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加索國家疫情持續加劇影響經濟發展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南高加索國家疫情持續加劇影響經濟發展

中新社努爾蘇丹4月17日電 綜合消息:本周,南高加索國家亞美尼亞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加劇,疫情對該國經濟影響已經顯現。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導,「今年的經濟走勢」是亞美尼亞各界當前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普遍為「疫情給經濟增長帶來不利影響」感到憂心和悲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發布報告指出,對2020年亞美尼亞經濟增速預期進行了下調,預計為1.5%,低於亞政府此前預測的4.9%。

另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報導,亞美尼亞當前的物價上漲已對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例如,大米的價格由每公斤500德拉姆漲到了650德拉姆,相當於從7元漲到了9.1元人民幣;生薑價格更是從1500德拉姆漲到了15000德拉姆,相當於從21元漲到了210元人民幣。疫情發生後,亞美尼亞採取了一系列邊境限制政策,國際物流受到影響,部分物價的上漲或與此有關。

對於民眾的「物價」擔憂,該國高加索研究所經濟學專家米卡耶力揚指出,亞美尼亞在經濟上的自給自足程度很高,有能力保障國內糧食和食品安全,可保障本國80%肉類製品供應、75-80%水果供應和100%蔬菜供應。

同樣仍在加劇的疫情也對另外兩個南高加索國家亞塞拜然、喬治亞的經濟造成了影響。目前,亞塞拜然已有逾2.7萬家工商業組織和店鋪向政府遞交了申請財政援助的文件。喬治亞政府則撥款20億拉裡(約合42.6億元人民幣)支持經濟發展,以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完)

相關焦點

  • 疫情觀察丨疫情影響旅遊業加劇糧食短缺 非洲各國仍在尋找經濟發展...
    疫情觀察丨疫情影響旅遊業加劇糧食短缺 非洲各國仍在尋找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平衡 原標題: 截止到非洲東部時間5月8日下午6點,非洲疾控中心最新數據顯示:非洲目前有53個國家報告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4434例。
  • 疫情影響中國經濟一季度同比下降6.8%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記者陳煒偉安蓓)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3月份,隨著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工業產出規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 受疫情影響最大的中亞國家為什麼是它?
    【原標題】世界銀行:塔吉克斯坦是中亞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國家2日,世行官員在「新冠和中亞的數字鴻溝」在線會議上說,受新冠疫情打擊最嚴重的國家在數位技術發展方面落後於人,未能建設有效的數字基礎設施。由於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阻礙了遠程工作、教育和電子醫療服務的發展。世行代表援引TeleGeography的報導稱,中亞仍然無法使用高速網際網路,一切都受到限制:該地區通過寬帶上網的家庭覆蓋率浮動範圍很大,從3.1%(塔吉克斯坦)到35%(哈薩克斯坦)。
  •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總體可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前兩個月我國經濟運行主要指標增速有所回落,但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短期來看總體可控。當前,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隨著中央加大宏觀政策的對衝力度,企業復工復產勢頭延續,二季度或下半年總體經濟可能加快復甦進程,下半年就業情況有望好轉,完成全年發展目標任務有比較好的基礎。
  • 疫情對我國經濟與電力需求的影響分析
    疫情對我國經濟與電力需求的影響分析今年以來,我國以及全球範圍內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運行和人民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全球經濟陷入深度衰退,我國經濟運行受到明顯短期衝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將大幅下降。今天我想從電力需求的視角來分析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的影響,並對全年經濟和電力需求增長進行研判。
  • 「盤古公益沙龍」第十一期|王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當今世界是一個高度相互依賴的全球化世界與時代。貨物與投資速度快,信息傳播快,航空業的發展提供了疫情傳播的機會,病毒也同樣傳播的快,人類社會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地球村」時代。2. 人們對病毒特性的認識以及習慣思維的影響。病毒狡猾,潛伏期長,傳染性強,還在研究當中;將病毒當成流感病毒,大意防範;西方國家社會文化反對戴口罩,與政治正確有關。
  • 專家重磅發聲: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幾何?
    【環球網 記者 徐娜】近日,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中國經濟的首季表現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引來市場的廣泛猜測與討論。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短期來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於經濟影響較大;從長期來看,在國內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市場調節能力進一步加強,政府部門迅速出臺多項應對疫情的有利舉措的情形下,此次疫情應當不會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長期基本面帶來較大影響。因此,需要正確認識此次疫情對我國經濟的衝擊,保持積極正面情緒。
  • 央行國際司青年課題組: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面臨變革
    來源:中國金融雜誌原標題:《中國金融》|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面臨變革來源:中國金融雜誌作者|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青年課題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深刻影響,其持續時間和深度遠超最初預期,給全球經濟、經濟主體信心和政府公信力造成
  • 疫情反覆加劇美股走勢不確定性
    上海證券報消息,疫情反覆和經濟復甦擔憂情緒再次籠罩市場,美股周五大幅高開後上演高臺跳水,經濟重啟相關板塊再次大跌。美聯儲再次警告疫情控制是否得當將嚴重影響美國消費、投資和就業市場穩定,對於後期走勢,市場人士正在重新評估疫情的影響程度。
  • 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疫情對經濟影響呈「對號狀」,預測明年...
    在上午峰會上,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出席並發表了題為「2020年中國與全球經濟總結」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其對於今年世界和中國的經濟形勢、中國經濟未來五年的發展以及世界總體形勢發展的看法。賀鏗表示,他不認同許多經濟學家所認為的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更甚於1929年的論斷。
  • IFF在南沙落幕,四大峰會聚焦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
    危中有機:疫情後經濟恢復提供轉型機會在資本市場峰會上,與會專家探討了全球資本市場變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在今後一段時間全球範圍內寬鬆的貨幣政策將是主旋律。」IFF副主席、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副行長祝憲在表示,由於防疫的要求,各國政府通過大規模的財政赤字來維繫經濟和社會的正常運行。
  •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損害及應對措施
    疫情必然帶來損害,而經濟作為決定上層建築、保障社會穩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礎,其在疫情中受到的影響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作為突發的重大不確定性事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典型的外部衝擊,不僅使經濟運行和行業發展出現短期動蕩,也將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模式的變革升級以及未來經濟的總體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持續性影響。
  • 景順:美短期推財政方案可能性降 加劇K型經濟復甦
    原標題:《基金觀點》景順:美短期推財政方案可能性降,加劇K型經濟復甦   踏入年尾,景順
  • 瑞爾特2020年上半年淨利4505.26萬減少44% 全球疫情加劇
    據了解,2020年上半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的持續蔓延,造成全球經濟、貿易和產業鏈、供應鏈遭到全面破壞,短期內世界經濟難以得到恢復。大多數國家因防疫而採取了對外關閉邊境等措施,基本都在進行經濟貿易的內循環,且受到疫情大概率復發的直接影響,世界經濟貿易和國別(地區)經濟貿易於短期內都無法擺脫困境。
  • 經濟素描 | 黃劍輝 王靜文:新冠疫情對我國經濟金融的影響
    與2003年非典相比,此次疫情擴散面更大、病例數更多,各地採取的封城、延長假期、減少出行等措施比2003年更嚴。由於經濟發展階段、外部環境以及經濟結構不同,預計此次疫情對經濟的短期衝擊要大於非典期間,勢必會干擾2019年四季度以來的經濟企穩態勢,但疫情對經濟的衝擊表現為短期性、階段性,很難對經濟中長期增長趨勢產生持續影響。
  • 專訪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前副部長:經濟衰退挑戰加劇 歐洲料將擴大...
    11月15日,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前副部長米凱萊·傑拉奇(Michele Geraci)在北京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專訪時指出,在新冠疫情暴發後,歐盟必將更加重視經濟安全性,很多歐洲國家會調整和擴大「戰略產業」的定義,比如,對口罩等醫療器械生產實施保護政策
  • 疫情給鋼鐵行業發展帶來哪些潛在影響?
    i)發文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為全球鋼鐵行業科技進步和綠色轉型注入強大動力,而科技進步和綠色轉型將是本世紀變革轉型的主要驅動力。  在科技進步方面,電子商務、在線服務、在線工作和教育工具的普及,將有助於推動開發新的增強型技術工具和服務,形成自我強化型的技術進步循環。
  • 非洲最大經濟體奈及利亞受疫情影響嚴重
    原標題:非洲最大經濟體奈及利亞受疫情影響嚴重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9日,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最新數據顯示,作為非洲最大的經濟體和人口最多的國家,奈及利亞正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和社會的重創。自伊波拉病毒暴發以來,國際石油價格的急劇下跌,作為依靠石油出口的非洲國家,這些變化引發了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如今,奈及利亞有380多萬從事非正式工作的人口可能面臨失業的風險,如果防控限制措施持續更長的時間,失業人口的數量可能升至1300萬。如今,在奈及利亞,約有9000萬人,總人口數的46%,每天生活費不足2美元。
  • 周小川:從七個方面理解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
    他表示,疫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政策應對和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也將會呈現新的特點。圖片來源:金融四十人論壇圍繞這一主題,周小川從七方面進行了分析。第一,宏觀經濟政策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衝疫情影響,但無法代替抗疫措施。短期來看,各個國家抗疫措施不一樣、政策傾向不一樣,疫情影響也出現了巨大差別。
  • 習近平在浙江考察時強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要有城市現代化,也要有農業農村現代化 ■ 必須牢牢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疫情要強調再強調、堅持再堅持,始終保持警惕、嚴密防範,尤其要加大對無症狀感染者管理工作力度,繼續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精準落實到復工復產和社會生活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