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盡孝心·傳孝道」的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重陽節特別節目...

2020-12-18 中國青年網

  本報北京10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程思)在天津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師生一同回顧重陽節習俗,並親手製作剪紙禮物送給家中老人。「桃子代表長壽,佛手代表福氣,石榴代表多子……這些都是我們的創作素材。」天津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美術書法部副部長趙罡介紹說。今天,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2020年重陽節特別節目播出。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橫涇實驗小學「蘇扇工坊」的同學們帶來制扇技藝展示;在陝西省楊凌高新小學,同學們用五穀雜糧做原材料,製作五穀畫;南京市溧水區實驗小學的師生,將蠶桑之鄉的養蠶傳統演繹為現代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蠶繭創意掛件、精美的刺繡作品在課堂中誕生;安徽師範大學徽州三雕工作坊,具有徽派風格的木雕、石雕、磚雕在這裡製作完成……

  四川省宜賓市南廣鎮中心小學的師生帶來巴蜀大地的傳統技藝糖畫。學校將糖畫與民族文化、地方特色相結合,展現出豐富多彩的四川文化特色。該校校長高峰介紹說,「為解決留守兒童周末和假日安置問題,同時讓傳統文化深入校園,少年宮糖畫走進南廣鎮中心小學。依託鄉村少年宮平臺,每周三、周六開展糖畫培訓。」

  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學「藍白·映像」創意扎染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的同學們帶來扎染展示。該校紀委書記趙亮表示,學校希望通過對作品的創意實踐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在傳統文化情境中認識扎染的獨特性和多樣性,進而了解扎染藝術所表現出的獨特審美價值和文化底蘊。「希望學生通過扎染藝術感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傳播傳統文化的同時,讓更多學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趙亮說。

  在深圳市人民小學,學校自編自創少年拳、毛筆功兩套操。「深圳市人民小學將『少年精武』與學科相結合,讓學生畫武術、講武術故事、唱武術歌曲、寫武術文章、看武術影片,目的在於將傳統武術文化發揚光大!」該校校長劉建華說。

  滁州學院的同學們演繹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鳳陽花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鳳陽花鼓這塊瑰寶需要我們來傳承。我們要將鳳陽花鼓融入新時代中,這樣才是民間藝術的生命力所在。」國家級非遺鳳陽花鼓傳承人、滁州學院音樂學院教師丁思文表示。

相關焦點

  • 「傳承的力量」重陽節特別節目邀你感悟「盡孝心·傳孝道」的傳統...
    今天,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2020年重陽節特別節目播出。磚雕在這裡製作完成;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同學們帶來的《龍騰盛世》,將舞龍運動所具有的頑強拼搏、團結合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展現的淋漓盡致……趙罡表示,「小小的剪紙,承載的不僅僅是好看的團花樣子,更是連接祖孫之間的親情管道,是孩子最真切誠摯的祝福,也是對傳統美德最好的傳承。」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家庭教育與孝道傳承】(王建隆老師)長壽健康的根本(彭鑫老師)
    風風雨雨五千年從古傳到今祖先留下一句話講的是孝順多少情多少愛交給了兒和孫它順著血脈流滾燙赤子心枝繁葉茂五千年骨肉情最真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血脈流不斷山河歲歲新中華孝道是美德傳給後來人祖先留下一句話講的是孝順多少情多少愛交給了兒和孫
  • 盡孝是家風傳承中的傳統美德——孝媳賢妻良母典範惠安輞川潘秀卿
    孝文為教 盡孝是家風傳承中的傳統美德——孝媳賢妻良母典範惠安輞川潘秀卿女士「盡孝道,講傳承,一輩做給一輩看,一輩講給一輩聽,一輩跟著一輩學,一輩一輩傳家風。」孝親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了一個家庭優良的傳統美德。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孝敬父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家風對子女成長的影響之大,有史可鑑,有口皆碑。而子女對父母的深愛與崇敬,也是刻骨銘心,感人肺腑。丈夫常年忙於工作,家住泉州惠安縣輞川鎮的潘秀卿挑起了照顧一家老小的重擔。她盡心盡力照顧年邁的公婆,孝敬父母,對待鄉裡有困難的老小也是及時伸出援手。
  • 傳承千年的孝道文化,其內含究竟是什麼?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生死離別祭祖思親,千百年的傳統習俗讓「孝道」文化深深的刻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我們常說的「孝」究竟源於哪裡呢?它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今天小編就帶你詳細了解一下。孝道的意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地」是萬物存在的本源,而「祖先」是個人生命存在的本源,「孝道」的根本精神是「報本反始」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恩」。
  • 弘揚孝道文化 傳承中華美德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孝德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孝道文化校園,2020年12月15日,我校在新改造的大會議室開展了「弘揚孝道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經典誦讀展演。學校各位領導精心策劃,各部門積極響應、相互配合。
  • 品讀《孝經》名句,感悟中華孝道文化!
    孝道是傳統文化的根基,是做人的根本,《孝經》是儒家十三經之一,是儒家修學的入門課程,也是專門闡述儒家孝道倫理思想的一部經典。在古代選拔官員,孝道是最根本的一個標準,如果不孝敬父母,連個正常人都不算,就更別想進入仕途了。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句《孝經》的名言,感悟一下我們中華民族的孝道文化。
  • 弘揚傳統文化!德州市第五中學兩作品入圍《傳承的力量》
    日前,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進入公示階段。其中,由德州市第五中學肖淑芹老師執教的《循禮修身》和李洪香老師執教的《明月千裡寄相思》兩課例成功入圍。
  • 荊莊鄉埝城村:弘揚美德 傳承孝道
    荊莊鄉埝城村:弘揚美德 傳承孝道 2020-12-24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孝道文化 引領社會風尚
    為了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和優秀傳統文化,引導人們傳承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近日,南昌市掀起了營造家庭幸福、社會溫暖、城市文明的濃厚節日氛圍。  南昌市各社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九九重陽節、濃濃家鄉情」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 弘揚孝道優良傳統 父親節微拍堂為「爸爸們」發大紅包
    微拍堂員工小吳一大早就接到老爸的電話,說是收到了公司在父親節準備的520元紅包和簡訊祝福!作為入職不久的新員工,小吳感到十分驚喜,連忙找公司同事求證。原來,微拍堂每年都會在父親節給全體員工的父親送上大紅包和祝福!
  • 情暖重陽 與愛相伴丨金昌花文化博覽館開展「九九重陽節」參觀遊覽...
    情暖重陽 與愛相伴丨金昌花文化博覽館開展「九九重陽節」參觀遊覽系列活動 2020-10-26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愚孝非孝」,從原創水墨動畫《臥冰》,看中華「孝道文化」
    孝文化作為中國最從古至今最具意義的倫理思想,已經經過了數千年的傳承,在文化的發展和繼承過程中,這一文化也摻雜了很多不可取的方面。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二十四孝》雖然記載了不少關於孝的故事,有利於傳承孝道,使子女能夠盡心贍養父母,但其間也不乏孝過其頭的不合理行為,這給子女盡孝蒙上了一層愚蠢的色彩,應該有所抉擇。魯迅先生曾寫文大力批判過《二十四孝圖》中的一些故事,說:「請人講完了二十四個故事之後,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於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
  • 「家風家教創新實踐基地活動展示I」傳家風行孝道 弘揚傳統美德
    前言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深化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在區、街道婦聯指導下,南城街道黃桷門村常態化、創造性開展家風家教宣傳活動,引導廣大家庭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倡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文明新風尚
  • 峰濤:盡孝要趁早
    子欲養而親不待,莫讓悔恨伴一生峰濤寫親情歌曲也是想通過自己歌詞創作的形式,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孝道。這首《盡孝要趁早》,就是峰濤聯手弘琴共同作詞,楓橋譜曲的一首親情歌曲,希望能引起共鳴,得以傳唱,起到應有的效果。(下附歌詞)
  •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孝文化指的是什麼?
    原問題: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孝文化指的是什麼?中國傳統文化確實是源遠流長的,經歷了幾千年不同時代的更迭和流傳的,也是影響世界近三分之一人口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有很多類別,幾乎都是中華歷史上的「璀璨明珠」。其中有一項是中華的孝文化。
  • 讓古典詩詞融入當代生活: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活動依託「文津經典誦讀」項目的資源庫,組織開展9場線下活動,分別是:開幕詩詞誦讀會、秋季詩詞遊園會(紫竹院公園)、秋季詩詞文化展(紫竹院公園)、重陽詩歌音樂會、重陽詩詞互動「讓詩詞躍然於紙」、秋詩(詞)鑑賞(兩場)、冬季詩詞品鑑會(兩場),以此提高公眾的詩詞理解力與鑑賞力,學會在生活中理解詩詞、感悟人生。每場活動也進行同步的線上直播,滿足市民讀者足不出戶即可參與活動的需求,擴大活動的影響力。
  • 歷史老師搭檔考古碩士 做音頻節目傳承傳統文化
    歷史老師搭檔考古碩士 做音頻節目傳承傳統文化  他倆像說相聲一樣講《千字文》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是《千字文》的開篇,27歲的馬磊第一次讀到這八個字是小學三年級,當時的他猶如置身浩瀚的星空與先哲對話。  近二十年過去了,2019年11月,馬磊決心重新研讀《千字文》。
  • 傳承母教文化 2020年孟子故裡中華母親節「雲」參與
    截至發稿前,中華母親節特別活動「媽媽顏值大賽」及相關話題閱讀量超2億,廈門大學、山東大學等9所知名高校,雷希穎、巴松狼王等20名網絡大V以及超過35個省市城市校園微博和億萬網友共同發聲,倡議設立中華母親節。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