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天使」在武漢:我沉默,我們的很多病人都是醫生……

2021-01-10 最內江

記錄人:內江市中醫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 肖華毅

時間:3月9日

從2月9日到3月9日,來武漢剛好一個月,時間過得真快。從剛開始大量改建方艙醫院,到現在多個方艙醫院休艙,我見證了這場無硝煙的戰「疫」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從7號開始,我與四川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79名隊友正式轉移戰場,支援四川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8號進入武漢紅十字會醫院熟悉工作場地後,今天正式進入工作模式。

肖華毅

今天早上8點上班,我清晨5點多就醒了,也不知道是緊張還是興奮,早早起來將一切準備就緒,整裝乘車前往醫院。我所在的小組,負責12、14樓兩個病區。今天由第一批隊友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劉操帶領我熟悉工作流程,他也正好是我瀘醫的師弟!

完成交接班後,劉操帶著我逐一查房,對每名病患做問診、了解病情。查完房後,上午9點半,醫生開始對病患針對性下醫囑。劉操耐心細緻地給我講解操作流程和細節。這裡的情況和我在科室的流程差不多,很快我就找到了「感覺」。

上午11點,我們一邊給病患做中醫治療,一邊交流了病人的情況。病區有很多患者屬於武漢紅十字會醫院的醫務工作者,他們在前期防護不充分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在前線,不幸感染。即使現在生病,也依舊盼望著早日康復重新投入戰鬥。同行們的這種精神也深深鼓舞著我,我一定盡我所能,為他們、為這場戰「疫」,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午12點,完成交接班後,我與眉山隊隊友王波一同前往7、9樓華西和四川省人民醫院的重症病區觀摩學習。跟著專家組老師,近距離了解ECMO(體外膜肺氧合)的操作和使用,聽他講述前期救治過程中遇到的各類突發情況,這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使我受益匪淺!對於新冠病毒,我們一直在探索和學習的過程中,能在一線進一步接觸患者,了解病情,對我來說也是一種難得的成長。

不知不覺兩小時過去了,走出紅十字會醫院,完全沒有疲憊。在收穫中不斷成長,在摸索中繼續前進,戰鬥還未結束,我輩仍需努力。

記錄人: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ICU主管護師 付萍

時間:3月9日

今天是到武漢滿月的日子。

2月11日16:00,武漢漢陽國博方艙醫院正式開艙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症患者;3月8日16:00,武漢漢陽國博方艙醫院正式休艙。歷時27天,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四川省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站好最後一班崗後進入駐地休整階段,等待國家衛健委的下一步指令。

支援武漢紅十字會醫院的7名內江醫療隊員

支援武漢紅十字會醫院的7名內江醫療隊員:我和曾軼、陳金豔、張懷玲、肖華毅、廖濤、王榮等6名內江戰友已於3月7日響應省衛健委的號召轉戰支援武漢紅十字會醫院,搬至錦江之星賓館住宿。

付萍

3月9日,我正式開始在武漢紅十字會醫院重症病房工作。初入病房熟悉環境時,由於護目鏡起霧嚴重,入病房後什麼都看不清,一圈下來感覺所有儀器設備都和自己之前所用的不一樣,心裡充滿忐忑。正式進入病房工作時,和我一組上班的老師們都很熱心,一直安慰我不要緊張,有不懂的問他們,加之這次護目鏡起霧情況要好些,能看清事物,心裡總算是有了點底氣。

面對陌生的環境,工作量驟增,難免還是有些不適應,但我相信我能行。新的徵程,新的開始,加油!

文稿整理:姜曉風

編輯:謝思思、錢興梅

相關焦點

  • 病人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們,我們必須堅強|天使日記
    今天休息,給我的父母採購了最近所需要的生活物品以及藥品,然後去藥店買了輪椅助步器以及能夠進行功能鍛鍊的一些儀器,在家裡幫助我的父親度過這個難關。雖然這個事情在我心裡也會有愧疚、遺憾,但是我想在疫情面前,還有那麼多的病人等著我們去救護,那是很多家庭的牽掛。
  • 「謝俊禹,一個天使的名字」,這個讓武漢醫生牽掛的90後女孩,來自雲南
    最近,很多人從一條熱門微博裡知道了雲南姑娘謝俊禹。這位醫生在微博裡寫道:「我確實很想讓更多的人認識雲南的這位小姑娘……對於她來說,武漢只是遙遠陌生的城市。武漢有難,她就來了。武漢醫生:我非常佩服她 寫下謝俊禹故事的博主「淡笑嫣然H」,真實身份是武漢市東西湖區第二人民醫院醫生胡衛玲,疫情期間她一直戰鬥在一線,靠著有限的休息時間,在微博裡記錄身邊的抗疫故事。最新的這篇日誌,是她第二次寫謝俊禹的故事:「我希望大家看見她,發現她。」
  • 我要守到最後!內江這位醫生帶病「隔離」近50天
    3月18日上午8點,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區隔離病區,夏吉凱準時出現在晨交班上,這讓同事們都感覺有些意外:「才做完手術,為什麼不多休息一下?」夏吉凱報以微笑:「疫情不退,我也不退!」這,是他進入「戰區」時許下的誓言。
  • 看了武漢醫生的朋友圈,才懂離別的意義
    不要命的天使 73歲的李蘭娟院士,是醫生團隊裡的女巨人。 從疫情爆發初期到現在,沒有停止過工作。 比起顧慮自己的身體,她優先考慮的是,處於水深火熱地帶的武漢人民。
  • 武漢日記丨揚州「守護者聯盟」 只要還有一個病人就會堅守到底
    「奶奶特別可愛,你給她講什麼道理她都懂,但是她就是想家。」武文娟說,奶奶每次被他們「抓」回來,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我就是出去看看,看一下我就回來。」3月13日,奶奶終於順利出院了,出院時醫生反覆和社區工作人員交接,同時也叮囑她,去社區隔離點不能再「逃跑「了,奶奶說:「不跑不跑,那邊再觀察14天,我給你們添麻煩了,我就是想家了。」
  • 「新華網連線武漢」與死神賽跑的超能戰士:有病人需要我就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關心 劉廈)「作為軍隊前方專家組成員之一,2月18日我抵達武漢,主要工作是參與指導武漢中部戰區總醫院ICU的搶救工作。此時的張智健,毫不猶豫地在最短的時間內戴上正壓頭罩,當機立斷對病人進行氣管鏡下吸引,在幾分鐘的操作後,病人氣道內大量血性分泌物被吸出,很快病人的脈氧飽和度恢復了正常。「雖然感染的風險比較高,但是當病人有病情需要的時候,我們必須勇敢站出來,總得有人去幹這活。」
  • 為什麼連醫生都說高血壓是沉默的殺手?
    為什麼連醫生都說高血壓是沉默的殺手?心血管王醫生高血壓一直以來被我們稱之為沉默的殺手,雖然沉默,但畢竟是殺手!高血壓不控制,每分每秒都在對身體造成著損害。
  • 「武漢瘋子」陳晨:我願做天使的翅膀
    「我上不了一線,只能給一線的人員做服務,做天使們的翅膀。」文/《汽車人》張敏(微信公眾號:汽車人傳媒)2月4日,武漢封城第11天,陳晨開著洗得鋥亮傳祺GS8,穿行在被按下暫停鍵的城市。上線半小時,陳晨的電話被打爆了,手機裡還有數十條微信和簡訊來不及回。
  • 懸疑小說《沉默的病人》:像阿爾刻提斯一樣的妻子們為何沉默?
    正如阿爾刻提斯的沉默一樣,《沉默的病人》中的主人公也是始終沉默不語的形象,可以說,阿爾刻提斯的意象概括了這本書的核心。那麼《沉默的病人》究竟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其次,過硬的心理學理論知識讓讀者在硬核燒腦的閱讀過程中了解心理諮詢與治療是如何進行、如何發揮作用的,書名中「病人」指的不單單是艾麗西亞,其實書中的每個人都是病人,都有著各自的秘密與心結,只是有些人自知、有些人不自知,自知的人也選擇了不同的療愈方式。
  • 你們是借來的天使,我們要完整地還回去!
    需要採集患者咽拭子,有人主動請纓「您放心,我可以做」;病人上特護病房,近距離的貼身護理,傳染性極強,有人搶著上「我來,我可以」;看到北京援鄂醫療隊員們體力透支,主動申請換她們休息「加班就讓我來,我可以駐紮在醫院」……武漢本地同仁們請求上一線的場景,深深溫暖了紀冬梅。而病人們自發的保護,更讓紀冬梅感動。
  • 武漢墊錢醫生診室被擠爆 看71個病人沒開一張檢查單
    一上午看71個病人  連上廁所都沒時間  8點40分,張女士一出診室,一位婆婆拿著《武漢晚報》「墊錢醫生」的報導就擠進診室。一看到宋恩峰,連聲說:「我看了報導,特意來找你看病。」從婆婆的敘述中得知,她得了晚期乳腺癌,連續看了兩天報導,覺得宋恩峰是「德藝雙馨」的好醫生,想讓他把個脈。
  • 這個內江網紅「召喚」國內外玩家一起為武漢...
    ……從1月23日到2月18日,溫陳華的每一條微博、每一條朋友圈都與支援武漢行動密切相關。截至目前,他已經籌集到價值11萬元的物資並陸續捐贈給武漢。「到今天,武漢共收到價值8萬多元的物資,包括3萬隻口罩、400個護目鏡、55箱壓縮餅乾等。我們的捐贈活動還會一直持續。」溫陳華告訴記者。
  • 「在武漢過生日,我們一起用手扇風熄滅蠟燭」|天使日記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十六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
  • 武漢「小蔡醫生」的戰疫朋友圈
    所有外科基本都是科主任帶隊,我們要對得起身上這件「白衣」。誰不怕呢?醫生也怕,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怕了、退了,武漢怎麼辦?我們願意,我的病友、朋友們不用擔心,這是我們必須的選擇!最謝謝這些患者,他們給予了我們最大的支持、諒解,甚至為了不麻煩我們,忍受著疾病帶來的不適和恐懼!很多症狀,都是我們問出來的,沒去查房的時候,即使喘息,他們都忍著不說,不去按呼叫鈴,因為他們怕我們累,怕傳染我們。工作中,好多感動。正是這些感動,讓我把害怕和恐懼轉化為堅持的勇氣,陽光的心態!
  • 《沉默的病人》,不要幹涉他人生活,這是你我生存之道
    不要隨便用「我以為」來評價或者幹涉他人的生活,《沉默的病人》這本書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如果不是內心深處的狂妄自大,在《沉默的病人》這本書的世界裡,一切都不會發生。女畫家會繼續著自己的繪畫生活,和自己的丈夫相親相愛,並且永遠不會發生拿槍朝著丈夫的面孔連開五槍的事情。
  • 請不必將她們視做白衣天使,因為更多的天使沒有翅膀……
    很多時候我們都想著英雄拯救世界,而其實,英雄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選擇了忽視。所以,我們無論經歷了什麼,都不必怨人尤天,當病毒大軍向著我們湧來時,是那些白衣聚起的城牆,抗住了那些源於生死間的恐懼,選擇去和死神作對。是我們身後強大的祖國化為堅強的護盾,擋在了前方 。
  • #武漢日記#:一位支援武漢醫生的自述
    郭昆是江西支援武漢醫療隊重症組的一名醫生,他說,醫護人員早上6點半起床、7點到更衣室。穿戴防護設備後,動作不能太大、不能總抬頭、不能笑、脖子不能隨時轉動,就像一個機器人。他說:「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重症病人儘快好轉!」
  • 《沉默的病人》:一旦出軌了,就一定會被對方察覺
    文/吳呱呱嗨,我是吳呱呱。也許是從《消失的愛人》,又或是《我的恐怖妻子》、《福斯特醫生》、《夫妻的世界》開始,我特別喜歡看女主報復出軌老公的影視書劇。雖然,縱觀國內外這一類型的影視書劇很多,但真真正正能夠讓人看得很爽快,真的是少之又少。
  • 武漢普通醫生的抗疫情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2020年新春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湖北武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生命重於泰山。社區吳先梅婆婆,突發心梗,打120回復車都出外了,可能半小時後才能來,時間就是生命,雷有學醫生急忙開著自己的車把病人送到湖北省中山醫院陽邏院區急救,使病人贏得了搶救時間。居民餘桂香,因心梗康復出院,沒有交通工具,打電話到社區求助,雷醫生得知後,馬上開車去把康復居民接回社區。
  • 「病人平安出院,是我們最大心願」——一位北京援鄂女醫生的戰「疫...
    新華社武漢2月29日電(記者李勁峰)「現在感覺怎麼樣?還憋氣嗎?」查體徵、測血氧、開醫囑……北京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劉曉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查房時,每次看到病人有好轉,就特別高興,充滿成就感。劉曉說,作為臨床醫生主要是根據患者狀況調整藥物,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幫助他們度過最困難的時候,「病人症狀逐漸好轉,意味著身體機能逐步恢復」。2月7日隨北京醫院第二批醫療隊抵達武漢後,39歲的劉曉一直堅守在重症隔離病房。儘管她是消化內科醫生,但此前曾有6年時間在醫院大內科各科室輪轉,擁有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