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斯基《Untitled》1910年
有時我們只是想要色彩的穩定,有時我們又不想要色彩的穩定,正如情緒在頃刻間變化一般,我們視覺的意識以及這個意識背後更深層次的思維的意識是頃刻間變化的。
印象派是因印象派畫家對於光影的追求,以及之後對於光影真誠的表達而出現的。色彩作為追求的工具,色彩本身附屬於光影下自然的萬物,有樹林、河流以及蒼穹之下人工的建築。
即使在色彩使用得最為狂放的梵谷手裡,色彩依舊是工具而非其他。色彩在野獸派的馬蒂斯手裡依舊還是工具,他夫人臉上的那道深刻的豎直的綠色,只是一種用來表達色彩之解放的隱喻而已。
那麼色彩解放之後的結果是怎樣的呢?馬蒂斯以及他的畫並沒有給予合理的解答。
關於色彩解放後的合理解答,我認為最先來自於兩位抽象畫家,康定斯基與蒙德裡安。在他們的畫筆裡,色彩真正成為色彩之本身而非其他事物的指代物。這裡我們要對指代物進行一點解釋。所謂的指代就是色彩用來表達的並非色彩,而是色彩堆積混合後的一種形式在我們腦海裡所形成的某種事物的形而上,即那些色彩結果的結果是自然的萬物,也就是印象派畫家所想達成的結果。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到印象派畫家們他們的確是完滿地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任務的。
蒙德裡安的色彩是一種規矩本身,色彩呈現它自己而非其他,因為在蒙德裡安的畫裡我們看不到任何可以聯結在一塊的指代物,色彩即是色彩之本身,而色彩本身所呈現的就是我們思維背後還有待探究的人類邏輯的本源。即為什麼那些色彩的規則會激發起我們的美感?即便它們並沒有指代任何我們曾經熟悉的東西。
康定斯基的畫則正好回應了我們開頭所提到的,我們有時想要穩定,有時卻又不想要,他的許多抽象繪畫正好表達了我們這種無意識的思維的流動,正如喬伊斯在他的小說《尤利西斯》裡用文學所表達的一樣,它們具有相同的現代意義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