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米格-25戰鬥機技術過時,但維護了伊拉克空軍最後的聲譽

2020-12-11 騰訊網

1991年1月17日凌晨,在對F/A-18C「大黃蜂」編隊長機實施了一次徒勞無功的攻擊後,伊拉克空軍米格-25PD飛行員祖海爾 達烏德上尉轉彎向東,並開啟加力。在前方不到30公裡的北方,美國海軍的另一架「大黃蜂」正在加速準備發射「哈姆」反輻射飛彈。達烏德後來回憶道:「我鎖定了一個38公裡開外的目標,我在29公裡處發射了一枚R-40D飛彈……我用雷達牢牢鎖住目標,直到看見前方出現一次巨大爆炸。我盯著這架飛機打著轉墜向地面,被烈焰吞噬。」

達烏德的米格-25PDS截擊機

伊拉克「狐蝠」

兩伊戰爭爆發前的1980年,伊拉克空軍接收了首批米格-25「狐蝠」,包括12架米格-25P截擊機和12架米格-25R偵察機,此外還有6架米格-25PU雙座教練機。第一批14名伊拉克飛行員在1980年3月19日前往蘇聯接受米格-25換裝訓練,在雙座米格-25PU上完成了訓練,其中5名飛行員繼續在蘇聯上米格-25R專業偵察課程,米格-25P的武器和戰術訓練則在伊拉克塔穆茲空軍基地進行。

在蘇聯受訓的達烏德

但這批早期型「狐蝠」是蘇聯國土防空軍淘汰下來裝備,配備的是RP-25「旋風」-A1脈衝雷達和「閃電」設計局R-40飛彈,這讓伊拉克人抱怨不已,甚至表示拒絕接收這批飛機。結果在第二年,一隊蘇聯技術人員攜一批新型RP-25「旋風」-A2雷達和改進型R-40RD/TD飛彈抵達伊拉克,把12架截擊型升級到米格-25PDS標準。

蘇聯這麼大方的原因是「旋風」-A2雷達已隨別連科大尉在1976年9月的叛逃徹底洩密,他駕駛著一架全新的米格-25P從丘古耶夫卡空軍基地叛逃到日本函館。在對自用米格-25實施「藍寶石」-25雷達緊急升級後,蘇聯開始向包括伊拉克在內的外國客戶出口「旋風」-A2雷達。

伊拉克「狐蝠」的主要武器是巨大的R-40飛彈,該彈同時具有雷達制導(R-40RD)和紅外製導(R-40TD)兩種型號。「狐蝠」可在翼下可掛載兩枚不同型號的R-40飛彈,通過RP-25雷達使兩枚飛彈的引導頭都瞄向同一目標。

掛載4枚巨大R-40飛彈的米格-25截擊機

在美國海軍的AIM-54「不死鳥」出現前,461千克的R-40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空空飛彈。該彈專為在空氣稀薄的高空作戰研製,具有誇張的70千克重破片戰鬥部,最大射程50公裡。發射後,火箭發動機能把飛彈加速到超過2馬赫的速度,但該彈僅能做2.5G的機動。

米格-25P截擊機被升級到PDS標準後,伊拉克空軍於1983年在塔穆茲空軍基地成立了第93中隊,該基地是伊拉克空軍的防空作戰中心。兩年後,伊拉克空軍接收了另外10架米格-25PD和6架米格-25PU,又成立了第96中隊。

隨後伊拉克「狐蝠」截擊機開始在伊朗上空執行作戰任務,有時該機會模仿正在執行偵察任務的米格-25RB,誘使伊朗F-14A和F-4E前來攔截。伊拉克「狐蝠」在1988年戰爭結束時宣稱擊落19架伊朗飛機,但其中只有5個得到證實。伊拉克人付出的代價是被擊落兩架米格-25PD。

神秘的少校失蹤事件

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要求科威特免除伊拉克80億美元戰爭債務中的部分,並指責科威特從伊拉克領土下方偷偷抽取原油。談判破裂後薩達姆訴諸武力,在1990年8月2日侵入了這個小酋長國。科威特空軍只擁有4個中隊的達索「幻影」F1CK戰鬥機和麥道A-4KU「天鷹」攻擊機,陸軍規模也很小,結果在48小時內就被由3萬人和350坦克組成的伊拉克入侵部隊佔領全境。

此舉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應,1990年8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以14票贊成,0票反對通過要求伊拉克撤軍的第660號決議。8月7日多國部隊開赴沙烏地阿拉伯,海灣局勢劍拔弩張。

為了對抗多國部隊空軍,伊拉克空軍在1991年1月把米格-29「支點」作為主力防空截擊機使用,替換下較老的米格機,並得到第96和第97中隊19架米格-25PD/PDS的支援。40架米格-23ML被作為二線截擊機使用,被分散部署在全國各基地。伊拉克防空部隊還擁有63架現代化的多用途「幻影」F1EQ和大約60架過時的米格-21戰鬥機。

伊拉克空軍計劃把米格-29作為殺手鐧,對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空軍予以痛擊,但誰知在1991年1月17日凌晨「沙漠風暴」行動首夜,大放異彩的卻是米格-25「狐蝠」,創造了本次戰爭中的首個空戰戰績。

施派歇爾少校的「大黃蜂」殘骸,看起來是一個副油箱

1991年1月17日凌晨,美國海軍斯科特 施派歇爾少校駕駛的F/A-18C「大黃蜂」BuNo 163484在巴格達以西大約160公裡處失蹤。多年來,美國人並不清楚施派歇爾少校到底是陣亡還是被伊軍俘虜了,美國海軍對這位飛行員命運做出的模糊不清的聲明也引發了人們的爭議。

在少校失蹤後的第二天,軍方就宣布施派歇爾「在作戰中陣亡」(KIA),但事實上五角大樓並不確定他的命運,於是很快把他的狀態改為「在作戰中失蹤」(MIA)。直到18年後的2009年8月,美國海軍官員才證實武裝部隊病理研究所從伊拉克找到的一具遺骸屬於施派歇爾。

2009年的施派歇爾遺體挖掘現場,他是被沙漠中的貝都因人埋葬的

當時,人們仍不清楚施派歇爾是如何被擊落的。一開始,美國海軍認為施派歇爾是被地空飛彈擊落的,而且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所有媒體也都是這麼報導的。但施派歇爾的幾名戰友在回憶起那次任務時都異口同聲地說:在施派歇爾的「大黃蜂」被擊中前後,天空中出了一架伊拉克空軍的米格-25截擊機。2001年,中央情報局發布了一份報告,把施派歇爾的被擊落歸咎於伊拉克戰鬥機發射的空空飛彈。

最終,通過交叉對比伊拉克和美國雙方的作戰記錄以及參戰者回憶,還原了施派歇爾被擊落的真相:他是被一架伊拉克米格-25「狐蝠」戰鬥機擊落的。

戰爭首夜

1月17日凌晨巴格達時間大約2時30分,美國海軍3個攻擊機群正要突入伊拉克領空。其中兩個機群負責防空壓制,另一個則要轟炸塔穆茲空軍基地,塔穆茲空軍基地是一個大型伊拉克空軍基地,操作著米格-25、米格-29戰鬥機以及多種型號的轟炸機。攻擊機群在VFA-81和VFA-83中隊的10架F/A-18C的率領下在7600-8800米高度越過沙特-伊拉克邊界。這些戰鬥機都來自「薩拉託加」號航母,組成一個鬆散牆形編隊,單機間隔3.2-8公裡,每架飛機都高於前一架300米以免空中相撞。

這些「大黃蜂」負責掃蕩前方空域並實施防空壓制,「牆」的西半邊是來自VFA-83「暴跳者」中隊的5架飛機,來自VFA-81「陽光班機」中隊的的5架飛機則組成了「牆」東半邊。這些「大黃蜂」向著各自的「哈姆」飛彈發射點飛去,這些發射點呈半圓形圍繞在塔穆茲西側。

攻擊機編隊由8架格魯曼A-6E「入侵者」組成,分別來自「薩拉託加」號的VA-35中隊和 「甘迺迪」號的VA-75中隊。VAQ-130中隊的3架EA-6B「徘徊者」電子戰機和VF-32中隊的兩架F-14A「雄貓」戰鬥機為「大黃蜂」和「入侵者」提供護航。但由於「雄貓」缺乏最新敵我識別裝置,所以為了避免誤傷,只能在「大黃蜂」後方實施近距護航。

由於編隊飛行在高空,所以這個美國海軍大型攻擊機群在飛越邊界前就被發現了。伊拉克空軍防空截擊中心命令卡迪西亞空軍基地第96中隊緊急起飛一架米格-25PD攔截。

接到命令的是祖海爾 達烏德中尉,他是當晚卡迪西亞警戒待命的4名「狐蝠」飛行員之一。達烏德趕緊跑向飛機,技術人員早已為這一刻做好了準備,噴氣機也是如此,所以在接到命令的三分鐘後就升空了。起飛後,達烏德將無線電切換到保密頻率與地面控制站建立聯繫。夜空清澈,能見度極好,地面管制員把米格-25引導向入侵機群。

達烏德在起飛後立即轉彎向南,全加力爬升到8000米並加速到1.4馬赫。他的「旋風」-A2雷達處於「待機」模式,仍在預熱中。在黑夜中,他被引導飛向「大黃蜂」編隊的中心,幾乎正對VFA-81中隊指揮官麥克 安德森。

祖海爾 達烏德中尉與米格-25PDS

安德森駕駛的F-18飛在7600米高度,他在雷達上立即發現了米格-25,並通過敵我識別系統確定了這是一架敵機,他甚至可以看見對方的尾焰,具有米格-25長長的黃色尾焰特徵。安德森立即清楚知道自己遭遇到了什麼,用雷達鎖定了對方,米格-25隨即開始右轉,繞著「大黃蜂」逆時針飛行,雙方兜了幾個圈子。

達烏德確定了攔截和機動航線,但此時雷達仍在預熱中,此時的他已經被雷達鎖定,但距離目標編隊還有90公裡距離,所以他做了一個劇烈機動,試圖擺脫鎖定。儘管安德森已確定對方是敵機,他沒有立即開火,而是按照交戰規則等待美國空軍E-3A預警機的確認。但米格-25位於「望樓」探測範圍的邊緣且沒有開啟雷達,所以E-3的機組人員無法確定目標屬性。

「大黃蜂」和「狐蝠」彼此轉向對方,在黑暗中完成一個完整的圓環,身後都拖著明亮的加力尾焰,彼此迎頭擦過。達烏德隨後滾轉改出,關閉加力讓安德森失去目視接觸,他隨後偷偷摸摸向東飛去,從安德森的僚機上方呼嘯而過。因為達烏德向地面管制員報告了發生的一切後,後者見無機可乘建議他轉向東方攻擊大約30公裡遠的另一個目標。

食蜂狐蝠

這個目標就是施派歇爾的「大黃蜂」,他正以670公裡/小時的速度飛行在8600米高度,接近自己的發射點準備發射第一枚「哈姆」飛彈。

斯科特 施派歇爾少校

達烏德的雷達預熱完畢,他順利鎖定了距離38公裡處的施派歇爾,在接近到29公裡時發射了右翼下方的一枚R-40RD飛彈。他保持雷達鎖定直到前面出現了一團巨大的爆炸火焰,一架被火焰吞噬的飛機螺旋著栽向地面。達烏德向右壓坡避開爆炸衝擊波,在他向左改平時沒能看到拖著火焰的「大黃蜂」與地面相撞。同時E-3A上的管制員看到兩個雷達信號合二為一,此時正是R-40RD從左側飛到「大黃蜂」座艙下方然後爆炸。

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主持下,伊拉克在1995年向美國海軍交還了施派歇爾的「大黃蜂」的數據儲存單元。調查人員分析其中數據後得出結論:R-40D飛彈從左側接近施派歇爾的「大黃蜂」,然後在座艙下方爆炸。70千克的高爆破片戰鬥部立即使飛機向左旋轉了50-60度,產生6G側向過載,扯落了翼下副油箱及其掛架以及一枚「哈姆」飛彈,飛行員在彈出飛機後身亡,他的飛機墜毀在卡迪西亞空軍基地以南77公裡處。

海灣戰爭期間VFA-81中隊的F/A-18C「大黃蜂」

一擊得手後達烏德開始尋找下一個目標,地面管制員命令他飛向第二波美軍飛機,也就是飛在斯派克後方77公裡處的4架A-6E編隊。E-3A預警機在「大黃蜂」被擊中兩分鐘後才向編隊發出警告:疑似有一架伊拉克「狐蝠」從高空來襲!短短幾秒後,VA-75中隊A-6E長機座艙中的雷達告警接收機警示燈就亮起來了。

米格-25從一點半方向的高空俯衝而來,拖著兩根明亮的加力尾焰,A-6E長機立即右轉規避。「狐蝠」繞了一圈後飛從「入侵者」的六點鐘方向呼嘯追來,鎖定了該機。但是達烏德的射擊請求被地面管制員否決,要求他目視確認目標,所以「狐蝠」只能繼續接近目標。接近到8公裡並準備好一枚R-40TD紅外製飛彈時,達烏德的設計請求再次被管制員否決,因為此時一架在達烏德之後10分鐘起飛的米格-29失去了蹤跡,管制員擔心可能會造成誤傷。達烏德堅稱這個緩慢飛行的目標絕不可能是米格-29,卻收到了脫離戰鬥並返回基地的命令,他在掠過目標時甚至看到了對方的座艙燈光。A-6E就這樣死裡逃生。

米格-25PDS的RP-25「旋風」-A2雷達雖不先進,但勝在功率強大,因此該機實戰表現優於米格-29

由於導航設備出了故障,達烏德只能通過無線電向管制員詢問基地方位,但地面雷達站在幹擾中也失去了對米格-25的跟蹤。他在絕望中看見了哈迪薩火車站的燈光,此處位於基地北部35公裡處,於是成功找到基地方向。

達烏德抵達基地時發現卡迪西亞空軍基地已經陷入一片巨大混亂,降落指揮官在無線電向他尖叫:『不要降落在主跑道上!』所以他轉了一圈後降落在輔助跑道,並駕機滑行到一個機堡中。

當達烏德在空中作戰時,卡迪西亞遭受3架英國空軍「狂風」GR 1的攻擊,以至於一架「狐蝠」在滑跑起飛時踩上了「狂風」JP233布撒器散布在滑行道上的地雷,飛機遭受重創,飛行員也受了重傷,於是沒人再敢起飛。

黎明時分,第96中隊的飛行員們聚在一起一邊喝茶一邊討論昨晚發生的事情,達烏德的中隊長得出了一條正確結論:美軍飛行員不可能在R-40重型戰鬥部的攻擊下倖存。達烏德填寫了自己的報告,並附上地面控制員的相應報告,然後把這兩份報告送交伊拉克空軍防空局確認。

尾聲

伊拉克方面對達烏德的戰績產生看了爭議,由於對此類宣稱戰績的確認非常嚴格,相關負責人員並不能簡單地接受達烏德的報告。在1991年海灣戰爭的頭幾天,他們已經收到幾十份的類似報告,但缺乏對所有上述報告進行證實的手段。

雖然達烏德提供了導航和飛彈命中地點的總體信息,但伊拉克空軍官員們仍不知道該去哪裡尋找被擊落的美國飛機殘骸。事實上,直到伊拉克人在幾天後擊落了一架美國海軍的F-14「雄貓」戰鬥機並俘虜了機上的雷達攔截官——拉裡 斯萊德上尉後,他們才知道來自同一艘航母——「薩拉託加」號的一架F/A-18C「大黃蜂」連同其飛行員已經失蹤。

儘管美國媒體在大肆報導施派歇爾失蹤事件,但伊拉克情報機構還需要差不多兩年的時間來確認這名失蹤的美國海軍飛行員就是施派歇爾,然後又花了兩年時間才確定他是被達烏德擊落的。

即使在此後,他們沒有做出官方確認或者把這個消息告知伊拉克空軍。他們也不建議達烏德接受表彰或或晉升,就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直到1995年,這位伊拉克飛行員才知道了調查結果。

祖海爾 達烏德

達烏德曾給當時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 海珊寫了一封長信,列出了他的任務的細節和他在美國報紙上看到的消息。這促使巴格達最終發表了官方確認並表彰了這名飛行員取得的成就。

達烏德的戰績成為伊拉克空軍在整個海灣戰爭中的最大亮點,創造了戰爭中的首個空戰戰績。但隨著戰局的急轉直下,伊拉克空軍很快就採用保守戰術,不再主動出擊。當117架伊拉克戰機被摧毀在加固機堡中時,另外107架飛機逃亡伊朗,最終伊拉克在戰爭中總共損失了259架飛機,其中36架在空戰中被擊落。

被摧毀於地面的伊拉克米格-25PDS戰鬥機

伊拉克空軍對更先進的米格-29深感失望,雖然米格-25技術過時,卻維護了伊拉克空軍最後的聲譽。戰後伊拉克空軍在一份名為《經驗教訓和建議》的報告中表示:「專用於防空任務的飛機在雷達探測距離、雷達跟蹤能力和武器射程上應該等同甚至優於敵國戰鬥機,米格-25就是如此,該機在敵軍掌握空中優勢的情況下仍能發動攻擊並擊落敵機。」

相關焦點

  • 維護最後的聲譽,伊拉克米格-25成功擊殺F-18,令美軍飛行員身亡
    在29年前的海灣戰爭中,一架技術過時的伊拉克米格-25在一位用該飛行員的駕駛下,拼死擊落美國海軍一架「大黃蜂」戰鬥機,維護了伊拉克空軍在這場戰爭中的最後聲譽……1月17日凌晨巴格達時間大約2時30分,美國海軍3個攻擊機群正要突入伊拉克領空。
  • 蘇制米格-25最後的榮耀:單挑美軍戰鬥機群,幹掉一架大黃蜂
    作者:Agvensome 說到蘇聯米格-25「狐蝠」戰鬥機,恐怕無軍迷不知。3馬赫的高速、高到可以攔截美國SR-71「黑鳥」偵察機的飛行上限,都是它的標誌性特色。 米格-25最後一次揚名世界的高光時刻,是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
  • 最強米格-29戰鬥機,米格設計局的爭氣機,印度空軍再次沒看上
    米格-29戰鬥機對於中國軍迷而言,有著複雜的心情。作為一款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蘇制戰機,米格-29戰機最初的定位非常明確,米格-29就是為了對抗當時美國空軍新裝備的F-15和F-16戰機。除了要求具備較強的制空性能外,米格-29戰機還可以執行多種對地攻擊任務,我們可以將米格-29戰機理解成第一款蘇制多用途戰戰鬥機。
  • 飛行的板磚,曾經飛彈也追不上的米格-25戰鬥機
    在這起事件中,米格-25高達3.2馬赫的飛行速度在西方國家引起了恐慌,如此高的速度連飛彈都只有在它屁股後面吃尾氣的份,更讓美國科學家們感到驚恐的是他們認為蘇聯攻克了有關鈦合金的技術難題,因為在高空以如此高的速度飛行意味著機體需要承受高達3000度的高溫,這一技術美國當時還未掌握,一旦蘇聯掌握了這種技術將會被應用到各種軍事場景中,這對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
  • 它能在30000米高空飛行,速度可達3馬赫,米格25也未成主流戰鬥機
    以色列核設施其中某一次,米格25偵察型截擊機再次奉命出動,進入以色列領空對以色列進行偵察,結果遭到了以色列空軍F4戰鬥機的攔截,由於F4戰鬥機高度和速度都無法比肩米格25戰鬥機,只能發射最終蘇聯米高揚設計局不負眾望,使得米格25截擊機擁有「雙三」性能: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3馬赫以上,最大飛行高度可以達到30000米以上,這樣的數據在當時就是逆天的存在,當時只有美國的SR-71可以接近這樣的數據。這也就意味著米格25截擊機可以進入對方領空進行偵察,完全不用擔心對方戰鬥機的攔截(當時防空飛彈技術並不先進,對米格25威脅有限)。
  • 騙了美國十幾年,比飛彈還快,終結美國神話的米格-25有多可怕
    它其實就是號稱"飛行不鏽鋼"的傳奇戰鬥機——米格-25"狐蝠"戰鬥機。永不過時的截擊理論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米格-25並不是戰鬥機或者殲擊機,而是一種截擊機。截擊機是一個特殊的機種,型號相對來說比較少。
  • 飛彈都追不上的飛機,速度震動西方,米格-25戰鬥機
    冷戰時期蘇聯有一款戰鬥機,曾讓整個北約空軍恐懼不已,因為它飛得很快,快到連飛彈都追不上。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蘇聯米格-25「狐蝠」戰鬥機。,甚至還有很多亞音速,這意味著,如果XB-70「女武神」轟炸機服役後,蘇聯就沒有任何戰鬥機可以攔截,當時的飛彈技術,也基本上打不了那麼高或者追不上,擊落更是難如登天。
  • 冷戰「魚窩」——小記東德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上)
    關於在東德空軍中服役的第二代米格-21戰鬥機的型號,命名情況有些混亂:首批交付給第8戰鬥機聯隊的米格-21PF被東德空軍重新命名為米格-21PFM(「魚窩-E」),後面的字母M表示「現代化改進」;蘇聯空軍也有一款「魚窩」被命名為米格-21PFM,後來當蘇聯的米格-21PFM型戰鬥機交付給東德空軍時,東德方面將其重新命名為米格-21SPS(「魚窩-F」)。
  • 曾擊落印度空軍米格-21戰鬥機,梟龍戰鬥機在當今世界算什麼水平?
    當地時間2019年2月27日,印巴在邊境地區發生空戰,越過實際控制線的一架印度空軍米格-21在克什米爾上空被擊落,飛行員阿比南丹中校落地後被俘。巴基斯坦方面製作了梟龍戰鬥機擊落米格21和蘇30MKI的紀念徽。
  • 俄羅斯蘇35戰機發誓洗刷恥辱:埃及空軍米格-29將大戰土耳其F-16
    埃及空軍擁有的米格-29戰鬥機土耳其聯軍從利比亞西部出擊,向蘇爾特地區進攻,雖然埃及明確表明,如果土耳其聯軍敢進攻蘇爾特,就是逼埃及出兵。而在7月5日,俄羅斯剛剛向埃及空軍交付一批米格-29M3戰鬥機,土耳其目前在利比亞長期部署6架F-16戰鬥機,顯然一場美俄制戰鬥機大戰,即將在利比亞上空上演。
  • 蘇聯米格-1.44隱身戰鬥機,採用鴨翼布局結構,最終轉為技術儲備
    在前線制空方面,這款新型戰鬥機必然會遠超美國生產的F-15戰鬥機,那麼在西歐地區如入無人之境也不是不可能的。畢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左右美軍只有F-15戰鬥機與F-16戰鬥機兩款主力戰機,它們基本上沒有攔截隱身戰機的能力,就連攔截米格-25這種超音速飛行器都十分困難。蘇聯是在1979年啟動五代戰機計劃的。這一項目是蘇聯空軍1990戰機計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 在美國本土幹掉空軍中將的米格戰機
    米格戰鬥機系列中,著名機型有:米格-21「魚窩」、米格-23/27 「鞭撻者」、米格-25「狐蝠」、米格-29「支點」、米格-31「獵狐犬」、米格-AT教練機、米格-1.44等型號。米格戰鬥機還被許多國家引進、改造和仿製。
  • 偷窺青藏高原的眼睛:印軍的米格-25高速偵察機,飛得比飛彈還快
    30年河東30年河西,米格-25的研製不僅是蘇聯航空業,而且在世界上都邁出了新的一步,之前的戰鬥機還沒做到在提高速度時保持高度的機動性,米格-25截擊機做到了,儘管花費了近10年的時間。美國試圖用F-14和F-15戰鬥機「回應」,但在高速飛行技術上這些飛機從未超過前蘇聯的米格-25截擊機!
  • 前蘇聯/俄羅斯米格-31捕狐犬戰鬥機
    前蘇聯/俄羅斯米格-31「捕狐犬」戰鬥機米格-31的北約代號為「捕狐犬」(Foxhound),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一款雙座全天候截擊機,於1982年開始進入前蘇聯軍隊服役,直到目前仍有超過200架在俄羅斯空軍服役
  • 美軍曾以為是外星科技,米格25最終為何淪為了笑話?
    美軍裝備F-4戰鬥機的時候,蘇聯國土防空部隊仍然要靠著手中的米格-21戰鬥機勉強度日。這種情況下,美軍對蘇聯有著一定的空中壓制能力。在蘇軍數次大型軍事演習中,蘇聯參謀部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如果真的爆發了戰爭,蘇聯空軍第一天可能就要損失數千架戰鬥機。恐怕只有用戰術飛彈將西歐大部分空軍基地全部轟炸一遍,蘇聯空軍才會真的安全。
  • 米格25以色列空軍的噩夢,最大速度3.2馬赫,空空飛彈都追不上
    蘇聯曾製造過一款傳奇戰鬥機,他能飛得比飛彈還快,他躲避飛彈根本不需要什麼機動,只需要踩一腳加力就走了,這款戰機曾經給了西方極大的技術恐慌,他就是世界上飛的最快的戰鬥機米格-25「狐蝠」。
  • 國土防空衛士,飛行的不鏽鋼——米格-25截擊機
    在40多年的冷戰對抗中,米格設計局雖然包攬了蘇聯空軍絕大部分前線戰鬥機,但是這並不等於說米格設計局就只能設計輕便靈活的前線戰鬥機。同樣在蘇聯的國土防空領域,米格設計局也可以說是頗有建樹,其設計的米格-25"狐蝠"重型遠程截擊機曾經讓整個西方談虎色變。
  • 被謠言埋沒的戰鬥機,米格-23一樣有戰果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米格-23是一款單發戰鬥機,一旦發動機熄火兒,飛機大概率會墜毀,這導致了米格-23雖然性能卓越但是卻極難以駕駛,特別是對新手飛行員而言,可以說是一款極不友好的戰鬥機。特別是由於米格-23操作複雜,導致該機在最初裝備敘利亞空軍時帶來一大票飛行事故,有不少敘利亞飛行員在起降時失事墜毀,這種情況一直到敘利亞空軍上下熟悉了米格-23的飛行特性,並且也培養了一批"有經驗"的飛行員後才有所改觀。在1978年之後,蘇聯開始向敘利亞提供裝備了"高空雲雀"新式雷達系統的米格-23MF型戰鬥機,這種新式米格-23戰鬥機可以攜帶當時俄制R-23中程空空飛彈。
  • 以色列特工盜取米格21,過程堪比諜戰大片,令美國獲得制勝法寶
    米格-21可能是當時蘇聯開發的最具標誌性的超音速戰鬥機。米格-21於1959年首次進入蘇聯空軍服役,是當時蘇聯生產的最先進的戰鬥機,也是出口最多的戰機,多達60個國家將米格-21作為他們的空戰支柱,對今天的一些國家來說,這種情況仍然存在。
  • 印度空軍一架「米格-21」在拉賈斯坦邦墜毀
    齋浦爾:周二,印度空軍一架「米格-21野牛」起飛後不久在拉賈斯坦邦蘇拉特加爾空軍基地墜毀。印度在1961年購買了俄羅斯Mikoyan-Gurevich設計局製造的「米格-21」。儘管最近發生了許多起人員傷亡的事故,印度空軍仍然在服役這款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