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文學家、教育家。
他寫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為無數人指引方向。
他呼應良好的民風,勤儉節約,是北宋的一代名臣,也是全國青年都景仰的士大夫,蘇軾說範公的功德「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敘而傳」。
但範仲淹在宋詞方面也是成就不菲,雖然他僅僅只有五首詞傳世,卻風格不一、題材各異,每一首都是傳世名作。
譬如其風格豪放的邊塞詞《漁家傲》、遊戲詼諧的唱和詞《剔銀燈》、曠遠悲秋的婉約詞《蘇幕遮》等等無一不對後世詞壇產生深遠的影響。
還有這首豔情婉麗的《御街行》,寫相思懷人,深婉動人。
御街行·秋日懷舊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裡。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這首詞的創作年份不詳,有人認為是思君,也有人認為是因為久在外思鄉。全詞句句經典,是宋詞中的精品。
最後一句,是全詞最美的部分,為了將這份愁苦寫到極致,範仲淹用「眉間心上」來形容。
愁在心中,顯在眉間,藏不住,避不了,只能任它這樣,這最後9個字看似輕輕一筆,卻將心中的萬千愁苦寫到了極致。
李清照「抄襲」流傳後世,還被選入教材
因為最後9個字寫得太美了,很多人都不敢模仿,覺得無法超越。
但多年後千古才女李清照忍不住模仿,「抄襲」了一首,將這9個字仿成了千古名句,其全詞如下: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是很聰明的,在最後一句中把範仲淹的原詞的意思概括了一下。
用了另一個寫法,將「眉頭」和「心頭」分開來寫,表達更加直接。對於這個改法與原作相比,誰更高明,其實800多年來直難分高下。
從字面上來看,李清照這樣寫更為工整;但從意境上來看,範仲淹的原句,更婉約動人。
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
「才下」、「卻上」兩個詞用得很好,把真摯的感情由外露轉向內向。
迅疾的情緒變化打破了故作平靜的心態,把相思之苦表現得極其真實形象,表達了綿綿無盡的相思與愁情,獨守空房的孤獨與寂寞充滿字裡行間,感人至深。
這首詞成為千古名篇,並且選入了語文教材,相信大多數人都在中學時代就背過這首詩了。
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懷
李清照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歡愉,亦有徹骨的悲涼。
千年的風吹雨打,不但沒有消減李清照的魅力,反而讓她的絕妙佳作隨著歲月的流逝大放光彩。
世間曾有李易安,時光流轉,她的詞,她的人,就如同一壇佳釀,愈陳愈香。就讓我們跟隨這本《李清照詞傳》,走進一代才女李清照的一生。
本書介紹一代「婉約詞宗」——李清照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文筆優美。
將李清照天真爛漫的少女時代、相夫治學的少婦時代、顛沛流離的老年時代都作出描述,中間穿插了她在不同時期的詞作,詞人形象躍然紙上。
整套書共有6本,還有《李煜詞傳》、《蘇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辛棄疾詞傳》和《倉央嘉措詞傳》。
讀李煜的詞,可以感受帝王顛沛流離的一生;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讀辛棄疾的詞,讓人奮發;讀倉央嘉措的詩,可以領悟到世間凡塵悲苦。
李清照有一首詩寫得好: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希望我們都能在日常學習工作的忙碌之餘,享受一下這種枕上詩書的清閒時刻。
全套共6本只需79元,就可以零距離接觸6位大文豪,在他們的作品和人生境遇中,感悟古人的智慧。
感興趣的朋友趕快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