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加義笛子演繹《阿詩瑪敘事詩》

2020-12-22 騰訊網

《阿詩瑪敘事詩》

作曲:易柯、易加義、張寶慶

演奏:易加義

作品題材取於雲南撒尼族敘事長詩《阿詩瑪》,音樂素材主要取自撒尼族民歌《敘事詩》、《留月調》。樂曲由引子、閃花、拒媒、思念、回聲等段落構成。音樂具有較強的敘事功能。作品於1982年榮獲全國第三屆音樂作品二等獎。在音樂界幾度引起轟動。全曲結構嚴謹,層次鮮明,除了運用傳統笛子的常用演奏技巧之外,也借鑑了一些西洋長笛的演奏手法,將傳統的民族風格和豐富的演奏技巧做了巧妙有機的結合。在和聲運用上,有的段落有意識的打破了傳統和聲的功能性,使音樂更具鮮明的色彩感,調式調性複雜,演奏技術難度大,是一首富有濃鬱民族特色的優秀笛子作品。

阿詩瑪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撒尼族傳說中的女神,她是一位聰明美麗而又勤勞的姑娘,她與山寨中能幹又會吹笛子的小夥子阿黑哥真心相戀:寨主熱布巴拉仗勢欲鍋佔阿詩瑪為其兒子阿支成親,派人說媒被阿詩瑪拒絕,老羞成怒·關閘阿詩瑪。阿詩瑪在牢中思念阿黑哥:阿黑哥聞訊趕回搶親,與阿支鬥勇鬥智·終於救出阿詩瑪。在歸途中,熱布巴拉與阿支施毒手,放洪水衝走阿詩瑪。阿黑哥與寨民們在山中呼喚阿詩瑪·眾山應,阿詩瑪永遠活在撒尼人心中。

·演奏家介紹·

易加義,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四川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四川音樂學院民樂系原系主任、民族樂團團長,中國竹笛學會副會長,四川竹笛學會會長,中國音樂學院客座教授;2009年CCTV民族器樂大賽評委,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評委, 2012文化部主辦的民族器樂大賽評委。

相關焦點

  • 青年笛子演奏家石磊音樂會成功奏響北京音樂廳
    其中《灞橋》、《紅高粱敘事曲》等作品取材與陝西(石磊家鄉),旋律高雅悠揚,韻味十足,不以高超的技術、獨特的技法進行演奏,而是回歸樸素、回歸美,甚是走心,深受廣大笛友喜歡,在業內外已形成較大影響,並得以廣泛傳播。
  • 獨奏欣賞|一管清笛,演繹九兒一生——《紅高粱敘事曲》
    《九兒》是電視劇《紅高粱》的片尾曲,這個曲子用竹笛演繹,清亮的笛聲帶著悠揚的旋律,會讓整個故事在原基調上更帶一種期望。 《紅高粱敘事曲》是四川音樂學院石磊老師根據《九兒》改編而來,全曲分為四個片段,運用變奏、轉調、伸展等方法,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 詩性智慧與智態化敘事
    由諾布旺丹撰著、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詩性智慧與智態化敘事傳統:格薩爾傳承類型的再發現》,通過對格薩爾史詩書寫藝人丹增扎巴的敘事文本、藝人成長語境的深度追蹤研究,將丹增扎巴的創作稱為「智態化敘事」文本——一種新的格薩爾史詩敘事形態。
  • 永遠的《阿詩瑪》,永遠的阿黑哥!她20年前去世,阿黑還健在嗎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40)——《阿詩瑪》】No.1「馬鈴兒響來喲玉鳥兒唱,我陪阿詩瑪回家鄉。你知道「阿詩瑪」的「阿黑哥」還健在嗎?電影《阿詩瑪》是根據彝族撒尼人的同名民間敘事長詩改編,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一部音樂歌舞故事片,劉瓊執導,楊麗坤、包斯爾主演,講述了雲南阿著底彝族姑娘阿詩瑪與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強權,勇敢追求愛情的故事。該片1964年拍攝完成,卻直到13年後的1979年才在全國各地公映。
  • ​交響組曲《阿詩瑪》& 「山水田園」龔琳娜與樂隊
    她潛心研究中國戲曲、民歌等各種不同發聲方法,並獨具匠心地將多種聲樂技巧融匯在新藝術歌曲的演繹中,十多年來她演唱了大量的中國古典詩詞音樂作品,融會貫通並轉化成為新的音樂風格。代表作《靜夜思》、《山鬼》、《上下求索》等,已出版《跟著龔琳娜學唱歌》、《自由女人》、《走自己的路》等著作。
  • 老電影《阿詩瑪》中的那些經典唱段……
    「阿詩瑪」,一位美麗善良的撒尼族姑娘,一段廣為流傳的優秀民間敘事長詩,一部創下中國電影史上「三個第一」記錄的經典之作。 今天,民歌君便為大家盤點電影《阿詩瑪》中那些動人的歌曲,讓我們再度聆聽阿詩瑪…… 《序曲》
  • 《阿詩瑪》女主楊麗坤:28歲還未婚配,因精神病胖成180斤
    她曾在1964年擔任電影《阿詩瑪》中的女主角,這是一部關於少數民族年輕男女的愛情故事,改編自撒尼族歷史悠久的非常有名的民間敘事長詩,一經上映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女主角阿詩瑪是一位撒尼族姑娘,家庭條件悽苦,由於長相出眾,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阿詩瑪只喜歡一個叫阿黑的男孩。財主熱布巴拉之子阿支也不例外地很喜歡阿詩瑪,所以想方設法拆散他們的姻緣。
  • 昆明石林裡的阿黑哥和阿詩瑪
    阿詩瑪的傳說優美動人, 卻是一種悽涼的美!正因為這種美麗的憂傷, 阿詩瑪的傳說廣泛流傳。 於是阿詩瑪成了少女的暱稱, 阿黑哥成了少男的代名詞。石林的導演都是阿詩瑪。石林的導遊都是阿詩瑪。石林景區中的阿詩瑪和阿黑哥。
  • 蕭邦第一敘事曲各版本演繹,每一版都加深愛它的信念!
    蕭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總長僅九分鐘,誕生至今已有近二百年,卻依然有其特殊的魅力。《g小調第一號敘事曲》是蕭邦受到同鄉詩人亞當·密茨凱維支詩作的啟發創作,敘事詩《康拉德·華倫洛德》講述的是十四世紀時立陶宛人反抗日耳曼武士團的鬥爭。1831年,適逢波蘭發生十一月起義,蕭邦此時生活在維也納,恨不得立刻趕回祖國投身戰鬥。
  • 阿赫瑪託娃 | 關於《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
    它們涉及到1913年的那些悲劇性事件,而後者又與《沒有主人公的敘事詩》有關。於是,與《當代婦女》一道,我寫下了詩歌片斷《對於俄羅斯你出身貧寒》。也許你還會記得,在芳坦卡宅子,在老舍列邁季耶夫的槭樹面前(「世上一切的證人……」),我是怎樣把這些詩念給你聽的。
  • 中國音樂家協會笛子會員唐克老師受邀參加「詩畫浙江·百縣千碗...
    2020年12月23日,「詩畫浙江·百縣千碗」這張涵蓋浙江所有特色美食的「金名片」再次向全國觀眾展示了屬於它的風採,以「天目暖鍋」為首的浙江特色美食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臨安文旅特色美食的全貌。「詩畫浙江?
  • 怎樣吹響笛子呢?笛子基礎教程大全
    笛膜的選用及粘貼笛膜的種類、品牌眾多,有人用竹膜(品質差、缺乏韌性、彈性、易吹破是其缺點)也有人演奏邊疆民族音樂時使用羊腸膜(振動不良、音色較硬或悶,別有一番風味),但是人們大都採自蘆葦管內壁之上葦膜(也稱管膜),由於質地細緻,韌性佳,彈性又好, 發音明亮清脆,振動情形良好,而廣受歡迎。
  • 武漢音樂學院笛子專場音樂會暨湖北省笛子專業委員會會長擴大會
    武漢音樂學院(荊州)笛子專場音樂會暨湖北省笛子專業委員會會長擴大會湖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笛子專業委會荊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荊州市文聯古城荊州,雅韻飛揚。2019年6月29日晚,一場高水平的笛子音樂盛會即將在荊州市隆重上演。
  • 時光|溫志航:笛子
    在確定笛子調性後,在竹子大的一頭畫定吹孔,依次挖完六個音孔,一個吹孔,一個笛膜孔。最後在頂端加木塞,刷上烤膠漆,使笛身金黃剔透。圍觀的青溝子娃娃很好奇,成年人則向他諮詢笛子的由來。他解釋道:「市場上的笛子,一般用江浙一帶的白竹子,江西安徽一帶的紫竹做的笛子音色很好。白竹子做的笛子發音清晰、明快。紫竹做的笛子發音柔和、圓潤。
  • 這些笛子演奏家,你都知道嗎?
    這些笛子演奏家,你都知道嗎?70—90年代是中國發展起步的一個階段,而在此時,笛子的文化也發展起來,那麼在這些傳承笛子文化的大師中,你又知道多少?曲祥1945年出生曲祥,男,出生於山東省煙臺市。當代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國家文化部優秀專家、一級尖子演員。現任山東歌舞劇院名譽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竹笛學會副會長、山東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山東省音樂創作中心主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山東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 新手吹笛子用笛膜還是膠帶
    新手學吹笛子的剛開始的時候或一整天長時練竹笛的笛友,練習笛子時可用膠帶代替笛膜來貼在笛膜孔上用,或用透明膠帶貼膜孔,因為正規的笛膜貼上後,音較響亮,且遇天氣變化膜會松,需反覆貼,否則沙啞刺耳,透明膠帶,音暗悶不亮,不需擔心吵人吵己,而新手吹笛子時結結巴巴又吹得難聽,所以新手學吹笛子時
  • 《紅高粱敘事曲》演繹九兒愛恨情仇故事
    11月13日晚, 「琴島四季·秋」音樂會在青島音樂廳舉行, 青島八駿室內樂團為觀眾表演了室內樂《紅高粱敘事曲》,演繹了《紅高粱》女主人公九兒愛恨情仇的家國故事。
  • 巾幗風採|婦女脫貧典型,來看石林阿詩瑪李鑫
    巾幗風採|婦女脫貧典型,來看石林阿詩瑪李鑫 2020-12-15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遊夜雨丨金色的起點(敘事詩)- 陳剛
    金色的起點(敘事詩)陳剛題記:1997年3月14日下午,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同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正式掛牌成立。久久迴蕩,扣人心弦在移民中發展,在直轄中追趕重慶,奔跑在175米水位線寧可苦自己,絕不誤移民軍令狀與一條條水位線肩並肩責任書是上膛的子彈向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