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崛起與貧富差距,也會使優越制度走向沒落,古羅馬就是例子

2021-01-14 七彩論世

2020年美國大選,給人看到是一種社會精英與平民的分裂。這一種分裂,也令人想起古羅馬的興起、繁榮與衰落。

古羅馬發展,一共經歷了王政時期、共和時期和帝國時期三個階段。古羅馬的強大,是由於建立了優越的制度。但古羅馬衰落,也就是由於國家擴張與貧富差距,使得優越共和制度隨著時間發展沒落,最後這個制度也使得國家走向衰落。

現在,我們就看看古羅馬的建立、發展、繁榮與衰落的歷史。

一 古羅馬的王政時代

我們知道,古羅馬城建立於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羅馬人以此作為國家誕生的紀元。起初,古羅馬城應該是在義大利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的七座山丘上,古羅馬城由此也被稱為「七丘之城」。

當時,古羅馬城邦應該處在原始社會末期,生活形態還是部落氏族的狀態。城邦的居民,都是地中海其他地方混不下去,流竄到這裡的一群loser,也就是窮人。

由於古羅馬城邦周圍的土地都不肥沃,這些羅馬的窮人除了耕種土地之後,業餘時候靠著一身的勇力打劫為生,已賺取一些外快與小費。最瘋狂的時候,就是城邦的君主設計了一個圈套,就是騙鄰國薩賓國的國民來參加祭祀典禮,然後偷偷就把薩賓國的國民女性資源都搶走,把薩賓國的女子都作為自己的壓寨夫人,已滿足需要與繁衍後代。

當時,毫無準備的薩賓人在羅馬人的武裝下只能打得落荒而逃。在薩賓國民回到自己的地盤之後,也無法忍受這一口氣,於是就開始向羅馬發動長期的戰爭。不過成為羅馬人妻子的薩賓女性,也不想丈夫死去,自己成為孤兒寡母,於是就帶著孩子親自上戰場阻止了戰爭的發生。

二 古羅馬王政時代的政治體制

從這一件事來看,古羅馬建立初期,資源貧瘠,也是很窮的。當時古羅馬處在奴隸制原始部落的國體,也就是王政時代。在王政時代,還殘留著氏族部落的組織形式。當時羅馬一共有三百個氏族,每十個氏族部落就組成一個胞族,胞族叫做庫裡亞。然後由庫裡亞大會選舉產生羅馬的最高元首——「王」,傳說一共有七個王相繼統治羅馬。

羅馬的王,擁有軍事、審判、祭司等權力但無民政權。之後,元老院又叫做長老議事會,由羅馬三百個氏族的顯貴組成,協助「王」處理一些事情,並由它首先討論。

可以看到,庫裡亞大會就如同現在美國民主制的參議會,元老院又如現在的眾議會,王好比總統。

三 貴族與平民「共和」制度的達成

在王政時代初期,羅馬公民都是一樣窮。可是,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於是也就有了社會的貧富懸殊。有錢的是貴族階層,窮的就是平民。

於是,貴族階層有錢之後就牛氣沖天,就不再選舉「王」,聯手把自己「王」趕走,然後組建了屬於貴族的元老院,自己做起了老大,集體掌握國家的統治權,推行有利於貴族的法律。

這樣一來,處在社會中下層貧窮的平民也不願意看到這一種狀況,不願意免費為貴族白白上前線,做冤大頭。於是,平民就團結起來,一起反對貴族。

這些平民也來了幾次危及貴族統治的遊行示威。最要命的一次,就是敵國兵臨城下的時候,這些平民就在羅馬城內的卡比多山上聚集,然後拒絕服兵役參軍,並且示威:「你們貴族不是牛氣沖天嗎,就自己上前線吧」,或者「給我政治權利,不然就由你們貴族自己解決這一場戰爭!」

於是,貴族也沒辦法,大敵當前,真的沒人為自己打工上陣賣命,只能派代表上了卡比多山籤訂協議,達成貴族與平民的妥協。於是,就有了公元前四世紀的《李錫尼法案》,在該法案中第一次通過制度上設計,達成貴族與平民的權利分配上平衡。之後,羅馬人就把它叫作為國家叫做共和國。也就是res publica 後來在英文「republic」

後來美國建國者在首都也修建了一個建築物(Capitol),就是美國建國者對羅馬共和精神的「複製」,翻譯為「國會山」。

羅馬人認為共和,就是貴族與平民達成一種「共同利益」,通過共同利益的達成,讓貴族精英與平民都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之後,《十二銅表法》的誕生,也標誌保障平民利益與限制貴族利益壟斷的達成,貴族與平民達成一種契約上平等。

四 羅馬的共和制度,促進了羅馬的「崛起」

接下來事實也證明,羅馬產生的以精英為鋒刃,平民為劍身的共和制,是有效的共和制度,能激發每一個羅馬人的潛力與積極性,讓羅馬在數百年中徵服了地中海沿岸大大小小的國家,然後由一個城邦領土範圍逐漸覆蓋到地中海沿岸的大國。可以看到,優越的共和制度促使了羅馬的強大。

可是,伴隨著羅馬領土的擴大與國家發展,貴族與平民對立也越來越明顯。如當時在羅馬共和制度法律中,要求羅馬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在戰爭來的時候應該為國家服兵役。可是,伴隨著羅馬領土範圍的擴大,服兵役期限也變得越來越長。

貴族無所謂,有錢可以買奴隸,讓奴隸幫忙照顧家裡的田產,平民卻只能由自己的田舍荒廢。

五 貧富懸殊,羅馬發展的悖論

而且,羅馬在兼併周圍國家戰爭中的不斷勝利,不僅擴張了可耕種的土地,也俘虜了大量戰敗國的國民為奴隸。這些奴隸,在「共和制」法律的分配方案中,大多數都是歸為戰爭出力更多的貴族。這樣,貴族們用廣袤的土地與大量的奴隸建立起莊園,莊園的農產品生產量絕對大於自耕農的產品,這樣也使得羅馬農產品價格低廉,平民接連破產淪為街上的乞丐。

尤其在公元前一世紀的共和制晚期,羅馬的射虎貧富懸殊,貴族與平民對立是非常嚴重。簡單來說,就是羅馬國家的高速發展,使得貴族與平民脫節了。平民仿佛陷入一種謬論:對國家越忠誠,國家就越發展,自己生活卻越貧困潦倒!

於是,可以看到原本羅馬優越的共和制度,貴族與平民達成的「共同利益」,卻是一對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的夫妻。共和制使貴族與平民為國家強大與國家崛起努力,但平民卻沒有從這一種強大與崛起中獲得好處,反而是利益受到損害,被甩得很遠。

六 平民改革的失敗

於是,時代發展需要改革原有的制度,調節貴族與平民的衝突,可惜這些改革者都失敗了。

如公元前二世紀的格拉古兄弟,就是第一批平民改革者。他們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規定貴族們擁有的田產不得超過一定份額,多餘就上交給國庫,之後再重新分配給普通平民,藉此達成貴族與平民利益一致,緩和社會矛盾。這就是《格拉古農地法》。

這一種直接剝奪貴族們利益的改革,自然激起貴族們的憤恨,於是這兩兄弟在當政沒多久就直接被貴族僱傭打手,不使用陰謀卻使用陽謀幹掉了。

平民改革者死了,羅馬貴族與平民對立的矛盾進一步尖銳。

於是,一個從貴族出身的政治家凱撒,敏銳看到當時羅馬社會的問題。他在與貴族龐貝爭奪大權中,向平民許諾,如果自己當權,一定會推行有利於平民的改革。

平民也相信了凱撒,自然也擁護凱撒的權力鬥爭,這樣凱撒在權力爭奪中有了強大的民眾力量為基礎,登上了統治者的寶座,也推行了有利於平民的革命性改革。雖然這些改革比較緩和,是一種漸進性改良,試圖達成貴族與平民的妥協。

然而,羅馬元老院的貴族們也看到,凱撒利用平民改革獲得民意,藉此削弱貴族在帝國的權力,以便自己能成為羅馬的獨裁者。他們不甘心自己權力被丟失,也是就在公元前44年一次元老院的典禮上,60多名保守派元老以維護共和制為名義,集體向凱撒刺殺,致使當場死亡。

當時,刺殺凱撒的布魯圖斯,在解釋自己背叛凱撒行為時候,也說了一句名流千古的話語:「我愛凱撒,但我更愛羅馬」。

但我們看到,布魯圖斯與貴族元老愛的只是自己貴族們的利益,並不愛平民,更不愛羅馬。

七 貴族與平民矛盾無法調節,羅馬的衰落

當元老們在廣場上高呼凱撒暴君已經被他們擊斃,可是他們卻發覺迎來就是平民們冷冰冰地鄙夷目光。羅馬平民們知道這一次刺殺的成功,也意味貴族勢力再一次抬頭,凱撒的平民改革也是失敗,自己在羅馬也是永無出頭之日!

貴族們也發現,雖然準備用大刀威脅自己利益的平民改革家被他們幹掉了,可是羅馬也不是以前的羅馬了,沒有昔日的共同繁榮……

就這樣,凱撒被刺之後,平民階層與貴族階層尖銳的矛盾依然無法緩和,貴族集團失去了平民的支持,最終也被獨裁者屋大維所削弱。當屋大維掌握政權,成為獨裁者時候,成了羅馬第一個高度集權的皇帝,羅馬共和國過渡到羅馬帝國。

在古羅馬帝國時候,平民階層與貴族階層依然對立,羅馬皇帝也很難凝聚人心,就這樣古羅馬一直衰落下去,直到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可以看到,羅馬帝國的衰落,就是在國家的崛起過程中,使得處在社會底層的平民被國家發展所甩掉,使得優良的制度也不能發揮民眾的創造力與凝聚民心,最終也導致了國家的衰落。

八 結語

簡單來說,就是優越的制度造成了國家的強大與崛起,國家的強大也推動了國家的擴張。但是國家的擴張卻使優越的制度被時代淘汰,這樣國家漸漸地走向了衰落。

古羅馬衰落告訴我們,如同世界沒有絕對真理,世界上沒有絕對優良的制度,一切都要與時俱進!

相關焦點

  • 「三世紀危機」磨滅帝國輝煌,反抗力量爆發,君士坦丁堡走向沒落
    歷史上的大帝國往往會陷入這麼一個難以跳脫的過程,當其從崛起慢慢強大,達到鼎盛時期便會開始逐步走向衰弱。因為帝國的輝煌通常都是用擴張的手段來造就的,所以在此之下,總是伴隨著反抗危機的蠢蠢欲動。當這些危機逐漸磨滅掉帝國身上的金色光輝,帝國就已經開始黯淡。而反抗力量達到一個爆發的臨界點時,這座大帝國最終就會被掀翻。
  • 美國會像歷史上的羅馬帝國一樣走向崩潰?看看這7大跡象
    美國與古羅馬的相關性大約十年前我就迷上了羅馬史,狼吞虎咽地閱讀我能找到的有關羅馬帝國的每一篇文章。在此過程中,我不禁注意到古羅馬和今天的美利堅帝國之間似曾相識的感覺。儘管美國人不是古羅馬人那樣毫不掩飾的帝國主義者,但他們的社會也表現出許多相同的跡象。
  • 帝國的沒落:雅虎從輝煌走向沒落需要幾步?
    在谷歌和Facebook等競爭對手崛起的背景下,雅虎的經營改革步伐遲緩,實質上已被迫退出了網際網路市場。雅虎由楊致遠在史丹福大學讀研期間與大衛·費羅於1994年創立。以網站目錄導航服務起家。帝國的沒落:雅虎從輝煌走向沒落需要幾步?剛剛創立的雅虎引起了軟銀集團社長孫正義的注意。孫正義於1995年向雅虎出資200萬美元。1996年,雅虎與軟銀合資成立了日本雅虎。
  • 古羅馬徵戰一生為何文明尚存?解析關鍵詞:王政、共和與帝國
    雖然經歷了這樣的政治體制變遷,但是古羅馬終究還是一個奴隸制國家。而古羅馬會對外擴張,一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虜獲奴隸。因為奴隸生產,是古羅馬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撐。至於羅馬的政治體制變化,也不過是貴族間的權力更迭罷了。
  • 蕭瀚:政治海洛因:帝國崛起的幻覺 微思客
    一個國家會不會強大與權力安排方式的制度之間未必關係密切,民主的共和國和專制的帝國既可能成為周邊國家威脅的強大國家,也可能弱小而未能成為國際禍害。在「憲法這頭獅子」和「帝國崛起病」這兩篇裡,黃鐘通過美國的有限對外戰爭與日本走向滅亡的兩個案例表明,並沒有可靠證據表明共和國就意味著一定不會產生帝國行為,比如當年的美西戰爭,黃鐘強調兩種不同政體的制度安排,差異體現在別的方面,這遠比是否會發生帝國行為要深刻得多。
  • 羅馬的背面是「性」的混亂,被壓迫的奴隸們反擊,文明走向沒落
    馬克西姆斯成為了真正的王者,他被賦予了個人英雄主義色彩,這本就是展現羅馬盛世和羅馬英雄的電影,所以在主題上非常符合這類設定。而現實生活中的奴隸卻沒有這麼幸運,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古羅馬的奴隸制度。
  • 奢侈之風是如何一步步毀滅強大的古羅馬的?
    引言古羅馬從最開始的一個蕞爾小國逐漸躍居成為一個強盛的奴隸制大帝國,是一個由簡單到繁榮、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其中過程很值得大書特書。但與崛起相比,古羅馬的衰落倒更值得人們注意、反思。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一個橫跨亞非歐的帝國轟然倒塌了呢?
  • 縮小貧富差距的難與易
    此外,從處理貧富差距問題的技術角度來看,我們貧富最大差距主要是沿海城市與邊遠農村的差別。而在巴西、墨西哥這樣的國家,70%以上的居民已經住在城市了(很大比例住在貧民窟)。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在墨西哥城,你開車從富人區到幾十萬人居住的貧民窟也就是半小時之內的車程,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城市惡性犯罪率極高的主要原因(巴西人自己稱之為「城市戰爭」,每年約4萬人死於槍殺)。
  • 日本如何縮小貧富差距?
    原創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 靜說日本昨天寫了一篇文章《為啥日本的貧困人口比中國還多》,這篇文章理了一個概念,那就是:日本的貧困,是指「相對貧困」,而中國現在的脫貧行動,是脫「絕對貧困」。
  • 貧富差距為什麼越來越大?
    表面的原因,是種族歧視,但深層的原因也不難理解,就是當年柯林頓的那句經典名言:「笨蛋,問題是經濟!」《不平等社會》一書中有組數據:1980年,全美最富的1%和10%的人群分別擁有整個社會20%和60%的財富;到了2014年,這兩個數字變成了40%和73%。
  • 殺掉凱撒真能阻止羅馬由「共和國」向「帝國」轉變?適得其反!
    (羅馬帝國地圖)畢竟在凱撒統治羅馬之時,古羅馬共和制度已走向沒落。而凱撒被殺,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古羅馬共和派被清算。而以屋大維為首的凱撒繼任者們,在不斷加強古羅馬君主集權。以布魯圖為首的古羅馬共和派為何要刺殺凱撒,表面原因是為防止凱撒稱王稱帝,影響古羅馬所謂的共和制度,實則是對凱撒權力的窺伺與覬覦。凱撒在古羅馬本就大權獨攬,其一旦稱帝,改革古羅馬的制度,以元老院為首的古羅馬貴族利益將受到極大損害,於是,這才有了布魯圖等人的刺殺。布魯圖等人表面是在維護古羅馬共和國制度,實則是在維護自己已然走向腐朽沒落的權力。
  • 「抄襲」現代官僚制的莫臥兒帝國,先進位度為何還「熬」不過中世紀?
    人們不禁疑惑萬分,莫臥兒帝國以其頗具現代性的官僚制度,毫無疑問,它在這一方面超越了其他同時期的帝國,但最終還是難逃衰敗的命運,被冠以衰敗的中世界帝國的標籤,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一、莫臥兒優越的官僚制度在莫臥兒,官員分33級。
  • 為什麼說拜佔庭帝國才是古羅馬的「正統繼承者」?
    拜佔庭帝國,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上,都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同樣是古羅馬帝國的"兒子",西方立馬滅亡,拜佔庭卻延續了一千多年;它地跨亞歐非,長期擁有整個西方世界最大的城市,後來卻戛然而止,不留一絲延續和傳承。歐洲的文明源頭是古希臘文明,而帝國源頭,也就是世俗統治源頭是古羅馬。
  • 500年世界帝國興衰史:中國正在迅速崛起,沒有其他大國與之能比
    作者詳細回顧了歷史上幾個大國的興衰:荷蘭帝國、英國帝國和美國帝國以及中國的崛起。他探討了這些大周期的形成過程、儲備貨幣的變遷。每個帝國的興衰都相似的生命周期但同時也有自己的「典型模式」。這在歷史上反覆發生。美國現在是最強大的帝國,處於相對衰落中,中國正迅速崛起,其他任何力量都無法與之相比。
  • 發展路上的絆腳石:北富南窮,義大利巨大貧富差異因何造成
    說起義大利,文藝復興和古羅馬文化一定是最先浮現在人們腦海中的概念。沒錯,這個古老的國家擁有非常絢爛的文化和深厚的歷史積澱。但是這個國家還有一個不太為人所樂道的特點,那就是發展不平衡。如果你到過義大利,你一定會對義大利國家發展的雙重性感到震驚。
  • 鬥羅大陸:唐三成神後,兩大帝國覆滅,三大宗門沒落,唯獨它崛起
    鬥羅大陸:唐三成神後,兩大帝國覆滅,三大宗門沒落,唯獨它崛起大家都知道,在鬥羅大陸中,主要勢力就是兩大帝國、武魂殿以及七大宗門,七大宗中最為強大的三大宗門分別是:武魂殿想要統一天下,於是他們一步步的擴大自己的勢力,首先就是將七大宗門中的下四宗歸入自己。而天下第一宗昊天宗,本是實力最強大的宗門,唐晨也與千道流實力相當。但卻沒落。
  • 蔡英文競選主軸:解決貧富差距
    競選總部執行總幹事林錫耀則進一步說明,未來文宣主軸將著重在貧富差距、社會正義議題上,尤其是20-30幾歲,不敢結婚、生小孩、或付不起房貸族群將是民進黨全力爭取支持、認同的對象。據NEWTALK報導,民進黨將於28日在臺中召開全臺黨代表大會,而17日中執會也會通過「十年政綱」草案。蔡英文則透過昨日自由時報專訪拋出如果2012勝選,將推動不動產交易稅制的合理化政策。
  • 中國的貧富差距有多大?國家統計局給出「答案」
    即使是在美國,這種貧富差距也很明顯,根據數據顯示,5%的美國人掌握著60%以上的財富,而剩下的40%由95%的美國人共同掌握,可見不管國家多發達,貧富差距都不可避免。中國也是存在貧富差距的,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後。
  • 古羅馬競技文化:貴族的門面、帝國的性格、永不停息的徵服旅途
    但是競技慶典作為古羅馬政治生活和政治制度的一種,受到了當時統治者的喜愛,主要這一場場的死亡盛宴與當時的文明觀念並不背離,他們嚴格的社會等級意識和尚武的觀念與當時的核心精神體系是相符合的。精心安排的儀式和競技慶典所展示優越種族心理,是羅馬貴族安撫平民、震懾敵人和塑造自己貴族身份,維護貴族統治的重要手段。
  • 野蠻與瘋狂並存的競技慶典,是否是古羅馬走向衰亡的重要誘因?
    (古羅馬早期祭祀場景)羅馬發展進入到帝國擴張的頂峰時期,這些競技活動則在最高統治者的授意和安排之下,完全通過一種民主合法制度的方式,成為整個國家極力推崇的最高慶典,這些血腥而又野蠻的暴力競技在對外徵服擴張的階段,古羅馬甚至將原始化、野蠻化的其他文明發展特徵,當作是一種急需開化和引導的劣性渴求,以此來反襯自己帝國文明的高度開化,幻化出自己幫持低等文明的高尚形象,進而對自己野心膨脹下的侵佔行為,做出相對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