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詞中的9個字無人敢仿,被李清照「抄襲」,還選入教材

2020-12-22 鄧朝芬說歷史

想起整個初中天天掛在嘴邊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出這千古傳頌佳句的範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改革家、教育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範仲淹憑藉著民風良好、勤儉節約的態度,成為了北宋一代官員以及全國青年的景仰目標。範仲淹不僅在文章上文採飛揚,在宋詞的造詣上也成就不菲。雖然範仲淹僅有5首詞流傳於世,但風格各異,題材不同,每一首都是精華。

例如,我們最熟悉的豪邁塞外詞《漁家傲》婉約悲秋詞《蘇幕遮》詼諧韻律詞《剔銀燈》等等,首首經典,千古傳唱

在這僅存的幾首詞中,深情動人《御街行》讓人印象深刻。這首詞的出生日期是未知的年份,有人認為這首詞是表達的思君之情,也有人認為這首詞表達的是思鄉之情。每一個詞和句,都是經典,堪稱精品

最後一句話是整首詞中最美麗的部分,為了最大限度地寫出這樣的悲傷,範仲淹用了9個字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悲傷的心,體現在眉毛上,無法隱藏,無法逃避,只能讓它就這樣。這一筆看起來很溫柔,但心裡所有的悲傷都寫在了最後,入木三分,感人至深。

範仲淹詞中的9個字無人敢仿,被李清照「抄襲」,還選入教材

因為最後這九個字寫得很漂亮,很多人都不敢模仿。然而,經過多年的努力,一個有才華的女人李清照忍不住「抄襲」了一下。在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最後一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很聰明,在她的這首詞中,最後一句話引用了範仲淹的9個字,並用另一種方式表達了出來。範仲淹的憂愁在眉間心上,而李清照的憂愁在「眉頭」和「心頭」

用另一種方法,把「眉頭」和「心頭」分開來寫,比範仲淹的表達更直接,也更深刻。這種改法,誰才更勝一籌,800多年來一直難分勝負。從字面上講,李清照寫的比較對仗工整;但從意境上講,範仲淹的原句,更有深意。

在《一剪梅》中採用獨特的女性敏銳度,捕捉到瞬間的真實情感、將非感性的情感以樸素的言語表現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才下」、「卻上」這兩個詞使用的恰到好處,從外部到內部可以轉化為一個真實的感覺。

變化無常的情緒迅速打破原來的平靜心態,在詞句中上演了一場相思難的畫面,很真實,表達了無盡的愛和悲傷,獨守空房的孤獨和寂寞,字裡行間之中情深意切這首千古名篇《一剪梅》,已收錄在了語文教材中,相信很多人在中學時代都背過這首詞。

範仲淹詞中的9個字無人敢仿,被李清照「抄襲」,還選入教材

李清照的一生,既有真的快樂,也有深深的悲哀千年的風雨,不僅沒有減少李清照的魅力,反而讓她的絕妙佳作隨著歲月的流逝歷久彌新。

在詩詞世界裡的易安居士,半生煙雨,半生桃花。時光流逝,她的詞話,她的風採,就像一罐美酒,越陳越香。讓我們跟隨這本《李清照詞傳》,進入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如詩如畫的一生。

這本《李清照詞傳介紹了李清照在傳奇人生中的一代溫文和優美的文筆。一套完整書共六本,包括《李煜詞傳》、《蘇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辛棄疾詞傳》和《倉央嘉措詞傳》。希望我們能在工作學習之餘,也能享受到這樣的休閒時光。

全套6本只要79元,平均一本14元,一頓早餐就可以零距離接觸6位文學富豪,在他們的作品中,品味人生境遇。有興趣的朋友請點擊下面的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範仲淹這9個字無人敢仿,李清照「抄襲」流傳後世,還被選入教材
    這首詞的創作年份不詳,有人認為是思君,也有人認為是因為久在外思鄉。全詞句句經典,是宋詞中的精品。最後一句,是全詞最美的部分,為了將這份愁苦寫到極致,範仲淹用「眉間心上」來形容。愁在心中,顯在眉間,藏不住,避不了,只能任它這樣,這最後9個字看似輕輕一筆,卻將心中的萬千愁苦寫到了極致。李清照「抄襲」流傳後世,還被選入教材因為最後9個字寫得太美了,很多人都不敢模仿,覺得無法超越。
  • 範仲淹最後9字無人敢仿,李清照半夜睡不著,仿寫一首流傳後世
    此詞是一首懷人之作,其間洋溢著一片柔情。上片描繪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寫孤眠愁思的情懷,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範仲淹這裡說「殘燈明滅枕頭欹」,室外月明如晝,室內昏燈如滅,兩相映照,自有一種悽然的氣氛。枕頭欹斜,這神態比起輾轉反側,更加形象,更加生動。「諳盡孤眠滋味。」
  • 範仲淹此詞最後9字太美,李清照忍不住模仿一首,800多年難分高下
    因為是文臣,所以他在沙場上的功績也被很多人忽略了,當年戍守西北時他能讓西夏不敢越池半步,這一點是很多普通文人做不到的。與範仲淹一起被忽視的,還有他的5首詞作。提起宋詞,很多人會想到蘇軾、辛棄疾、柳永,很難想起範仲淹。但這5首詞作無論是從文字本身,還是其精神內核,都是兩宋詞作中的精品。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他很孤獨的一首詞:《御街行·秋日懷舊》。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與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多情之人。李煜的詩詞語言明快、生動,真誠,深受子孫後代的喜愛。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然而,李煜「千古詞帝」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他有一首詞《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寫,先來看看這首詞妙在何處。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李煜的這首詞,運用了「重疊意象」的手法,開篇第一句就用了「重山」作為起筆,而且還通過「一」和「二」的遞進關係,來表達自己當時的真情實感。
  • 李煜的這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又一篇佳作誕生
    600年來李煜這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讓我試試,又一佳作誕生不過很奇怪的是有一首詩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長相思·一重山》。《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千古詞人李清照,寫下一首詞,被稱為 「入神之詞」,讓人驚嘆
    她的才華主要體現在她寫的詞中,而她曾寫的《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這首詞,將她自己的深夜孤寂寫出來了,並且被稱為 「入神之詞」,讓人驚嘆。在李清照的詞中,究竟有何魅力,才能被世人稱為「入神之詞」呢?探究其中的出神入化的第二處:詞尾兩句,詞人情感流露在詞的尾部,李清照寫了「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就這僅僅14個字,字裡行間卻流露出詞人李清照內心的悲苦和愁緒,而她僅通過 「濃」「愁」將自己的內心真實的情感展現出來了。
  • 這首秋日宋詞,78個字,全詞沒有一個「思」字,卻字字是「思」
    如果要評一個最會寫「秋」的詩人,你會選誰?小七會選範仲淹。要知道,範仲淹只留下五首詞作,首首都是經典,其中有三首詞都是秋天的千古絕唱,其中的《漁家傲·秋思》、《蘇幕遮·懷舊》都入選中學課本,幾乎耳熟能詳。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李煜這首詞最大的特點就是,每句都在寫愁卻沒用一個愁字。這是李煜早期的作品,沒有脫離花間詞的風格,但是它又比一般寫花間詞寫得更加清新。這首詞不像之前李煜寫的其他的詞作一樣,引起了後世名家的模仿,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不好寫。
  • 新婚的李清照,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三句千年以來無人能及!
    要是說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一筆的女詞人,當之無愧則屬於南宋的李清照了,她和趙明誠也是為世人所豔羨的一對眷侶。而新婚後李清照也憑藉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三句更是千年以來無人能及。出身書香門第的李清照在她的前半生受到家庭氛圍的渲染,飽讀詩書,年少便在詩壇嶄露頭角。
  • 看起來簡單,讀懂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李清照曾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丈夫趙明誠,這可愁壞了趙大公子,他閉門謝客,三天三夜廢寢忘食,一共寫了50首詞作,目的就是為了能超越妻子這一首而已。其次,她讓範仲淹的真愛粉服氣。範仲淹寫了首《御街行·秋日懷舊》,李清照仿了一首《一剪梅》,最後兩句大家應該聽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李清照:論詞
    [9]始有柳屯田永者三句:柳永,(約987—約1053),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 [10]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柳永繼承敦煌曲子詞,用民間口語寫作大量「俚詞」,陳師道《後山詩話》稱「骫骳從俗,天下詠之」。
  • 一代名臣範仲淹: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丨周末讀詩
    除《漁家傲》外,本期「周末讀詩」還分享了兩首相對婉約的詞,《蘇慕遮·懷舊》和《御街行·秋日懷舊》,寫鄉魂旅思,可見範仲淹俠骨之外,亦有柔腸。為官為文,範仲淹皆堪為後世典範,蘇東坡在《蘇軾私識範仲淹》中說:「公之功德,蓋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敘而傳。」誠如斯言。
  • 李清照很「催淚」的一首詞,老公有了新歡,最後9字情深到極致
    只是「食色性也」,前幾天的新聞裡還說,一位70歲的老爺爺與35歲「銀行職員」網戀,三天就確定了關係,聊的不亦樂乎,結果最後被騙走了43萬不說,還發現自己的「女朋友」是個男的,簡直欲哭無淚。這裡不是要為男生開脫,承擔責任是作為男人最基本的原則。只是,不負責任的人還是會有,外遇出軌這樣的問題也一直出現在社會上。
  • 李清照16歲的詞,成為了經典,字裡行間都是少女感,讓人讚嘆
    其實在那個封建的時代,李清照這樣的肯定會被很多人不理解,不贊同,但是,她的的確確超越世俗,擺脫了那些異樣的眼光,只成為了李清照,這樣的女子,歷史怎會不偏愛?在李清照的名篇中,很多都充滿酒意,有一首《如夢令·昨夜風疏雨驟》,人人都能背出來點,被選入教材當中,一首小令,讓人完完全全沉醉其中。
  • 李清照18歲新婚之後,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流傳千年無人能及
    李清照18歲新婚之後,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流傳千年無人能及我們常喜歡用「神仙眷侶」來比喻一對璧人的美好感情,在歷朝歷代那一些文人雅客的身上往往是不乏這樣的事例,說起那一些偉大的詩人大伙兒都是會聯想到蘇東坡、李白等。
  • 李清照轟動京師的詞,短短28個字豪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她還喜歡懟當時的大文豪,李清照有一篇文章叫做《詞論》,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對前輩不帶客氣地「批評」了一遍,其中包括大文豪蘇軾、「流行歌詞創作人」柳永、「紅杏尚書」宋祁、「太平宰相」晏殊、「一代文宗」歐陽修。
  • 李清照最悲傷的一首詞,通篇儘是愁意,結尾七字成年輕人口頭語
    李清照是宋朝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她被後世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熟悉李清照的人應該知道,她的作品中不全是婉約派的詞作,也有很多豪放派的作品,這跟她一生的經歷有關。但是因為從小的生活環境的局限性,所以她早起所作的詞都是以記錄深閨中的大小姐生活為主,大多都是明快的調調。最為著名的就是:《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李清照很冷門的一首詞,短短四十一個字,卻令人拍案叫絕!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我們都知道李清照的詞自從她南渡後,就開始充滿了國破家亡和個人悲慘遭遇所帶來的悽苦、低沉之音。比如那首經典的《聲聲慢》。相比較而言,李清照早年的詞雖然有些冷門,但卻非常的清麗、明快,比如《點絳唇·蹴罷鞦韆》一詞。
  • 李清照一首很深情的詞,被林語堂翻譯成英文,文風優美,廣受讚譽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李清照生活在北宋與南宋之交,因此其早期詞作多寫悠閒生活,而到後期,金兵入侵、李清照南渡,由於國破家亡,加之丈夫趙明誠去世,詞風轉為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我們今天介紹的這首李清照的代表作,寫於李清照南渡之後,情感基調悲涼哀婉。這首詞作便是《聲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