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棟樓1年稅收超1億元 廣州這些大樓厲害了

2021-01-11 網易房產

高端寫字樓高聳入雲,成為廣州CBD代表性景觀。 新快報記者 孫毅/攝

一棟樓每年產生稅收超1億元,部分評定指標甚至超過香港……

一棟樓,每年稅收超過億元——大城市裡正在出現越來越多這樣的經濟景象。去年,廣州市天河區的CBD中有51棟樓宇實現年稅收超1億元,其中15棟年稅收超10億元。與天河區為鄰的越秀區,年稅收億元樓宇從2014年的39棟增至2016年的52棟,2016年重點商務樓宇稅收佔全區逾六成。往南看,海珠區在「十三五」時期樓宇經濟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全區年稅收達億元以上的樓宇數量要達到20棟。

新快報記者近日走訪了解到,樓宇經濟在廣州漸成燎原之勢,各區都將商務樓宇稱為「垂直的開發區」,出臺政策促進「平面經濟」向「立體經濟」轉變,以及樓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天河區

貢獻突出的樓宇最高可獲獎勵200萬元

在2018年3月出版發行的《中國樓宇經濟發展報告(2017)》中,廣州市進入「2017中國樓宇經濟十大活力城市」,廣州天河區也躋身「2017中國樓宇經濟十大活力城區」。一組數據可以說明天河區的樓宇經濟有多麼顯眼:截至2017年9月,僅天河CBD年稅收超1億元的樓宇有51棟,其中15棟年稅收超10億元。

為進一步提升天河CBD物業服務水平,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去年9月,天河CBD管委會聯合香港品質保證局共同發布了天河區中央商務區樓宇可持續發展指數,並為21棟已通過可持續發展指數評定的寫字樓授牌。對比香港樓宇可持續發展指數,天河CBD樓宇評定指標增加了智能信息化使用、人性化管理、無障礙設施、社區關懷、稅收、就業、租金、母嬰室建設等新元素。不僅如此,評估指標還包括測量樓宇對環境的影響,比如在大氣中排放破壞臭氧物質的情況、雨水循環回收情況,乃至白領分外關心的樓宇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適程度等問題。天河CBD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稱:「個別指標甚至超過了香港水平。」

與此同時,天河CBD管委會現場宣講天河CBD樓宇經濟獎勵政策。根據《廣州市天河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於樓宇經濟的內容顯示,對在天河區轄內,建築面積達到3萬平方米以上、符合甲級寫字樓基本條件、50%以上產權面積屬同一業主、入駐企業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總額超1億元,主要作為出租而非自用並支持政府部門招商和服務企業的商務樓宇給予支持。首次申請的樓宇業主(或合法代理方),按照入駐企業上年度對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的10%,給予一次性最高不超過200萬元支持;非首次申請且入駐企業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總額增量超1億元的樓宇業主(或合法代理方),按照入駐企業上年度對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增量的5%,給予一次性最高不超過100萬元支持。

越秀區

引導樓宇向創新資源集聚的「矽樓」轉型

論樓宇經濟的活力,與天河區不相伯仲的是越秀區。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越秀區重點商務樓宇實現稅收超220億元,佔全區稅收逾六成。其中,稅收億元樓宇數量從2014年的39棟增至2015年的45棟,再增至2016年的52棟。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樓宇經濟對越秀區的重要性,面積僅33.8平方公裡的越秀區,圍繞商業樓宇做文章、下功夫是必然的選擇。越秀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強化經營空間理念,提升經濟『容積率』」,加快中心城區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廣州,率先對商務樓宇進行評「星」的也是越秀區。早於2015年,一個包含樓宇運營、樓宇設施、樓宇招商、產業集聚、社會貢獻、節能環保6方面共59個具體指標項的星級樓宇評價標準在越秀區發布,對該區356棟重點商務樓宇進行了星級評分。2017年11月,在越秀金卡首發暨星級商務樓宇發展大會上公布了相關數據:廣東國際大廈、中華國際中心等32棟星級商務樓宇總建築面積145.8萬平方米,產生稅收達63.38億元,佔全區稅收收入近兩成,而這一批星級商務樓宇佔地面積僅0.16平方公裡。獲評「五星商務樓宇」的中華國際中心負責人表示,商務樓宇的存在可帶活帶旺周邊商街的經濟活躍度。持「越秀金卡」的企業將享受越秀區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包括政務綠色通道快捷服務、優先申報入戶服務、優先享受醫療保障服務、優先享受優質學位服務等服務。

新快報記者還了解到,越秀區將編制《越秀區發展戰略大綱(2018-2035)》和產業發展規劃,優化提升「一核三帶四區」產業空間布局,深入推進「中央文化商務區」建設。進一步推進樓宇升級行動計劃,引導有實力的市場主體參與更新改造,引導商務樓宇向創新資源集聚的「矽樓」轉型。

海珠區

在創新帶辦全區首個垂直樓宇孵化園區

說到廣州的樓宇經濟,廣州市海珠區的琶洲地區是繞不開的焦點。2018年1月,海珠區有關部門印發「十三五」時期樓宇經濟發展規劃(2016—2020)。規劃顯示,琶洲擁有已建成的商務樓宇20棟,建築面積共約195.18萬平方米。規劃還提出總體目標:至2020年,海珠區年稅收億元以上的樓宇數量要達到20棟。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海珠區年稅收億元以上的商務樓宇已有10棟,其中保利國際廣場北塔寫字樓、廣交會展館B區寫字樓兩棟的年稅收已超10億元。

為推進樓宇經濟發展,海珠區出臺《海珠區促進樓宇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海珠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創新園區認定與扶持辦法》,藉助政策扶持,鼓勵樓宇、園區經營單位優化樓宇環境、引導產業集聚,以商定稅收目標、合作協議等給予樓宇租金補貼、獎勵扶持。

上述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海珠樓宇經濟空間總體布局將以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為龍頭,琶洲、中大國際創新谷和南中軸、海珠灣濱水區為支撐。根據《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中,對海珠區「構建以會展經濟、總部經濟、文化創意、高新技術和商貿服務業為主要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的發展規劃,海珠樓宇經濟發展主力業態確定為商務商貿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電子商務與網際網路產業、科技研發產業。在琶洲等重點區域推動樓宇經濟集聚發展,吸引世界500強、大型跨國企業,以及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進駐。目前,位於海珠灣濱水區創新帶的廣州之窗創新示範園區成為全區首個垂直樓宇孵化園區。

上述規劃也指出了海珠區樓宇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問題。對樓宇經濟的產業屬性、成長機理、重要意義、發展方向等缺乏足夠的認知,各街道對此重視程度不一,存在嚴重不均衡的問題。同時,一些高端商務樓宇儘管租金較珠江新城、天河路商圈等區域的高端寫字樓低,但招商不盡理想,入駐企業以中小企業居多,其中創稅能力、帶動效應好的總部企業較少,與高端寫字樓定位不相符,影響了樓宇的經濟貢獻率。

樓宇經濟出現「2.0版」 科技範兒十足?


在廣州市南沙區一個「獨角獸牧場」,入孵團隊製造的機器人引起了專家的關注。 受訪者供圖

創新團隊在「獨角獸牧場」進行路演。 受訪者供圖

獨角獸牧場、智慧財產權眾創空間、創工場……

專業機構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廣州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顯示,全市甲級辦公樓存量維持在530萬平方米左右。這麼多的高端寫字樓,都以引進500強企業為目標顯然不怎麼現實。事實上,廣州的樓宇經濟已經進入了「2.0版」。那麼,升級版的樓宇經濟是什麼樣子的?

新快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打造空中的獨角獸牧場、眾創空間和創工場,廣州各區的樓宇經濟不僅另闢蹊徑,而且科技範兒十足,「科技創新」成閃亮招牌。

南沙區

入駐「獨角獸牧場」可免費使用軟體包

不到一年時間,位於廣州市南沙區香江國際金融中心18樓的「獨角獸牧場加速器」已出現溢出效應,「獨角獸牧場」這個新名詞因此引起了公眾的注意。

這是怎樣的一棟樓?近日,「牧場」負責人馮建林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解釋:「準確地說,金融中心應該叫科創中心。」

去年11月,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加速器迎來了首批18家入孵企業。在此之前,廣州南沙開發區、微軟(中國)有限公司、香江集團攜手,瞄準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及物聯網等高科技領域,共同打造「微軟雲暨移動技術孵化計劃-廣州雲暨移動應用孵化平臺。

新快報記者近日走訪孵化平臺,看到開放的辦公空間和會議室裡人氣爆棚。「孵化器目前已經飽和,準備從18樓擴展到17樓。」馮建林介紹,在現有的30多家入駐孵化平臺企業中,部分企業因規模急速擴大,即將搬到其他樓層獨立辦公。值得一提的是入孵企業的「福利」,創業團隊除了可以免費使用4個月至6個月的多功能開放式辦公空間,孵化平臺還免費提供價值30萬元的微軟技術軟體包,並將微軟的前沿技術成果導入共服平臺等。

「科技創新將觸發和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馮建林表示,傳統產業要跟創新和科技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發展。藉助微軟的技術資源,同時用好政府的優惠政策,孵化平臺不僅能培養更多的獨角獸企業,還可以培養更多人工智慧人才。「創新創業的載體長什麼樣子並不重要,關鍵在於能否建立可持續的創新生態鏈。」他說,傳統的寫字樓模式已經是一片紅海,承載創新夢想的樓宇有著更大的想像空間,可以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黃埔區

進了眾創空間 「網商」有望變「知商」

知商谷國際智慧財產權眾創空間(以下簡稱「知商谷」)位於黃埔區內的廣州科學城,於2016年8月落成,是全國首家智慧財產權金融平臺,主要由國際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國際智慧財產權創客空間、國際知商服務中心和智慧財產權金融運營中心四部分構成。談及創新推動樓宇經濟發展時,建設、運營知商谷的匯桔網負責人謝旭輝總結為一句話:「幫助『網商』升級為『知商』。」

他說,很多企業並不注重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打造,只是一味地拼價格,在網絡平臺上大量甩貨。「僅僅為他們提供智慧財產權的申請、註冊服務,無法讓他們走上創新發展之路。」他說,越來越多的企業雖然擁有智慧財產權,但是不能很好地運用起來,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掌握自己的定價權,知商谷就在探索幫助更多企業走上依託智慧財產權的自主創新之路。目前,知商谷二期項目將建在中新知識城。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知商谷內的創客空間適應廣州開發區特色和企業需求,入谷的團隊可以優先以智慧財產權為標的,在平臺上進行債券發布、眾籌以保證資金募集。在拿到第一輪融資以前可持續享受眾創空間提供的多項免費服務,並免費使用知商谷在全國各地的創客網點。不過,謝旭輝也表示,創客空間並非簡單的租賃空間,入谷的基本門檻是「必須要有核心智慧財產權」,在「畢業期」到來之前須接受半年一輪的審核。

此外,匯桔網也引入廣州智慧財產權運營基金落戶知商谷,該基金的成立將為智慧財產權運營注入強大的動力,直接激勵創新創業的開展,滿足企業將智慧財產權資產轉化為經濟價值的迫切需求。

越秀區

傳統商廈內辦創工場 各方均獲益

近日,新快報記者走訪了位于越秀區西湖路的廣百大廈30層的合眾·創工場,負責該平臺運營的杜志聰介紹,該平臺提供可容納100多人的路演大廳,入駐機構每個月可免費使用三次。此外,入駐機構可以免費使用文印室的複印機等設備,可免費使用的還有四五十平方米的會客大廳、無限次使用的小會議室,而附設咖啡廳的消費水平也比市面要實惠。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該平臺有兩類辦公室出租,一類是小戶型,有4個卡位,約10平方米,每個卡位租金800元起,一間3000元左右。另一類是大戶型,每間1300平方米,整個場地面積為2500平方米,有52間辦公室,現已達到95%以上的入駐率。

創工場負責人張建文介紹,該平臺依託北京路商業圈獨特的商業文化氣息,以「快時尚、奢生活、新文化、輕空間」為運營理念,重點吸引文創、旅遊、自媒體等機構。「實現兩個主動,一是主動策劃和整合平臺的企業類型,這樣能夠更專注於後續服務;二是主動服務,提供適合入駐企業運營的常規服務,和適合它們發展各類增值服務」。以進駐不到1年的微程魚飛信息工程公司為例,起初只有創始人一個人,現已擁有一個初具規模的團隊,該公司從事區塊鏈運營,已在中國的廣州、上海、北京、深圳、臺灣,以及日本的創投圈頗有影響。

張建文表示,共創空間建在大樓裡,第一大優勢就是在原有基礎上改造成本較低,其次位於鬧市區,交通比較方便。而共創空間對於創業團隊來說,一是成本相對較低,儘管租金與同區域的寫字樓持平,但獲得更多的公共服務,如毎周一次的跨界項目分享會和投融資沙龍,還有不定期舉行的創業大賽等,有益於企業的發展。從數據上看,廣百大廈過去是以服裝設計和銷售為主的企業承租,出租率約七成,創工場入駐後帶動了整個商廈的活躍度,現在出租率已超九成。而創工場的租金也比原租金升了一倍。「雖然在裝修、平臺的公共服務方面投入大了,但出租率提高,一些增值的收費性項目收益增加,因此總體效益會更好。」張建文說。

專家

樓宇經濟發展 步入「2.0時代」

樓宇經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出租辦公室嗎?多次在廣州調研樓宇經濟發展案例的中國樓宇經濟專家夏效鴻表示,樓宇經濟是指以商務樓、寫字樓、標準廠房、城市綜合體等(不包括行政、事業單位自用房、賓館、專業市場、醫院、學校等建築)為載體,通過出租、售賣、合作等形式,招商引進現代服務企業和都市型工業,從而培植新稅源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經濟活動。

夏效鴻介紹,樓宇經濟是集聚現代服務業與製造業企業總部的高級經濟形態,能夠在非常集約的空間內匯聚可觀的人才流、資金流、信息流,創造持續的就業與稅收,產生的財富效應與節地效應非常明顯。

夏效鴻認為,當前,包括廣州在內的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中心城區的樓宇經濟發展已步入「2.0時代」,最典型的特徵就是硬體智慧化、軟體個性化和訴求多元化。當今時代已不再是「工廠生產什麼,商場就賣什麼,消費者就只能買什麼」的時代了,而是追求「我需要什麼你就能賣什麼,就能給我生產什麼」的「眾包設計」。「以前人們喜歡住星級酒店,但這些年沒有星級標準卻個性化的民宿十分火爆,我覺得這代表了一種趨勢。」夏效鴻說。

■統籌:新快報記者 朱清海 ■採寫:新快報記者 朱清海 李應華 鄧毅富 通訊員 姚瑤

相關焦點

  • 「1棟1單元」英語怎麼說?超全的地址英文表達,建議收藏!
    今天小學妹主要來和大家分享下,「1棟1單元」、「XX路XX號」它們的英文表達都是什麼?該怎麼記住呢?現在就和小學妹一起來看看吧!我們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來說一說會用到的各個單詞:Room 室使用room來表達所在的房間,這個表達裡是包含所在樓層的,就像我們住酒店的房間號也是包含樓層的一樣,比如「Room703」就表示是7樓3號住戶。
  • 香港著名的「盒子樓」:居住著1萬多人,被譽為「怪獸大樓」!
    香港著名的「盒子樓」:居住著1萬多人,被譽為「怪獸大樓」! 走遍祖國的大好山河,胖狗與豬帶你見識各地的風土人情。
  • 一樓是加油站,六樓樓頂還是加油站!以為在1樓實際你在27樓!
    在重慶,你會遇到許多奇怪的現象,比如:輕軌竟然可以直接從居民樓穿過;立交橋可以設計成上下5層;8樓能停靠汽車,然後你可以再坐電梯去10樓。在重慶,你以為你在一棟大樓的一樓,你走到樓層的對面才知道,其實你在27樓!當你上了一棟大樓的27樓,你才發現,原來你又在一樓平街層。
  • 1-10月 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促減稅超950億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1-10月,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促減稅超950億元——財稅「真金白銀」助力脫貧(銳財經)日前,在江蘇省如皋市瀚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稅務局工作人員在對出口產品訂單量及生產情況進行實地了解,同時宣傳稅收政策紅利,助力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涉稅問題。
  • 佳寧娜(00126)斥2.356億元收購廣州番禺一商業大樓
    公告 佳寧娜(00126)斥2.356億元收購廣州番禺一商業大樓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佳寧娜(00126)發布公告,於2018年10月26日,該公司作為買方,與賣方 廣州市萬澈房地產有限公司訂立預約買賣協議,據此,買方向賣方購買該物業
  • 蕭敬騰談為何退出《追我吧》:不想從這棟大樓,滑到另外一棟大樓
    序言:2019年12月6日,蕭敬騰接受採訪,被問及「高以翔猝死」事件。蕭敬騰表示:今年還與高以翔一起打過籃球,高以翔雖然是前輩,但是對自己很好,很謙虛,蕭敬騰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身邊人。蕭敬騰表示:《追我吧》這個真人秀確實很累,但是不用太強調「類」這個東西,因為沒有輕鬆的工作。
  • 昆緯路175號大樓的老鄰居們守望相助 住在一棟樓 我們是一家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在河北區光復道街林古裡社區有一棟老居民樓,名為昆緯路175號大樓。這棟樓裡的居民相處得非常融洽,誰家有困難,大家都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幾十年間,樓裡的居民就像一家人一樣。
  • 盛邦大廈華麗轉身 「樓長制」助力老商務樓煥發新機
    盛邦國際大廈企業綜合服務驛站揭牌儀式 供圖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31日電(李秋瑩 鄧侃)  樓內稅收預計超億元
  • 總投資超700億元!
    建設周期:2020年—2022年預期效益:預計年產值約19.1億元,年稅收約2億元。建設周期:2020年—2022年預期效益:預計年產值約1億元,年稅收約1400萬元。建設周期:2020年—2022年預期效益:預計年產值約25億元,年稅收約1.5億元。
  • 路勁基建9.6億元收購寧波一棟綜合商業大樓
    11月4日,路勁基建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間接附屬公司北京勁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9.6億元向寧波市奧麗賽置業有限公司收購寧波甬鴻置業有限公司。據了解,該目標公司持有浙江寧波一棟商業綜合大樓,包括商場、公寓及辦公室,總可售面積為98,151平方米。
  • 「咫尺」城區頻出億元「神話」
    現在我要告訴你,你正在參與創造一個稅收神話,你信嗎?  你去喝咖啡的「標力大廈」,建築面積11000多平方米,裡頭除了咖啡館,還有銀行、購物商場,以及資產投資管理公司等各類總部企業,應有盡有。過去一年裡,這幢大樓交納的稅收總額超過2.17億元。你消費的這100杯咖啡銷售額中,有一元,或許是兩元,也許是更多,成了下城區這幢稅收「億元樓」的一部分。
  • 總投資8億元!通達電氣車聯網產業園項目7月封頂
    這裡是廣州通達電氣車聯網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雖有零星小雨,工人們依然忙著各建築樓主體結構施工,高大的塔吊伸展巨臂不停轉動,每棟建築上都用藍底白字標註著工程進度。施工現場。廣州通達電氣車聯網產業園項目位於民科園的廣州通達電氣車聯網產業園項目,由廣州通達汽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總投資8億元,佔地面積3661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33178平方米,於2018年12月開工建設,擬建成汽車物聯網總部基地,建成後主要開展車載智能系統、新能源汽車電機及熱管理系統的開發
  • 152毫米重炮開火平射,1分鐘內夷平15棟大樓,敵軍一個不剩被埋
    在敘利亞戰爭最焦灼的2018年,戰火已經燃燒到了大馬士革南部的郊區,敘利亞第7裝甲師下屬的一個步兵營,就在大馬士革南部的作戰中積累了豐富的巷戰經驗,那就是充分利用手中的重武器
  • 讓利超1億元 廣州天河商圈派發「大禮包」
    近日,在廣州市第67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上,廣州市天河區商務和金融工作局局長張海波透露,天河路商圈16個商場聯合推出了一個大幅優惠活動,總共讓利超過1億元。最近,廣州把幾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開到了大型商超裡,主角無一例外是各大商家的負責人。防疫設備升級、抓緊復工復產、給消費者派發暖心「大禮包」等,政府部門希望通過更多舉措,促使消費升溫。
  • 兩棟樓夾縫裡的「豪宅」:面積只有5平米,裝修卻很厲害!
    兩棟樓夾縫裡的「豪宅」:面積只有5平米,裝修卻很厲害!如今夾縫中生存常常被年輕人用來調侃自己,通常用來形容自己艱難的處境,但是大家知道嗎。不光有夾縫中生存的人,還有夾縫中生存的房子,兩棟樓夾縫裡的「豪宅」!面積只有五平米,裝修卻很厲害。這裡原本是一個不足五平米的過道,被人們用於堆放垃圾,而居住在附近的房屋設計師認為。
  • 總投資超300億元!東莞44個重大項目開工
    東莞市虎門醫院擴建工程該項目 投資約2.5億元 ,建築面積約5.7萬平方米,項目在院區內擴建一棟住院樓,兩棟專家樓,建成後住院樓將提供400張床位建設周期:2020年—2022年預期效益:預計年產值約40億元,年稅收約1.31億元。9.昕旺高新智能製造項目(塘廈)
  • 財政部公布1-11月全國稅收收入
    > 財政部15日發布2020年11月財政收支情況,數據顯示,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
  • 上海:去年1-11月減稅降費超510億元助力企業發展
    新華社上海1月3日電 題:上海:去年1-11月減稅降費超510億元助力企業發展新華社記者桑彤「公司的成長壯大,離不開政策的支持,稅務部門幫助我們吃透用好政策,領足盡享減稅紅包,增強了我們的發展信心。」談起減稅降費,上海朗億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唐曉峰頗有感慨。
  • 老樓加裝電梯「私人訂製」 圓了廣州街坊電梯夢
    2018年,廣州各區陸續發布了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具體補助方案,極大加快了老市區老樓加裝電梯的進程。在兩年的推進過程中,因為場地的限制,鄰裡的反對,很多舊樓無緣傳統的標準電梯,這反而促進很多「私人訂製」的智慧電梯以及異型電梯的誕生,圓了街坊們「一鍵上下樓」的電梯夢。
  • 「樓長制」助力上海老商務樓煥發活力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上海寫字樓市場總體供給寬鬆、租金走低,但近期完成整體改造的盛邦國際大廈卻吸引了知名企業相繼入駐,年度稅收預計超億元。盛邦大廈成功轉型,得益於虹口區優質的營商環境和「樓長制」全方位的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