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這9個字無人敢仿,李清照「抄襲」流傳後世,還被選入教材

2020-12-22 欣欣向榮史記

範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文學家、教育家。

他寫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為無數人指引方向。

他呼應良好的民風,勤儉節約,是北宋的一代名臣,也是全國青年都景仰的士大夫,蘇軾說範公的功德「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敘而傳」。

但範仲淹在宋詞方面也是成就不菲,雖然他僅僅只有五首詞傳世,卻風格不一、題材各異,每一首都是傳世名作。

譬如其風格豪放的邊塞詞《漁家傲》、遊戲詼諧的唱和詞《剔銀燈》、曠遠悲秋的婉約詞《蘇幕遮》等等無一不對後世詞壇產生深遠的影響。

還有這首豔情婉麗的《御街行》,寫相思懷人,深婉動人。

御街行·秋日懷舊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裡。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這首詞的創作年份不詳,有人認為是思君,也有人認為是因為久在外思鄉。全詞句句經典,是宋詞中的精品。

最後一句,是全詞最美的部分,為了將這份愁苦寫到極致,範仲淹用「眉間心上」來形容。

愁在心中,顯在眉間,藏不住,避不了,只能任它這樣,這最後9個字看似輕輕一筆,卻將心中的萬千愁苦寫到了極致。

李清照「抄襲」流傳後世,還被選入教材

因為最後9個字寫得太美了,很多人都不敢模仿,覺得無法超越。

但多年後千古才女李清照忍不住模仿,「抄襲」了一首,將這9個字仿成了千古名句,其全詞如下: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是很聰明的,在最後一句中把範仲淹的原詞的意思概括了一下。

用了另一個寫法,將「眉頭」和「心頭」分開來寫,表達更加直接。對於這個改法與原作相比,誰更高明,其實800多年來直難分高下。

從字面上來看,李清照這樣寫更為工整;但從意境上來看,範仲淹的原句,更婉約動人。

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

「才下」、「卻上」兩個詞用得很好,把真摯的感情由外露轉向內向。

迅疾的情緒變化打破了故作平靜的心態,把相思之苦表現得極其真實形象,表達了綿綿無盡的相思與愁情,獨守空房的孤獨與寂寞充滿字裡行間,感人至深。

這首詞成為千古名篇,並且選入了語文教材,相信大多數人都在中學時代就背過這首詩了。

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懷

李清照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歡愉,亦有徹骨的悲涼。

千年的風吹雨打,不但沒有消減李清照的魅力,反而讓她的絕妙佳作隨著歲月的流逝大放光彩。

世間曾有李易安,時光流轉,她的詞,她的人,就如同一壇佳釀,愈陳愈香。就讓我們跟隨這本《李清照詞傳》,走進一代才女李清照的一生。

本書介紹一代「婉約詞宗」——李清照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文筆優美。

將李清照天真爛漫的少女時代、相夫治學的少婦時代、顛沛流離的老年時代都作出描述,中間穿插了她在不同時期的詞作,詞人形象躍然紙上。

整套書共有6本,還有《李煜詞傳》、《蘇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辛棄疾詞傳》和《倉央嘉措詞傳》。

讀李煜的詞,可以感受帝王顛沛流離的一生;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讀辛棄疾的詞,讓人奮發;讀倉央嘉措的詩,可以領悟到世間凡塵悲苦。

李清照有一首詩寫得好: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希望我們都能在日常學習工作的忙碌之餘,享受一下這種枕上詩書的清閒時刻。

全套共6本只需79元,就可以零距離接觸6位大文豪,在他們的作品和人生境遇中,感悟古人的智慧。

感興趣的朋友趕快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範仲淹詞中的9個字無人敢仿,被李清照「抄襲」,還選入教材
    最後一句話是整首詞中最美麗的部分,為了最大限度地寫出這樣的悲傷,範仲淹用了9個字「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悲傷的心,體現在眉毛上,無法隱藏,無法逃避,只能讓它就這樣。這一筆看起來很溫柔,但心裡所有的悲傷都寫在了最後,入木三分,感人至深。範仲淹詞中的9個字無人敢仿,被李清照「抄襲」,還選入教材因為最後這九個字寫得很漂亮,很多人都不敢模仿。然而,經過多年的努力,一個有才華的女人李清照忍不住「抄襲」了一下。
  • 範仲淹最後9字無人敢仿,李清照半夜睡不著,仿寫一首流傳後世
    上片描繪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寫孤眠愁思的情懷,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範仲淹這裡說「殘燈明滅枕頭欹」,室外月明如晝,室內昏燈如滅,兩相映照,自有一種悽然的氣氛。枕頭欹斜,這神態比起輾轉反側,更加形象,更加生動。「諳盡孤眠滋味。」由於有前句鋪墊,這句獨白也十分入情,很富於感人力量。
  • 範仲淹此詞最後9字太美,李清照忍不住模仿一首,800多年難分高下
    因為是文臣,所以他在沙場上的功績也被很多人忽略了,當年戍守西北時他能讓西夏不敢越池半步,這一點是很多普通文人做不到的。與範仲淹一起被忽視的,還有他的5首詞作。提起宋詞,很多人會想到蘇軾、辛棄疾、柳永,很難想起範仲淹。但這5首詞作無論是從文字本身,還是其精神內核,都是兩宋詞作中的精品。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他很孤獨的一首詞:《御街行·秋日懷舊》。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與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多情之人。李煜的詩詞語言明快、生動,真誠,深受子孫後代的喜愛。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也正是李煜的傾心付出,將唐代流傳下來的詞發揚光大,拓寬了詞的寫作領域,對後來的宋詞快速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李煜也被後人尊稱為了「千古詞帝」。作為君王的李煜是失敗的,但是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唐宋文壇,群星閃耀,就像兩條星河,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壇之間的那個人,他這顆星的閃耀程度,不輸絕大多數唐宋名家。
  • 李清照18歲新婚之後,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流傳千年無人能及
    李清照18歲新婚之後,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流傳千年無人能及我們常喜歡用「神仙眷侶」來比喻一對璧人的美好感情,在歷朝歷代那一些文人雅客的身上往往是不乏這樣的事例,說起那一些偉大的詩人大伙兒都是會聯想到蘇東坡、李白等。
  • 南唐後主這首詞700年無人仿,納蘭容若睡不著仿一首,流傳至今!
    李煜的詞被世人模仿了太多次了,但不知為何,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700多年無人敢仿,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詞:《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這是一首思婦懷人詞。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明明句句都在寫憂愁,卻沒用一個愁字。李煜前期的詞作,風格綺麗柔靡,不脫"花間"習氣。
  • 李煜的這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又一篇佳作誕生
    李煜的詞很多都是非常優秀,他給後世留下的《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等作品是中國文學史上寶貴的精神財富。600年來李煜這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讓我試試,又一佳作誕生不過很奇怪的是有一首詩詞,卻在長達600多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人模仿過,這部作品就是《長相思·一重山》。《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然而,李煜「千古詞帝」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他有一首詞《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寫,先來看看這首詞妙在何處。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李煜的這首詞,運用了「重疊意象」的手法,開篇第一句就用了「重山」作為起筆,而且還通過「一」和「二」的遞進關係,來表達自己當時的真情實感。
  • 武則天一生造了18個字,17個已被廢除,留下一字卻無人敢用?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只有武則天這麼1個女子坐過龍椅。武則天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本來她只是唐太宗的1個才人,後來又被李治相中,成了武后。到了684年,武則天直接自己開創了大周王朝,自稱天子。環顧整個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還沒幾個女子有武媚娘這樣的氣度了,而她在歷史上也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就武則天前期的統治來說,她很重視人才的任用,同時也勵精圖治,國家也治理得不錯。不過武媚娘在位時也喜歡"搞點小發明":創造文字。689—704年期間,武則天在這15年的時間了"發明"了18個"新字"。
  • 一代名臣範仲淹: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丨周末讀詩
    流傳千古的名句,大概也最能體現範仲淹為官做事的原則。範仲淹,字希文,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他兩歲喪父,生活備受艱辛,卻立志成為宰相或良醫。發奮苦讀、進士及第後,範仲淹身先士卒、剛正不阿,因才能過人被晏殊推薦入京為官。此後或因進言或因彈劾,三次遭到貶謫,仍不改前志,不忘憂民。
  • 世人皆知李清照,無人憶我魚玄機
    另一方面,當時社會中對於女子和男子的性別沒有特別強調,女性的社會地位還不像明清時代那樣低微,因而無論是社會政治還是人們的思想觀念都能夠接受她們作為女性代表在社會中的發聲。 儘管如此,對於"世人皆知李清照,無人憶我魚玄機"這種現象的出現,其背後必然存在一定的理由的。
  • 國內「最貴」寺廟在上海市中心,1700年無人敢拆,入內需50香花券
    這座寺廟便是上海靜安寺,位於上海市最繁華的南京西路上,配套有地鐵。據碑誌,始建於三國吳大帝孫權赤烏十年(247年),創始人為康僧會。寺址原在吳淞江(今蘇州河)北岸,初名滬瀆重元(玄)寺,唐代一度改名永泰禪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改名靜安寺。南宋嘉定9年(1216年)因寺址逼近江岸,晝夜受江水衝擊,寺基有傾圮之危,住持仲依乃將寺遷至蘆浦沸井浜一側,即現今寺址。
  • 範仲淹這首詞意境闊達,後世人評「鐵石心腸人亦作此消魂語」
    不過,這並不是全部,事實上,在以哀婉動人居多的羈旅宋詞之上,還有一些意境闊達之作。尤其是北宋詞人的一首羈旅之作,意境闊達,被後世評為」鐵石心腸人亦作此消魂語「。且看: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 李清照很嫵媚的一首詞,結尾一句展現少女情懷,後世流傳1000年
    詞的上闕非常像是電影中的一個定格,李清照把自己打完鞦韆下來這一剎那的畫面加以濃墨重彩的描繪,堆疊出很多華麗且美好的意象。詞的下闕,則是完整的動作描述,首先體現出的便是李清照少女的嬌羞,之後出於好奇心,想看一眼客人是誰,於是又假借著青梅去掩護。
  • 他一生只留下2句詩,短短14字,讓範仲淹慚愧不已,後誕生一成語
    詩歌的評判標準,並不在於作詩數量的多寡,而在於質量,畢竟能達到李白、杜甫那種境界的人少之又少,只要能有個一兩首詩流傳後世,就足以稱得上不枉此生了。然而,北宋詩人蘇麟卻是一個「奇葩」,因為他這輩子只留下了2句詩,其餘的要麼就是不出名,要麼就是失傳已久。不過,僅憑這兩句詩,他就足以讓範仲淹汗顏了。這是怎麼回事?他和範仲淹有什麼過節麼?
  • 這首秋日宋詞,78個字,全詞沒有一個「思」字,卻字字是「思」
    如果要評一個最會寫「秋」的詩人,你會選誰?小七會選範仲淹。要知道,範仲淹只留下五首詞作,首首都是經典,其中有三首詞都是秋天的千古絕唱,其中的《漁家傲·秋思》、《蘇幕遮·懷舊》都入選中學課本,幾乎耳熟能詳。
  • 「天街小雨潤如酥」唐代無人敢仿,200多年後蘇軾試一把,有水平
    當年崔顥登臨黃鶴樓,目睹眼前美景,不由詩興大發,於是便寫下了流傳千古的《黃鶴樓》。傳說後來李白也登臨黃鶴樓,同樣被黃鶴樓上的風景所震撼,於是也想賦詩一首,奈何看到崔顥的《黃鶴樓》,便擱筆不寫了,還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前頭。」
  • 李清照最悲傷的一首詞,通篇儘是愁意,結尾七字成年輕人口頭語
    李清照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是文壇中少有的女性,並且她在文學上的造詣並不輸很多男性詞人,她的文採令很多人都驚嘆,她的很多詩詞都被收錄在課本上,被後世人廣為傳頌。李清照是宋朝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她被後世稱為「千古第一才女」,熟悉李清照的人應該知道,她的作品中不全是婉約派的詞作,也有很多豪放派的作品,這跟她一生的經歷有關。
  • 看起來簡單,讀懂才知李清照有多牛
    李清照是誰?王灼《碧雞漫志》曾記載:"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說的就是李清照!李清照這個女人有多牛?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她卻是個讓很多男人都敬佩的女人!首先,她讓丈夫服氣。李清照曾寫了一首《醉花陰》寄給丈夫趙明誠,這可愁壞了趙大公子,他閉門謝客,三天三夜廢寢忘食,一共寫了50首詞作,目的就是為了能超越妻子這一首而已。其次,她讓範仲淹的真愛粉服氣。範仲淹寫了首《御街行·秋日懷舊》,李清照仿了一首《一剪梅》,最後兩句大家應該聽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