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日本陸軍中,有這樣一支部隊,它有著「皇軍之花」之稱,在巔峰時期曾擁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和2個航空軍,共約一百二十萬人,並在裝備上也比其他的日軍部隊優異,這支部隊就是後來積極充當侵略急先鋒的關東軍。從九一八事變開始,一直到日本投降,關東軍總共歷任七個總司令官,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下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第一:本庄繁,日本兵庫人,陸軍大將,早年曾參加過日俄戰爭,1931年8月升任為關東軍司令後,他主持並策劃了「九一八」事變,炮製「偽滿洲國」,後於1932年7月被調派回國,擔任日本天皇裕仁的侍從武官長。二·二六事件發生後,本庄繁在裕仁面前為皇道派頻頻說情,遭到嚴厲斥責,隨後被解除職務,灰溜溜地轉入了預備役。日本投降後,本庄繁被定義為甲級戰犯,後在盟軍發出逮捕令的第二天,將近70歲的他跑到陸軍大學的一間空屋裡切腹自殺。
第二:武藤信義,日本佐賀人,陸軍元帥,早年曾在日本國內擔任參謀次長一職,後於1932年8月8日被任命為關東軍司令官。上任後,武藤信義大力推行和鞏固日本在中國東北的侵略政策,親自指揮日軍佔領了熱河,並又在長城一線擊敗了20個國軍師。1933年,武藤信義被授予元帥稱號後不久,突然得了黃疸病死在長春,參謀副長岡村寧次親自送靈柩回了東京。
第三:菱刈隆,日本鹿兒島人,陸軍大將,早年曾在日俄戰爭中擔任第1軍參謀,並在九一八事變前後兩次出任關東軍司令。武藤信義死後,菱刈隆又被日本天皇請出山,再次擔任關東軍司令官,上臺後,他調整了偽滿省區與軍管區,並進行了收買中東鐵路等重要事項,隨後把對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重點逐漸轉向經濟掠奪方面。日本投降後,由於菱刈隆沒有參與和制定過對美作戰的計劃,美國就沒將他列為戰犯,後於1952年7月31日病死。
第四:南次郎,日本北九人,陸軍大將,早年曾先後擔任過朝鮮軍司令官、日本陸軍大臣,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南次郎先是選擇支持關東軍的侵略做法,後又改投內閣所決定的不擴大方針,是個見風使舵的政治投機派。1934年12月,南次郎出任關東軍司令官後,便對偽滿軍、政兩界進行調整,先是將偽國務總理大臣鄭孝胥撤換,改任張景惠,並將尚有一定軍政實權的熙洽改任宮內府大臣的閒職,就連臧式毅也被明升暗降,擔任偽參議府議長。日本投降後,南次郎被判處無期徒刑,後於1954年假釋出獄,不久後在日本死去。
第五:植田謙吉,日本大阪人,陸軍大將,早年曾先後擔任過中國駐屯軍司令、朝鮮軍司令、參謀次長,二·二六事件發生後,植田謙吉接替南次郎,當上了關東軍新一任司令官,上任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逮捕並殺害了「不聽話」的凌升,並對偽協和會進行了一系列強化措施,使其得以飛速發展,會員猛增。諾門罕戰役失敗後,以植田謙吉為首的關東軍領導班子全都丟了烏紗帽,從此再也沒有被啟用,後於1962年9月11日死在了日本。
第六:梅津美治郎,日本北九人,陸軍大將,早年曾長期待在國內擔任參謀一職,植田謙吉因諾門罕戰敗丟了烏紗帽之後,梅津美治郎臨危受命,從國內被調派至「偽滿洲國」去擔任關東軍司令官。上任後,梅津美治郎下令讓關東軍在東北的滿蘇邊界修建防禦工事,並大肆抓捕老百姓去強迫勞動,還在修完防禦工事後,就將勞工集中關押,用機槍掃射,殺人滅口,為的是不洩露防禦工事中的機密。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天皇、政府和參謀本部在投降書上簽字,隨後被盟軍逮捕,判處無期徒刑,最後於1949年1月8日病死在了東京巢鴨監獄。
第七:山田乙三,日本長野人,陸軍大將,早年曾率領騎兵第4旅團參與九一八事變,並多次指揮日偽軍和偽警察、憲兵、特務,瘋狂鎮壓東北的抗日武裝力量,大肆搜捕和屠殺革命幹部及群眾。東條英機下臺後,山田乙三被打發去了滿洲接替已就任參謀總長的梅津美治郎,擔任關東軍總司令,但此時的關東軍已經是一隻「紙老虎」了,不僅大量老兵被調走,就連武器裝備也不可同日而語,很快就在蘇軍強大的鋼鐵洪流下繳械投降,山田乙三也被蘇軍俘虜。來到西伯利亞後,這位關東軍末任司令官和曾經是自己手下的日本兵幹著一樣的重體力勞動,吃著一樣的黑麵包和菜湯,後於1956年被遣送回國,最後在1965年7月18日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