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競技文化:貴族的門面、帝國的性格、永不停息的徵服旅途

2020-12-15 大先生說史

引言

古羅馬慶典作為羅馬文化的一部分,在後世經常受到批評和摒棄,原因是其血腥和暴力的程度是不能被文明社會所接受的。但是競技慶典作為古羅馬政治生活和政治制度的一種,受到了當時統治者的喜愛,主要這一場場的死亡盛宴與當時的文明觀念並不背離,他們嚴格的社會等級意識和尚武的觀念與當時的核心精神體系是相符合的。精心安排的儀式和競技慶典所展示優越種族心理,是羅馬貴族安撫平民、震懾敵人和塑造自己貴族身份,維護貴族統治的重要手段。

競技慶典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儀式,包括了競技、宗教慶祝、勝利遊行和血腥表演等內容。其中血腥表演有大規模俘虜的處決,人獸搏鬥場面,角鬥士的對決,非常的野蠻,但是這種競技慶典在歷史上幾百年間都是非常流行的全民娛樂方式。在其他的文化方面都展現了高度文明的古羅馬民族,為什麼如此痴迷於死亡的視覺感受呢?為什麼墮落在這種更加冷酷、殘忍和喪失道德的氛圍中?這確實和當時的統治方式與思想觀念有重要的聯繫。

一、競技中的鬥士廝殺形式豐富多樣,角鬥競技、戰車競技、海戰競技作為三種主要的方式出現

競技作為古羅馬文化的標誌,是在古希臘、古羅馬歷史漸進過程中演化而成的,包含了民間組織和官方舉行兩種形式,其內容有外來文化的嫁接也有自己文化的繼承。最後變化成了角鬥競技、戰車競技和海戰競技三種方式。角鬥競技是拳擊和摔跤結合的一種競技項目,奴隸們經過劍術訓練,在公開的場所或者專門的角鬥場,拿著劍和盾牌,彼此相互搏鬥,或者與猛獸進行搏鬥,或者猛獸之間廝殺等方式,廝殺到對方流血來娛樂奴隸主。

戰車競技說的是在馬拉戰車之間相互競技,這項競技與孔蘇斯神的崇拜有關,戰車有兩匹馬的形式、四匹馬的形式或者六匹馬的形式進行,賽手要以非常高的速度繞賽場7圈,非常危險,獲勝的選手會有豐厚的獎金或者成為明星,失敗者則會喪命。海戰競技是一種模擬軍隊戰鬥的競技,規模非常龐大,表演者大多數是戰俘或者死囚,一場表演要在人工湖或灌水的競技場舉行,參與人數也是最多的,最多的時候兩萬人共同參與,死傷也超過真正的海戰。海戰競技因為勞民傷財、耗資巨大,皇室不堪重負,所以在歷史上也只是曇花一現,但是這種規模的賽事是古羅馬經濟巔峰時期的創舉。

最初的古羅馬競技是宗教、祭司和節日慶典的一部分,在羅馬擴張的過程中因為有了大量的奴隸和富裕的財產,羅馬人的道德開始發生轉變。古羅馬競技的娛樂性和刺激性都帶動了它成為一種可觀賞的娛樂方式,後來在統治階層推崇下,逐漸變成了一種普遍的、有系統性的娛樂方式,後來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角鬥士學校。奴隸主貴族挑選體格健壯的奴隸去訓練,然後組織表演。羅馬養老院在這一時期把角鬥項目作為公開演出的項目,到共和國末期的時候,發展成了一種全民喜愛的娛樂方式,所以成為貴族統治的工具。

帝國時代的羅馬競技表演成為了統治者的意志,古羅馬人對這一競技比賽痴迷到只要舉辦表演,都會爭先搶後的去欣賞,從皇帝到貧民,男女老少都對這種充滿血腥的表演興奮不已,角鬥士成為明星,名字被大街小巷傳頌,女性們愛慕他們,貴族夫人甚至選他們做情人,龐貝古城的城牆上雕刻著這些鬥士的名字,這種文化現象是空前的。

二、古羅馬競技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同時也表達著統治者的統治意志

羅馬共和國早期,競技只是宗教性的節目,宗教儀式裡會把牲畜祭獻給神,也就是這一現象把人的搏鬥引入競技場。再後來,人獸搏鬥開始加入這種慶典,羅馬貴族通過捕殺野獸或公開獵殺其他國家的國民作為武功炫耀的方式,後來人獸搏鬥就成了官方的競技節目。圓形的羅馬競技場也是為了訓練競技選手而形成的訓練表演場所,羅馬人把集體處決作為震懾敵人的重要方式之一,逐漸到後期有了一定的娛樂性,集體處決的規模就逐漸擴張了。

彼此獨立的競技方式逐漸形成綜合競技慶典,在羅馬的政治文化中心佔有主要地位。公元前一世紀的時候羅馬軍國主義失控,各大軍隊統帥開始想要最高權力,共和政體非常危險。各大統帥在這一時期開始炫耀自己的武力,威懾對手,籠絡下層,龐培和凱撒在歷史上都留下了凱旋遊行,也進行了角鬥士對決、人獸對決、集體處決和模擬戰鬥等項目,創造出了這種盛大規模的競技慶典。內戰結束後,凱撒的慶典活動上午是人獸搏鬥,中午是集體處決,下午是角鬥士對決,甚至動用了四百頭獅子。

帝國時代的競技納入了統治體制,屋大維立法讓慶典活動只能通過官方舉辦,他的手段和規模以及舉辦的頻率都超過了前人。所以在他之後羅馬的統治者都把競技慶典作為和前代攀比的重要內容,慶典的規模一下子膨脹起來。這一時期,羅馬帝國的假日和慶典時間重疊,所以舉辦慶典的日期也就放假了,到後來竟然比半年還要長,幾乎可以說羅馬人的主要生活方式成了觀看競技慶典。

在這種生活方式中的羅馬人為何如此痴迷?是在什麼樣的道德標準下允許他們認可這種屠殺行為呢?作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用宗教解釋這一行為並不能說得通,因為羅馬人並不用活人進行祭祀,所以從軍事角度說明更加合理,屠殺本就是國家強盛的象徵,羅馬任何階層都對血腥的屠殺行為給予縱容,他們也非常痴迷這樣的暴力活動。

「競技慶典從本質上說是為生者舉行的儀式, 而不是為死者舉行的獻祭。」——普拉斯

仁慈這一道德標準是羅馬人崇尚的,但是沒有過大規模的抵制行為,反而是下層民主向國王抱怨,參加血腥表演的野獸和人數太少。從羅馬人享受死亡慶典的過程來看,能夠確認的對這些人或野獸沒有人道關懷的主要原因是,這些競技的都是主要是俘虜、罪犯或者奴隸,他們被看作有害的人,對於奴隸主來說他們也僅僅是交易的剩餘產品,在羅馬並沒有任何公民待遇,所以在羅馬任何階層都不能引起同情,也不能觸碰到羅馬人的道德底線。

三、強大的經濟基礎,上層的制度保障,羅馬競技慶典逐漸興盛

在物質基礎上,長期的對外戰爭豐富了羅馬的奴隸制度,奴隸主把戰俘、被徵服的居民、海盜掠來的人口都變成了奴隸,每次對外戰爭勝利都會有大量的奴隸進入羅馬。最初羅馬在勝利時會對敵人的俘虜屠殺,後來把戰俘帶到國內後變為奴奴隸,逐漸形成了競技鬥士的培養制度,這些奴隸還在競技服務和修建競技場的活動中成了勞動力,為羅馬補充了人力資源。除此之外,每次戰爭之後,大量的金銀財寶都會流入羅馬,通過財富掠奪,帝國初期的羅馬社會政治穩定,貿易發達,經濟迅速發展起來,成為了羅馬慶典興盛的財力基礎。

「觀賞活人變成屍體的過程是羅馬人的一大樂事, 上午他們把人扔給獅子和熊, 中午他們把人扔給觀眾。」——塞內加

建築藝術則是另一種角度的財富,羅馬競技場所是展示它宏觀、偉大場面的一種方式,所以在此基礎上羅馬的建築藝術發展起來,劇院的複雜設計,大小的區別,建築技術的提高,都成為了後世追溯這一時期歷史的很好的遺產。競技場是融合辦公、養獸、角鬥士居住、儲藏等多項功能的建築,因此地下的強大排水系統是值得後人學習的,為了海戰競技,角鬥場還有灌水的功能,所以這種藝術相當可觀。

總結

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古羅馬帝國後期已經減少了軍事活動,沒有了軍事的宣洩,整個羅馬好鬥的氛圍無法使社會安定,所以在此基礎羅馬政府為了保障社會穩定,通過消耗人力、財力和物力來舉辦競技慶典,籠絡民心,促進了羅馬競技活動的興盛。所以在政治方面競技活動是非常有保障的,角鬥學校的興盛也說明了政府的支持。除此之外,羅馬人的殘忍本性、享樂腐化的風氣都是競技場盛行的原因。但是這一切都在絢爛之後不可避免的衰落了,羅馬的競技慶典也為其衰落埋下了伏筆。

參考文獻:

《古羅馬角鬥研究》

《古代羅馬史》

《歐洲文化史》

相關焦點

  • 古羅馬競技文化特性研究-評《古羅馬競技文化研究》
    在古羅馬社會,競技文化的形成,不僅為平民、皇帝、貴族等各階級民眾提供了公共娛樂,促使其世俗節日、宗教節日娛樂形式更加豐富,而且可以從精神及身體層面鎮壓奴隸反抗,進一步穩定上層奴隸主統治階級地位。同時從社會管理視角進行分析,古羅馬競技文化的形成,可以將各階級有效連接在一起。並加速以羅馬城為中心的各行省城市化建設,為區域社會安定提供充足保障。
  • 野蠻與瘋狂並存的競技慶典,是否是古羅馬走向衰亡的重要誘因?
    導語:競技慶典作為古羅馬擴張文化中另類且唯一的娛樂化活動,罕見的成為了數千年前羅馬全境上下全民追捧的特殊娛樂。血與火的交織背後,帶來的是死神深情的凝視。兵器碰撞背後帶來的死亡狂歡,為何在一個早已高度開化的文明古國之中,盛行數百年。
  • 古羅馬徵戰一生為何文明尚存?解析關鍵詞:王政、共和與帝國
    而當羅馬真正成為了一個橫跨亞歐非的大帝國之時,從凱撒和屋大維開始,掌握實權的就是羅馬皇帝了。不過,也是到了羅馬帝國之時,羅馬貴族內部的權力之爭也是越發劇烈,掌握大權的皇帝很多都死於政變,能夠善終的很少。而羅馬歷史發展到這個階段,其實已即將走到盡頭,但是古羅馬文明卻已影響深遠。
  • 古羅馬角鬥:從祭祀儀式到公眾表演,與徵服文化交相輝映
    古羅馬的角鬥活動是後世觀察羅馬時代生活一面鏡子,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方面的信息,包括羅馬政治上專制集權色彩,經濟上貴族財富積累的豐碩程度,文化上的暴力審美。羅馬角鬥活動最初源於墓地葬禮儀式,後來才隨著羅馬社會的發展和民眾的接受,逐漸演變成了公開的表演活動。
  • 古羅馬人與現在的義大利人有何關係?古羅馬的純正後裔現在在哪?
    我們都知道古羅馬帝國是歐洲古代時期最強大的帝國,曾經一度幾乎將整個歐洲都徵服了。不過後來隨著歷史的進展,羅馬也走向了衰敗。逐漸的羅馬被日耳曼化了,真正屬於古羅馬血統的人們卻越來越少了。可能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的義大利人不就是原來的羅馬人?
  • 古羅馬貴族奢靡無度?那是你不了解真正的羅馬貴族
    劍橋大學古羅馬史學家傑瑞·透納創作的《角鬥場外的紳士》給出了耐人尋味的答案。作為古羅馬史學家,傑瑞·透納在研究社會史、文化史領域頗有建樹,並且不斷開拓羅馬史研究的新課題和講述羅馬史的新方式。他虛構了馬爾庫斯·西多尼奧斯·法爾克斯這個角色。法爾克斯是《角鬥場外的紳士》的主人公,亦是一位古羅馬大奴隸主,他除了善於管理奴隸,還是一位典型的古羅馬貴族。
  • 古羅馬娛樂活動—角鬥:暴富破產朝夕間,「狂歡」背後尚武精神作祟
    角鬥文化起源於公元前3世紀布匿戰爭時期的殉葬儀式,在古羅馬興盛中期才迅速發展成為古羅馬王國政治和社會生活文化的重要表徵。角鬥文化的盛行帶來了諸多奢侈、昂貴、血腥、殘暴的角鬥競技場面。公元前3世紀古羅馬軍事力量的強大與角鬥士在羅馬的國家穩定和軍事徵服中也扮演起軍隊的作用是分不開的,古羅馬周邊國家因爭奪領導權戰爭不斷,角鬥士在奴隸主的帶領下鎮壓反抗古羅馬的任何族群。可以說,羅馬的壯大史建立在持續了幾百年成千上萬場的戰爭之上。
  • 龍珠圖集:戰鬥永不停息!賽亞人永不停歇
    龍珠圖集:戰鬥永不停息!賽亞人永不停歇!
  • 奢侈之風是如何一步步毀滅強大的古羅馬的?
    引言古羅馬從最開始的一個蕞爾小國逐漸躍居成為一個強盛的奴隸制大帝國,是一個由簡單到繁榮、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其中過程很值得大書特書。但與崛起相比,古羅馬的衰落倒更值得人們注意、反思。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一個橫跨亞非歐的帝國轟然倒塌了呢?
  • 古羅馬升起與隕落的見證:古羅馬競技場
    古羅馬有過盛世,幾百年的徵伐建立起了橫跨幾千裡的大帝國;但是古羅馬最終也面對了沒落,依靠奴隸而發家的經濟最終還是因為奴隸來源的不足而消亡。在古羅馬橫行西方的1300年裡,可能有很多東西都變了,可是唯一沒變的,就是羅馬城中心的那座宏偉的競技場,古羅馬城的一顆明珠,就這樣在羅馬城矗立了千年。
  • 帝國崛起與貧富差距,也會使優越制度走向沒落,古羅馬就是例子
    這一種分裂,也令人想起古羅馬的興起、繁榮與衰落。古羅馬發展,一共經歷了王政時期、共和時期和帝國時期三個階段。古羅馬的強大,是由於建立了優越的制度。但古羅馬衰落,也就是由於國家擴張與貧富差距,使得優越共和制度隨著時間發展沒落,最後這個制度也使得國家走向衰落。現在,我們就看看古羅馬的建立、發展、繁榮與衰落的歷史。
  • 血腥的娛樂:淺談古羅馬的角鬥士文化
    在古羅馬文化中,角鬥士文化是其主要組成部分。其內容豐富,特點鮮明,滲透到古羅馬生活的各個角落,從奴隸到皇帝,人們都十分熱衷於這種血腥的競技活動。以下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古羅馬的角鬥士文化。貴族、皇帝們為了作秀也對這種充滿血腥的活動躍躍欲試。他們參加這項活動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刺激,並且展示自己的威嚴和勇敢。羅馬歷史上著名的暴君尼祿不僅親自出馬,還命令貴族階層的成員參加。女角鬥士出現在角鬥場上,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資料所證明。尼祿、圖密善等皇帝就喜歡觀看婦女戰死在角鬥場中。
  • 為什麼說拜佔庭帝國才是古羅馬的「正統繼承者」?
    拜佔庭帝國,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同樣是古羅馬帝國的"兒子",西方立馬滅亡,拜佔庭卻延續了一千多年;它地跨亞歐非,長期擁有整個西方世界最大的城市,後來卻戛然而止,不留一絲延續和傳承。歐洲的文明源頭是古希臘文明,而帝國源頭,也就是世俗統治源頭是古羅馬。
  •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帝國?影響世界歷史進程的古代四大帝國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成為波斯國王,隨後他用十幾年的時間滅掉了謎底呂底亞新巴比倫三個王國把地中海東岸至中亞的廣闊地區,眾多民族都統一到了波斯帝國之中,居魯士是世界歷史上口碑最好的古代君主之一,希羅多德稱它是慈祥的父親,斯洛芬視他為做人的楷模,當然這個與他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寬容大度的政策是分不開的,比如在徵服新巴比倫之後,居魯士對巴比倫貴族一律以禮相待絕不以外來的徵服者的姿態出現
  • 古羅馬大致相當於中國的什麼朝代?有沒有產生著名的人物?
    古羅馬相當於我國的周朝時期或更早,以後一直延續到中世紀,它對於我們的歷史而言好像是不存在的。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才使得我們看西方世界的歷史。古羅馬的著名人物有凱撒、屋大維、斯巴達克斯、龐培等,更早地有神話傳說中的一頭母狼養活的羅穆羅斯兄弟,他們最早建了羅馬城。很像我國突厥人的圖騰是狼,是狼的傳人。
  • 古羅馬兒童教育思想對歐洲教育的影響,三級教育制度的優點與不足
    與此同時,帝國的精神和道德墮落,帝國的文化和教育也隨之衰落,所以後期帝國時代的古羅馬教育比較混亂。共和時代早期的兒童教育教育是文明的產物,古羅馬進入文明社會後,兒童教育也開始出現。共和時代後期到前帝國時代的兒童教育在共和時代後期和前帝國時代,古羅馬己成為地中海的霸主,其文化和教育開始繁榮。
  • 《古羅馬的日常生活》——帶你走進2000年前古羅馬的普通人生活
    談到羅馬,我們必定會想到那個偉大的古典帝國,會想到凱撒、奧勒留等傳奇的英雄,仿佛會看到宏偉的大競技場,也也許會聽到那拉丁風格的古代音樂。羅馬就是這樣一個存在,從埃涅阿斯的傳奇中走來,誕生在黑暗時代,本同一座破敗的漁村一樣渺小,但卻憑藉著羅馬人務實、勤儉、進取、團結、永不言敗的精神一步一步的擴張,再擴張,直到把整個地中海囊括其中,化作了整個古典世界。毋容置疑,古羅馬對我們而言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魔力。古羅馬的生活是什麼光景?
  • 延長羅馬帝國壽命的一劑良藥——古羅馬的禁止奢侈法
    然而,不僅僅是我國,放眼世界,大多曾經留下璀璨文化的古代文明也對崇尚節儉,反對奢侈抱著支持態度。古羅馬甚至專門出臺法律禁止奢侈,並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古羅馬的快速滅亡,是延長羅馬帝國壽命的一劑良藥。 一、古羅馬禁止奢侈法的頒布其實是古羅馬從共和國時期邁入帝國時期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發生巨大改變的剪影 古羅馬的發源大概是在公元前9世紀,位於義大利半島。不過古羅馬第一次在義大利半島嶄露頭角卻是在公元前8世紀中葉,傳說公元前754年左右,一個叫羅慕洛斯的人在臺伯河畔建立羅馬城,從此羅馬脫離部落制,進入王政時代。
  • 歐洲史|變得是審美而非文化,漫談歐洲貴族服飾
    歐洲的貴族文化一直以來都在影響著歐洲大陸,一直到現在仍然體現在歐洲人的日常生活中,歐洲貴族文化的演變實際上也是歐洲貴族服飾的演變。  貴族階級是歐洲從中世紀到近代的一個重要群體。其中歐洲的貴族服飾一直到現在對歐洲人的穿搭還存在著深遠影響。
  • 俄羅斯帝國對喀山汗國與阿斯特拉罕汗國的徵服與治理
    俄羅斯的「帝國」歷史,可以追溯到它對喀山汗國(1552年)和阿斯特拉罕汗國(1556年)的徵服時期,這兩個汗國都是多民族和多宗教人口的重要貿易中心。緊接著是徵服西西伯利亞汗國(1582年)和橫穿西伯利亞的運動。在17世紀,帝國的擴張繼續通過西伯利亞草原南部,東部,和更大的西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