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
早在2017年,線下理財(涉及P2P業務)行業對當時的行業「翹楚」有「四巨頭」、「七小龍」的美譽。
時過境遷,不少公司早就物是人非。
「四巨頭」為信和財富、善林金融、恆昌財富、銀谷財富。
「七小龍」為紅上財富、捷越聯合、諾遠資產、匯中財富、證大金融、普信資產、華夏信財。
>>粗放發展的產物
P2P是網際網路借貸中介平臺,相關業務交易應該是通過網絡完成。但是早期粗放發展、監管缺失,很多公司都是採取線下撮合,線上成交的方式來進行,規模做大之後,還涉足金交所產品、私募基金等業務,發展成綜合類財富管理機構。
P2P與線下撮合最大的優勢就高效、快捷、省成本。但是由於線上獲客、大數據風控壁壘等原因,不少公司還是喜歡線下拓客這種方式。通過在全國布局大量門店的形式,來線下獲得借貸和出借客戶。
這種最原始的方法,其實成本很高,數百家門店的運營成本,拓客搞人海戰術,獲得的業績增長與付出的成本往往很難對應,而且不少公司也陷入「要做規模,就招人開分支機構」的怪圈,到最後業績增長緩慢,運營成本卻飆升。
>>縹緲的盈利模式
早期很多線下P2P理財,業務員拉一個投資10萬的客戶,可能提成就能給到1%。一年下來完成100萬的業績,算上底薪就可以年薪10萬。而持牌機構,比如信託,提成才千分之3,算上底薪可能要完成2000-3000萬業績才可以年薪10萬。一個募資100萬,一個募資2000萬,卻承擔一樣的人員成本,資金效率不言而喻。
還有一個案例。某爆雷的平臺,150多億的待付資金,卻在全國有200多家門店,前臺後臺員工超過4000多名,每年工資、提成、租金、推廣等各種成本在15-20億之間,算上給客戶的收益10-12%,資金硬成本就超過25%,再算上財務成本3-5%。0壞帳的情況下,如果給借貸人的利率低於30%,公司就是虧損。
善林金融實控人被判決無期
在早些年,一個銀行級風控、合規極好的P2P,能將壞帳做到20%以下,而對於草莽平臺,大多數壞帳率都在30%以上。今年疫情過後,壞帳超過50%的平臺比比皆是。也就是說,未出現疫情之前,放貸利息如果低於50%,絕大多數P2P平臺都是虧損,都要鋌而走險踩資金池的紅線。
更何況,現實中不少平臺實控人花錢如流水,租最豪華的寫字樓,請海龜、北清的管理團隊,買飛機、遊艇、豪車、地皮等,甚至挪用資金投資項目,最後血本無歸。
事實上,絕大多數P2P起家的線下理財平臺根本沒有過盈利,虧損窟窿越來越大,直至入不敷出,最後爆雷。
>>如今現狀
當年的四巨頭、七小龍,其中7家已立案(1家實控人被判無期),2家出現逾期,2家暫時正常經營。
具體情況如下:
信和財富
信和財富旗下共涉及3家P2P平臺,分別為信和大金融、資產家,金信網,待償金額為84.7億元、3.95億元、107.3億元,累計待償金額達195億元。天眼查顯示,信和財富曾在全國範圍內曾開設過402家分公司。
2018年8月出現了嚴重的逾期,2019年6月北京海澱警方和朝陽警方先後通報,對信和財富旗下P2P平臺立案偵查。
善林金融
2018年4月9日,善林金融實控人周伯雲向上海浦東警方自首。
2020年7月24日,經上海第一法院公開審理,周伯雲、田景升以集資詐騙罪分別判處無期徒刑。
至案發,造成25萬餘名被害人實際經濟損失共計217億餘元。
銀谷財富
2019年初銀谷出現逾期,2019年下半年曾出臺方案,分4年按20%、20%、30%、30%比例進行兌付,但是執行並不順利。
2020年4月,被北京朝陽警方以非法吸收存款立案偵查。截止目前,銀谷多個地區分公司也被當地警方立案。
截止2020年4月,待付餘額104.47億元。據北京警方通報,銀谷以P2P網貸理財方式在全國設立門店665家。
紅上財富
紅上財富於2019年11月被上海警方立案,旗下P2P平臺紅小寶借貸餘額12.52億元。2020年2月,近4800名員工被警方限時退款/退傭。
企查查顯示,截至2020年2月份,紅上財富有分支機構20家,紅上誠誠有分支機構42家。
諾遠資產
諾遠資產於2018年下半年出現逾期,涉及「債盈寶」產品無法兌付約70餘億元。
2019年1月被北京朝陽警方立案。目前,各地分公司均被當地警方立案。據通報,諾遠資產全國分支機構最高時曾達150多家。
捷越聯合
捷越聯合於2020年初出現逾期,截止目前待兌付140餘億。
目前兌付方案,主要是債轉股(按500億估值花生好車的股權),1-3折的打折兌付等。
證大金融
正大金融旗下P2P撈財寶於2019年8月出現兌付問題,8月29日實控人戴志康自首,9月初上海警方以非法吸收存款立案,目前以轉為集資詐騙罪來偵查。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撈財寶借貸餘額為49.96億元。
華夏信財
華夏信財(花蝦金融)於2019年8月被曝逾期,經過9個月的自救未果,於2020年5月被上海警方立案。
截至2019年10月1日,借貸餘額73億餘元。天眼查顯示,華夏信財遍布全國各地的分支機構最高時曾達200多家。
普信資產
普信資產於2020年初出現逾期,截止目前保理、p2p等產品待付餘額超過100億。
目前主要方案是以物抵債,與投資人籤署確權協議。
暫時正常經營:匯中財富、恆昌財富
匯中財富旗下P2P叫匯中網,主體為匯中利通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截止至2020年12月31日,借貸餘額為11.05億元。
恆昌旗下有恆易融、恆慧融、多樂融三家線上P2P平臺。官網顯示,截止2020年11月30日,恆易融借貸餘額254.23億元,恆慧融借貸餘額176.43億元,多樂融4,175.67萬元,合計約431億元。
截止到今天,當年的「四巨頭、七小龍」之中,絕大多數都沒有能善終,僅剩恆昌和匯中。而恆昌待付餘額431億,在P2P行業裡絕對是前列,若是兌付出現問題,惡劣之影響不可小視。
線下理財是一個畸形的產物,先天模式就存在問題,一旦出現逾期,幾乎沒有能自救成功的,一旦被立案,最終都是集資詐騙罪,實控人被處以頂格的無期徒刑。
2021年,再次重申,遠離線下理財。
關注我
轉發,點擊在看,可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