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李清照,無人憶我魚玄機

2020-12-16 騰訊網

中國是一個具有濃厚的文化色彩的古老的國家,擁有著不斷續的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其中既有享譽世界的四大發明,又有多種多樣的民族文化和人物形象。

但縱觀整個歷史時代,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古代中國一直都是在男權主導的社會秩序中穩定向前發展的,因而留下來的人物也大都是偉大的男性形象,甚少出現這種名垂史冊的女性形象。

李清照和魚玄機都是中國古代文學歷史上的具有關鍵性作用的女性角色,她們的女性意識覺醒的十分早,在封建禮教佔據統治地位的中國封建社會時代,她們作為文壇中的文人,也作為社會中的女性,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但如今似乎提到中國古代的女詩人或者說女性的文人角色,大家只能想到李清照,卻甚少有人知道魚玄機是誰。

李清照和魚玄機如今無論誰名聲更勝一籌,她們作為中國古代的女性代表覺得,能夠在以男性為主導的君主專制的男權社會的封建秩序之下,發出自己的聲音,給世人留下自己的文學作品,已經是勝者了。

一方面是她們的作品的確十分出色,即使是在男權主導的封建社會中也能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的優秀作品和人物。

另一方面,當時社會中對於女子和男子的性別沒有特別強調,女性的社會地位還不像明清時代那樣低微,因而無論是社會政治還是人們的思想觀念都能夠接受她們作為女性代表在社會中的發聲。

儘管如此,對於"世人皆知李清照,無人憶我魚玄機"這種現象的出現,其背後必然存在一定的理由的。

一、李清照和魚玄機

說起李清照和魚玄機,她們二人實際上有不少共同點,在許多女性意識和思想層面以及文學作品,知名度等經歷都十分相似,但說到不同點,她們二人也存在許多區別。

1.書香門第的小姐:李清照

李清照是中國宋朝的著名女詞人,被稱為"易安居士",在中國古代女性能夠有自己的稱號已經能夠很能說明問題了。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十分富裕,她的父親李格非藏書十分豐富,精通經史,她的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因而她從小就是在良好的生活環境中受到文學作品的薰陶長大的。

除此之外,李清照本人也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擅長書、畫,通曉金石,尤其對於詩詞十分有天賦,她後來的詞作風格也獨具一格,流傳千古,素有"千古第一女才人"之稱。

當時的學者和後世都對李清照做出了很高的評價,宋代的朱彧、王灼、胡仔,元朝的楊維禎、明代的毛晉、王世貞、清代的劉體仁、沈謙、尤侗和毛先舒,現代的胡適、呂思勉、林庚、朱東潤等都對給予了李清照很高的評價。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特例",因為她的女性身份,更是因為她是站在一個女性意識的角度中抒寫自我意識而在社會中獲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更是在女性作家中能夠在男性群體中毫不遜色甚至優於他們的第一人。

李清照本人書寫了歷史傳奇,她的文學作品對於後世女作家的影響也是十分深遠並且不可忽視的。

2.身世艱苦,命途坎坷的魚玄機

魚玄機與李清照的出身有天壤之別,魚玄機出身於一個落拓家庭,她的父親一生飽讀詩書卻始終懷才不遇,沒能獲取功名,所以只好將自己的滿腔熱情和畢生心血都傾注在他的獨生女魚玄機身上,因而魚玄機從小就接受了父親在文學方面的教導

魚玄機在五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背誦數百首著名的詩歌名著,七歲開始學習寫作詩文,到魚玄機十一、十二歲的時候,她的作品已經開始在長安文人圈子裡流傳開來,成為人人稱道的"天才詩童"。

魚玄機是一個膚白貌美的才女, 但她的命運顯然沒有那麼好,在她父親去世的時候,她還尚未出嫁,只剩下她和她的母親定居在昌吉密集的地方,勉強度日。

而對於這位美麗多情的才女,實際上也有許多多情的貴人公子表達了對她的關愛,但最後她也沒有能夠覓得良人,反而因此賠進去了自己的性命。

二、二人塑造了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

李清照和魚玄機從出生到死亡這人生的歷程都是完全不同的,甚至說是當時社會中女性生存的兩個極端表現,但她們都同樣有著早早覺醒的女性意識,人們對於李清照的評價更高,很大程度上因為二人塑造的形象不盡相同,這些在各個時期社會中的地位和形象也存在許多差別。

1.李清照:獨善其身的無瑕女詞宗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中的女性形象中,像李清照這樣的形象是十分罕見的,因為她的一生是安穩的經歷了正常的人生過程,從出生到結婚都是"良家婦女"的形象,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十分罕見的。

因而李清照的塑造的女性形象在古代時候特別容易受到世人的認可,在中國封建社會秩序之下,女性的形象一直都是被拘束和束縛的,她們被限制在一個又一個條條框框中,不能離婚,不能不結婚,不能出軌,要以夫為尊,必須得是一個清清白白的良家婦女形象。

李清照的作品中已經凸顯了極強的女性意識,為什麼還能受到封建社會的廣泛支持呢?人們能夠接納她的思想,主要原因在於她一生的坎坷在她詩歌中的體現幾乎都是他與她丈夫的故事,這種夫妻情深的戲碼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是受到人們稱讚和歡迎的。

2.魚玄機:放浪不羈的風流女道士

反觀魚玄機,她是一個與李清照完全不同的形象,可以說她們在前期都是一個以善於寫詩出名的才女,但是在後面的人生中已經完全不盡相同了,魚玄機或許也可以安安穩穩的嫁人生子,但她的一生,或者說她的生命應該是悉數奉獻給了愛情。

魚玄機的一生對於愛情都充滿了期待,但或者受制於她的身份和地位,或者因為她始終沒能遇到良緣,她的婚姻就是做了李憶的偏房,最後因為受到正房夫人的"排擠"遁入空門,到道觀中過著自己剩下的人生。

從此之後她的人生已經從一個善於著作的才女變成了一個放蕩縱情地女道士,她先是與樣貌酷似李憶的幾個附上有染,後有一位名叫裴澄的人追求她的時候,她卻因為這個人與李憶的夫人同姓而十分厭棄,拒絕了這個人之後,她也因此得罪了人家。

魚玄機在嫁與李憶之後,對於愛情十分放縱,先後鍾情於數人並與之有染,最後在與樂師的這一段愛情中,因為懷疑樂師與自己的婢女有染,因為嫉妒殺死了自己的婢女,因此獲罪,她年僅26歲的一生也到此終止了。

三、魚玄機的被遺忘:"相貌出眾"

在中國古代封建制度的統治秩序之下,女性作為男性意志統治之下的被統治者,女性的優劣次好也完全都是依照著男性視角下的判斷標準進行的,甚至於評價一個女性的首要標準就是她嫁的好不好,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中,男女之間的差異主要就是性別帶來的不公平。

女性作為社會主導勢力的"依附",在這樣艱難的壞境中尋找生存空間,就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對於魚玄機來說,儘管她出生在政治文化環境相對來說比較寬鬆的唐朝盛世,也沒能夠拔除社會對於女性的判別標準。

魚玄機自小接受父親的教導,她的詩作在長安城流傳開之後,也曾經是名極一時的才女,她也曾經對於愛情充滿了希望和幻想,但最終都沒能逃過世俗帶給她的失望。

無論是父親去世之後她只能與母親在娼妓遍布的平康中勉強存活,還是她找到了愛情最後卻發現沒有正房夫人的身份自己就是一文不值,亦或者是對於愛情的嚮往始終找不到宣洩的出口,魚玄機的一生並不順利,也可以說她的一生是以悲劇結尾的,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

她和李清照最大的區別在於生存的時代和環境不盡相同,導致了她們雖然都代表了古代社會女性意識的覺醒,但卻走向了兩種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在搜索世人對魚玄機的評價中,自然也都是褒獎有加,但世人都將評價重點放在對於她的美貌的稱讚上,真正能夠讀懂魚玄機和她的作品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唐人皇甫枚在其傳奇小說集中對魚玄機的出眾才貌、工於詩作給予過極高的評價:"色既傾國, 思乃入神, 喜讀書屬文, 尤致意於一吟一詠"。

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對於魚玄機的評價都是圍繞著女性的特點來評價的,而李清照則已經跳出了這個性別,她從一開始就是能夠與同時代的男性相提並論的人物,並且人們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又發現她是個女性,於是乎對於她的稱讚就更盛了。

四、二人女性意識的異同

毫無疑問,李清照和魚玄機作為兩個大朝代的女性代表人物都是成功的,但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後世,人們對於李清照的讚揚都遠遠勝過魚玄機,拋除她們各自時代的因素所在,最根本的還是在於人們的評價標準。

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中,男性和女性的身份地位已經有了歷史性的變革,人們也還總是認為小情小愛比不上家國天下的大愛,男女之間的這些感情小事寫出來不如家國情懷更甚的大愛。李清照和魚玄機就是以此被分為了女性中的不同"等級"的代表人物。

我們說李清照,雖然她的詩作也並沒有跳脫出女性的閨怨,她與她的丈夫趙明誠的愛情幾乎佔據了她詩作的全部,但因為她生活的時代實在是太過於"轟轟烈烈",從北宋到南宋,經歷了和平安穩,也經歷了家國破敗,戰爭連綿,所以在李清照的詩作中也有對於家國的熱愛和感懷。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這樣的大情懷的確是許多男子都沒有的,李清照作為一個女性,在男權當道的社會背景下能夠如此的感懷實在是難得。

反觀魚玄機,她的詩作也並非全部圍繞著愛情展開,作為小時候就出名的小才女,她也曾經幻想著能夠像男人一樣考取功名,走向仕途,完成父親的遺願,改變自己的人生。

但是社會就是這樣,她既不能通過自己的才華來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也找不到能夠依附的權貴,所以她在短暫的感傷過命運的不公之後,就進入了她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有學者認為魚玄機的一生的轉折點是有跡可循的,傳誦千古的《贈鄰女》詩:

"羞日遮羅袖, 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 難得有情郎。枕上潛垂淚, 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 何必恨王昌"。

就是她下一段人生的開啟,在這之前,她還是一個樣貌出眾,才華橫溢,希望在政治上一展鴻圖的賢淑才女,但在這之後,她對於愛情和人生都已經看透了,遁入空門,入住道觀,成為了一個只為享樂和縱情物質欲望的,放蕩的女人。

這樣的一種形象無論是在哪個朝代,似乎都是不被肯定和提倡的,魚玄機作為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女性,她的行為和理念已經違背了道德標準,這應當也是魚玄機與李清照評價高低差異的最主要的因素。

但我們說魚玄機並非只是為了享樂而享樂,她也曾經充滿幻想,只是現實的打擊讓她看透了愛情,看破了人生,這些縱慾享樂只是她的一種與命運抗爭,和不公掙扎的一種方式罷了。

相關焦點

  • 解讀魚玄機《賦得江邊柳》:紅顏薄命,是誰讓這個才女香消玉損
    自古紅顏多薄命,魚玄機、李冶、薛濤、劉採春,唐朝四大才女,才情絲毫不差,卻都落得悽慘下場,薛濤和劉採春相對還好些,尤以李冶和魚玄機最為慘烈,李冶因詩而名,又因詩獲罪,被唐德宗殺害。溫庭筠的朋友李億是江陵名門之後,在京城任職,和魚玄機一見傾心,遂娶為妻,但李億已成家,魚玄機為妾,因受不了李億正妻的欺負,出家為道士,原名魚幼微從此以魚玄機為道名。李億則攜遠走揚州作官。魚玄機此時留下著名的詩句「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出家的魚玄機於感情心灰意冷,開始遊戲人間,在道觀裡與名流文士風流瀟灑。
  • 聞香識女人——謝道韞、薛濤、魚玄機、朱淑真(下)
    皇甫枚《三水小牘》記載:「西京鹹宜觀女道士魚玄機,字幼微,長安裡家女也。」《三水小牘》評價魚玄機:「色既傾國,思乃入神,喜讀書屬文,尤致意於一吟一詠。」關於魚玄機的身世,《唐才子傳·魚玄機傳》還提到:「時京師諸宮宇女郎惟以吟詠自遣。玄機傑出,多見酬酢雲。」時京城女道士都善於作詩,魚玄機則是這一群女道士中的翹楚。魚玄機也許是唐代留下詩作最多的女詩人之一,《全唐詩》現存有五十多首。
  • 李清照《如夢令》的前世今生
    這首詩離李清照的《如夢令》意境有了,情感有了,海棠有了,捲簾也有了,還差什麼呢?還差一點音樂呢。時間從晚唐來到了五代十國,有一個叫後唐的國君叫李存勖的,特別喜歡玩音樂,喜歡到什麼程度呢?這麼說吧,他被俘虜前還寫了一首歌,這首歌名叫《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風舞鳳。
  •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你讀過多少孤獨的詩句?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你讀過多少孤獨的詩句?我是大夫覺成,喜歡中華傳統文化,歡迎關注我,閱讀更多精彩內容。01前言「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捻熄燈,無人共我書半生。」出自陌緒的《寄芸》,是作者讀完《浮生六記》後,有感於沈復痛失芸娘而作的歌詞。自古至今,描寫孤獨的詩句有很多,經典也不少。
  • 新婚的李清照,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三句千年以來無人能及!
    要是說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一筆的女詞人,當之無愧則屬於南宋的李清照了,她和趙明誠也是為世人所豔羨的一對眷侶。而新婚後李清照也憑藉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三句更是千年以來無人能及。出身書香門第的李清照在她的前半生受到家庭氛圍的渲染,飽讀詩書,年少便在詩壇嶄露頭角。
  • 李清照18歲新婚之後,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流傳千年無人能及
    李清照18歲新婚之後,寫下一首詞向丈夫撒嬌,流傳千年無人能及我們常喜歡用「神仙眷侶」來比喻一對璧人的美好感情,在歷朝歷代那一些文人雅客的身上往往是不乏這樣的事例,說起那一些偉大的詩人大伙兒都是會聯想到蘇東坡、李白等。
  • 千千萬萬春思起,字字詞詞憶吹簫;淺談詞牌《憶吹簫》填作心得
    後人根據這個浪漫的故事,創作了一個著名的詞牌——《鳳凰臺上憶吹簫》。千千萬萬春思起,字字詞詞憶吹簫。古典君分享五首此詞調,並淺談填作心得,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歡迎朋友們互相交流切磋。——皛玊題記鳳凰臺上憶吹簫,詞牌名,又名憶吹簫等。以晁補之詞為正體,雙調97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後段九句五平韻。
  • 比肩李清照,紅消香斷無人憐的千古才女朱淑真
    她,和李清照並稱詞壇雙璧。她,就是容易被人遺忘的千古才女朱淑真。和李清照一樣,想必朱淑真的家境也是相當富裕的。不同的是,她的人生沒有李清照那麼幸運,身邊亦沒有名人雅士簇擁提攜,不比李清照身世顯赫——父親李格非是著名學者,丈夫趙明誠是金石學家,公公趙挺之官至宰相,家裡往來皆是鴻儒巨擘。沒有名人暈圈效應,這大概也是她身世不詳的原因之一。歷來對朱淑真的生卒年代及生平事跡頗有爭議。
  • 範仲淹詞中的9個字無人敢仿,被李清照「抄襲」,還選入教材
    範仲淹詞中的9個字無人敢仿,被李清照「抄襲」,還選入教材因為最後這九個字寫得很漂亮,很多人都不敢模仿。然而,經過多年的努力,一個有才華的女人李清照忍不住「抄襲」了一下。在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最後一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我說李清照
    《我說李清照》作者:黛荷翁(原創)李清照兩宋李清照,出生於章丘。父為文化人,詩書堪富有。自幼好詩詞,才情爐火青。這當是李清照人生乃至詩詞創作的第一階段。家境雖不是很富豪,但總算是殷實詩書人家。父親,有極好的文化素養,詩書文章工整,為人順善,仕途平平。李清照似得父之遺傳,詩詞歌賦文華了得,字句深耐尋味琢磨,始有才女之名也。
  • 李清照的詞中,我最愛這首「籍籍無名」之作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早期生活優裕,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 雙調憶王孫 作者:李清照 湖上風來波浩渺, 秋已暮、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 說不盡、無窮好。
  • 細數中國古典名媛之「魚玄機」,道觀中走出的才女
    這方面的最著名的代表要數晚唐女詩人魚玄機。魚玄機,這一生愛過多少人,又受過多少傷?而溫庭筠是文思敏捷不修邊幅的大才子,由於憐惜魚玄機的才華,經常出入魚家,指點小幼薇學詩作文。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師生,也像父女、朋友。
  • 世人皆知「說曹操,曹操到」,其實下半句更經典,但曾經無人敢提
    現代生活中,使用的比較多的歇後語中就有一句 世人皆知的存在,那就是「說曹操,曹操到」,用來描述剛剛提到這個人的時候,這個人就出現了。而這句話其實還有後半句,更加經典,也是這句話的精華,只不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中無人敢提,自然也就流傳的不廣。
  • 有學者建議李清照這詞收入課本,但因為其中兩個字一些家長不同意
    卓文君、蔡文姬、魚玄機、上官婉兒,個個都不簡單。但論作品的文學水平,卻無一人能達到李清照的高度。在各種宋代詞人的排行榜中,李清照的名氣沒有跌出過前5,甚至在很多人看來她就應該排在蘇軾和辛棄疾之後,位列第3。可是這樣一位才女,入選課本的作品卻並不多。小學課本中僅有《夏日絕句》;初中課本有《如夢令》和《漁家傲》;高中有《聲聲慢》和《一剪梅》。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隻字不提李清照?
    然而,這樣一位視野開闊的批評家,卻對兩宋詞壇上享有盛名的女詞人李清照及其作品未置一詞,引起無數猜想。墨醬對這一問題也作了一點功課,認為王國維之所以在《人間詞話》中對李清照隻字未提,原因大抵如下:從理念上看,李清照《詞論》中的不少觀點與王國維《人間詞話》相左。李清照《詞論》與王國維有相左之處。
  • 花非花,霧非霧——從詩詞淺析才女李清照
    清代沈謙評價李清照:「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李清照,婉約詞派代表,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語言清麗,崇尚典雅,獨特的詩詞風格使她在歷史長河中大放異彩。在李清照的詞作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花的意象,這可以看出李清照作為女性所體現出的細膩、柔美。
  • 驚才絕豔的魚玄機為何痴迷於一醜鬼?未能如願後,竟然自甘墮落
    可就是這樣一個被酒色掏空的男人,成為了驚才絕豔的魚玄機心頭的一顆硃砂痣,一點相思,幾分苦痛,萬千怨恨。世間情愛總是說不清道不明,總有一個人會讓你驚鴻一瞥便愛上的人。總覺得一見鍾情太膚淺、 日久生情太蒼白,而驚鴻一瞥就是別人目不轉睛,而我,只偷看你一眼。一、情不知所起魚玄機,本名魚幼薇。公元八四四年,魚玄機出生在唐朝的都城長安。
  • 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在幾千年的古代卻活出了現代女子的精氣神,好似雷霆起於側而不驚,泰山山崩於前而不動,令現代的很多人都汗顏不已,此等胸襟寬廣的女子,不負天下第一才女之名,下面來說說她是如何的有才?且勝男兒風採?李清照出身於士大夫的家庭,父親李格進士出身,在原生家庭的薰陶下,李清照愛好文學,博覽群書,《如夢令》一詞問世,轟動整個汴京,當時文人莫不擊掌稱讚。
  • 少年情懷總是詩——《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賞析李清照系列之三
    這首詞是李清照回憶少年遊玩時光的作品,表現了李清照青春時期的野逸之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詞。如夢令⑴常記溪亭日暮⑵,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⑶,誤入藕花深處⑷。[1]詞句注釋⑴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清真集》入「中呂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⑵常記:長久記憶。溪亭:臨水的亭臺。⑶興盡:盡了酒宴興致。
  • 拈花一笑醉紅顏——《浣溪沙》——李清照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此後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放火燒山這天定位「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菸火,只吃寒食。由此,每年的寒食節,成了特意祭祀、懷念先烈的日子。宋朝之前,歷朝歷代湧現了許多諸如介子推這般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