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謠言埋沒的戰鬥機,米格-23一樣有戰果

2020-12-05 戰史

米格-23戰鬥機誕生的時代正是美蘇冷戰的高峰時期,而米格-23最重要的兩個戰場,一個是中東,另外一個是很少有人關注的非洲,安哥拉和納米比亞。不過,總體而言,米格-23的表現並不出色,甚至有些戰鬥還不如米格-21表現出彩。

米格-23戰鬥機存在的"先天不足"就是說,由於在研製米格-23的時候,蘇聯的電子工業特別是自動化系統非常落後,儘管米格-23戰鬥機採用了可變後掠翼的設計,但是卻不能很好的發揮可變後掠翼的優勢。由於缺乏 飛控計算機配合,所以米格哦-23隻能使用手動操控飛機的後掠翼變化,且只能依照16°、45°和72°三個固定角度操控,而不能像美軍的F-14戰鬥機那樣實現"無級變速"。和米格-23相比,當時美軍的F-14戰鬥機使用全套的自動化飛行計算機控制飛機的後掠角度變化,隨時讓飛機處於最優的氣動狀態,這一點是蘇聯無法比擬的。

而且,由於米格-23戰鬥機的可變機翼距離飛機中軸太近,導致飛機機翼後掠角變化時,飛機的重心變化也較大。所以飛機需要進行配平,並且由於沒有自動飛控電腦,所以駕駛米格-23要非常小心,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現飛行事故。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米格-23是一款單發戰鬥機,一旦發動機熄火兒,飛機大概率會墜毀,這導致了米格-23雖然性能卓越但是卻極難以駕駛,特別是對新手飛行員而言,可以說是一款極不友好的戰鬥機。根據軍事歷史記載,蘇聯駐東歐的精銳部隊、東德空軍甚至是在阿拉伯各國充當僱傭兵的巴基斯坦飛行員,普遍表示,米格-23戰鬥機在有經驗的飛行員手裡絕對是一件可怕的武器,但是前提是駕駛米格-23的飛行員能活到"有經驗"的時候。由此可見該機的矛盾性。而正是這樣一種先天不足,導致米格-23在中東戰場連連失利。

米格-23戰鬥機開始列裝中東各阿拉伯國家時,由於蘇聯在航空工業和電子工業方面已經遠遠落後於美國,所以米格-23所面對對手早已不是最初設想的F-4E鬼怪式戰鬥機,而是美軍最新量產裝備的F-15和F-16等第四代戰鬥機。作為中東最強的以色列空軍在美軍裝備F-15和F-16戰鬥機之後,緊跟著也裝備了這兩款最先進的四代戰鬥機,而阿拉伯飛行員本身由於文化素養普遍偏低,駕駛米格-23戰鬥機已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要想成為"精英"更是難上加難。而且,駕駛米格-23對抗比其先進一代的F-15、F-16更是近乎於天方夜譚。所以米格-23的後天環境的變化,也是導致該機連吃敗仗的客觀因素。

米格-23在中東戰場上首次亮相的時間很早,早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不久,敘利亞空軍就從蘇聯得到了他們的第一架米格-23戰鬥機,不過當時蘇聯向敘利亞提供的米格-23MS型戰鬥機裝備的雷達系統和米格-21MF相同,只能使用R-13和R-60紅外空空飛彈,不具備中程攔截能力,再加上操作複雜,飛機笨拙,因此作戰效能上甚至還不如當時敘利亞裝備的米格-21MF戰鬥機。特別是由於米格-23操作複雜,導致該機在最初裝備敘利亞空軍時帶來一大票飛行事故,有不少敘利亞飛行員在起降時失事墜毀,這種情況一直到敘利亞空軍上下熟悉了米格-23的飛行特性,並且也培養了一批"有經驗"的飛行員後才有所改觀。在1978年之後,蘇聯開始向敘利亞提供裝備了"高空雲雀"新式雷達系統的米格-23MF型戰鬥機,這種新式米格-23戰鬥機可以攜帶當時俄制R-23中程空空飛彈。米格-23MF戰鬥機的裝備,讓敘利亞空軍在和以色列空軍的較量中贏得了一些優勢。

在1980年代早期時,以色列空軍裝備的美制F-16戰鬥機尚未裝備大型機載雷達,因此也不能使用AIM-7"麻雀"雷達半主動空空飛彈,而只能使用短程的響尾蛇空空飛彈進行作戰,這讓敘利亞的米格-23MF戰鬥機可以在以軍F-16戰鬥機的飛彈射程之外,就使用R-23飛彈有效攔截以色列戰鬥機,事後也證明,敘利亞的米格-23戰鬥機的主要戰果大多是R-23飛彈取得,因為一旦進入格鬥階段,米格-23相對於F-16而言就是一個死靶子——連活靶子都算不上,因為米格-23的機動性實在太糟糕了。

1982年6月爆發的"貝卡谷地空戰"是蘇制米格-23和美制戰鬥機之間的一次大規模交鋒。關於這場交火的報導,大多以XX:0的數字來顯示以色列空軍戰無不勝的神勇,但是實際上根據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解密的檔案顯示,米格-23不但在空戰中擊落了以色列戰鬥機,而且數目還不少。因為在貝卡谷地空戰之後,由於西方傳媒報導的戰果極其驚人,以至於驚動了莫斯科的蘇軍最高層。蘇聯國防部當時派遣以葉甫根尼·尤拉索夫上將為首的龐大調查團,親自前往敘利亞和黎巴嫩交界的貝卡谷地地區進行實地調查,以確認俄式武器在實戰中的戰果。

根據蘇聯方面的調查結果可知,在1982年6月6日-11日的交火中,敘利亞的米格-23戰鬥機在7日、8日和9日使用R-23飛彈各擊落2架以色列F-16A型戰鬥機,並且在9日和11日還分別擊落了以色列2架F-4E戰鬥機。再加上6日時米格-23MF曾經擊落1架以色列無人機。在整個貝卡谷地空戰期間,僅米格-23MF戰鬥機就擊落了11架以色列飛機(不確認的戰果不做統計)。為了擊落這11架以色列飛機,敘利亞付出了損失18架米格-23戰鬥機的代價。而在整個貝卡谷地作戰期間,敘利亞空軍總共擊落16架以色列飛機,而自身則損失了47架米格戰鬥機 ,這其中大部分為米格-21戰鬥機。由此可見單就米格-23而言,其戰術性能具備和美制F-15、F-16等戰鬥機對抗的能力,但是由於技術上有一定的差距,最終落敗是必然的結局。只不過,米格-23的失敗並沒有西方媒體宣傳的那麼誇張。但是,由於蘇聯解體,西方控制了世界媒體的話語權,這個"XX:0"的謊言如今已經很難被撼動。

儘管在中東戰場上被打得灰頭土臉,但是米格-23戰鬥機卻在另外一個戰場上贏得徹底的勝利。在1975~1988年的安哥拉戰爭中,蘇聯提供支持, 由古巴革命軍的飛行員們駕駛的米格-23戰鬥機在非洲的天空中,和南非空軍的法制幻影戰鬥機以及南非自製的獵豹戰鬥機展開殊死的較量。而米格-23戰鬥機在安哥拉戰場上幾乎可以說是如魚得水,雖然其正式參戰時間已經到了1987年,但是古巴飛行員駕駛的米格-23ML戰鬥機在和南非空軍的幻影F1戰鬥機的對抗中獲得六戰六捷,乾淨利索的把南非空軍徹底趕出了安哥拉的天空,隨後在空軍配合下,安哥拉軍隊將入侵的南非軍隊徹底趕出了安哥拉,贏得了戰爭的勝利。而有趣的是,安哥拉的勝利最終也促成了南非種族主義制度的崩潰,這裡也許也有米格-23的一份功勞。

相關焦點

  • 貝卡谷空戰,米格-23戰鬥機為何F16吊打,毫無還手之力
    貝卡谷空戰,米格-23戰鬥機為何F16吊打,毫無還手之力貝卡谷空戰,以色列動用F16(美國戰鬥機)對付敘利亞的米格-23(蘇聯戰鬥機),從小到大看到的這次空戰都是90:0或者82:0,敘利亞的空戰無一勝績,被以色列全殲。
  • 二戰後最大規模空戰中,蘇制米格-23戰鬥機真的不堪一擊嗎?
    米格-23「鞭撻者」戰鬥機就是其中之一。作為蘇聯第二代戰鬥機中最典型的代表,該型飛機因在中東戰爭中慘遭F-15、F-16等三代機屠戮而聲名狼藉,許多專業和非專業人士稱之為設計失敗的產物。
  • 飛行的板磚,曾經飛彈也追不上的米格-25戰鬥機
    需要注意的是截擊機與殲擊機是兩種不同的機型,殲擊機像是一個戰士,它所承擔的任務是與敵方空優戰鬥機格鬥來取得制空權,而截擊機則像是一名刺客,它所承擔的任務是將進入警戒圈的高速偵察機擊落,如果有轟炸機也一起把它打下來,一擊過後不管得手與否都迅速脫離。在第三代戰鬥機出現後這一機型雖然逐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可它當年的輝煌無論過去了多少年轉頭看還是那麼的耀眼。
  • 蘇制米格-25最後的榮耀:單挑美軍戰鬥機群,幹掉一架大黃蜂
    這架米格-25孤身挑戰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戰鬥機群,擊落一架美國海軍的F/A-18C戰鬥機後,成功逃離,平安無事返回伊拉克的空軍基地。米格-17PF、雅克-25等截擊機日益不能滿足蘇聯國土防空軍的需求。與前線戰鬥機各種性能的平衡性和可靠性不同的是,防空軍要求新飛機要有優秀的高空高速性能,加速快、航程遠、同時搭載強大的火力,必要時犧牲低空性能和可靠性等。
  • 前蘇聯/俄羅斯米格-31捕狐犬戰鬥機
    前蘇聯/俄羅斯米格-31「捕狐犬」戰鬥機米格-31的北約代號為「捕狐犬」(Foxhound),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一款雙座全天候截擊機,於1982年開始進入前蘇聯軍隊服役,直到目前仍有超過200架在俄羅斯空軍服役
  • 已成棄兒的米格-35戰鬥機,昭示著米格設計局的窮途末路
    與蘇-27「側衛」的終極改型蘇-35一樣,米格-35集米格設計局四十年來對米格-29「支點」的改進之大成,被認為是「支點」戰鬥機發展史的圓滿的句號。米格-35這個編號被米格公司首先用於印度126架中型多用途戰鬥機(MMRCA)招標,這是一種機體基於米格-29K,但航電和武器全部更新換代的新型「支點」戰鬥機,將配備先進的「甲蟲-AE」有源相控陣雷達。
  • 冷戰「魚窩」——小記東德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上)
    譯文所配圖片有改動。 米格-21「魚窩」戰鬥機是包括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內的許多華沙條約組織締約國空軍的支柱。道格 戈登在此回顧了米格-21在東德空軍中的服役情況。
  • 最強米格-29戰鬥機,米格設計局的爭氣機,印度空軍再次沒看上
    米格-29戰鬥機對於中國軍迷而言,有著複雜的心情。作為一款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蘇制戰機,米格-29戰機最初的定位非常明確,米格-29就是為了對抗當時美國空軍新裝備的F-15和F-16戰機。除了要求具備較強的制空性能外,米格-29戰機還可以執行多種對地攻擊任務,我們可以將米格-29戰機理解成第一款蘇制多用途戰戰鬥機。
  • 前蘇聯/俄羅斯米格-31捕狐犬戰鬥機之二
    前蘇聯/俄羅斯米格-31捕狐犬戰鬥機之二米格-31為加油機與轟炸機護航米格-31可使用的對空武器主要有AA-8近距空空飛彈、AA-9中距空空飛彈、R-37遠程空對空飛彈、R-40TD1中距空對空飛彈、R-73近距空空飛彈和
  • 米格-9戰鬥機是蘇聯的首批噴氣式戰鬥機,我國也曾裝備
    米格-9戰鬥機是20世紀40年代末,在第二次大戰結束之後蘇聯研製的首批噴氣式戰鬥機之一,它是由蘇聯米高揚飛機設計局研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聯就開始研製噴氣式飛機,其中戰鬥機是重中之重。在1946年4月24日,米格的第一架米格-9在莫斯科的契卡洛夫斯卡機場試飛,這次試飛是蘇聯的第一次噴氣式飛行。在後來為了向軍方和領導表現相關成果是,在一次內部的飛行表演時,米格-9發生了事故,試飛員也當場犧牲。這次事故對米格-9的樣子打擊非常大。不過後來在改進後,米格-9也逐漸成熟,後來米格-9也投入了生產。
  • 蘇聯科技的巔峰,被人遺忘的五代戰機:米格MFI重型戰鬥機
    第五代戰鬥機如今並不新鮮,美國有F-22A、F-35A/B/C,俄羅斯有蘇-57,我國有殲-20,還有FC-31,法國和德國也在聯合開發五代機,就連韓國、印度都提出了方案,英國更是打算跨過第五代戰鬥機,直接研發第六代戰鬥機,似乎全球主要軍事強國都開始進入五代機的時代了。
  • 米格15—殲31,回顧中國戰鬥機家族發展史
    有三種衍生機型,既殲-15S、殲-15B、殲-15D殲-12空重僅3.1噸,是世界上最輕的超音速戰鬥機。受限於過小的身材,攜帶武器量,航程等均受到限制。加上機頭進氣,殲-12也無法裝載機載雷達,最終空軍沒有批量生產訂貨。殲-12飛機裝一臺渦噴六發動機,飛機重4.1噸,最大馬赫數1.8,機內燃油貯量為1250千克,可帶兩個400升的副油箱最大航程為1385千米。
  • 蘇聯第一代突破音速的戰鬥機,功勳顯赫的米格-19
    儘管米格-17的改進型在加力狀態下已經能夠突破音速,但是蘇聯的米格設計局並沒有滿足於此,他們很快設計出了更加新式的米格-19戰鬥機,而米格-19戰鬥機是蘇聯第一代真正的超音速戰鬥機,從米格-19之後,米格設計局隨即開啟了超音速航空之路。
  • 蘇聯米格-1.44隱身戰鬥機,採用鴨翼布局結構,最終轉為技術儲備
    在前線制空方面,這款新型戰鬥機必然會遠超美國生產的F-15戰鬥機,那麼在西歐地區如入無人之境也不是不可能的。畢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左右美軍只有F-15戰鬥機與F-16戰鬥機兩款主力戰機,它們基本上沒有攔截隱身戰機的能力,就連攔截米格-25這種超音速飛行器都十分困難。蘇聯是在1979年啟動五代戰機計劃的。這一項目是蘇聯空軍1990戰機計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 蘇-57太貴氣,剛剛又墜毀,俄軍要研製全新一代米格-59戰鬥機
    蘇-57本就風評不好,被戲稱為「最強四代機」,此次摔機為未來俄羅斯對外出口蘇-57再次蒙上一層陰影,畢竟誰都不想讓自家的空軍,成為像印度空軍一樣天天摔。於是米格設計局出手了。近日,米高揚公司宣布,米格設計局正在研發一種全新的米格-59戰鬥機。為什麼俄羅斯武裝部隊需要一架全新一代米格的戰鬥機?
  • 殲-15 VS 米格-29K,中印航母艦載戰鬥機誰更好?
    大家都知道,航母的最為關鍵技術,就是艦載機,尤其是艦載戰鬥機。中印航母的艦載戰鬥機,主要是兩種型號:中國是殲-15,印度則是米格-29K。這兩款艦載戰鬥機都代表著中印兩國航母艦載機目前的最好水平,至於中國的殲-31日後如果能正式立項,成為新型艦載戰鬥機,那中國的航母艦載戰鬥機就更為優秀了。
  • 靠不住的「海支點」——印度海軍米格-29KUB艦載戰鬥機墜海
    蘇聯海軍遺產命運多舛墜海的米格-29KUB是米格-29K艦載戰鬥機(以下簡稱米格-29K)的雙座多用途型號,該機既能執行戰鬥任務,又能承擔電子支援等保障任務。米格-29K是在米格-29「支點」戰鬥機基礎上衍生出的艦載型號,原本用於裝備蘇聯海軍航母。
  • 在美國本土幹掉空軍中將的米格戰機
    米格戰鬥機系列中,著名機型有:米格-21「魚窩」、米格-23/27 「鞭撻者」、米格-25「狐蝠」、米格-29「支點」、米格-31「獵狐犬」、米格-AT教練機、米格-1.44等型號。米格戰鬥機還被許多國家引進、改造和仿製。
  • 雖然米格-25戰鬥機技術過時,但維護了伊拉克空軍最後的聲譽
    為了對抗多國部隊空軍,伊拉克空軍在1991年1月把米格-29「支點」作為主力防空截擊機使用,替換下較老的米格機,並得到第96和第97中隊19架米格-25PD/PDS的支援。40架米格-23ML被作為二線截擊機使用,被分散部署在全國各基地。伊拉克防空部隊還擁有63架現代化的多用途「幻影」F1EQ和大約60架過時的米格-21戰鬥機。
  • 蘇-35S:從今天起我也是有實戰戰果的了,蘇-30:做個人吧
    蘇-35S戰鬥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實戰戰果,只不過略顯尷尬的是,它的首個戰果竟然是自己的同門師弟蘇-30M2。9月24日,俄羅斯軍方消息人士告訴塔斯社,9月22日在特維爾地區墜毀的蘇-30戰鬥機,是被俄羅斯空天軍的蘇-35S戰鬥機使用機炮擊落的,隨後又有匿名消息人士透露,這架蘇-30型號為蘇-30M2,是從南部軍區飛過來陪練的。而這架肇事的蘇-35S戰鬥機,來自駐紮特維爾的俄羅斯空天軍第790戰鬥機航空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