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鑑賞李賀《雁門太守行》

2020-12-12 老袁的人生思考

李賀,中唐到晚唐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只活了27歲。有「詩鬼」之稱。因為詩的風格與眾不同,被人們以他的字長吉而稱為「長吉體」。

今天鑑賞李賀的佳作《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據史書記載,李賀曾帶此詩拜謁韓愈,韓愈讀後大加讚賞。這首詩好在哪裡呢?

「雁門太守行」是樂府題目,作者寫的不是真的雁門關太守,而且當時平定藩鎮叛亂的朝庭將領。

李賀用濃墨重彩的筆調,描寫了平叛將領殺敵報國的戰鬥場面以及將士誓死報效朝廷的赤膽忠心。

第一句「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強烈的對比撲面而來展示給讀者。有力地突出敵對雙方誓不兩立的局面。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戰即將到來。作者較好的抓住一些表象的東西來襯託戰爭前的緊張壓抑氣氛和軍人戰前的充分準備。敵人大規模進犯,人數眾多,如黑雲般壓過來。守軍呢?陣容整齊,甲冑宣明。做好了充分準備與敵人決一死戰。

接下來就是戰鬥了。作者又用象徵性的描述來寫殘酷的戰爭。號角吹動,不停的響徹天空。雙方短兵相接,在號角吹動中激烈廝殺。古代戰爭許多是在秋天進行的,這個傳統從周朝時期就有了。因此「角聲滿天秋色裡」,同時表明戰鬥持續在進行中。

雙方殺得血流成河,作者顯然看到過戰場的殘酷,大塊大塊的血跡在夕陽下如胭脂般鮮紅,而在寒冷的夜間凝結呈現出一片片紫色。這種凝重的氣氛襯託了戰場的悲壯。「塞上燕脂凝夜紫」。形象而悲壯的描繪,視覺衝擊效果躍然紙上。

然而戰鬥還在繼續。「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這是什麼?是戰鬥部隊再次集結,要繼續與敵人連續戰鬥。要向敵人發起進攻。連續作戰,考驗的是人的戰鬥意志。「半卷紅旗和霜重鼓寒」,表明要趁著夜色去偷襲敵人。霜重得連鼓都敲不響,可見天氣寒冷。

就是在這麼嚴酷的條件下,將士們仍然在戰鬥。為什麼?為報效朝廷。所以自然而然的「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過渡的邏輯十分合理與貼切。收尾一句達到作詩意境的高潮。

「黃金臺」是戰國時代,燕昭王在易水東南修築的,傳說他曾將大量黃金放在臺上,表示不惜重金招攬天下英雄。作者用這個典故,寫出將士們為報效朝廷而不惜獻身的決心。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對色彩的運用堪稱高手。黑雲,金鱗,胭脂色,紫色,紅旗,白霜,黃金,玉龍。構成了色彩斑斕的藝術畫面。給人以濃墨重彩的視覺衝擊。李賀敢於用這麼鮮明的色彩來創作,表現。可見其功力非常人所能及。

史載,李賀作詩非常講究精雕細琢,其母曾對他太醉心詩詞創作擔憂。謂其過於嘔心瀝血。

所以,這樣的好詩被當時的大學問家韓愈推崇備至也就不奇怪了。

相關焦點

  • 唐詩鑑賞:李賀·雁門太守行
    胡婷婷唱古文:李賀 · 雁門太守行 雁門太守行 李賀 ·七言樂府 李賀·雁門太守行(邵佰俊) 開課啦(雁門太守行) 小帆課堂:雁門太守行 1 散譯
  • 讀懂了《雁門太守行》真正的內涵,就讀懂了李賀在詩壇的地位
    《雁門太守行》雖然在中學課本中有所選錄,但對其的解讀過於淺顯,雖符合中學生對於古典詩歌的認知,但其真正的內涵價值遠不止如此。李賀的這首詩不僅反映了其詩歌的特色,還代表著盛唐、中唐到晚唐時期的詩風流變,體現的是當時文人的精神面貌。
  • 「詩鬼」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詩風詭異,色彩濃烈,鏗鏘有力
    李賀是唐代詩人中一個名副其實的「另類」,其實詩人們中的另類太多了,他們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風格,正是因為這種與眾不同,才能令他們脫穎而出。但是李賀又是這些另類中的「另類」,因為他是一個自帶「限制級」的詩人,他的詩風詭異奇特透著一種瘮人的陰森之感,儼然是一種恐怖派大唐詩人。
  • 【每日一首古詩詞】雁門太守行
    你好,我是星荷,每日一首古詩詞,這是我們一起閱讀的第82首古詩詞。 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一詩裡,通過濃豔的色彩刻畫了邊塞秋景和當時的戰爭畫面。
  • 有家長建議李賀《雁門太守行》移出課本,只因最後7個字,有理嗎
    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首《雁門太守行》,近日就有家長和我討論,他認為因為這首詩最後7個字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孩子們了。家長在顧慮什麼?其實說到底,他是認為這最後7個字體現的是愚忠。我們先來讀一讀李賀這首詩,看看家長們說得有沒有道理?《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 早讀14:高考背誦:《觀刈麥》《錢塘湖春行》《雁門太守行》
    《雁門太守行》(李賀)①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助記] 首聯渲染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②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助記] 頷聯渲染戰場的悲壯氣氛和戰鬥的殘酷。【情境默寫】1.李賀《雁門太守行》中,描寫孤城被圍,將士鬥志昂揚堅守城池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詩鑑賞與寫作:讀《雁門太守行》學寫作
    若是可以,去照耀的第一個人一定是有「詩鬼」之稱的李賀。他和王勃一樣,天妒英才,慧極而早傷,死時僅27歲。人稱「太白有仙才,長吉有鬼才」;又說長吉的詩於色彩運用上,就好像是百家的錦繡衣裳繡在一起一樣,五光十色……被他吸引,就是這首《雁門太守行》。試以此為例,學習詩人側面描寫的方法。
  • 只因最後7字,有家長建議《雁門太守行》從課本刪除,有道理嗎?
    除此之外,還有家長建議刪除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這是怎麼回事呢?李賀作為唐代著名詩人,憑藉其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創作才華寫出了很多絕唱,被後人譽為「鬼才」,並且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雁門太守行》正是李賀所作的詩中最為出名的一首,他運用了樂府古題寫出了一首描寫戰爭場面的詩歌,用濃豔斑駁的色彩描繪了戰爭的悲烈場面,全詩意境蒼涼,格調悲壯,具有極強的震撼力和藝術魅力。所以《雁門太守行》也被收錄進了初中課本中,成為了中學生學習背誦的對象。
  • 語文老師一定要收藏,部編八年級語文《雁門太守行》知識點匯總
    八年級語文上冊古詩《雁門太守行》是一首比較重要的詩歌,考試的時候常會出賞析題,小編整理了這一首詩易考的考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哦。1.試描繪「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所展現的畫面。6.李賀寫詩,總是藉助想像給事物塗上各種新奇濃重的色彩,試以這首詩為例作說明。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紅色,不但鮮明而且濃豔,它們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織在一起,構成了色彩斑斕的畫卷。
  •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楊慎說王安石不懂詩妄評李賀
    前言前幾天看到一個關於李賀的《雁門太守行》的問題:李賀的《雁門太守行》分為哪四個部分,怎麼理解?《雁門太守行》是一首樂府古題,南朝以及唐朝不少著名的詩人寫過《雁門太守行》。其中李賀的這一篇是名聲最大的作品。
  • 李賀這首詩一開篇就是經典,通篇寫得很有氣勢,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中唐詩人李賀這一句詩被後世無數的詩人化用,但是從來沒有被人超越過,一位年輕的詩人,卻是能夠寫出如此經典的詩句,當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儘管唐朝從來都不缺少天才,但李賀身上的那種天才氣質無人能及。試想他一生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卻留下了無數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其中有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膾炙人口。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根據史書記載,李賀屬於皇室宗親,先祖李亮是李淵的叔叔。雖然家道中落,早已失去貴族的光環,與普通百姓沒多少區別,但李賀對自己高貴的血統非常自豪,每次寫自薦信的時候,都會加上「唐諸王孫李長吉」。另外,李賀的父親,與杜甫是表兄弟關係,也許是遠方親戚,但不管怎麼說,李賀應該叫杜甫一聲杜伯伯。
  • 天若有情天亦老——「詩鬼」李賀:科舉考試是我一生的痛
    正是知道韓愈的品行和他在文化圈的地位,18歲左右的李賀便拿著自己剛出爐的詩作《雁門太守行》,前往洛陽拜謁韓愈。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賀精忠報國的一片赤誠,韓愈很是欣賞。但礙於李賀的父親去世,李賀必須守孝三年,才可參加科舉考試。服孝期滿後,韓愈立即給李賀寫信,讓他趕緊參加考試,以此光耀門楣。當年的初冬,李賀參加了由韓愈等人組織的河南府試,並一舉獲得成功,年底便進軍長安,參加進士考試。
  • 只活了27年的唐朝詩人李賀為何被世人稱為「詩鬼」?
    李賀(790~816),字長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為後世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 古詩賞析第十首:李賀《馬詩》
    作者簡介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祖籍隴西。李賀是唐宗室遠支,其家世早已沒落,生活困頓。李賀少年時就已才華橫溢且勤奮苦學,但有人忌妒他的才華就毀謗說他父親名晉肅,他應當避父諱不得參加進士科舉考試。韓愈曾為此作《諱辯》一文,駁斥流言。
  • 「詩鬼」李賀:我用嘔心瀝血的作筆記,追上了「詩仙」李白的高度
    如果說李白是真正的天才,那李賀就代表勤奮的極限。李賀身形瘦弱,每次出門都騎著一匹老馬,帶著一個書童。書童肩上背著一個囊袋,李賀只要有一絲靈感,都要寫成紙片放進囊袋。回到家 後,就在昏暗的油燈下,一點點整理滿袋子的紙條,層層篩選而成詩章。
  • 李賀為何被稱為「詩鬼」?他22歲寫下的千古名句,被無數文人引用
    天妒英才的例子,可謂是屢見不鮮,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如此,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李賀也是如此。李賀,字長吉,中唐時期著名詩人,比李白晚出生整整九十年。雖然是李唐皇室後裔,但到李賀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不過他以擁有高貴血統而感到無比自豪,優越感油然而生。
  • 詩鬼李賀:倒黴蛋裡的戰鬥機,雖才情滿杯,但只悲催地活了27年
    雖然李賀很有才情,他七歲能詩,八歲能文,文章寫得又快又好,年紀輕輕已有不小的名氣。但他的一生,不僅是短暫的一生,更是無比倒黴的一生。他的倒黴指數簡直突破天際, 堪稱倒黴蛋裡的戰鬥機。只活了27歲的李賀,經歷了德、順、憲三個皇帝。他生來相貌醜陋,身材矮小,而且還是個病秧子。用現代的標準來說,他就是妥妥的:矮矬窮+病弱。
  • 李賀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氣勢磅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賀是屬於那種天才詩人,少年時代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而且他只活了二十六歲,但是留下的作品,卻是驚豔了整個大唐詩壇,其中一些經典的詩句,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後世無數的詩人還引用過,例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男兒何不帶吳鉤
  • 詩詞大會康震談李賀「石破天驚逗秋雨」,董卿插句話彰顯自己實力
    在唐代詩壇,論想像力和浪漫,唯一能和李白相提並論的,大概就是李賀了。 只活了27年的李賀,就像一顆流星一樣,在5000年的文化星空裡,一划而過。但就是這輕輕的一閃,卻足夠耀眼。《全唐詩》記錄了2000多位有名有姓的詩人,只有李賀得到了「太白仙長,長吉鬼才」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