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轉發,謝謝支持。
胡婷婷唱古文:李賀 · 雁門太守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七言樂府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李賀·雁門太守行(邵佰俊)
開課啦(雁門太守行)
小帆課堂:雁門太守行
1
散譯
雁門太守行
李賀 ·七言樂府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敵兵滾滾而來,猶如黑雲翻卷,想要摧倒城牆;我軍嚴待以來,陽光照耀鎧甲,一片金光閃爍。
黑云:此形容戰爭煙塵鋪天蓋地,瀰漫在邊城附近,氣氛十分緊張。摧:毀。甲光:指鎧甲迎著太陽發出的閃光。金鱗:是說像金色的魚鱗。開:打開,鋪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秋色裡,響亮軍號震天動地;黑夜間泥土凝成暗紫。
角:古代軍中一種吹奏樂器,燕脂,即胭脂,這裡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現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戰場血跡。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鬱悶低沉。
臨:逼近,到,臨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縣,向東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遠,此借荊軻故事以言悲壯之意。聲不起:形容鼓聲低沉,不響亮。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
黃金臺: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戰國燕昭王所築。《戰國策·燕策》載燕昭王求士,築高臺,置黃金於其上,廣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玉龍:寶劍的代稱。
2
解讀
雁門太守行:古樂府曲調名。雁門,郡名。古雁門郡大約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與北方突厥部族的邊境地帶。
這是運用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描寫戰爭場面的詩歌。此詩用濃豔斑駁的色彩描繪悲壯慘烈的戰鬥場面,奇異的畫面準確地表現了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邊塞風光和瞬息萬變的戰爭風雲。
03
作者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他是中唐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的一個代表人物。
其留有「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