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917》觀後感,看戰場屍橫遍野,戰爭沒有真正的贏家

2020-12-17 專注影視觀後感

1917到2020,一百多年過去,導演讓我來到一百年前,風景如畫,野花野草和人一樣鮮活,不再是黑白也不是冷色,是紀錄片一樣的真實。隨著鏡頭後移,戰爭的殘酷通過抽絲剝繭逐漸張牙舞爪起來,泥濘的坑道和老鼠像一生都揮之不去的噩夢。劇荒多年,再一次感受到震撼,也算是麻木的心有了短暫的波瀾。

2個小時「一鏡到底」帶來的流暢感,簡直不能更舒適。比起花裡胡哨的剪輯,這種無痕銜接的鏡頭語言是我的最愛,長鏡頭對場面調度的要求也更高。如果細心,大概能猜到剪輯節點,一堂很棒的剪輯課程。可以說是非常「唯美」的戰爭故事,既不失戰爭的熱血沸騰,又通過士兵們悲歡交集的日常顯現這戰爭的內涵。劇終時主角拿出了家人照片,也透露出這場戰爭的目的和終點,是家。

電影講述了1917年,兩位士兵奉命穿越戰區前往前線傳遞情報的故事。1917,一戰結束的前一年。四年零三個月,死了1600萬人,1000萬人終身殘疾。而戰爭的起因,不過人的貪婪。而更諷刺的,結束這場戰役的不是勝利,而是瘟疫。上帝之手用一場2500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結束了一場死亡1600萬人的戰爭。當滿目戰爭、細菌、鋼鐵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

從一開始就和一般的戰爭主題片不一樣。兩個普通的士兵,臨時接到拯救1600人的緊急任務,必須立刻奔赴。不容你思考和反應,更不給你驚訝和部署的時間。這是士兵的日常。從小人物的視角出發,包含更多的血肉與人性的真實。

不同於《敦克爾克》和《血戰鋼鋸嶺》,《1917》幾乎沒有什麼戰爭的大場面,它把戰爭的側面拍給了你。不知不覺,觀眾被帶進這個充滿硝煙的世界,仿佛置身其中,你害怕戰火,戰火不留情,你同樣害怕安靜,因為安靜背後藏著的也許是一把刺刀。為什麼說它高級呢?就是它所有直擊人心的東西,都藏在了細節裡,它沒有刻意去放大那些慘痛的畫面,但你知道,這就是戰爭的一部分,它就在那。

熊熊烈火燃燒著的教堂,小鎮忽明忽暗,地窖裡一個法國女人抱著一個陌生的孩子,他拼盡全力奔走在在殘垣斷壁之間,像是向死的人,又是求生的鬼。 還有落滿櫻花和屍體的河流,還有義無反顧的奔跑。我沒想到,一部戰爭片,竟然美的像一首散文詩。

影片中有很多細節的處理,畫面的衝突,給人一種頹廢和揪心的美感。在戰爭中每個人都只是螻蟻,甚至只為了一些可笑的、輕率的決定,就讓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去實現。人在戰爭中淪為工具。以小見大,整個事件,貫穿始終。所有的意外,驚險都以一種意外的平靜結尾。反映了人性的多面和情感衝突。我喜歡。完成任務和兩個人走成了一個人,主角的情緒很多時候都用了沉默和留白,來給觀影人自己想像和空間。

相關焦點

  • 最悽美的戰爭電影——《1917》
    《1917》特別在哪裡?相比戰爭片,個人認為它更像一部劇情向的文藝片,甚至說是公路片,沒有什麼宏大的場景,沒有高潮迭起,不適合為了追求刺激爽感大場面而觀影的觀眾。甚至可以說,相比電影,1917更像是一件藝術品,或者一首詩,但它恰恰是以人類歷史中最荒誕醜陋的東西為題材創作的。
  • 一部史詩級戰爭電影《1917》,口碑票房全豐收,拍攝手法震撼
    這裡是傷城影視,每天為大家分享一些好看的電影!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剛上映的戰爭電影《1917》,這部電影由薩姆.門德斯導演,由喬治.麥凱飾演史考菲和迪恩.查爾斯.查普曼飾演布雷克,馬可.斯特朗飾演史密斯上尉。本部影片評分高達8.4分,首周票房排行榜第2,收益3675萬!
  • 《1917》:形式略大於內容的反戰電影
    《1917》是《鳥人》之後最能充分利用長鏡頭「幻術」追求效果的電影,剪輯出一鏡到底的戰場鏡像,也就是讓觀眾始終處於一直「在線」的戰場觀察者的狀態,從而對英軍少年戰術的遭遇產生同理心。觀眾一直與主人公「在一起」,是一種類似於電子遊戲的沉浸式表達。喜歡形式的觀眾,可以盡情在行駛中享受。願意思考內容的觀眾,也有足夠的時間與戲中人同步思量戰爭與和平、毀滅與生存的意義所在。
  •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1917》一鏡到底還原真實的戰爭
    本片劇情相對簡單,就是史上最強郵差送信的故事,如何才能將影片拍出新意,《1917》的答案是一鏡到底。一鏡到底可能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它是指拍攝中沒有cut情況,全篇只有一個鏡頭貫穿,沒有剪接。上一部大放異彩的一鏡到底影片就是《鳥人》,該片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等四項大獎。
  • 《1917》,一部「冷靜」的戰爭電影,卻拿到奧斯卡最佳特效獎
    (一)沒有英雄的戰爭電影許多觀眾很可能看完電影《1917》之後都還沒有發現有兩位英國頂級巨星的客串出演,科林·費爾斯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片中扮演了兩位英軍前線指揮官。「臉叔」英姿颯爽的將軍形象始終淹沒在昏暗的燈光之下,「卷福」的疤面造型也讓人看了不寒而慄。
  • 這不是看電影,這是親歷戰場,大銀幕看 1917,身臨其境
    大家好,今天分享電影《1917》。《1917年》由導演薩姆·門德斯執導,主演為喬治·麥凱、迪恩-查爾斯·查普曼等,於8月7日正式上映。1917的最大賣點是電影很大膽地用上一鏡到底的鏡頭,去敘述這個傳訊兵直闖戰爭前線的故事。因此,整部電影都跟隨兩位士兵,從第一個角度帶領觀眾進入真實而殘酷的戰場。從而,「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是講述這個故事的最好的方法,「讓觀眾一起踏上旅途,與角色同步呼吸」。「一鏡到底」的主要優點是可以給電影帶來非常強烈的身臨其境的感覺。
  • 奧斯卡大熱門《1917》,整部電影「一鏡到底」開始戰爭直播
    同時,雖然時空背景是以一戰為背景的,但即使你不了解一戰,你也完全可以看電影——當然,至少你需要了解同盟國盟軍的基本知識,可能是初中的歷史。這個情節似乎是半虛構的。劇中的兩個主角也是杜撰生成的,幾乎沒有史實引用。對於改編自史實的戰爭電影來說,看這部電影的門檻太低了,嚇不倒人。
  • 《1917》觀後感:軍人之間的友情與殘酷的戰爭形成鮮明對比
    《1917》一戰題材電影《1917》2020年1月在北美上映,先不說其創造18億票房的壯舉,還有三項奧斯達大獎的提名,其電影的故事情節讓觀眾久久難以忘懷,甚至讓觀影的我們隨著故事推進說到故事內容,這不是經過小說改編,而是由本片的導演薩姆·門德斯的祖父的真實經歷改編,所以在電影中很多細節都是高度根據真實歷史拍攝的,與我們對戰爭的認知發生了共鳴。
  • 《1917》:沒有好戰爭,也沒有壞和平
    《1917》講述的故事很簡單,但是它的結局比一些戰爭電影更為複雜。薩姆·門德斯的《1917》是一部能讓觀眾身臨其境且驚心動魄的戰爭史詩,由於它的題材和拍攝方式,這部電影一經上映,很快便成為各大獎項的寵兒。然而,儘管這部電影的許多榮譽來自技術方面,但從講故事的角度來看,仍有很多東西值得消化。
  • 5000字解讀電影《1917》,它的好不止于震撼的一鏡到底
    有人說,好萊塢還沒有準備好把獎項頒給以網飛為代表的流媒體製作的電影(《愛爾蘭人》和《婚姻故事》都出自網飛)。但不可否認的是,《1917》無論是電影的技術還是藝術都足夠讓人嘆為觀止,收穫獎項也足以服眾。而「一鏡到底」這種並不稀奇的拍攝技術,則是《1917》最大的看點和噱頭。這個「一鏡到底」不是片中的一個長鏡頭,而是從影片開始到結束由一個不間斷的長鏡頭構成。長鏡頭的拍攝難度和技術要求可想而知。很多電影都因為一個令人深刻的長鏡頭而廣受讚譽,《上帝之子》、《贖罪》就是其中代表。但真正一鏡到底的電影在影史上也是鳳毛麟角。
  • 電影《1917》促使我們拒絕戰爭的必然性
    坦率地說,如果這個虛構的士兵仍然不明白他為什麼需要去歐洲戰場上戰鬥(甚至可能去送死),那也是情有可原的。這場戰爭對他有什麼意義呢? 戰爭有什麼好處 最近上映的震憾大片《1917》,完美概括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荒謬性。
  • 草根評《1917》:氣勢磅礴 真實震撼
    來源:新浪娛樂電影《1917》海報新浪娛樂訊 昨日,小浪帶領北京團員們提前觀影了由薩姆·門德斯執導,喬治·麥凱、迪恩·查爾斯·查普曼、科林·費爾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馬克·斯特朗主演的電影《1917》大家對本片給出了9分的綜合評分,以下為參加本期活動團員的精選觀後感匯總:
  • 金球獎跑出「大黑馬」,戰爭片《1917》成最大贏家
    第77屆金球獎得獎結果揭曉,《007空降危機》導演山姆曼德斯執導1次大戰戰爭片《1917》,勇奪最佳影片和導演,是今年最大贏家與黑馬。
  • 電影《1917》發布臺詞版劇照 殘酷戰爭場面曝光
    電影《1917》發布臺詞版劇照 殘酷戰爭場面曝光 > 電影《1917》7月27日曝光「無畏逆行」版臺詞劇照。烽火戰場與平靜草原相輝映,搭配著金句臺詞,整組劇照傳達出絕境中無所畏懼的力量。據悉,該片已定檔8月7日。 絕地求生:《1917》金句臺詞傳遞愛與希望最新曝光的劇照,兩組場景形成強烈反差。戰壕、斷橋、炮火,透露出危險警告,草原、櫻花、綠樹,則充斥著勃勃生機。
  • 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電影《1917》是一部由真人故事改編的戰爭類影片,由美國夢工廠出品。影片最出彩的地方,就是使用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技巧搭配無縫轉場的剪輯技巧,將電影一氣呵成地展現給觀眾,整部電影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鏡頭從開始拍到了結尾,看不出任何剪輯的痕跡。
  • 《1917》一鏡到底「直播」一戰戰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電影院復工後的首部院線大片,在第 92 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大放異彩的佳作《1917》宣布將於 8 月 7 日上映。作為備受矚目頭部影片,此番定檔,在網絡上掀起廣泛熱議,觀眾期待值爆表,紛紛提前為該片打 call" 這些場景,必須得在影院看才過癮啊 "。早在今年 1 月初,影片就已率先登陸北美市場。影片在國內未映先熱,不僅在豆瓣有著高達 8.5 的超高分數,在網絡上更是有著極高的討論度。
  • 《1917》8月7日上映,這是一部為大銀幕而生的電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近日,在今年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大放異彩的佳作《1917》曝光「爭分奪秒」版預告片和海報,宣布8月7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成為復工後的重磅大片。《1917》由美國夢工廠影片公司、美國信實娛樂公司出品,中影進口、發行、譯製,上海阿里巴巴影業公司協助推廣。這也是阿里影業繼《綠皮書》、《何以為家》、《徒手攀巖》後協助推廣的又一奧斯卡熱門佳片。該片由薩姆·門德斯執導,喬治·麥凱和迪恩-查爾斯·查普曼領銜主演,講述兩名士兵堅守一個信念,奔赴死亡前線,生死傳訊的故事。
  • 《1917》:這個電影以「一鏡到底」的方式有戰爭!
    與國內對抗日神劇的各種誇張相比,那些通過小人物的犧牲描寫戰爭殘酷的作品更令人印象深刻,即使這些作品中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2020年初發布的戰爭電影《1917》就是這樣一部作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發起戰爭都不能原諒。什麼《1917》電影講述是兩個年輕的英國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接受了一項看似不可能的艱巨任務。他們需要冒著穿越敵人領土的危險,向前方部隊傳送重要情報,這些情報可能導致士兵數千人在拯救前方喪生。
  • 《1917》,豆瓣8.5分的反戰電影,一鏡到底的視覺盛宴
    戰爭中沒有完勝的一方,戰爭對於哪一方都是災難。戰爭會使人們流離失所。戰爭的災難是無法去估摸的。第一次世界大戰,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喪生!一戰期間,越靠近戰場中心,老鼠的數量就越多,體型也越碩大,因為它們的食物是成百上千的人類。兩個小兵《1917》使用偽一鏡到底的方式,把故事的主人公放在兩個通信兵身上。
  • 影視《1917》:戰爭與和平,只有奔跑才能活下去
    趁著現在有時間,就在網上把奧斯卡提名的電影都看了一遍,不得不說,要不是這次頒獎,很多優秀電影都不會觀看,更多還是因為語言的問題吧。電影《1917》講述了一個與《拯救大兵瑞恩》與人性考驗、與《血戰鋼鋸嶺》聖人傳記都不同,本片用一個長鏡頭(即使不是真的長鏡頭)的戰爭藝術片,想像一下你只有一次機會去參與一個大逃亡遊戲,遊戲中有各種關卡、敵人、陷阱,一次機會無法重來,唯一的優勢就是兩條命(兩個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