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簞(dān):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
樂:樂於學。
譯文
孔子說:「賢德啊,顏回!一個竹筐盛飯,一個瓜瓢喝水,住在小巷子裡。別人都忍受不了貧困的煩憂,顏回卻不改變他自身的快樂。賢德啊,顏回。」
道德高尚與否,終究要體現在與人、與事的互動之中,自得其樂也未嘗不可。
君子不會因為物質條件低劣就憂慮煩心,哪怕深處困境也能依然自得其樂。
顏回就是這樣的君子,他家裡很窮,缺衣少食,居所也十分破舊簡陋。
在別人眼裡,這麼艱苦的生活實在無法忍受,但是,顏回卻能安於這種清貧,並且十分樂觀。
人都有追求物質、貪圖安逸的欲望,面對貧窮,常常感覺生活艱辛難以忍受,更別說有什麼樂趣可言了。
聖人讚賞顏回有賢德,不僅僅因為顏回能夠忍受如此艱苦的生活,而是因為他對待生活對待人生的積極態度。
君子不該被物質生活所牽絆,有賢德的人,能夠始終保持一顆安寧恬淡之心。
名家註解:
程顥、程頤:「簞瓢陋巷非可樂,蓋自有其樂爾。『其』字當玩味,自有深意。」又曰:「昔受學於周茂叔,每令尋仲尼、顏子樂處,所樂何事。」
張居正:「大抵處富貴而佚樂,居貧賤而憂戚,乃人情之常。聖賢之所樂,蓋有超於貧富之外者,舜禹有天下而不與,孔子飯蔬飲水,樂在其中;顏子簞瓢陋巷,不改其樂:其心一也。善學者當自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