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元買一個快遞盲盒可抽手機 靠譜嗎?

2020-12-17 上遊新聞

日前,重慶網友在論壇爆料有人在網上賣快遞盲盒,最低3元包郵,盒子裡可能裝有手機等貴重物品。賣家描述,他們所賣的快遞盲盒都是快遞丟件或無人認領、收件人不要的快遞。

這些快遞盲盒真的是快遞丟失件或無人認領件嗎?

有人賣「快遞盲盒」

最低3元一個還包郵

最近,記者在某論壇上看到有網友稱二手平臺有人賣快遞盒子,她仔細一看發現並不是盒子,而是「快遞盲盒」,最低僅需3元一個。

根據商品頁面描述,消費者買一個快遞盲盒並不知道裡面裝的什麼,打開後可能是珠寶、手機等貴重物品,賣家還可以根據性別、地址、許願等信息隨機發貨。關於這些快遞盲盒的來源,賣家們均表示,快遞盲盒都是快遞丟件或無人認領、收件人不要的快遞。

記者看到,已有不少網友買過快遞盲盒,有人打開是空調擋風板、皮筋等,大部分是低價值或不實用的東西。該網友花3元買了一個快遞盲盒,打開後是一瓶防曬噴霧,網上售價低於10元。

此外,有網友花了99元購買「高端快遞盲盒」,但拆開後卻發現自己收到的只是一款雜牌的耳機,最多只值30元。雖然感覺自己上當了,但因為買的是盲盒,這位網友也難以維權退款。

真快遞還是假噱頭?

快遞盲盒來源成疑

網上多家賣家打著「真快遞」旗號銷售快遞盲盒,但這些快遞真的是無人認領快遞或丟失件嗎?

針對網上大量銷售的所謂快遞丟失件,某快遞代理商劉宇直言,無論是快遞員投遞快遞,還是快遞代收點存放快遞,丟了件都是要賠款的,根本不可能大量丟件。

劉宇說:「代取點平均存放一個快遞也就賺5毛錢,若弄丟一個快遞可能就賠幾天的利潤,誰會這麼不小心?」

那麼,快遞盲盒可能是無人認領快遞?南岸區某快遞代取店表示,因擔心被罰款,無人認領快遞他們也不敢處理,都是放一段時間返回快遞公司,再返回收件人。

多位快遞員表示,他們不可能賣快遞盲盒,快遞員丟件會賠丟失件原價值對應的錢,若私自處理無人認領快遞,會被罰款甚至開除。

或許盲盒是在退回的某個環節被工作人員拿走?記者來到某快遞集散中心看到,被退回的無人認領快遞都有相應編碼,入庫都要掃碼記錄。

聲音

快遞公司:已經發現假冒快遞盲盒

針對網上銷售「快遞盲盒」一事,快遞公司回應稱,所有快遞他們都嚴格按照快遞管理辦法執行。

順豐速運方面表示,若通知客戶後快件依然無人認領,那麼,公司會把無人認領的快件統一存放,每個快件都有編碼,如一年後還是無人認領將統一銷毀。

菜鳥驛站方面表示,他們對無人認領快遞的處理嚴格根據快遞管理辦法執行,在保管期內妥善保管,等確認過了保管期限又無人認領,才由省級郵政單位在省級郵政管理機構的監督下銷毀。

「快遞盲盒」有很大一部分是商家為變賣廉價商品打造的營銷噱頭,也確實有一部分是真快遞。據媒體報導,根據快遞盲盒上的電話核實,確有人真的丟失快遞。有消費者稱快遞員放在自家門口的快遞被偷,另有快遞代收點不做了,把無人認領件自行處理等,這些快遞很可能都變成了快遞盲盒。但這些情況都較少發生。

目前,各大平臺已經下架了快遞盲盒。

律師:私自買賣真快遞是違法

廣東保典律師事務所律師、公益律師廖建勳表示,如果某些人私自隱匿快遞物品,然後進行出售的話,這類行為涉嫌違法甚至犯罪。

按照我國《郵政法》和《快遞暫行條例》均規定,私自開拆、隱匿、毀棄、倒賣或者非法檢查他人快件,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如盜賣的金額較大,則涉嫌構成盜竊罪;如果是郵政人員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情節嚴重的,則涉嫌構成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罪;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有上述這些行為,或者非法扣留快件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他進一步指出,對於一些長期無人認領或者無法投遞的快遞件,也不允許開拆、隱匿或倒賣,「這些沒有人認領或無法投遞的快件,本質上不屬於無主物,也不是拋棄物,任何人不得非法佔有,否則就是侵犯他人物權。」

根據《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快件無法投遞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退回寄件人或者根據寄件人的要求進行處理;屬於進出境快件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依法辦理海關和檢驗檢疫手續。快件無法投遞又無法退回的,依照下列規定處理:(一)屬於信件,自確認無法退回之日起超過6個月無人認領的,由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在所在地郵政管理部門的監督下銷毀;(二)屬於信件以外其他快件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登記,並按照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的規定處理;(三)屬於進境快件的,交由海關依法處理。

「無人認領或無法投遞的快遞物品並非無主物品,任何人都不得侵佔;如果是私自開拆、毀棄或倒賣上述物品則是違法甚至犯罪的行為。」廖建勳說。

相關焦點

  • 慢生活 | 花276元4連抽,盲盒是「智商稅」嗎?聽聽玩家怎麼說
    「當時在南坪萬達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茉莉(記者註:盲盒玩偶的名字)娃娃塑像,那個造型是她手持畫筆、畫板,看起來特別的萌。」璞小姐說,因為自己也學習美術專業,生活中也一直很喜歡畫畫。看到茉莉時,感覺似乎看到了另外一個自己,瞬間就產生了想買下同款的衝動。當然,在花費69元購買一個盲盒後,璞小姐並沒如願就開出同款造型,但也讓自己覺得心情大好,她就這樣成為了盲盒玩家。
  • 慢生活|花276元4連抽,盲盒是「智商稅」嗎?聽聽玩家怎麼說
    「當時在南坪萬達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茉莉(記者註:盲盒玩偶的名字)娃娃塑像,那個造型是她手持畫筆、畫板,看起來特別的萌。」璞小姐說,因為自己也學習美術專業,生活中也一直很喜歡畫畫。看到茉莉時,感覺似乎看到了另外一個自己,瞬間就產生了想買下同款的衝動。當然,在花費69元購買一個盲盒後,璞小姐並沒如願就開出同款造型,但也讓自己覺得心情大好,她就這樣成為了盲盒玩家。
  • 花百萬元買「娃」,盲盒時代的潮玩生意
    不少買家還將盲盒變成了一種收藏投資,為了抽到隱藏款或買到絕版系列,一些盲盒玩家不僅要不停購買,還有為此進行二手交易的人,B站、豆瓣等平臺上搜索「盲盒」,你會發現許多花幾千元購入盲盒的人,有些人為了收集盲盒甚至花了上百萬元。盲盒經濟持續火熱,在潮玩IP的盲盒時代,如何打造一款潮玩IP,並將其品牌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
  • 花276元4連抽只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
    花276元4連抽只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  盲盒是什麼?  盲盒指的是一種外包裝沒有對內部的東西進行標註的盒子,只有購買打開之後才能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因此,盲盒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性,很多小孩和部分成人會比較喜歡。
  • 59元一個的盲盒,是如何掏空年輕人工資的?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在你打開之前你根本不知道裡面裝的是哪一款,全憑運氣,運氣好會抽到人見人愛的那個,運氣更好的甚至會抽到隱藏款。這正是盲盒迷人的地方——不確定的回報,未知的驚喜。市面上最熱最流行的盲盒品牌是泡泡瑪特,這個零售價59元一個的小小盲盒,不知道掏空了多少年輕人的錢包。一如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 菜場盲盒、野戰食品盲盒……這樣的盲盒你愛了嗎?
    生活就像一個盲盒 你永遠不知道會開出什麼 那種不期而遇的驚喜 恰似盲盒存在的意義 盲盒鐵粉們應該都不陌生吧,近幾年盲盒異軍突起,各大商場都有很多盲盒售賣機,大家經過時會被這個小玩意兒吸引嗎
  • 95後花30億,盲盒是一場驚天騙局嗎?盲盒成癮,小心入坑
    大家好我是掌門喵 盲盒知道吧 現在這玩意現在特別火 天貓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 每年花2萬元以上在天貓買盲盒的玩家 有20萬人
  • 盲盒「抽抽卡」逼近「學生圈」,你家孩子「盲」買了嗎?
    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張卡,一些人會不停地購買,甚至還為了集齊整套卡片,一箱一箱地買。近段時間,和水滸卡類似的一種盲盒抽抽卡片「重返」校園周邊,讓不少學生們私下裡掀起了「集卡風」。男生玩的奧特曼系列、女生玩的葉羅麗系列等,讓很多小學生們以抽到「高級卡」為樂,當然此舉也引起了不少家長的擔憂,擔心盲抽卡、盲盒玩具等令孩子難以抵擋誘惑。
  • 花276元4連抽只開出一個新造型 玩盲盒是交智商稅嗎?
    那些玩家與盲盒又有哪些故事?反覆購買盲盒真的是交「智商稅」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數名盲盒玩家,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與幸運相隨的盲盒   對於年齡偏大的讀者,可能對盲盒還不太了解。但對於很多小孩和部分成年人,玩盲盒已成了一個時尚。
  • 「盲盒」裡的年輕人:一些人為了買隱藏款玩偶,花了5000-7000元!
    近幾年,盲盒成立很多年輕人追捧的對象,盲盒就是一個盒子裡有一個小玩偶,一般一個類型有12個玩偶,其中包括一個隱藏,在打開盲盒之前,根本無法判斷盲盒內的是什麼款式,因此被叫做「盲盒」。 一提起盲盒,普遍的感受就是讓人停不下來,讓人上癮。
  • 抽盲盒為啥能讓我快樂?花1500元摸清其中秘密,阿狸的快樂無窮盡
    你玩過盲盒嗎?有一種說法是盲盒是由日本扭蛋的進化而來的。實際上,它不必追溯到日本,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盲盒抽取所帶來的快樂,就像瘋狂買乾脆麵而只為得到袋中的卡片一樣。這種方式吸引了幾代年輕人入坑。但是如何最大化這種快樂呢?
  • 迷戀盲盒的年輕人:59元就能買到的快樂 你買不買?
    今年28歲的大熊自稱自己還是一個「寶寶」,跟媽媽住在家裡,不想買房、也不追求車,目前最大的愛好是抽盲盒。「59元就能買到的快樂,你買不買?」10月12日周六,上海松江區九亭鎮一家購物商場裡,大熊正帶著自己的6位娃友在「掃店」。 在娃友眼中,「掃店」不僅是新手娃友認識盲盒最有效的方式,也能讓娃友們互相交流盲抽經驗。
  • 迷戀盲盒的年輕人:59元就能買到的快樂,你買不買?
    今年28歲的大熊自稱自己還是一個「寶寶」,跟媽媽住在家裡,不想買房、也不追求車,目前最大的愛好是抽盲盒。「59元就能買到的快樂,你買不買?」10月12日周六,上海松江區九亭鎮一家購物商場裡,大熊正帶著自己的6位娃友在「掃店」。 在娃友眼中,「掃店」不僅是新手娃友認識盲盒最有效的方式,也能讓娃友們互相交流盲抽經驗。
  • 盲盒背後:有人買的是開心,有人倒賣盲盒一年掙8萬
    (健康時報記者 毛圓圓)12月15日,#買盲盒算是衝動消費嗎#一直佔據微博熱搜;12月11日上午,以出售盲盒而流行的泡泡瑪特(09992)上市,首日開盤漲超100.26%,市值1065.20億港元;6月1日,拼多多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十大熱銷商品榜上,「盲盒」排第二;而在2019年8月,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中就顯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
  • 一年花2萬買盲盒,為什麼成年人這麼不理智?
    根據阿里的數據,在天貓上,每年為盲盒花費2萬元以上的消費者,已經達到了20萬人。而在天貓上買書的消費者,去年平均每人買了7本書,消費金額在200元左右。在閒魚App上,去年共計有42萬消費者交易盲盒,其中最高溢價達到39倍。也就是說,你若是以59元錢(一般定價)買一個盲盒,也許可以用2000多元錢賣出去。
  • 把臨期口紅塞進盲盒、「改娃師」年入百萬,年輕人的錢有多好賺?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一群買盲盒和賣盲盒的人,他們之中:有的人一年花了20萬買盲盒、為了抽中隱藏款不惜10點守在商場「擦玻璃」、「端盒」;有的人是見證了「炒盒組」和「改娃師」等盲盒衍生職業的暴富;還有的人把盲盒作為了「割韭菜」的形式,通過在盲盒內放三無產品、回收手機以達到清庫存的目的。
  • 「傾家蕩產」買盲盒,年輕人中了什麼毒?
    最後,當你還在糾結這些事情時,又一波新款盲盒襲來……抽盲盒,絕非買個玩具那麼簡單。 盲盒源自日本,是指裝有不同公仔手辦、外包裝上沒有任何款式提醒的盒裝玩具,一般按系列販售。早前的盲盒裝一般是動漫周邊,例如海賊王、寶可夢、初音、輕鬆熊等,後來有了專門的設計師盲盒。
  • 把臨期口紅塞進盲盒、做「改娃師」年入百萬,年輕人的錢有多好賺?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的是一群買盲盒和賣盲盒的人,他們之中:  有的人一年花了20萬買盲盒、為了抽中隱藏款不惜10點守在商場「擦玻璃」、「端盒」;  有的人是見證了「炒盒組」和「改娃師」等盲盒衍生職業的暴富;  還有的人把盲盒作為了「割韭菜」的形式,通過在盲盒內放三無產品、回收手機以達到清庫存的目的。
  • 比炒鞋還燒錢的盲盒,如何讓人「中毒」1年花70萬?
    3)情感承載物,當代年輕人解壓方式   花幾十塊錢買娃換開心,成為了不少年輕人的解壓方式。   對很多年輕人而言,Molly 不再只是一個潮流玩具,而是他們的精神寄託。因為娃娃的形象很逼真,也特別可愛,很多玩家都把它們當做孩子來養。
  • 鷹眼|盲盒「抽抽卡」風靡校園 小學生玩「上癮」偷拿3500元去抽卡
    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張好漢卡,一些人會不停地購買,甚至還有些人為了集齊整套卡片,一箱一箱地買方便麵。近段時間,和水滸卡類似的一種盲盒抽抽卡片「重返」校園,學校裡掀起了「集卡風」。1月11日,成都趙女士9歲的兒子樂樂(化名)為此偷偷拿走了家裡的3500元,到學校附近的雜貨鋪買盲盒抽抽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