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是燈泡,是留聲機,還是電腦,或電熱毯……但在吃貨們的眼裡,當然是袁隆平爺爺發明的雜交水稻啊!他可是從大大提高了我國的水稻產量,還有助於解決未來世界性飢餓問題。
可同樣是一碗米飯,有的人會做成炒飯,有的人會煮成稀飯,有的人吃成蓋澆飯,還有點人吃成焗飯。
不同國家也有偏好的米飯吃法,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韓國,日本和中國都把米飯吃成什麼樣了吧!
1.韓國
在韓國,除了烤肉炸雞,還有很多人喜歡吃韓式飯糰。韓式飯糰最大的特點就是裡面的餡料了,不用猜大家就知道是美味的泡菜了。
每次一有剩米飯,美食君就偷懶捏飯糰。米飯裡加入適量的香油和芝麻,用勺子拌均勻,還可以加點鹽調味,然後撕下一張大的保鮮膜鋪在桌子上,將拌好的米飯鋪上,用勺子按壓一下,儘量讓米飯都粘連在一起,中間放入酸酸辣辣的韓式泡菜,不要貪嘴放太多,否則會太鹹的。最後揪起保鮮膜的邊角,讓米飯合起來將泡菜整個包住,一個大大的飯糰就完成啦!
當然除了最經典的泡菜,還可以加各種蔬菜,肉鬆等,想怎麼吃就怎麼吃,一個飯糰都能抵一頓飯。
2.日本
毋庸置疑的是日本人吃飯,注重小而精。而壽司就是典型米飯細作的食物了。據說當時京都的醫生把各種海鮮用醋泡上一夜後,和米飯糰在一起吃,在我們看來,這是當時對食物保鮮的一種嘗試。慢慢地,這就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壽司美食。
如今,我們能品嘗到的壽司種類繁多,有手卷的,有手握得,有三文魚餡的,還有魚子醬的等等。製作壽司除了米飯,還少不了海苔,壽司醋。當然也有小部分人吃不慣這一類食物。
3.中國
對於一個14億人口大國來說,同樣一碗米飯,能變幻出14億種不同的吃法。小時候在農村,最喜歡吃大鍋飯了,鐵鍋燜的飯特別香,尤其是粘在鍋底的那層焦焦脆脆的鍋巴,一鏟起來,就被孩子們搶著要。
後來有人直接將剩下的米飯貼在鍋底,用炭火加熱,烘烤得又香又脆,或是直接擀成薄薄的米餅,切成小塊再入油鍋中炸香炸脆,撒點鹽和辣椒粉,就成了人見人愛的零嘴小鍋巴。
不得不說,美食君真是太佩服中國人的智慧了!大家還有什麼米飯的新奇吃法,那就趕緊和我們留言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