論如何你都需要用智慧來了解世界的真相,所以再次老生常談了解你的心性,文章的結尾還是用伏藏法門中的【深法寂靜憤怒尊密意自解】之直指覺性赤見自解作為結束。
什麼是你心的本性呢,你的一念既不是有也不是無,因為它沒有實體的存在,可是也不能說是無,因為它也不是虛無的空,所以非要用一個詞來表達,那就用不二法門來稱之。煩惱怎麼來的呢?就是你妄自用你那不能分別的心,去分別外物。所以煩惱和痛苦都產生了。基督教也說人是吃了分別果所以就有了痛苦了。修行的人的理解不管在哪個不同的地方,他們對心性的理解都是相同的。中國的太極圖陰陽也是在一個圓圈裡,而沒有讓它分開。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告訴你什麼是你應該有的正確思維。,
痛苦就是你本來安靜的心,因為錯誤的思想而分別出來的。妄自認為是有的,妄自給人家取所謂的名字,妄自定義好壞。你說一隻貓叫貓,請問是貓告訴你的嗎?如果不是有什麼意義嗎?那就好像你見到一個不認識的人叫人家老張,人家就是老張啊。名字包括自己不是的自己介紹嗎?你第一次去公司面試,讓別人了解你是不是得自己介紹自己啊?既然是這樣,你所謂貓的稱呼是不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妄想呢?還把貓分出好壞,好的就喜歡壞的就討厭,可是這些能影響你情緒的所謂的好壞有實際的意義嗎?你說好貓真的就發生性質改變成了好貓嗎?你所謂的好壞也不過是你的妄念吧了。可是你的妄念能影響你,讓你產生痛苦。好的就喜歡得不到就煩惱,壞的就生氣。為了錯誤的思想,讓自己煩惱。所以為什麼說佛是智者呢,就是因為佛看明白自心了。
直指覺性赤見自解之名相:稱之為心者就是那明明了了。說存在,它卻沒有一法存在,說根源,它卻是輪迴苦和涅槃樂種種生起之根源。由於對它的見解不同,始有十一乘門。從名相上講,它有無窮的名稱;有人稱它為心性或本心,外道則稱它為梵我,聲聞獨覺則稱無我教義,唯識家稱之為識,有人稱它為般若到彼岸,有人稱它為如來藏,有人稱它為大手印,有人稱它為唯一明點,有人稱它為法界,有人稱它為一切種,亦有人稱它為平常心。【感謝評論點讚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