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的起源?隕石碎片揭示未知小行星的存在,體積巨大還富含水分

2020-12-24 前瞻網

地球生命的起源?隕石碎片揭示未知小行星的存在,體積巨大還富含水分

 CHEN • 2020-12-23 09:18:24 來源:前瞻網 E972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2008年,一顆隕石降落在蘇丹上空,在廣闊乾旱的努比亞沙漠中爆炸成碎片。

這顆隕石被稱作Almahata Sitta,取名自附近一個火車站。研究人員共收集到600片多隕石碎片。

在這顆隕石撞擊地球之前,科學家已經成功地預測了這次撞擊,包括時間和地點。這也是首次實現撞擊預測。

這些碎片來自一顆名為 2008 TC3的小行星。科學家一直在對其碎片進行研究並於近日發表了相關成果。

研究表明,2008 TC3來自一個巨大的、富含水分的母體小行星。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獲得了一份50毫克的碎片樣本。在經過拋光處理後,研究人員用紅外顯微鏡檢查了其成分。

通過光譜分析,研究人員有了意外發現。在一片名為AhS 202的碎片中發現了一種極其罕見的水合晶體,稱為透閃石(amphibole)。

透閃石是由白雲石和石英混合沉積後形成的變質巖,晶體常呈輻射狀或柱狀排列。這種礦物需要長時間的高溫高壓作用才能形成,而且通常認為,在碳質球粒隕石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這意味著,小行星2008TC3很可能曾經屬於一個更大的天體,該天體的大小實際上與穀神星(Ceres)屬於同一級別。

穀神星原本是運行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一顆小行星,直徑約950公裡。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穀神星重新定義為矮行星。它也是是太陽系中最小、也是唯一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

有意思的是,2017年,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探測到在穀神星北半球一個叫做「Ernutet」的隕石坑內部及周圍存在的有機物質。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解釋說:「大多數碳質球粒隕石母體被認為直徑小於100公裡,因此不足以產生AhS 202中礦物所需的壓力和溫度條件。」

對此,研究人員稱「AhS 202的原始母體可能是一個未知天體,大小可能於穀神星類似(直徑可能達640-1800公裡)。」

雖然這顆神秘的巨大小行星被認為已經不復存在,但它曾經存在於太陽系的事實表明,儘管在其他回收的隕石碎片中沒有發現這些大型富水天體的證據,但太陽系中可能還存在更多類似的小行星,並且已經消失。

就像小行星龍谷(Ryugu)和本努(Bennu)揭示了一些不同於大多數已知隕石的成分一樣,2008 TC3的許多碎片也證明了太空巖石中還有比目前的假說所能解釋的更多東西。

宇宙生命論認為,地球的生命就是起源自天外隕石。

此前,《科學》子刊《進化》刊登了一則消息,稱科學家首次發現了「生命種子隕石「。

科學家對兩顆墜落在摩洛哥和美國的隕石分析發現,這兩顆隕石不僅都含有液態水,而且還包含生命所需的有機化合物,這些有機成分包括:形成蛋白質所需的胺基酸、碳氫化合物、氧、氮等。

最重要的是,經過檢測,這些隕石中的液態水竟然有45億年之久。

這項最新研究也表明在太陽系存在富含水分的小行星。這些小行星或許就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所在。

這項發現發表在《自然》子刊《天文學》上。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sciencealert.com/a-huge-unknown-object-once-roamed-our-ancient-solar-system-scientists-sa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0-01274-z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地球生命起源被找到了?小行星進入太陽系,在地球上留下了生命?
    地球生命的起源被找到了?小行星進入太陽系後,在地球上留下了生命?在地球生命進化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一直難以解決,那就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是從哪裡開始的?針對於這一問題,科學家的觀點各不相同,部分學者認為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是40億年前,在海底熱泉口所誕生的,因為這裡的溫度適宜,還擁有充足的水資源,生命在這裡誕生是理所當然的,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起源,都是由海洋生物所進化而來的。除了這一觀點之外,也有一部分學者認為,太陽系中生命的產生很有可能會和40億年前,太陽系的一場意外有很大的關係。
  • 木星是地球的守護者,卻在向地球投擲小行星和隕石
    然而,隨著人類對於太陽系認識的加深,人類發現,地球上能夠產生生命,除了這些充分必要的條件之外,其他的一些條件也對地球生命的產生貢獻了很大的作用。木星作為太陽系的清道夫,利用其太陽系中第二大的引力,將闖入太陽的小行星、隕石、彗星吸過來,避免其進入到太陽系的木星軌道圈以內,間接保護了地球的安全。我們知道,引力的大小和天體的質量成正比的。
  • 木星在向地球拋射隕石,保護者竟然變成破壞者,事實或許不是如此
    以往人們一直覺得木星是地球的保護者,但是最像研究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因為以往人們認為木星用巨大的體積,將來自於奧特星雲、小行星帶的隕石吸引,從而讓地球避免受到巨大的衝擊,從而保護了地球的生命能夠持續的繁衍生息。巨大的木星讓很多危險化為無形,而且科學家確實找到了一些證據,但是現在這些證據似乎被駁斥了。
  • 隕石在空中被不明物體擊穿,究竟是誰在暗中保護地球?
    飛行員亞歷山大·阿奇科夫回憶說:當時一團巨大的火球向我飛來,即使隔著厚厚的鋼板,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熱浪,幾秒鐘後,我目睹這顆巨大的隕石在空中炸成了碎片。  此次事件一共造成1200多人受傷,300棟房屋窗戶破損,所幸無人身亡,但是比起我們認知中隕石可能造成的傷害,已經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 為什麼都說是月球保護了地球被隕石襲擊?
    為什麼都說是月球保護了地球被隕石襲擊?★地球人類的存在,在太陽系中都是天意安排好了的,正所謂天意不可違。不僅僅只是月球保護了地球被隕石襲擊,另外木星的作用也是不可小去。木星它是地球的保護神,阻擋了小行星撞擊地球,如果沒有它的存在,只需要一顆直徑5千米左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地球就會毀滅。撞擊引起的爆炸威力相當於7600萬顆廣島原子彈,而木星的引力是地球的2.5倍,無計其數的小行星一旦進入太陽系,就會被木星的引力吸引過去撞向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有了它的存在,可以為地球抵擋一部分隕石襲擊,因此月球跟木星都被稱為地球的守護神。
  • 隕石是什麼,它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地球上會有「隕石雨」!
    當一顆大型隕石降落在地球上時,由於大氣減速有限,它會以高速撞擊地面,其巨大的動能會瞬間釋放出來。大部分隕石材料和撞擊點周圍的大量地面材料將被完全粉碎和氣化,形成一個比隕石大得多的隕石坑。迄今為止,地球上已發現78個大隕石坑。最著名的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巴林格隕石坑,直徑1240米,深度170多米。火山口高出地面約40米。
  • 地球生命真的誕生於海洋嗎?科學家:也可能來自小行星!
    導讀:有關於生命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有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第一個生命誕生於海洋,是偶然事件,而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實際上是由小行星帶到地球上來的。相對而言,生命誕生於海洋的可信度比較高。我們知道,生命的本質就是蛋白質,蛋白質是所有生命的基本材料。
  • 科學家首次在隕石中發現外星蛋白,或許存在外星文明
    除此之外,在宇宙中,是否還存在其他的生命星球呢?從我們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宇宙中暫時還沒發現宜居行星,也還沒發現外星生命的跡象,但是發現了很多疑似與生命有關的情況。據2020年3月2日的一則科學報告中,科學家在一顆1990年墜到阿爾及利亞地區的隕石中,發現了一些蛋白質物質,這確實是個好消息。
  • 秦福帝論炎黃隕石之隕石起源
    關於隕石起源的學說,主要有大行星破裂說、彗星來源說和小行星來源說等幾類說法。其主要根據是:小行星的光譜特徵和反照率與已知各類隕石相似;小行星的礦物組成、結構、密度與各類隕石相對應;對各類隕石的熱離子和冷卻速率研究表明,各類隕石母體的半徑遠小於350千米,小行星作為隕石的母體較為合適;部分隕石的軌道計算證明,它們的來源區屬於小行星帶;眾多的小行星由於鄰近火星或木星的攝動,或者由於隕石母體之間的碰撞,使部分碎塊進入了與地球相交的軌道,隕落在地球表面而形成了隕石。
  • 造成恐龍消失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嗎?為何找不到證據?
    造成恐龍消失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嗎?為何找不到證據?在人類的眼中,宇宙是一個神秘且未知的存在。從進入太空之後,我們能夠了解到,宇宙幾乎是一片漆黑的景象。時至今日,人類都無法看到宇宙的「素顏」。人類能觀測到的也只有930億光年,在這片區域裡面,我們發現宇宙中存在著數以萬計的星體,只可惜在眾多的星體中,僅有地球孕育出了生命,按照概率學來講,這實在是不合邏輯。地球可能是被設計出來的初步統計,銀河系「躁動不安」的小行星至少有上萬顆,它們每時每刻都可能與周邊的星體擦肩而過,有時會撞進某一個星球之上。
  • 生命起源畫上句號?日本科學家:可能來自太空,隕石撞擊形成元素
    當然本身來說,在之前就存在一個假說,那就是最初的「生命之源」來自太空,隕石中存在胺基酸和其他生物分子也能證明這一點。但相信生命起源於複雜有機物的人稱,RNA和DNA的前體是在地球環境中形成的。所以這就形成了生命起源的爭議,按照日本科學家說的情況來看,那就是生命可能是通過「隕石」來到地球的,並且到達地球之後形成了生命的基礎物質。
  • 火星隕石中發現含氮分子,距尋找地外生命更近一步!
    利用先進的技術,科學家們在大約1500萬年前從火星表面噴射出的隕石中發現了含氮的有機化合物,證明了早期生命的證據可以在今天被保存和檢測到。如圖1所示。一塊叫ALH84001的火星巖石碎片(左)。放大的區域(右)顯示了宿主直紋巖上的橙色碳酸鹽顆粒。資料來源:小池百合子等人(2020年)《自然通訊》。
  • 太陽系內存在一批寶石小行星,價值上萬億美元,有一顆已經撞擊了地球
    趣味探索訊 浩瀚宇宙一望無垠,宇宙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太陽系和地球,有一定科普知識朋友肯定知道太陽系內充滿著很多微型小行星,這些微行星質量、體積、運行軌跡及星體成分存在很大差異。有的直徑可能只有幾十米,有的則達數公裡。這微行星在太陽繫到處亂竄,可能隨時成為太陽系內八大行星的盤中餐。
  • 地球上最古老物質:默奇森隕石有 70 億年歷史
    默奇森隕石顆粒有 70 億年歷史默奇森隕石中的星塵顆粒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固體物質,部分顆粒已有 70 億年歷史,然而太陽僅有 46 億年歷史,該隕石被認為是在恆星強化時期形成的。由於隕石並不是一天時間形成的,所以它們會在太空中遊蕩,體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增大。
  • 地球最古老物質是啥?默奇森隕石有70億年歷史
    默奇森隕石顆粒有70億年歷史默奇森隕石中的星塵顆粒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固體物質,部分顆粒已有70億年歷史,然而太陽僅有46億年歷史,該隕石被認為是在恆星強化時期形成的。由於隕石並不是一天時間形成的,所以它們會在太空中遊蕩,體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增大。
  • 地球生命或來源於地外星球,人類或許不是地球土著!
    這樣,神的存在問題就被很好的迴避了,不過,因為缺乏證明,神也只好存在於信仰神的人們中間,遠離那些相信科學的人了。二、化學起源說這是目前大多數學者接受的生命起源理論。因此,很多人認為,地球形成之前宇宙就已經擁有了生命,地球形成後不久,這些生命就來到了地球,然後開啟了地球生命的進化史。然後,科學家們還真就找到了生命外來的證據。
  • 直徑可達1800公裡,專家確定,早期太陽系出現一顆未知星球
    在太陽系形成初期,太陽系內部比較混亂,跟現在不太一樣,除了八大行星圍繞太陽旋轉外,一定還存在著很多未知的大型天體漂浮在太陽系內。最後它們去了哪裡?是被大型行星引力捕捉,成為行星的守護衛星,還是變成一顆流浪星球,翱翔在星際空間之中?
  • 月球隕石坑的科學大發現,比滅絕恐龍更大的小行星曾撞擊地球!
    如果月球在這段時間內經歷了多次小行星撞擊,那麼它的近鄰和母星--地球,很可能也在這場宇宙 "風暴 "中留下了傷痕,時間早已抹去了這些古老撞擊的所有痕跡。而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報告中說:「那場大規模的轟炸可能將地球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雪球。」從月球隕石坑的大小和數量來看,那是一場相當巨大的小行星風暴。
  • 隕石中發現未知蛋白,地球生命或來自奧爾特星雲
    長期以來,主流科學家一直認為地球生命是由地球自主產生的,但是一塊隕石的到來卻可能給「生命地球起源論」帶來沉重的打擊。進化論人類是怎麼來的?可能有人會疑惑,畢竟是1990年的隕石了,30年過去,會不會是地球上的蛋白質沾染到了隕石呢?其實並不是,首先血石蛋白中部分氫是由其同位素氘代替,而蛋白中氘原子所佔的比例與地球環境中的完全不同,反倒很像奧爾特星雲。
  •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所攜樣本有助探究生命起源
    「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02:15來自新華社客戶端據共同社澳大利亞庫伯佩迪12月6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稱,已於6日在澳大利亞沙漠回收了脫離「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返回地球的一個微型太空艙,希望它已安全地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