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觀刈麥》(白居易)
①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助記] 交代時間及其環境氣氛。
②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助記] 通過具體的一戶人家來展現「人倍忙」的收麥情景。
③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助記] 描寫了一個因捐稅而無法生存,只能以拾麥穗為生的貧婦人。
④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助記] 寫詩人面對普通百姓的悲慘處境的內疚自愧。
【情境默寫】
1.「面朝黃土背朝天」,寫的是古代勞動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勞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觀刈麥》中,將這種情景生動形象地再現出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觀刈麥》一詩中,最能表現割麥農民極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長幹活時間這種矛盾心理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賣炭翁》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寫出了賣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請從《觀刈麥》一詩中找出與此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觀刈麥》中,描寫婦女兒童支援農忙場景,從側面表現農民勞動繁忙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觀刈麥》中,詩人面對勞動人民苦難的生活而深深自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①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助記] 首聯緊扣題目,總寫西湖的湖水、湖岸。
②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助記] 頷聯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
③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助記] 頸聯寫俯察所見花草。
④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助記] 尾聯略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
【情境默寫】
1.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錢塘湖春行》中,通過動物的活動表現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點從俯視角度描寫花繁草嫩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藉助鶯、燕的活動傳達了春天來臨的信息,也透露著詩人喜悅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錢塘湖春行》中,既點明了地點,又描繪出了一幅遠景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雁門太守行》(李賀)
①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助記] 首聯渲染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
②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助記] 頷聯渲染戰場的悲壯氣氛和戰鬥的殘酷。
③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助記] 頸聯寫部隊黑夜行軍和投入戰鬥。
④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助記] 尾聯引用典故寫出將士誓死報效國家的決心。
【情境默寫】
1.李賀《雁門太守行》中,描寫孤城被圍,將士鬥志昂揚堅守城池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極力渲染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賀《雁門太守行》中,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描寫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戰鬥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賀《雁門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從聲、色兩個角度勾畫了一幅激烈的戰鬥畫面,渲染了沉重、緊張的氛圍。
5.《雁門太守行》中,詩人借用典故,讚頌將士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